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张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推动德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A. 强有力的人物领导统一 B. “铁血宰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 C.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强大的军事力量 2.1862年,普鲁士首相在一次议会演讲中说,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担任当时普鲁士首相的是( ) A. 威廉一世 B. 威廉二世 C. 俾斯麦 D. 彼得一世 3.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有( ) 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②维护南北统一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 ④废除农奴制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4.美国内战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废除了奴隶制 5.美国内战是一场( ) A. 资产阶级革命 B. 无产阶级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消灭奴隶制度的革命 6.美国总统林肯在《裂开了的房子》中强调:“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状态……”这里“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 ) A.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B.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C.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 D.南方农奴制经济 7.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A.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罗斯拥有一块份地 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地主卖到另一个农庄 8.俄国的农奴制度曾被称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消除这一火药库威胁的事件是( ) A.1861年改革 B.明治维新 C.南北战争 D.二月革命 9.“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我不生气!决不生气!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关于彼得一世生前创造的奇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农奴制度 B.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 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改革(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B.建成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C.促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D.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11.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 A. 军事改革 B. 教育改革 C. 培养出国人才 D. 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2. “明治政府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提倡学习欧美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土地私有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13.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4.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它对日本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强国 B.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使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D.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历史逻辑的推论,随着对奥地利的战争,接踵而来的必须是对法国的战争。” ——俾斯麦 材料二 韩麦尔先生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都德《最后一课》片段 (1)材料一中,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了什么战争? (2)材料二中提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这是为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一个统一的“祖国”的要求,是有一种强烈的物质背景的。……他们渴望扫清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阻碍工商业自由发展的全部小邦废物,他们渴望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摩擦,因为要是德国商人想插足世界市场,就先要在家里消除这种摩擦……德国的统一已成了经济上的必要。 ——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 材料二 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材料三 见下图。 (1)材料一中“在家里消除这种摩擦”是指什么?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提到了一种政策,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德意志的统一事业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 (3) 在材料三的图片中,旁边欢呼的人群都是军人,这反映了什么? 17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步骤一 工业文明的冲击】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图1 美国舰队驶入日本港口 (1)图1体现了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 【步骤二 顺应时代的改革】 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图2 日本使团赴欧美考察 图3 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 图4 东京街头有了电灯 (2)图2、图3反映了明治政府的哪些改革措施?图4说明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步骤三 改革的反思与启示】 (3)1898年,中国也出现了一次重大改革,它被称为什么?结局如何? (4)明治维新给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CCACABD 8-14ADDBDCC 二、非选择题 15. (1)“王朝战争”。 (2)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双方签订了和约,规定法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大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所以这些地区的学校以后只许教德语。 16. (1)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德意志国家的统一。说明封建割据成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2)“铁血”政策。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方式。 (3)反映了军队在德意志的统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意志帝国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色彩。 17. (1)1853年和1854年,美国舰队进入日本港口,迫使日本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2)措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改造日本的教育。变化:提倡“文明开化”;穿西装、吃西餐、住洋楼等。 (3)戊戌变法。结局:失败。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外开放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要重视教育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