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题目:电能的转换1《电能的转换》教学设计【课本内容】(活动2)(情境驱动)(活动1)(活动3)【教材分析】(活动3“电能的转换”)(活动2“用水果做电池”)(活动1“发电实验”)《电能的转换》是广东教育科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4课。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到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和了解能量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通过发电实验和用水果做电池让学生认识到电具有能量,了解电能的广泛应用,机械能、化学能、水能等可以转换成电能。而电能也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声能、热能。本节课设置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大多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根据教材的设置与处理,情景导入环节我借助课本的为先行组织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展开,通过现场动手展示、观察手摇发电机发电,体验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接着借助进行探究实验,从提出问题水果是否能作为电池发电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思考,并且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最后作为生活拓展让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其他能量转换成电能,明确电能也可以转换成其他的能量,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本课采用观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考和实验中领悟科学道理。【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合作对象是普通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生活发电有基本的了解,但是对能量的转换的科学解释较为陌生。因此根据学生在对能量的形式和大小有基本了解之后提出能量转换的概念,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本节课从一开始利用活动一生活中常见的发电,引出电能转换的概念,让学生对电能转换有初步的了解;在活动二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水果做电池发电,体验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实验、分析能力,保持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并培养事实求是的精神。【教学设计理念】科学的探究式教育是对学生能够探究的科学问题提出基于实证的验证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的环境中,由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全过程,我将我的教学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中,如下表所示:(课前观看,了解电能变化)(先行组织,出示手摇发电机)教师学生(初步认知电能变化的形式)(初步引出电能的变化)(指导实验,温馨提示)(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归纳要点,板书呈现)(拓展提升,运用结论)(拓展延伸,引发思考)【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能说出手摇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2)能说出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3)知道大多数形式的能量都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能说出电能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2、科学探究:(1)通过手摇发电机能让灯泡亮起来。(2)尝试用水果做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3、科学态度:对能量转换产生研究兴趣。【教学重、难点】尝试用水果做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对话法、探究教学法等。学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小组探究法等。【教学准备】演示材料:手摇发电机实验材料活动2:雪梨、苹果、柠檬、导线、灯泡铜片、锌片、科学记录单学生实验材料:活动3:课件图片其他设备:多媒体一体机、投影仪、课件【教学流程图】(具体活动)(教学意图)(教学环节)(创设实验:“手摇发电机的发电”的教学情境,引出电能转换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引出研究问题。)(创设情境:实验导入,引出要研究的方向。)(提出问题:水果能作为电池发电吗?)(提出猜想:水果(可以/不可以)作为电池发电。)(通过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形成探究的思维。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建立水果可以作为电池,水果中的化学能可以转换成电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制作水果电池(教学重、难点))(实验过程: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实验,分别探究苹果、雪梨、柠檬作为电池的发电情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在科学记录单上。)(得出结论:通过观察、对比和分析,认识水果可以作为电池发电,知道每种水果的发电程度不一样,说出水果电池是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在学生对电能有基本了解后,加深学生对其他能量转换的理解。)(拓展提升:理解除了水能、机械能、化学能可以转换成电能外,还有风能等,同时理解电能也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生活拓展:分析电能与其他能量的转换。)【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实验导入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发电,需要用到什么机器?2、追问:这里有台手摇发电机,你们谁来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电?4、讲述:当手摇发电机摇得慢,灯泡的光断断续续,当摇得快,灯泡一直亮着。这里有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什么能量发生了转换?5、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电能的转换》。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2、学生积极举手上来展示。4、观察到摇得快灯泡就一直亮着,能说出机械能转换成电能。5、认真听讲。