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中
C.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至红褐色,得到的Fe(OH)3胶体带正电荷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
C.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水玻璃溶液中:K+、SO42-、Cl-、H+
C.可与Al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Ca2+、Cl-、HCO3-
D.使石蕊变蓝的溶液中:Ba2+、Na+、AlO2-、Cl-
下列物质的分类与对应化学式正确的组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KOH CH3COOH Na2CO3 Al2O3 SO2
B NaOH HCl NaHCO3 Na2O CO
C Ba(OH)2 H2SO4 CaCl2 MgO CO2
D Ca(OH)2 HNO3 NaCl Na2O2 SO3
下列四组反应中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的是( )
A.Na2O2和CuSO4溶液反应 B.金属钠投入到MgSO4溶液中
C.BaCl2和NaHSO4溶液反应 D.纯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N2、O2、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气体质量之比为1∶1∶2 B.三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1∶1
C.三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1∶1 D.三种气体原子数之比为1∶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化铝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
②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③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可用于制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④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但两种氧化物均可作潜艇中的供氧剂
⑤焰色反应体现的是元素的性质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将0.1mol Na和少量Al片放入水溶液中,放出气体刚好是0.05 mol
B.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只得到大量白色沉淀
C.镁粉中混有铝粉,可与NaOH溶液反应再过滤,得到镁粉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向装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后,用燃着的木条放到试管口,燃着的木条熄灭
B.滴入酚酞试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
C.滴入酚酞试液溶液仍为无色
D.因为Na2O2与酚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变红色
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溶液
C.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所含的原子数为0.5 NA
B.100 mL 0.1 mol/L的NaCl溶液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02 NA
C.1.7 g的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 + 2OH-+ CO2 = CaCO3↓+ H2O
B.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 FeO + 2H+= Fe2++ H2O
C.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 +2OH-= SiO32-+ H2O
D.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2Al+3Hg2+= 2Al3+ + 3Hg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3∶4∶3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B.在托盘天平上称量NaOH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用25 mL量筒量取4.0 mol/L的盐酸5.62 mL
D.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 g NaCl固体
向含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
(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A B C D
下面有关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硅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所以既不能作氧化剂,又不能作还原剂。
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游离态存在。
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发射时,两者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N2O4=3N2 + 4H2O + 2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反应可在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B.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2O4做还原剂
C.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偏二甲肼做还原剂
D.此反应中R的分子式为C2H8N2
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 4.40 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 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测得其中c(H+)为0.400 mol/L。已知Fe + 2Fe3+= 3Fe2+,Cu + 2Fe3+= 2Fe2++Cu2+。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 )
A.2.4 g B.3.36 g C.5.60 g D.10.08 g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5分。)
(10分) 按要求填空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Fe3O4 + ______CO = _____Fe +_______CO2
检验SO42-所需要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硅酸镁(Mg2Si3O8·11H2O)用氧化物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mol NH3 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5分) 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 B.萃取分液 C.蒸馏法 D.洗气法 E. 加热分解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序号)
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
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用
提取碘水中的碘,用
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用
海水中提取淡水,用
(17分)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H2 ②铝 ③Ca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分类标准 金属单质 氧化物 溶液 胶体 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 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 4HNO3 = Al(NO3) 3 + NO↑ + 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2Al + 3FeO3Fe + Al2O3;2Al + Fe2O32Fe + Al2O3;
8Al + 3Fe3O49Fe + 4Al2O3)
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 , 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 。
写出单质B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由沉淀J生成 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溶液E中加入氨水时,先生成白色沉淀L,写出生成L的离子方程式 。
白色沉淀L会迅速变为 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G,写出L变为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1分。)
(11分) 某同学根据课本第50页《科学探究》实验:用三支试管、水槽、胶塞、导管、酒精喷灯及其它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
试管A中装的试剂是 ;试管B中装的试剂是 。
试管C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作 ;收集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如果要在气体导出管口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
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A试管中还原铁粉是否完全反应,其中的固体成分有哪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以下各空填化学式)
①待A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x;
②取少量溶液x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A试管中固体物质一定有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A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可能含有SO、K+、CO、H+、NO、HCO、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的实验分析:
① 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 用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观察火焰呈紫色。
③ 取2 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④ 对③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操作,不能肯定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步骤序号)________。对该错误改正的方法是(作出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2分)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这六种物质是:Cl2、KMnO4、MnCl2、H2O、HCl(浓)、KCl,其中KMnO4 → MnCl2 。
该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则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 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市售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在工业上是用500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与1 L H2O的比例配制成的,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现需用1.20 mol/L的稀盐酸480 mL, 应量取市售浓盐酸________mL进行配制。
取6.00 g硬铝合金(假设只含铝铜硅),与 (5) 中所配稀盐酸进行充分反应,收集到气体5.60 L(标准状况),则硬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命题人:魏文全 审题人:曹 健)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D 4.C 5.B 6.C 7.A 8.C 9.B 10.C
11.C 12.A 13.D 14.B 15.D 16.D 17.B 18.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5分。)
19.(共10分)(1) ___1___Fe3O4 + ____4__CO == ___3__Fe +_____4__CO2(4分),
(2) BaCl2溶液和盐酸。(2分)
(3) 2MgO·3SiO2·11H2O(2分)
(4) 0.3NA或1.806×1023 (2分)
20.(共5分各1分)(1) A (2) D (3) B (4) E (5) C
21.(共17分)(1) (各1分)
分类标准 金属单质 氧化物 溶液 胶体 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② ③④ ⑧ ⑨ ⑦ ③⑤⑥⑩
(2) Ba(OH)2 + 2HNO3 = Ba(NO3)2 + 2H2O(2分)
(3) Al2(SO4)3 = 2Al3++ 3SO42-(2分)
(4) Ba2++2OH-+CO2 = BaCO3↓+ H2O(2分)
(5) HNO3(1分) 1︰1(1分) 0.6 mol(2分)
Al + 4H++NO3- =Al3++NO↑+ 2 H2O(2分)
22.(共13分) (1) Fe2O3 (1分)  红色涂料油漆颜料或炼铁等 (1分)
(2) 2Al + 2H2O + 2OH-= 2AlO2- + 3H2↑(2分)
Al(OH)3 + OH-=AlO2-+ 2H2O(2分)
(3) Fe2++2NH3·H2O=Fe(OH)2↓+2NH4+(2分)   灰绿(1分)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2分)
(4) Al3+和Na+(2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1分。)
23.(共11分)(1) 3Fe+4H2O(g)Fe3O4 + 4H2 (2分)
(2) Fe(1分) H2O(1分)
(3) 排水取气法 (1分) H2(1分)
(4) 验纯(1分)
(5) 一定有Fe3O4(1分) Fe3O4和Fe(1分)
(6) Fe + 2Fe3+=3Fe2+(2分)
24.(共10分) (1) H+、SO、K+(3分)    CO、HCO(2分)
(2) NO、Cl-(2分)
(3) ④(1分);另取原溶液2 mL,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2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25.(共12分) (1)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2分)
(2) 5∶2(2分)
(3) 0.2(2分)
(4) 14.6(2分)
(5) 41.1(2分)
(6) 75%(2分)
×

灯泡
高温
高温
高温
强碱 溶液
加盐酸
两性金属单质B
红棕色物质A
一定条件
置换反应
单质C
氧化物D
NaOH溶液
单质F
溶液E
加氨水
红褐色沉淀G
H溶液
溶液I
单质F
H溶液
沉淀J
加氨水
加水
加过量盐酸
白色
沉淀L
C
B
A
8e-
高温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题,8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涂黑。)
学科常识考察,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将其选出。
【请开始答题】
春节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春节将近,普通百姓越发关注出行天气,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交通气象预报短信的订制量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此处的“交通气象预报短信”( )
A.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
C.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
D.不是商品,但它是维护和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
经过挑拣、清洗、消毒、保鲜、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后,青椒、豆角、金针菇等普通蔬菜的价格往往能够增加不少,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蔬菜的( )
A.使用价值量增加了 B.价值量增加了
C.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D.质量提高了
在众多的电子产品中,苹果赢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苹果产品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俘虏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好的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这主要说明( )
A.商品生产者生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
B.贸易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就能占领市场
宋鸿兵的著作《货币战争》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货币的神奇魔力。如果承认货币的神奇,那么,它的神奇魔力来源于( )
