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咨文中的“外来压力”是指( ) A.意大利 B.法国 C.德国 D.苏联 2. 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3. “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觉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由此可知,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主要是为了( ) A.共同对抗美苏 B.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 D.恢复欧洲的霸权地位 4. 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 ) A.美国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 B.美国经济完全依赖信息产业 C.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D.美国经济低通胀、低失业率 5.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6.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其中改革较为突出的国家是( ) A.匈牙利 B.保加利亚 C.波兰 D.阿尔巴尼亚 7. 苏联某领导人为了改变农业落后面貌,主张垦荒种玉米,但未取得根本成功。他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8. 1990年,苏共中央通过文件,提出争取在苏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确立国际主义和全人类价值”。这一文件通过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烈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9. 撒切尔夫人逝世后,戈尔巴乔夫承认,之前他本人与撒切尔夫人的关系曾经历过复杂的阶段,但之后他们取得了相互谅解,而这最终促进了冷战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戈尔巴乔夫的上台 D.苏联的解体 10. .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做的笔记。由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A.东欧剧变 B.华约建立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11. 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玻利瓦尔-非洲独立革命 B.尼赫鲁-印度独立 C.纳赛尔-古巴革命 D.卡斯特罗-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2.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强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依据这个权利,他们自由地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自由地发展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该《宣言》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3. 当今世界局势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造成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是( ) A.宗教冲突问题 B.领土归属问题 C.大国干涉问题 D.恐怖主义问题 14. 九年级某班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他们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 ②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 2011年3月以来,中东地区的利比亚国内发生大规模内乱,法国迅速派空军对利比亚内政进行干预,使局势更加复杂。这一幕让我们想到巴以冲突久拖不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民族问题 B.历史问题 C.大国的介入 D.水资源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法德关系经历了一场关于“德国统一”的重大考验。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西徳(即联邦德国)政府决心吞并东徳(即民主德国)以便实现德国统一。法国十分警惕东西两徳统一产生的后果。德国统一将打破法德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欧共体内部保持的力量平衡,德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凸显,法国在欧洲和国际的地位势必相对下降。同时,德国一旦统一,将成为一个享有完整主权的国家,二战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和柏林享有的特别权利和负有的特殊责任将彻底结束,“雅尔塔格局”将走向瓦解。 材料二 令法国和其他西方盟国吃惊的是,西德吞并东德是迫不及待和早有预谋的,并且得到了苏联的默认。法国看到,阻止德国统一的外部因素不复存在,于是为德国统一设置两道门槛:第一是德国必须承担尊重欧洲现有边界的义务,特别是奥德一尼斯河线应当作为德国东部边界永远确定下来;第二是德国应当以明确的方式履行加速欧洲一体化的义务。后面的事实表明,德国都以明确的行动接受了这两个条件。1990年9月,德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在莫斯科正式签署《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德国实现统一。1991年12月,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签署,确立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计划,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由此诞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沈孝泉《法德联手有效制止德国军国主义复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对德国统一“高度警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德国能够实现统一的外部因素。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各方博弈的基础上,德国实现统一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东地图 材料二 《中东的河流》 材料三 1947年,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分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分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1)根据材料一,说说曾统治过中东的大帝国?举一个例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并说出一种蕴藏在这一地区的资源。该资源主要运往哪些国家或者地区?其中哪一条运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运河的主权现在掌握在哪一国家的手中? (3)结合材料三说说这个决议的内容有没有完全实现?并说明理由。为解决决议中的问题哪些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 (4)结合所知,指出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18. 丘吉尔在发表的演说《欧洲悲剧》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安全地吞并奥地利,希特勒又把目标对准了邻国捷克斯洛伐克……更为严重的是,有某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作出了转向以往一向是他的不共戴天的敌人——轴心国的重大决定,8月23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前期德国军队迅速占领欧洲许多国家的原因。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法……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欧洲为什么要走联合之路?欧盟成立至今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3)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哪一组织?说明该组织的性质。 材料四 从英国和欧盟两方面的利益出发,我们都应借此机会适用公平和有序的方式达成目标,将关系断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让整个欧洲都保持强大和繁荣,并且有能力向全世界宣扬其价值观。 ——英国首特里莎·梅在议会中发表的声明 (4)依据材料四,指出英国脱欧谈判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BCC 6-10ACCDA 11-15BABBC 二、非选择题 16. (1)德国统一,德国在欧洲的“中心地位”凸显,法国在欧洲和国际的地位势必相对下降;德国统一,二战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和柏林享有的特别权利和负有的特殊责任将彻底结束,“雅尔塔格局”将走向瓦解。 (2)外部因素:西德吞并东德得到了苏联的默认;影响:加速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17. (1)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2)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石油,美国、欧洲、日本等,苏伊士运河,埃及。 (3)没有,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阿拉法特、拉宾。 (4)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性,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大国的霸权干涉,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巴勒斯坦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18. (1)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德军采用闪击战术;德军装备精良等。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整体衰落;欧洲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等。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等。 (3)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性质:军事组织。 (4)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