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张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德国统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B. 奥地利和普鲁士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C. 为实现统一,普鲁士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D. 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2.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他”是( ) A.威廉一世 B.毛奇 C.加富尔 D.俾斯麦 3.南北战争的最主要不同是( ) A.战争的性质 B.战争的影响 C.斗争的对象 D.人民的作用 4.一位诗人写道:“许多勇敢的男男女女都牺牲在战争(指美国南北战争)中;而今,到了和平成功的时候,勇敢的元首已经冷冰冰地躺下死了。”材料中提到的“勇敢的元首”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浪潮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产阶级的要求 B. 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 C. 阶级矛盾的尖锐 D. 统治者扩张的要求 6.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 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颁布了( ) 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8.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B.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沙皇实行的强化农奴制的改革 9.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 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 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 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10. 在世界近代史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革命和改革两种方式。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法国 11. 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 A.天皇 B.幕府将军 C.大名 D.武士 12.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做出的“反应”是( ) 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 13. 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 ( ) A.废除农奴制 B.废藩置县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14. 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口号(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C.求知识于世界 D.文明开化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1)这句话是谁说的? (2)“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是指什么? (3)“铁”和“血”指的是什么?演说者具体是怎样做的? (4)怎样评价这里的“铁和血”的政策?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对于上述材料中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17. 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弱国到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下面的纪录片将为你展示日本的这一发展历程。 【第一幕 停滞的大和】 材料一 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只与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制度产生了不满。 (1)材料一揭示了日本停滞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幕 西去的路】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某日本官员语(1868年) (2)日本人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第三幕 戏说成败】 材料三 改革后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因素……这为后来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3)请你举出一例与中国有关的史实证明“后来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4)如果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次改革,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BDCBBDC 8-14BACBCCD 二、非选择题 15. (1)俾斯麦。 (2)德国统一问题。 (3)武力战争。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4)积极性:完成了历史使命——结束分裂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局限性:奉行武力,奠定了德国未来军国主义的传统。 16. (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2)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 (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这是一次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7. (1)幕府统治或实行锁国政策。 (2)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或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 (4)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