A.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B.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某人通过银行按揭购买了售价为6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15万元,在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5万元及利息8万元。此处的60万元、15万元、53(45+8)万元体现的货币职能依次为( )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若干年前,用100元某国货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而现在只能购到8件该商品,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该国物价上涨 ,货币贬值 。( )
A.75%、25% B.25%、20% C.20%、20% D.25%、25%
“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物价涉及人民的生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2011年政府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宏观调控的第一位。回答7—8题。
菲利普斯曲线(如右图)反映了工资增长会推动物价上涨,在短期内,物价上涨率(通胀率)与失业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
A.抑制通胀,就必须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B.充分就业,就必须长期保持较高的通胀率
C.在通胀时期,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
D.把通胀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就业稳定
如果国家要对经济进行调控,促进经济状况从A点到B点变化,有效的经济手段是( )
A.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提高农产品价格 D.扩大投资规模
在重庆,冬季是柑橘集中上市的季节,通常柑橘的价格会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 )
①柑橘储藏成本降低 ②柑橘有较多的互补品
③柑橘供给量增加 ④柑橘的消费需求旺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年春运将近,各航空公司纷纷实行机票打折促销,如海航的“重庆——北京”的特价机票价格甚至打到1.9折,比火车硬卧票价还低,这使不少原打算坐火车出行的人改乘飞机。这种现象说明( )
A.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 B.价格是受消费者制约的
C.消费者的需求受商品价格影响 D.消费者的需求受服务质量的影响
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纪录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丰收悖论”反映了( )
A.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B.总收入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
C.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全面形成买方市场
D.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与劳动收益成反比
居民生活消费,多姿多彩。回答12—15题。
关于“打的”,有人这样总结道: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这主要反映了( )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消费观念的差异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住房、汽车、旅游、教育、文化主导的消费结构升级,为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提供了有利时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②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③市场流通货币量增加 ④城镇居民收入普遍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近年来,“绿色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
A.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 B.大幅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C.优化和改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 D.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
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于产品智能化的需求推动了电子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
2011年11月11日因为日期中有6个“1”出现,所以被称为“神棍节”。为了促销,淘宝商城以五折优惠吸引无数网购者疯狂购买,仅16个小时成交额就突破20亿。这相当于每一秒钟就会生成178笔订单,意味着每一秒钟至少178个包裹产生,每一分钟产生10000个包裹。网购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支付、物流及网络购物安全环境的改善
②网购市场中生产者更加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③网购市场弥补了实体商店对买卖双方时空限制的不足
④消费者通过网络能及时了解商品真实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要求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有利于( )
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③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 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我们强调不能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而要将这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是因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④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A.是不是企业法人 B.公司的资本要不要划分为等额股份
C.发起人数量的多少 D.股东对公司是否承担有限责任
某地一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高、产品销路好的优势企业,收购了另一家高耗能、高污染、负债近7000万元的同类企业,成立了子公司。五年下来,公司创利税超过8000万元。这主要表明企业兼并( )
A.必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可以消除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D.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强化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信誉是企业的一种( )
A.无形资产 B.有形资产 C.投资回报 D.价值符号
右图是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A点到B点运动,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增加产品的市场效用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产品的市场范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某公司三年来的企业产值和利润平均年增长都在20%左右,而公司职工的工资增长却很缓慢,平均年增长只有5%左右,职工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情况,为促进企业发展,该公司应( )
A.诚信经营 B. 兼并劣势企业扩大规模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 建立公司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一位大四的学生向专家询问:“我马上就毕业了,但是前几天体检时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会不会影响我找工作?”专家回复道:“根据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出台的相关文件,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就业的条件。请放心!”此处提到的三部委的文件规定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 )
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C.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理财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能力。回答25—27题。
财政部2011年12月8日开始发行今年第二十五期记账式附息国债,计划发行280亿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2.82%。与股票相比,债券( )
A.从性质上看,它是所有权证书 B.从风险上看,它的安全性更小
C.从发行上看,它的主体是银行 D.从偿还上看,它可以还本付息
张某在股市低迷时花3万元购入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三年后以7.8万元卖出。这一过程中所获收益的来源是( )
①上市公司的利润 ②商业银行的利息 ③证券公司的利润 ④股票买卖的差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居民的个人存款储蓄是( )
①一种投资行为 ②一种信用行为 ③一种计划消费行为 ④一种法定义务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杨是一名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他把自己的工资收入购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并用所赚的钱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由于平日经营有方,很快就盈利了。材料中小张获得收入的方式依次是( )
A.按劳分配 购买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 购买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 非劳动收入
D.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重
②要保证企业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要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1年9月开始,美国纽约曼哈顿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大城市。运动发起者喊出了“我代表99%,不再忍受1%的贪婪与腐败”。这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
①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②整顿规范分配秩序,坚持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
③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④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演绎推理,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其它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大一些的鞋子好。不过,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点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差别并不大。这意味着(  )
A.不合脚的鞋不能在冷天穿
B.毛衣的大小只不过是式样的问题,与其功能无关
C.不合身的衣物有时仍然有使用价值
D.在买礼物时,尺寸不如用途那样重要
解答:只有C是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应选C。
【请开始答题】
总经理承诺:如果提拔小张,那么提拔小李。以下哪项或哪些项说明总经理的承诺没有兑现(  )
A.小张和小李都提拔 B.小张提拔,但小李未提拔
C.小张和小李都未提拔 D.小张不提拔,但小李提拔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面哪项不符合孔子的意思(  )
A.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B.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C.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D.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只要不起雾,飞机就按时起飞。以下哪项正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  )
①如果飞机按时起飞,则一定没起雾 ②如果飞机不按时起飞,则一定起雾
③除非起雾,否则飞机按时起飞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和③ D.①和③
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有个体户纳了税。 丁:有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 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 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C. 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 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不可能所有商品既价廉又物美。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的意思(  )
A.可能有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B.必然有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C.必然有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D.可能所有商品都不能既价廉又物美
某国自1987年申请加入欧盟,直到目前双方仍在进行艰难的谈判。从战略上考虑,欧盟需要该国,如果断然对该国说“不”,欧盟将会在安全、司法、能源等方面失去该国的合作。但是,如果该国加入欧盟,则会给欧盟带来文化宗教观不协调,经济补贴负担沉重,移民大量涌入冲击就业市场等一系列问题。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
A.该国只有3%的国土在欧洲,多数欧洲人不承认该国是欧洲国家。
B.如果该国达到了欧盟设定的政治、经济等入盟标准,它就能够加入欧盟。
C.欧盟或者得到该国的全面合作,或者完全避免该国加入欧盟而带来的麻烦。
D.从长远看,欧盟不能既得到该国的全面合作,又完全避免该国加入欧盟而带来的麻烦。
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者虽然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
以下哪项叙述,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
A.P先生写了一封试图挑拨E先生与他女友之间关系的信。P的行为是恶的,尽管这封信起到了与他的动机截然相反的效果。
B.为了在竞争中顺利晋升,J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积压的医疗索赔案件。J的行为是善的,因为S小姐的医疗请求因此得到了及时的补偿。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汉堡包给了街上的一个乞丐。由于乞丐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所以,M女士无意中实施了一个恶的行为。
D.S女士义务帮邻居照看三岁的小孩。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时跑到马路上结果被车撞了。尽管S女士无意伤害这个小孩,但她的行为还是恶的。
有个叫艾克斯的瑞典人最近发明了永动机。如果这一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由于永动机违反科学原理,上述断定不可能为真
B.所有的瑞典人都没有发明永动机
C.有的瑞典人发明了永动机
D.发明永动机的只有瑞典人
某纺织厂从国外引进了一套自动质量检验设备。开始使用该设备的10月份和11月份,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率由9月份的0.04%分别提高到0.07%和0.06%。因此,使用该设备对减少该厂的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
A.9月份检测为不合格的产品中,至少有一些事实上合格。
B.9月份检测为合格的产品中,至少有一些事实上不合格。
C.上述设备检测为合格的产品中,没有一件事实上不合格。
D.上述设备检测为不合格的产品中,没有一件事实上合格。
生产部经理:本厂生产的建筑材料虽然达到了国家现有质量标准,但严格地说,还存在某些安全隐患。目前的新技术使得我们已经能生产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同类产品。因此,为了确保安全,应该停止生产旧产品,只生产和销售新产品。
销售部经理:我不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要推广新技术,批量生产新产品,需要大量资金。如果停止销售已有的旧产品,则无法筹集足够的流动资金。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两人争论的焦点(  )
A.安全和赢利,哪个更重要? B.是否应当停止销售旧产品?
