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 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今天的工厂里机器轰鸣,种类繁多。可有谁知道,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的鼻祖却是一台小小的纺纱机,这台纺纱机的名字叫( ) A. 飞梭 B. 骡机 C. 水力织布机 D. 珍妮机 2. 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3. 蒸汽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 ) A.采矿业? ? B.运输业 ? ? C.棉纺织业? ? ??D.机械制造业 4. 如果你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你应该去的地方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5. 英国经过产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后,以1846年废除“谷物法”为标志,原来的保护关税转向自由贸易的对外政策。材料中的“产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 D.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6. 1851年5月13日世界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 A.瓦特蒸汽机、火车机车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 7. “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生物时代 8. 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 A.飞梭 B.万能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 9. 1853年,美国人培理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这里的“黑船事件”是指 ( ) A.三桅帆船 B.蒸汽轮船 C.潜艇 D.航母 10. 阅读下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角贸易”的进行 B. 殖民扩张和掠夺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工业革命的完成 11.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 A.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B.劳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13.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对这场“变革”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场变革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这场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 ③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彻底性 ④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 )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15.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 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对这场“变革”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场变革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这场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 ③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彻底性 ④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的棉花加工量在1764年为380万磅,到1789年增长到3240万磅。英国的生铁产量在1740年为1.7万磅,到1800年增长到25万磅。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什么时期的状况? (2)这一时期英国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怎样做?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 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1838年 500 1850年 6600 1870年 155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18. 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是举办国充分展示综合实力的盛会。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10个国家接受了邀请。伦敦博览会(又名水晶宫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举办,使它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中广网《回顾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 (1)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有利经济基础是什么? (2)在首届世博会上,英国最有可能展示哪些发明? (3)在当时,要把世博会展品运往展览地可使用哪些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举办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CAA 6-10AABBD 11-15ADDCD 二、非选择题 16.(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的情况 (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英国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且他们的对立和斗争越来越尖锐。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抓住机遇加快与世界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17. (1)珍妮机 (2)瓦特 (3)火车 (4)促进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促进英国社会面貌的变化等。(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8. (1)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蒸汽机、火车(蒸汽机车)、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只要举例正确,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汽船(轮船)、火车(蒸汽机车)。 (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有着非常安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等。(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