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张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统一后德意志帝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保留了君主制度 B、消除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D、没有根本触动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 2.下列关于德国统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B. 奥地利和普鲁士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C. 为实现统一,普鲁士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D. 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3.1862年9月,林肯在签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该是(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废除农奴制法令 4.某导演在拍摄一部有关林肯的电视剧,下列场景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内务部长向林肯报告,南方的一些州仍在进行奴隶贸易 B.林肯收到北方军队失利的消息 C.林肯接受英国的投降,美国获得独立 D.林肯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宅地法》文件 5.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曾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这表明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 A.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 B.寻找向南方妥协的借口 C.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D.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6.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国会上,围绕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发生了一场争论,格兰特主张把奴隶制推广到新扩张的西部地区,布朗反对这样做。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格兰特是北方的代表 B.布朗是南方的代表 C.布朗属于民主党 D.布朗是北方的代表 7.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8.在1861年改革中,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 ) A. 沙皇赏赐的 B. 地主分给的 C. 政府低价卖的 D. 农奴出高价赎买的 9.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的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A.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罗斯拥有一份土地 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农奴主卖到另一个农庄 10.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其中“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指( ) A.清除了农奴制残余时期 B.沙皇封建专制时期 C.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D.以上都不对 11. 与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新”主要体现在( ) A. 向中国学习先进制度 B. 向欧美学习先进制度 C.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 12. 由于缺少经验,最初日本政府不顾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不加选择地移植外国机器设备,以致大量引进的设备报废了。片面强调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忽略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管理制度。结果,不少官营企业因管理不善而严重亏损。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 B.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明治维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D.明治维新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13. 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和买卖 C.实行征兵制 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4. 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 ①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1)这句话是谁说的? (2)“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是指什么? (3)“铁”和“血”指的是什么?演说者具体是怎样做的? (4)怎样评价这里的“铁和血”的政策?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多少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抄袭材料原文)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后的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BBCCDDB 8-14DDCBDDA 二、非选择题 15. (1)俾斯麦。 (2)德国统一问题。 (3)武力战争。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4)积极性:完成了历史使命——结束分裂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局限性:奉行武力,奠定了德国未来军国主义的传统。 16. (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18.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 (2)农奴制度下,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在经济方面,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后期,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政治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材料三中的观点认为这场改革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改革,充分肯定了其正确性,是实事求是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