C.是否应当停止生产旧产品? D.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批量生产新产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共20分。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层列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与会各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展开博弈。
2011年10月25日,2010中国企业年会暨企业绿金奖颁奖礼在京举行,娃哈哈集团、青岛啤酒、联想集团、宝洁、爱普生、联合利华六家企业获得中国绿金大奖。“绿”代表着环保和生态,“金”代表着竞争优势与商业利润。“绿金”意味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高度关联、相辅相成的。“绿金”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41.假如你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你将如何领导企业争获“绿金奖” (10分)
材料: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42.试分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10分)
(命题人:曾志新 审题人:隆维华)
西大附中2011—2012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5:ABCDA 6-10:BDBAC 11-15:CBDDD 16-20:CABBB 21-25:AADCD
26-30:DADCD 31-35:BACCB 36-40:DACBB
41.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分)
②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2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
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分);
⑤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2分)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10分)
42. 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②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
③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⑤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10分)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若集合,,则( )
A.{ 3 } B.{ 0 } C.{ 0,2 } D.{ 0,3 }
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函数的图象如图,其中a、b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 1,b < 0 B.a > 1,b > 0
C.0 < a < 1,b > 0 D.0 < a < 1,b < 0
函数()的反函数是( )
A.(x < 1) B.()
C.(x < 1) D.()
已知为R上的减函数,则满足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0,1)
C. D.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 )
A.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移个单位长度
B.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移个单位长度
C.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移个单位长度
D.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移个单位长度
,,,且,则向量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定义在R上的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时,,则的值为( )
A. B. C. D.
函数,为增函数的区间是( )
A. B. C. D.
设,是二次函数,若的值域是,则的值域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_____________.
在R上定义运算“△”:x△y = x ( 2 – y ),若不等式( x + m )△x < 1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若,则_____________.
设O为△ABC内一点,且(k > 0),,则k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5分)
(13分) 已知.求值:


(13分) 记函数的定义域为A,(a < 1)的定义域为B.
求A;
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3分) 已知函数满足.
求的解析式;
设,,试求在 [ 1,3 ] 上的最小值.
(12分) 已知平面上的三个单位向量,,,它们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求证:;
若,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2分) 已知a > 0,函数,当时,.
求常数a、b的值;
设且,求的单增区间.
(12分) 对于在区间 [ m,n ] 上有意义的两个函数与,如果对任意,均有,则称与在 [ m,n ] 上是友好的,否则称与在 [ m,n ]是不友好的.现有两个函数与(a > 0且),给定区间.
若与在给定区间上都有意义,求a的取值范围;
讨论与在给定区间上是否友好.
(命题人:涂登熬 审题人:周 静)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B 5.C 6.C 7.C 8.D 9.C 10.C
二、填空题
11. 12.(– 4,0) 13. 14. 15.8
三、解答题
16.解:(1) ∵,∴

又∵,∴
(2)
17.解:(1)

(2) 由
∵a < 1,∴,∴B =(2a,a + 1)
∵,∴或,即或
而a < 1,∴或
∴a的范围为
18.解:(1) ∵令,则
于是

(2)
①当时,即时,
②当时,即时,
③当时,即时,
综上,
19.(1) 证:∵,且夹角均为120°



(2) 解:由,平方得(※)
∵,
故(※)式即为,即
∴k < 0或k > 2
20.解:(1) ∵,∴


又∵

(2) 由(1)知,

又由

其中,单增时,有,即
∴增区间为
21.解:(1) 由题,
又在上有意义

(2) 在上是友好的
对任意的恒成立
现设,
由(1)问知,的对称轴,在区间的左边

∴当时,在上是友好的
当时,在上是不友好的
1
O
x
y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三部分 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is the man’s hobby now
A. Swimming. B. Collecting stamps. C. Skating.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Asking the way. B. Walking with the woman. C. Doing the shopping.
What will Alice do tomorrow
A. Return home. B. Visit her teacher. C. Feed the birds.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bookstore. B. In a library. C. In a post office.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A. Go to an exercise class. B. Exercise every morning. C. Go on a di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7题。
What did the man want to have for supper
A. Dumplings. B. Noodles. C. Chicken.
Why can’t they have the supper as planned
A.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refrigerator.
B. The man changed his mind.
C. The chicken is rotte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9题。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eighbours. B. Husband and wife. C. Salesperson and customer.
What is the woman’s first impression of Manchester
A. Bad. B. Good. C. Just so-so.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12题。
What has the woman been doing recently
A. Looking for a part-time job. B. Working in a restaurant. C. Meeting her friends.
How many hours does the man work every evening
A. About 5 hours. B. About 3 hours. C. About 4 hours.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 He doesn’t like his present job.
B. He wants the woman to meet his manager tomorrow.
C. He has already told his manager about the woma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16题。
What’s wrong with the woman’s watch
A. It is 5 minutes slow. B. It doesn’t work. C. It is 10 minutes slow.
When will their train leave
A. At 11:00. B. At 11:30. C. At 12:30.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first
A. Take a taxi. B. Repair the watch. C. Buy some food and drinks.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food and drinks in the train station
A. There are not very many choices. B. They are more expensive.
C. They are the same as things outsid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7至20题。
Where will the swimming competition be held
A. At the New Town Swimming Pool. B. At the Johnson Sports Centre.
C. At the school swimming pool.
Why did they change the competition place
A. The first place was too old. B. It is going to rain tomorrow.
C. The first place was too far away.
When will the students leave for the competition
A. At 9:45 am. B. At 9:40 am. C. At 10:00 am.
What should the students take to the competition
A. Umbrellas. B. Lunch. C. Cold drink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 I just can't stop worrying about the result of the job interview.
— ________. There’s nothing you can do now but wait.
A. Relax B. Never mind C. Go for it D. Good luck
Experts say that exercise is important for health, but it be regular exercise.
A. can B. must C. will D. may
It is reported that one of the rare animals, crocodile, will be in danger of dying out
in 2020s.
A. a; / B. the; the C. the; / D. /; the
As is known to all, the United States uses energy as the whole of Europe.
A. as twice B. twice much
C. twice as much D. twice more
I have to see the doctor because I a lot these days.
A. coughed B. am coughing C. have been coughing D. cough
Five players can a basketball team while a football team eleven players.
A. be made up of; is consisted of B. make up; consists of
C. consist of; is made up D. make up of; consists of
Don't be discouraged. things as they are and you will enjoy every day of your life.
A. Taking B. To take C. Take D. Taken
The next thing he saw was smoking from behind the house.
