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见的酸和碱【化学用语检查站9】1.写出下列常见碱的化学式,并按要求填空:①氢氧化钠 ②氢氧化钡 ③氨水 ④氢氧化钙 ⑤氢氧化铜 ⑥氢氧化铁 ⑦氢氧化镁其中属于可溶性碱的有 ;微溶性碱;难溶性碱 .(填序号)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填序号)(1)生石灰溶于水:.(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 .(4)盐酸溶解氢氧化铜: [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HCl、H2SO3、H2SO4都属于酸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2.如图是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3.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2020·重庆)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5.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6.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Cu(Zn):稀盐酸 B.CO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C.CuO(Cu):浓硫酸 D.Ca(OH)2(CaCO3):稀盐酸7.“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8.X是两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研究混合物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X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2)写出X中一种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Y为固体,写出Y与X中一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Y为气体,Y还可以是(填化学式).9.(广东经典)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丙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①甲和乙: .②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为反应.[能力提升]10.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小明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选项X的物质类别观点描述A金属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B金属氧化物若X为MgO,则Y为H2OC碱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D盐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1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CD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C.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12.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填字母,下同),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13.(2020·广东模拟)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难溶于水.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类比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盐中Te元素的化合价是.(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H2SO4和 (填化学式).(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常见的酸和碱【化学用语检查站9】1.写出下列常见碱的化学式,并按要求填空:①氢氧化钠 NaOH ②氢氧化钡 Ba(OH)2 ③氨水 NH3·H2O ④氢氧化钙 Ca(OH)2 ⑤氢氧化铜 Cu(OH)2 ⑥氢氧化铁 Fe(OH)3 ⑦氢氧化镁 Mg(OH)2 其中属于可溶性碱的有 ①②③ ;微溶性碱 ④ ;难溶性碱 ⑤⑥⑦ .(填序号)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3)(4) .(填序号)(1)生石灰溶于水: CaO+H2O===Ca(OH)2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 2NaOH+H2SO4===Na2SO4+2H2O .(4)盐酸溶解氢氧化铜: 2HCl+Cu(OH)2===CuCl2+2H2O .[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 )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HCl、H2SO3、H2SO4都属于酸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2.如图是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3.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2020·重庆)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C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5.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C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6.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 )A.Cu(Zn):稀盐酸 B.CO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C.CuO(Cu):浓硫酸 D.Ca(OH)2(CaCO3):稀盐酸7.“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8.X是两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研究混合物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X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Fe,Cu (填元素符号).(2)写出X中一种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2HCl===CuCl2+H2O .(3)若Y为固体,写出Y与X中一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CuO2Cu+CO2↑ ;若Y为气体,Y还可以是 CO (填化学式).9.(广东经典)下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Na2CO3 ,丙 HCl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①甲和乙: 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丙和丁: 2HCl+Mg===MgCl2+H2↑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 反应,又称为 中和 反应.[能力提升]10.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小明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选项X的物质类别观点描述A金属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B金属氧化物若X为MgO,则Y为H2OC碱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D盐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1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ABCD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C.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12.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B、D (填字母,下同),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G、H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紫色石蕊溶液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NaOH和Na2CO3 .13.(2020·广东模拟)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难溶于水.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类比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TeO2===Na2TeO3+H2O ,产物盐中Te元素的化合价是 +4 .(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H2SO4和 Na2SO4 (填化学式).(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 除去杂质,提纯二氧化碲 .(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TeCl4+2SO2+4H2O===Te↓+4HCl+2H2SO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