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18年4月2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标志为(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 “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觉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由此可知,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主要是为了( ) A.共同对抗美苏 B.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 D.恢复欧洲的霸权地位 3. “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4. 右图中的乔治·凯南曾被誉为美国“最睿智”的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美苏之间的“冷战” D.科索沃战争 5.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取得一定成效的是( ) A.波兰 B.民主德国 C.匈牙利 D.罗马利亚 6. 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历史的是( )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7.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这几个片段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在20世纪发展的历史( ) A.德国 B.苏联 C.美国 D.古巴 8. 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 ) A.两极格局形成 B.德国分裂 C.苏联解体 D.苏俄建立 9.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这一事件标志着( )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了 ②社会主义失败了 ③两极格局结束了 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60多年前,周恩来在一场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求同存异”方针的“同”指的是共同( ) A.建设共产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 C.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组织联合发展 11. 马克·吐温说:“印度,你只要见一眼就永远也忘不了,因为它同世界其它地方都不一样。”当今印度“同世界其它地方都不一样”表现在( ) ①宗教单一 ②科技人才众多 ③计算机和软件研究成就斐然 ④人口数量位列世界第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下列各项不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統一》 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 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④视频:《苏联的改革》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3. 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玻利瓦尔——阿尔及利亚独立 B.纳赛尔——利比亚独立 C.卡斯特罗——古巴革命 D.章西女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4. 二战后的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敲响了世界殖民体系的丧钟。下列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历史事件是( ) A.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1960年“非洲年”的出现 C.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D.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15. 1948年5月,就在以色列国宣布建立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从阿拉伯联军打着与以色列作战的旗号中可以看出,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之一体现在( ) A.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宗教信仰的不同 B.外国势力的插手 C.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D.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已经接近1940年的水平,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一度超过了战前水平;但是,粮食生产停滞不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50年全苏联的粮食产量仅有8 120万吨,比1940年还少1 440万吨……1950年后,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下降,工业消费品供应严重不足,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材料二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列宁最早发现问题,他力主“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但有所保留;赫鲁晓夫冲破斯大林的“寒冬”进行思想“解冻”,但他也曾“进两步,退一步”;戈尔巴乔夫于“左、右”夹击中采取“中间立场”,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1)依据材料一概况1950年前后,苏联经济出现怎样的问题?你认为苏联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寒冬’”的显著特征。为什么说戈尔巴乔夫“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3)从苏联的发展和解体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尼赫鲁 材料二 1991年至1996年的印度,外贸出口额从222.38亿美元增至317.97亿美元;改革前的80年代,外国人在印度的投资不足一亿美元,1996年外国在印度的投资已达103.2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 ——金重远《20世纪的历史》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末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我们应当如何借鉴印度发展经济的做法? 18.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1946年) (1)依据材料一回答,二战后美苏关系同战时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1958—1972年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是每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欧关系。 材料三 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实力相称(日本处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政治大国地位。 ——《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什么?概括指出日本提出这一目标的条件。 材料四 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改写了英欧关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格局,不仅使英国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英国脱欧的脚步。2013年1月,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当地时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2017年3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4)依据材料四指出,促成英国脱欧的因素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家对外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CC 6-10BBCDB 11-15DCCCA 二、非选择题 16. (1)问题:苏联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原因: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 (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原因:戈尔巴乔夫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3)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要关注民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印度独立;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英国殖民统治出现危机;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被迫同意印度的独立。 (2)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18. (1)从联合到对抗。 (2)美国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挑战美国霸权地位)。 (3)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欧债危机;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 (5)综合国力、意识形态、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