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由实验引入,引发学生思考电能的转换,对电能的转换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探究过程1、提问:如果把手把换成水轮,利用流水冲击水轮,使水轮转动起来,也能使灯泡亮起来?2、提问:这里什么能量转换成什么能量?3、讲述:这就是我们利用水力发电的原理:水力发电站利用流水量推动发电机转动,水流具有的能量经过一番转换后变成电能。4、讲述:除了利用流水能量、机械的能量来发电外,人们还发明了电池,它将化学能转换成了电能。1、思考回答:可以。2、水能转换成电能。3、学生思考。4、学生熟悉电池,可以理解化学能转换成电引导学生思考。初步了解水能转换成电能。了解水力发电站的基本原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探究过程设计、实验:制作水果电池5、提出问题:那水果能作为电池发电吗?6、提出猜想:水果(可以/不可以)作为电池发电。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7、提问:要验证水果可以作为电池发电,需要准备什么实验器材?8、提问:有了这些材料,怎么连接电路,水果电池是不是也有正负极?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小组讨论2分钟。9、讨论结束。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水果电池是不是也有正负极?铜片是正极?还是锌片?10、提问:根据电子的转移,知道了水果电池的正负极,怎么连接电路呢?能。5、说出自己的想法及理由。6、说出自己的猜想及理由。7、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8、看书本59页,小组思考并讨论。9、说出自己的猜测及理由。10、尝试描述连接电路的过程:一块水果里插着铜片和锌片,导线一边连着铜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知道实验的材料。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能力。培养学生描述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探究过程设计、实验:制作水果电池11、教师讲台操作演练投影介绍连接电路的过程(以苹果为例)。12、讲述:知道实验操作过程后,看科学记录单的填写要求以及三种水果灯泡亮的程度判断,请同学们看这个标准。片,一边连着锌片。11、学生全神贯注看投影。12、认真理解和辨识灯泡的判断标准。明确实验操作过程。明确灯泡亮度判断标准,减少实验误差。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探究过程设计、实验:制作水果电池13、讲述:知道这些操作要求,现在来看看实验过程的要求。温馨提示:(1)不可以品尝实验材料。(2)认真实验,填写科学记录单。(3)实验结束,小组长上交实验材料和科学实验记录单,用抹布将桌面擦干净。14、讲述:小组长领取实验器材,开始实验。15、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实验。16、实验结束。17、提问:哪位同学来分享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13、学生认真读温馨提示,理解实验要求。14、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完成实验实验。15、根据自己实验的情况,提出实验过程的疑惑。16、学生上交实验材料和科学记录单。17、经过讨论分析,尝试讲述结果:我们的灯泡都亮了,柠檬的最亮,其次是苹果,最后是雪梨,因为灯泡亮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了解实验探究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描述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8、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得出水果可以作为电池,不同的水果,发电程度不一样。水果电池是由化学能转换成电能。18、学生认真听讲。明确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三、生活拓展1、提问:生活中除了我们说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还有哪些能量可以转换成电能?2、提问:电能可以转换成哪些形式能量?3、讲述:我们看几张图片。说说能量的转换过程。4、总结:生活中许多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1、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其他能量转换成电能。2、学生积极回答。3、根据图片回答。4、认真听讲了解电能与其他能量的转换。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板书设计】电能的转换(化学能)(电能)(机械能)(水能)(风能)(灯泡亮了)(雪梨、苹果、柠檬)(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可以非常清晰地指出电能的转换是这节课的核心,也可以看出机械能、水能、化学能、风能与电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同时突出水果电池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教学特色】(1)精心设计实验材料本课中,教师选取了两组典型的实验材料,第一组是手摇发电机,现场由学生用手摇发电机发电,这个实验结果激发了学生探究电能转换的欲望,创设了一个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电能的契机。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第二组材料:分别用苹果、雪梨、柠檬三种水果当电池,通过提出问题、提出猜想、现象的观察、实验与分析,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不同的水果作为电池转换的电能大小不一样,明确化学能是可以转换成电能的概念,可见,实验材料的重要性,为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2)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本课,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后,教师从材料的选择上引导学生思考,借势利导:有了这些材料,怎么连接电路,水果电池是不是也有正负极?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然后通过探究实验、对比分析,归纳出不同的水果作为电池转换的电能大小不一样,化学能可以转换成电能,然后运用类比推理通过身边的例子以及图片的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电能与其他能量的转换,更深地认识到许多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理性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科学实践记录单课题:电能的转换班级:小组:日期:水果电池我们的猜想水果(可以或不可以)作为电池发电。(苹果或雪梨或柠檬)作为电池,灯泡最亮。我们的发现1、我们做实验的水果是(苹果或雪梨或柠檬),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灯泡的光(一般亮或较亮或很亮)。2、我们做实验的水果是(苹果或雪梨或柠檬),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灯泡的光(一般亮或较亮或很亮)。3、我们做实验的水果是(苹果或雪梨或柠檬),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灯泡的光(一般亮或较亮或很亮)。我们的结论水果(可以或不可以)作为电池发电。(苹果或雪梨或柠檬)作为电池,灯泡最亮。水果作为电池发电,是能转换成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