A. rose B. raised C. risen D. rising
The poor village is a little far from here indeed. It is walk.
A. a four hour B. a four hour’s C. a four-hours D. a four hours’
On the websites we can learn about new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ll kinds of other information .
A. as well B. either C. instead D. though
— We’d like you to start working tomorrow if possible.
— I’m sorry, but I can’t possibly start until Monday.
A. Do you agree with me B. Is that a good idea
C. Do you think I’m right D. Will that be all right
— Shall we go shopping now
— Look at the clouds, I’m afraid there be heavy rain. I guess we stay at home.
A. will; are to B. is going to; ’d better
C. will; are going to D. is going to; would
He had little education that he was not fit the job.
A. such; for B. so; for C. such; to D. so; to
number of mobile phone users in China is reach 500,000 by 2012.
A. A; expecting to B. The; expected to C. A; expected to D. The; expecting to
As a doctor, I cannot to make any mistakes. It would be dangerous for the patients.
A. request B. permit C. afford D. admi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day last summer, my five-year-old son Parker and I decided to go fishing.
Parker had fished before, but hadn’t yet 36 the same hobby as me. We’d go to a farm pond, throw Parker’s 37 into the water, and in about three seconds the bobber (浮子) would go under and Parker would get a three-inch fish. Parker 38 all that a great and exciting adventure. Then he was off, throwing rocks in the water, looking for frogs, picking flowers for his mom and generally 39 this whole process of fishing.
So on this particular day, I decided to teach Parker a 40 . I had thought Parker could catch no more than a couple. But I 41 wrong. No more than two hours, Parker 42 almost ten.
“Wow!” Parker said, “I bet mom won’t 43 I caught so many.”
“She might,” I answered, “Now be quiet and try to catch another one.”
Parker tried, but he couldn’t keep his 44 off those already in the bucket(桶). I could tell that something was beginning to 45 him.
“Dad,” he said. “We’re taking these home to show mom, right ”
“Certainly,” I said. Parker concentrated 46 his bobber for a moment.
“How are they going to stay 47 ” he asked.
I expected his question and congratulated myself for having a ready 48 .
“Well,” I began, trying to be as 49 as possible, “they aren’t. I mean, we’re going to clean them when we get home. 50 we can eat them, and they’ll have to die then, right ”
“I guess so,” Parker replied.
He remained 51 while he caught a couple more.
“I’ve got an idea,” Parker announced. “Let’s put them back in the 52 .”
“I’m with you,” I said, 53 the fish free. We stood together and watched them swim lazily back into the green 54 of the water.
I had 55 on teaching Parker a fishing lesson, but he turned the tables on me.
A. discovered B. developed C. introduced D. changed
A. stick B. rock C. line D. flower
A. realized B. recognized C. admitted D. considered
A. forgetting B. avoiding C. leaving D. banning
A. game B. skill C. aim D. lesson
A. prepared B. guessed C. doubted D. desired
A. counted B. picked C. caught D. added
A. believe B. hope C. explain D. express
A. seat B. intention C. patience D. mind
A. satisfy B. disappoint C. impress D. bother
A. to B. at C. for D. on
A. fresh B. calm C. alive D. active
A. test B. word C. opinion D. answer
A. polite B. gentle C. soon D. sad
A. Next B. But C. So D. Or
A. silent B. lazy C. curious D. enthusiastic
A. farm B. pond C. lake D. river
A. allowing B. leading C. setting D. persuading
A. depths B. grasses C. signs D. fields
A. planned B. rewarded C. raised D. pretende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oliday in Sydney is a good choice for people trying to get away from cold winter days. You can spend Christmas, New Year, and Chinese New Year in Sydney. All hotels in Sydney are also prepared for business activities. The Christmas spirit is more wonderful when evening falls. Nightlife in Sydney is full of energy, but during holidays it owns a special taste.
White sandy beaches are located only within a short walk from hotels. You will find beach barbecues (烧烤), surfing, and diving under the sea very enjoyable. There are also public street festivals such as Chinese New Year between January and February. You need to book hotels in advance because they are often filled fast.
Running from Christmas to the New Year, numerous musical events are hel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from hotel restaurants to the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Christmas carol (欢歌) performances are free for visitors to enjoy when the Sydney Youth Orchestra plays at the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Chinese New Year is one of Sydney’s annual Attractions. 500,000 people will gather in the city, so if you are traveling to Sydney, this is a reason to extend your vacations. Hotels near Belmore Park offer food events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and Darling Harbor runs traditional Dragon Boat Races. Others offer tours to the Sze Yup Temple, a Taoist (道教) Church located in Evergreen.
Seasonal food is also offered at the restaurants, cafes, and room service. In addition, New Year brings the opportunity to celebrate dining with other guests at your hotel.
Where could we find the passage
A. In a travel guide book. B. In a student’s geography book.
C. In a newspaper. D. In a popular youth magazin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ports can a visitor do in Sydney
A. Sailing. B. Surfing.
C. Camping. D. Running.
If a visitor wants to enjoy free musical performance, he can go to ________.
A. Evergreen B. Darling Harbor
C. Belmore Park D.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________.
A. it is very cold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in Sydney
B. the life in the night is worse in holidays in Sydney
C. a visitor will own a no longer lonely dinner in the New Year
D. a visitor can join in the traditional Dragon Boat Races by himself
B
Robert Frost was one of America’s best known and most honored serious writers. But his fame came late in his life.
He was born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in 1874. He lived in California during his early childhood. He was named after the chief Southern general in America’s Civil War. The general’s name was Robert Edward Lee. The poet was named Robert Lee Frost, because his father wanted to honor the general.
Someone once asked another American writer, Ernest Hemingway, how to become a writer. The best thing, he said, was to have an unhappy childhood. If this is true, Robert Frost’s childhood was unhappy enough to make him a very good writer. Robert Frost’s father was a reporter who wanted to be a politician. He often drank too much wine and became angry. Robert was the victim (受害者) of his anger.
Robert Frost finished high school in 1891. After high school, Robert’s grandfather offered to pay his costs at Dartmouth College. But Robert left the school after a few months. He did not like it. He spent the next few years working at different jobs. At one time, he worked in a factory. Later, he repaired shoes. He was a teacher. He was a reporter. Always, he wrote poetry.
Robert Frost attended Harvard University for two years. After that, he returned to the many jobs he held before. For a while, Frost tried to take care of a farm in the state of New Hampshire. He was not a successful farmer. And he continued to write poetry. He said that until 1930, he earned only about ten dollars a year from writing.
In 1912, he decided to try to make a new start. He took his family to Britain. The cost of living was low. In Britain, Frost found a publisher for his first book of poems. The book was called A Boy’s Will. When it appeared in 1913. Frost received high praise from British readers. Praise was something he had not received in his own country.
Ezra Pound, another American poet living in Britain, read the poems and liked them very much. He wrote a magazine article about Frost. He also helped get Frost’s second book of poems published in America. That book was called North of Boston.
The followings are writers EXCEPT ________.
A. Robert Edward Lee B. Robert Lee Frost
C. Ernest Hemingway D. Ezra Pound
The passage wrote about Hemingway in order to show that
A. h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Frost’s poetry and life
B. Frost’ s poetry style was the same as Hemingway’s
C. Frost was unhappy because he was the victim of his father
D. Frost spent his childhood unhappil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Once Frost’s first book was published he gained great praise in his country.
B. After leaving Harvard University, he began to learn to write poetry.
C. Frost was found lo have a gift in poetry while he studied in high school.
D. Robert Frost’s father was angry and drank a lot because he didn’t realize his dream.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Roberl Frost’s unhappy childhood. B. Roberl Frost’s first and second book.
C. Roberl Frost’s family and jobs. D. Roberl Frost’s life and poetry.
C
Young Inventors’ Latest Concepts
Students across China, studying in the fields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a range of inventions that they hope will one day be marketable. Here are three examples from the minds of China’s young inventors.
