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复习第一、二单元知识回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复习第一、二单元知识回顾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1.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2.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 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 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如,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5. 使用酒精灯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6. 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7. 夏天轮胎容易爆胎;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8. 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9.?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10. 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11.?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
12. 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13.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1. 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
2. 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3. 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4.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5.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运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6.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7. 农历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
8.?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
9.?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 5亿千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
10. 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11.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和手电筒来模拟。
12. 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