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张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推动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A. 强有力的人物领导统一 B. “铁血”政策的力量 C.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强大的军事力量 2.德国后来逐渐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其历史根源是( ) A.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B.德国殖民地面积过小 C.日耳曼人特别骁勇善战 D.德国通过“铁血道路”,奠定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3.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 关税问题 B.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 向西部扩张领土的问题 D. 资本主义存废问题 4.1862年9月,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7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第十五条宪法修正案,黑人奴隶制在美国法律上被彻底废除。美国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 ) A.独立战争时期 B.南北战争时期 C.罗斯福新政时期 D.尼克松执政时期 5.有人说:“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而美国内战则扫除了内部障碍。”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分别是( ) A.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度 B.黑人奴隶制度、英国殖民统治 C.封建制度、黑人奴隶制度 D.封建制度、英国殖民统治 6.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 ) A.推行西欧的文明生活方式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建立各类学校、医院 D.建立12个“院” 7.执政时期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的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8.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 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消除 C. 俄国农奴免费获得“份地” D. 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9. 彼得一世仿效西方进行了改革,彼得一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有( ) ①派遣留学生到西欧学习 ②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③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 ④创办报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使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性充分暴露的是( ) A.“十二月党人”起义 B.经济发展的缓慢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农奴生活的困苦 11.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 A. 教育改革 B. 军事改革 C. 培养出国人才 D. 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2.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摆脱了民族危机 13. 对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产生 C.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日本现状 D.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 14. 日本的福津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工业 C.文明开化 D.引进西方技术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彼得一世假扮水手,随使节团赴西欧考察,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制度上为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把全国划分为8个总督区,总督由他亲自任命,拥有地方行政和军事大权。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军。在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由政府拨款开设了许多官办的手工工场,并以优惠条件把一部分官办工场转为商营,以鼓励私人办企业。允许外国人在俄国设立工场或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并给予贷款和免税等各种特权。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颁布法令,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村农奴到工场做工。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矿业、医学、教学等各种专门学校,创办剧院、博物馆,办报刊,提倡著书立说和翻译西欧著作,筹办科学院,另外他还改革一些旧的生活习俗和方式。 (1)根据材料,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2)试评价彼得一世及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地位。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 材料二 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 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年) 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1860年) 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约1.4万千米 海军舰只(至1865年) 700艘 少量 材料三 列宁认为:“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材料一中林肯所说的“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这段演讲集中体现了林肯的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内战中北方获胜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列宁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使全国遭到“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17. 19 世纪60 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 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1)材料一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 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 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CDBBBBA 8-14ADCABBC 二、非选择题 15. (1)作用: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跻身欧洲强国行列;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俄罗斯民族素质;改革也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评价:彼得一世是一位有作为的开明的封建君主,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6. (1)美国独立后,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盛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两种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 (2)北方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方黑人纷纷参加联邦的军队,这给北方带来了新的战斗力,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3)这次战争基本上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也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从而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7. (1)明治维新。原因:面临民族危机( 或生存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近代化)。 (2)亚历山大二世。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任意一点即可) (3)改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