Foot-Controlled Mouse
This new kind of mouse is controlled by the feet instead of the hands, to help handicapped people when surfing the Internet.
The new device is called a “surf mouse”, and looks like a pair of blue slippers. When users press the slippers with their forefeet, they are clicking the left mouse button; when people press with their heels, they are clicking the right mouse; when they roll their feet over the slippers, they can view Web pages.
Dirty Water Filter
The “pump of life”, a filter, can make dirty water drinkable. The pump is over 30 centimeters long and has a diameter of four centimeters. It has an in-pipe at the top and out-pipe at the end. There are two main parts: the drive zone to pump water and the material zone to eliminate (去除) harmful substances. Rain, fish tank water and coalmine water can all be cleaned in the material zone. The invention could be used for many kinds of disaster relief. Pan told us that water was delivered by helicopters to Wenchuan. If they had sent water-purifying equipment instead, people could have had more water faster after the earthquake.
Transformer Vehicle
The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is named Tranfus. By changing the breadth of tires and the structure of a car, it can become a motorbike or a luggage carrier. The name Tranfus is a contraction of “transforming for us.”
Traffic jams can make a driver go crazy. The Tranfus can change into luggage carrier, and users could walk with it. When started, the roof transforms, turning into a motorbike. But its inventor doesn’t think Tranfus will be on the market soon as some auto companies like it, but none are willing to invest.
Who will be most likely to use the Foot-Controlled Mouse
A. Those who are left-handed. B. Those absent-minded in classes.
C. Those hoping cheating in exams. D. Those having disability in hands.
How can users look through Web pages with the Foot-Controlled Mouse
A. They can force down their forefeet. B. They can raise their heels.
C. They can roll their feet. D. They can press their heels.
When should Dirty Water Filter be most likely useful
A. When there is a lack of water because of drought.
B. When there are natural disasters causing clean water shortage.
C. When there are earthquake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D. When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a crowded city.
Why CAN’T the Transformer Vehicle be on the market soon
A. It is only a crazy idea and has no scientific theory to support it.
B. It is too small to be a car and too big to be a luggage carrier.
C. There are no auto companies offering to invest in it.
D. There are no auto companies showing interest in it.
D
As any homemaker who has tried to keep order at the dinner table knows, there is far more to a family meal than food. Sociologist Michael Lewis has been studying 50 families to find out just how much more.
Lewis and his co-workers carried out their study by videotaping (录像) the families while they ate ordinary meals in their own homes. They found that parents with small families talk actively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children. But a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gets larger, conversation gives way to the parents’ efforts to control the loud noise they make. That can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children. “In general the more question-asking the parents do, the higher the children’s IQ scores.” Lewis says. “And the more children there are, the less question-asking there is.”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why middle children often seem to have a harder time in life than their siblings (兄弟姐妹), Lewis found that in families with three or four children, dinner conversation is likely to center on the oldest child, who has the most to talk about, and the youngest, who needs the most attention “Middle children are invisible,” says Lewis. “When you see someone get up from the table and walk around during dinner, chances are it’s the middle child.” There is, however, one thing that stops all conversation and prevents anyone from having attention: “When the TV is on,” Lewis says, “dinner is a non-event.”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text is to________.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each parents ways to keep order at the dinner table
report on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give information about family problems
By saying “Middle children are invisible” in Paragraph 3. Lewis means that middle children ________.
have to help their parents to serve dinner
get the least attention from the family
are often kept away from the dinner table
find it hard to keep up with other children
Lewis’ research provid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________.
why TV is important in family life
why parents should keep good order
why children in small families seem to be quieter
why middle children seem to have more difficulties in lif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ould the writer agree to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the right food for children.
It is a good idea to have the TV on during dinner.
Parents should talk to each of their children frequently.
Elder children should help the younger ones at dinner.
E
In so many ways, cyberspace (网络空间) mirrors (反映) the real world. People ask for information, play games, and share hobby tips. Others buy and sell products. Still others look for friendship, or even love.
Unlike the real world, however, your knowledge about a person is limited to words on a computer screen. Identity(身份) and appearance mean very little in cyberspace. Rather, a person’s thoughts or at least the thoughts they type are what really counts. So even the shyest person can become a chat-room star.
Usually, this “faceless” communication doesn’t create problems. Identity doesn’t really matter when you are in a chat-room discussing politics or hobbies. In fact, this emphasis (重视) on the idea themselves makes the Internet a great place for exciting conversation. Where else can so many people come together to chat
Some Internet users want more than just someone to chat with. They are looking for serious love relationships. Is cyberspace a good place to find love That answer depends on whom you ask. Some of these relationships actually succeed. Others end in tears. Supporters of online relationships claim that the Internet allows couples to know how intelligent they are first. Personal appearance doesn’t get in the way.
But critics (批评者) of online relationships argue that no one can truly know another person in cyberspace. Why Because the Internet gives users a lot of control over how others view them. Internet users can carefully choose their words to fit whatever image they want to give. And they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what their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doing for their image. In a sense, they’re not really themselves. All of this may be fine if the relationship stays in cyberspace. But not knowing a person is a big problem in a love relationship. With so many unknowns, it’s easy to let one’s imagination “fall in the blanks”. This surely leads to disappointment when couples meet in person. How someone imagines an online friend is often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person.
So before looking for love in cyberspace, remember the advice of Internet pioneer Clifford Stoll, “Life in the real world is far richer than anything you’ll find on a computer screen.”
Which would the critics of online relationships most probably DISAGREE to
A. Nobody can truly know another person in cyberspace.
B. Internet users can choose words to create any image they like.
C. The Internet allows couples to know how intelligent they are.
D. In a sense, Internet users are not really themselves.
Even the shyest person can become a chat-room star because what’s really important is a person’s _________.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 thoughts typed on the screen
C. knowledge and appearance D. identity shown in the chat
The underlined word “This” (Paragraph 5) refers to_________.
A. imagining online friends with so many unknowns.
B. form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cyberspace.
C. having exciting conversations online.
D. knowing a person in a love relationship.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finding love in cyberspace
A. Positive B. Disinterested C. Interested D. Negative
第二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节:根据题目所给首字母和汉语提示完成句子。(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My most e moment was trying to introduce a woman whose name I couldn't remember.
I would a it if you could let me know in advance whether or not you would be coming.
What was her (反应) to the news.
The Internet is the biggest source of information in the world, and it’s (可进入的) through a computer.
Both of them got flu, but their (症状) were different.
第二节:单句改错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句子中的错误。每句只有一个错误,请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句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句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句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句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该句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句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The people who are addicted to smoke cigarettes should try the four Ds.
The prices have been gone up, but I wonder whether they can remain so.
He drove the car with a high speed, which I think is dangerous.
The book writing by the famous writer is being printed at the factory.
Of all the products sold this year, only one-third was returned to be repaired.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友谊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以“Friendship”为题写一篇英语作文。文中应包括以下要点:(词数100左右)
1.简述你对友谊看法。
2.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3.在什么时候你最需要朋友。
4.当朋友之间发生误解时,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Friendshi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人:常 山 审题人:胡 笳)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听力(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 AACCA 6—10 ACABA 11—15 CBCCA 16—20 BBBCB
单选(每小题1分,共15分)
21—25 ABBCC 26—30 BCDDA 31—35 DBBBC
完型(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40 BCDAD 41—45 BCADD 46—50 DCDBC 51—55 ABCAA
阅读(每小题2分,共40分)
56—59 ABDC 60—63 ADDD 64—67 DCBC
68—71 CBDC 72—75 CBAD
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共5分)
76. embarrassing 77. appreciate 78. reaction 79. accessible 80. symptoms
改错(每小题1分,共5分)
81. smoke—smoking 82. 去掉been 83. with—at 84. writing—written 85. was—were
书面表达(25分):(范文)
Friendship
As we all know, friendship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In my opinion, people can hardly live without relationship. Because when you are down, he will cheer you up;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he will lend you a hand and even if they can't, they will listen.
Personally speaking, I’d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are kind-hearted and diligent so that I can learn valuable qualities from them. I need a friend when I want to find someone to talk to. Misunderstanding and quarrels happen, but we can always find a way to stand in the other’s shoes, forgive the other’s mistakes, and make it right.
Therefore, we all need true friendship.
PAGE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创新班)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代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黑。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此处提到的两个“制”分别指的是( )
A.宗法制和分封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科举制     D.分封制和郡县制
《左转·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句话指的是西周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礼乐制度
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重农轻商 D.独尊儒术
《资治通鉴》卷九记载:“十一月,沛公悉招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曰,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材料中沛公指的是( )
A.汉武帝刘邦 B.汉高祖刘邦 C.楚霸王刘彻 D.光武帝刘秀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的相似之处在于( )
A.具有分权与制衡的特点 B.强调把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
C.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元首 D.地方有较大的自治权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与会;日入前三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该材料表明在唐朝时期( )
A.鼓和钲是商人必备的经商工具 B.人们喜爱鼓和钲这两种乐器
C.商业活动有地点限制 D.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此处钱穆所提到的制度最早出现于( )
A.西周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旧址内有一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某史籍曾对东林书院情景作如下评论:“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材料中的评论应出自于( )
A.《史记》 B.《宋会要》 C.《新唐书》 D.《明史》
俾斯麦在回忆录里说:“如果为了执行皇帝的嘱托,我立即把这项对电文既无改动又未增添任何内容的文稿送给报界并电告我们的全部使团的话……将造成高卢公牛看到红布那样的印象。……我们是被侵略者,这点是很重要的。而高卢人的傲慢和容易暴怒则有助于我们做到这一点。”俾斯麦提到的“高卢人”和与此相关的战争分别是指( )
A.英国人;红白玫瑰战争 B.法国人;英法百年战争
C.英国人;英法七年战争 D.法国人;普法战争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自《大宪章》以来最重要的法案之一,该法案的直接影响是( )
A.国王从此不得随意征税
B.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国王丧失了全部权力
D.与罗马教会交往者失去了王位继承资格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说道:“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处强调的是( )
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拿破仑在其晚年时曾回忆道:“我的光荣不在于我打胜了四十多个战役,滑铁卢之战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万古长存,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该法典精神的直接来源以及与拿破仑直接相关的时期是( )
A.希腊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 B.十二铜表法;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
C.罗马法;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D.公民法;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我是日耳曼人,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和其他日耳曼人分裂?我们不是同一民族吗?我挥着铁拳:为什么日耳曼人不一致投向俾斯麦帝国的怀抱?”下列关于“俾斯麦帝国”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反对英国的独立战争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B.在完成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击败西班牙,并由此获得“日不落帝国”称号
C..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统一,战胜的最后一个对手是法国
D..在完成国家统一的战争中,欧洲的其他国家联合派出军队阻止其统一大业
“一张黑粗泛黄的羊皮纸,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幽暗的光影里。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约八百年历史的《大宪章》,虽然它的边缘已经残破,当年勇羽毛笔书写的字迹也早已模糊,但却成为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这是一段《大国崛起》纪录片的解说词,适用于下列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德国
下列关于各国节庆纪念日由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是在每年的7月4日,以纪念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
B.法国的国庆节是在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1789年7月14日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C.中国的国庆节是在每年的10月1日,以纪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D.英国的国庆节是在每年的12月9日,以纪念1689年12月9日通过的《权利法案》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55分)
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允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提供的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大利法学家 贝卡利亚
材料三:我们的国父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恐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政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自由。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布兰代斯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一里体现的任意三条罗马法原则。(6分)
(2) 材料二体现的是什么原则的来历?(2分)该原则和罗马法的关系是什么?(2分)
(3) 材料三中体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什么权力?(2分)该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6分)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古代罗马和现代美国在言论问题上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17.(3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未曾发生的历史》一书里提到:“假如英国没有出现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将会怎样?假如美国没有爆发独立战争,将会怎样?假如英国未曾参加一战,将会怎样?假如希特勒打败苏联,将会怎样?假如苏联赢得冷战,将会怎样?假如没有戈尔巴乔夫,将会怎样?”。尽管对于作为一名严肃的历史学家的弗格森来讲,他自己十分清楚“时光不能倒流,过去的行为无法发生改变。”但他强调“这类对非事实的想象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对未来的决断通常建立在对别的可能行为的潜在结果的估量上,因此把我们得到的实际结果与我们或许能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并非没有意义。”弗格森主张“对历史的分析讨论,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
——尼尔·弗格森《未曾发生的历史》
材料二:对这种“反事实”的历史研究和分析方法,很多学者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客厅游戏”。按照这种观点,历史研究中,“假如……将会怎样”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提到:“历史是……人们所做过的事情的记录,而不是人们未能做到的事情的记录……史学家关心的是有结果的事情。”
——卡尔 《历史是什么》
材料三:对一个事实进行判断时,这个事实应当被实事求是地对待,不应当被加以人和别的想象……为了把不合时宜的假象条件排除在历史之外,历史的必然性一定要被不断地加以重申……该被禁止的……是反历史的和不合逻辑的“假如”。
——克罗齐 《哲学、诗歌、历史:论文选集》
材料四:历史学提的问题向来不会是“什么必定会发生”或 “什么可能会发生”,只有那些有证据证明发生的事情才是历史学研究的问题……谁也不会要求历史学家思考那些假如情况变化就会发生的事情。
——奥克肖特 《经验及其模式》
材料五:历史的“假设”说还只是某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研究、分析历史的观点就明确地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都归结于一些细小事情上。这就是所谓的还原推论。比如,有人这样看待查理三世的失败:因为少了一颗钉子,马蹄铁丢了;因为少了一块马蹄铁,战马丢了;因为少了一匹战马,骑手丢了;因为少了一名骑手,战斗丢了;因为少了一场战斗,国家丢了;
材料六:罗素认为:“工业制度缘自现代科学,现代科学缘自伽利略,伽利略缘自哥白尼,哥白尼,文艺复兴缘自君士坦丁堡陷落,君士坦丁堡陷落缘自突厥人移民,突厥人移民缘自中亚的干燥。因而,寻求历史原因的根本在于研究水文地理学。”
——罗素《历史理论》
依据材料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回答问题
(1) 请找出上述材料中的三种观点并评价之。(15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积累的史实,分别对弗格森的观点和还原推论的合理性及不合理性进行评述。(20分)
(命题人:杨 森 审题人:秦 耕)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创新班)
一、选择题
1—5:DBABA 6—10:DCDDB 11—15:ACCAD
二、非选择题
16:
(1)不得缺席定罪原则;疑罪从无原则;不得因言获罪(言论自由)原则;罪责自负原则。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无罪推定原则(2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分)。
(3)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2分)。
作用:保证了司法独立(3分);在宪法的前提下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和立法权(3分)。
相同点:人们有表达思想的自由权利(2分)。
17:
(1)评价观点一:英国历史学家弗格森认为,对历史的分析讨论可以建立在对实际结果的掌握上,也可以建立在具体的人和事当时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背景上。这种史学观点以严肃的学术态度,从新颖的切入角度深入人类历史的历程,对历史决定论和必然性加以反思,并赋予偶然性以恰当的地位。它关注的是历史叙述中人类必须面对的质朴的历史细节本身。(5分,言之有理即可。)
评价观点二:克罗齐历史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其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一元论立场。他曾经明确地说“历史主义就是要肯定生活与实在,就是而且仅仅只是历史”。真正的思想既是哲学又是历史,思想的概念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具体性,使历史学完全垄断了全部知识的领域。历史主义思想传统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每一个行动,每一个时代的价值不仅要与它自身,而且也要与别的行动和时代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可以说,克罗齐在哲学上既肯定了个体性又肯定了历史的发展与变化。(5分,言之有理即可。)
评价观点三:在《经验极其模式》一书中奥克肖特以其独特的历史解释,阐释了他对历史的理解。他把经验当作一切学科的指导,而历史则为经验模式中的一种,它在经验中不断完善自己,一直企图超越经验的束缚,达到经验的完满,但这并非易事。(5分,言之有理即可。)
(2)弗格森观点的合理性:弗格森把一系列看似漫无边际的遐想学术化。从他的角度看,历史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其任务时给普通人的生活赋予意义并对人类社会加以解释。这种研究可以提高历史学的通用性,使历史的眼光延伸,使历史和大众的关系拉近。
弗格森观点的不合理性:传统观点认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不可以假设应该实事求是的对待,历史须以事实为依据。历史决定论的学者批评他的观点降低了历史本身的色彩,历史特征不明显,有把历史降格为通俗幻想小说的危险。
(10分,言之有理即可。)
还原推论的合理性:该理论是研究分析历史的观点就明确地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归结于一些历史细节上。因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还原推论有一定的合理性。
还原推论的不合理性:历史事件发生的总趋势有其必然性,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某一事件恰恰发生,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背后有其必然性决定的,不能因此夸大偶然性的作用。所以,还原推论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归结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是不合理的。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创新班)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涂黑。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下列物质不属于天体的是( )
A.星云 B.哈勃望远镜 C.月球 D.发射前的人造地球卫星
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太阳系中质量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
A.木星 B.地球 C.土星 D.天王星
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国际组织把我国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大学星”。“北京大学星”应位于( )
A.金星和地球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5-6题。
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①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②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③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发极光现象
A. 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下面各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万年历上写到:“2011年12月22日,农历11月28日,冬至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13:17。”据此回答8—10题。
纽约(西五区)的冬至具体当地区时是( )
A.2011年12月22日0:17 B.2011年12月22日24:07
C.2011年12月21日22:07 D.2011年12月22日10:07
冬至日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B.我国大多数地区昼长夜短
C.北京的昼长时间大于重庆 D.重庆处于全年太阳辐射最少的一天
冬至日过后三个月时间里,地球公转的速度会( )
A.减慢 B.增快
C.先增快,达到最快,再逐渐减慢 D.先减慢,达到最慢,在逐渐加快
右图中太阳光从右侧照射过来,读图完成11-13题。
关于晨昏线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昏线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
C.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D.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D.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昼现象
当晨昏线从CD移向EF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极昼范围增大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重庆由冬季进入夏季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14—15题
关于A层次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层次是岩石圈
B.a是古登堡界面
C.A层次可以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D.A层次中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硅
关于BC层次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浆生成的软流层分布在B层的上部E处位置
B.b是莫霍界面
C.横波不能在B层传播
D.C层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固态,内核为液态
读“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完成16—19题。
图示a、b、c、d岩石中,具有层理构造,且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是( )
A.a B.b C.c D.d
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 )
A.a B.b C.c D.d
a地可能发现的岩石有( )
A.石灰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甲地的地貌是:( )
A.向斜槽部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坚实不易侵蚀形成的山地
B.背斜槽部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坚实不易侵蚀形成的山地
C.向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岩层脆弱受外力侵蚀形成的山地
D.背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岩层脆弱受外力侵蚀形成的山地
下列词语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正确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
A.稳如泰山 B.水滴石穿
C.坚如磐石 D. 沧海桑田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U型冰川谷
B.四川盆地水土流失
C.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D.挪威西北部的峡湾
读图,完成22—25题。
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②图所示高原的形成和其千沟万壑地貌景观分别主要受到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
C.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和流水侵蚀
①地的风光在我国下列哪个省最为典型( )
A.广西 B.陕西 C.黑龙江 D.新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
读图回答:(8分)
此图中表示 节气,此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纬线。
此刻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______。
若此日之后,我国白昼渐短,图示日期为____________;再过三个月后,A、B、C三点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图示各点中,物体水平运动偏转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_。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写出图中所示板块名称(2分)
③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_____板块(填番号)和______板块(填番号)的 __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附近,板块挤压向上隆起高大山脉。(3分)
安第斯山脉位于_____板块(填番号)和______板块(填番号)的 __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附近,板块挤压向上隆起高大山脉。(3分)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图示A、D、E三种辐射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图示表示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的是____________(字母),表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吸收辐射热量使对流层大气增温的是_______________(字母)(2分)
阴雨天气比晴朗的天气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大/小),根据大气热力作用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命题人:向 颢 审题人:梅建波 赵一旻)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创新班)
1.D 2.B 3.A 4.C 5.B 6.C 7.C 8.A 9.D 10.C
11.D 12.A 13.B 14.C 15.A 16.D 17.C 18.B 19.A 20.B
21.C 22.D 23.C 24.D 25.A
26.(1)春秋分(1分)赤道(1分)
(2)0°(1分)66°34′或者66.5°(1分)
(3)9月23日(1分)B(1分)
(4)C(1分)A(1分)
27.(1)印度洋板块(1分)南极洲板块(1分)
(2)①(1分)③(1分)消亡(1分)
(3)⑤(1分)⑥(1分)消亡(1分)
28. (1)D、E(1分)A(1分)
(2)C(1分)F(1分)
(3)小(1分),阴雨天气的削弱作用大于晴朗天气(2分),保温效应大于晴朗天气(2分)
N
S
1月初
7月初
① ② ③ ④
PAGE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7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所受到的重力 D.桌面所受到的重力
下列运动中,加速度一定变化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 B.平抛运动 C.自由落体 D.曲线运动
如图,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R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内径,由于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能在水中加速上升.若在R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则R的轨迹将是图中的
A.A B.B
C.C D.A或C
静止物体受到合外力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哪个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 = 10 N,F 2 = 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 N 向左 B.6 N 向右 C.2 N 向左 D.0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完成的是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
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 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F垂直于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力F越小,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C.力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越小
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力F无关
在某一高度处,从静止先后释放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未落地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两球速度之差也保持不变
B.A、B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C.A、B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A、B两球距离越来越小,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跨在光滑圆柱体侧面上的轻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A、mB的小球,系统处于静止状态.A、B小球与圆心的连线分别与水平面成60和30角,则两球的质量之比和剪断轻绳时两球的加速度之比分别为
A.1∶1 1∶2 B.1∶1 1∶
C.∶1 1∶1 D.∶1 1∶
光滑水平面上倾角为的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如图,现用一水平恒力F推斜面,物块和斜面一块运动,则斜面对物块支持力大小为
A. B.
C. D.
如图,将一个球放在两块光滑斜面板AB和AC之间,两板与水平面夹角都是60.现在使AB板固定,使AC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则
A.球对AC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球对AC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球对AC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球对AC板的压力逐渐增大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到O加速运动,从O到B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4×6分 = 24分)
一物体重40 N,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度下落,2 s内下落19 m,它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空气对它的平均阻力是___________N.(g = 10 m/s2)
质点以m/s的速率在作匀速圆周运动,每经历3s其运动方向就改变30,则该质点运动的周期为 s,加速度大小为 m/s2.
如图所示,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设A、B质量分别为m、M,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两滑块保持相对静止沿斜面下滑,在这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为 .
如图,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B用长L = 0.8 m的细绳悬挂在以v = 4 m/s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中张力拉比为TA∶TB = .(g = 10 m/s2)
三.实验题(14分)
为了研究平抛运动的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运动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将两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 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相接.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则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时下面的步骤先后顺序是: ;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相邻计时点时间间隔为0.02 s,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6分)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 = 2 m/s,加速度a = 1m/s2,试求:
物体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大?
物体在第3 s末至第6 s末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是多大?
(8分) 如图所示,飞机离地面高度为H=500m,水平飞行速度为v1=100 m/s,追击一辆速度为v2=20 m/s同向行驶的汽车,欲使炸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离汽车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g = 10 m/s2)
(12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物体恰好可以匀速下滑,求: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使物体可以匀速上滑,需加多大的沿斜面向上方向的推力?
若推力为150 N,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
(已知:g = 10 m/s2 ,sin 37= 0.6 cos37= 0.8)
(14分)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 = 4 kg的小车.如图所示,在车的最右端有一个质量为m = 1 kg的大小不计的物体,已知物体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小车的长度L = 2 m,现在用恒定的水平力F = 14 N向右拉动小车,求F拉动3s时,小车的速度多大?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 = 10 m/s2)
(命题人:吕桂芳 审题人:雷 鸣)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7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B 2.A 3.C 4.A 5.D 6.C 7.D 8.C 9.D 10.D 11.C 12.A
二、填空题(4×6分 = 24分)
13.9.5 2 14.36 0.5 15.0 16.3∶1
三.实验题(14分)
17.(1) 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2) 1,2会在轨道上相撞;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18.(1) B A (2) 乙 (3) 9.4 (4)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 分.)
19.(1) m/s
(2) m/s
20.s
m
m
m
21.(1)
(2) N
(3) m/s2
22.假设M、m一起向前加速,则加速度a为:
由得:
以m为研究对象,加速度由静摩擦力提供,最大值为:
由得:
因,故M、m不可能一起向前加速,m将在M上滑动
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①, ②, ③
由①②③可得:
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由④⑤得:
设m滑下M时所用时间为t,则:

解得: ⑦
此时小车的速度 ⑧
m滑下后车的加速度 ⑨
3s时车的速度 ⑩
评分标准:判断出m会在M上滑动2分,①②③式各1分, ④式2分,⑥式2分, ⑦式1分,⑧⑨各1分,⑩式2分 共14分
R
R
A
B
C
F1
F2
F
α
m
B
A
C
60°
60°
A
B


F
37°°°
f
N
mg
F
N
mg
f
mg
f
N
am
m
f`
N`
Mg
F
N地
M
aM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涂黑。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史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周的宗法制
C.春秋的诸侯争霸 D.秦朝的郡县制
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始于(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由此说明( )
A.中央大臣相互配合 B.中央大臣相互牵制
C.中央大臣定夺军政大事 D.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
史载:“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这表明太尉在秦朝的职责是( )
A.掌管行政 B.掌管军事
C.掌管财政 D.掌管司法
读右图,该图所示政治制度开始实行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下列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九品中正制 ②科举制度 ③察举制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说明宋朝( )
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集权削弱
C.政治局面不稳 D.郡县制度取消
观察右图,读图所示政权机构设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制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这反映了( )
A.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B.雅典城邦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C.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D.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奠定了基础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颁布 B.罗马帝国的建立
C.《民法大全》编纂完成 D.习惯法的形成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通过)第三条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院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表明法国( )
A.确立了君主专制政体 B.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确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观察右图,该图所示残留的圆明园遗迹仍默默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制造这一罪行的是( )
A.英、法侵略军
B.俄、美侵略军
C.德、日侵略军
D.英、美侵略军
曾国藩《讨粤匪檄》载:“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这里所谓的“粤匪”是指( )
A.太平天国起义者 B.康有为等维新人士
C.义和团将士 D.辛亥革命发动者
根据光绪二十一年木刻《公车上书记》记载:“窃(康有为)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康有为所述内容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爆发于( )
A.1860年 B.1900年 C.1911年 D.1912年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接连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惨痛教训是(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落后必然挨打
1919年,一个美国驻华公使在《回忆录》中说:“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今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这场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五四运动
观察右图,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2年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在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能够说明井冈山“历史红”的是( )
A.秋收起义发起地 B.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人民军队发源地 D.抗战首次大捷获胜地
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去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点考察,他们应该去( )
A.江西南昌 B.甘肃会宁 C.陕北吴起镇 D.贵州遵义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发表此《宣言》的目的是(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取得红军长征的胜利 D.促成全民族的抗战
观察右图,该历史场景应该出现在( )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9年
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抗战军民,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这次战役的直接指挥者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彭德怀
二、非选择题(25分)
(11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图1加盖“中华民国”后使用的清代邮票 图2 剪辫子运动
材料二: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我国1911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2分)
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2分)“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的标志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生未竞之功”完成的标志。(2分)
请你谈谈我们现在应弘扬“先生”的哪些精神?(2分)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按怎样的原则分配国家权力?(2分)具体是如何分配的?(6分)
比较材料一、二,英美两国政体各有什么特点?(4分)
(命题人:夏万芳 审题人:秦 耕)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涂黑。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1— 5 ADDBC 6—10 DADCC 11—15 BAACD
16—20 CDDCB 21—25 DBDCD
二、非选择题(25分)
26.(1) 辛亥革命(2分)
(2) 孙中山(2分)
标志:推翻清政府的统治(3分)
1949年新中国成立(2分)
(3) 革命主义精神,民族主义精神,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任答两点2分)
27.(1) 君主立宪政体。(2分)
(2) 原则:三权分立原则(2分)
分配: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6分)
(3) 特点:
英国:议会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美国:三权分立,分权制衡。(4分)
军机处内景
圆明园遗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黑色签字笔填在答题卡规定区域。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第I、II卷自己保管好,以备评讲)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悌(tì) 弄堂(nòng) 相形见绌(chù) 殒身不恤(yǔn)
B.慰藉(jiè) 浸渍(zì) 戛然而止(gá) 危行言孙(xùn)
C.忤逆(wǔ) 便佞(nìng) 循规蹈矩(jǔ) 螳臂当车(dāng)
D.狎昵(xiá) 股肱(gōng) 鳞次栉比(jié) 诲人不倦(huì)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黯然 挖墙角 无尚光荣 冒天下之大不韪
B.谍血 捉迷藏 遗笑大方 口惠而实不至
C.账簿 敲竹杠 出奇制胜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D.寥落 化妆品 嬉笑怒骂 偷鸡不着蚀把米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奇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B.有些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呆子”。
C.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就必须抑制节节攀升的地价。通过限购令和控制房贷等手段来降低房价,不啻扬汤止沸。
D.一位省委书记在该省的纪委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做官用权,总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B.你别看他只有十一二岁,本事可不小,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C.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过月光、竹林、河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D.今年10年31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网友投票的方式选出了400名我们身边的好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获得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学生,大多是以来自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为主,又加之考试在城市进行,方便了城市学生,却让农村贫困学生望而却步。
B.依据国家能源局深入调研的结果,就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制定进一步支持风电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C.重庆市政府召开了由67名乘客、出租车汽车司机、加油站等方面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地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收到了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D.北大前不久宣称,明年自主招生时将拒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这一举措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李天刚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三教”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统天下”。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文化多样性”。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多元文化”。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三教并立”。当儒家越来越沦为“官方哲学”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个人学说。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章太炎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传统是“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古董”。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语言多样性”。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语言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京剧”“昆剧”“沪剧”“越剧”“锡剧”“淮剧”,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文明戏”。然而现在,这种“语言多样性”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下列有关“儒家”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时代的儒家特别重视社会和谐,其目的是治理沦丧的社会道德。
B.先秦时代强调个人修养的儒家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
C.秦汉以后的儒家曾逐渐走向限制个人、压迫“文化多样性”的道路。
D.唐代以后经过改造了的儒家已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指导核心。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下,儒家的国家主义学说性质发生了改变。
B.“诸子百家”式的中国文化传统有可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C.中国经济只要高速发展就能为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
D.大大削减了的“语言多样性”是“文化的延续性”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
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它所信奉的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B.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的“多元文化”的发展状态,直到近代才明显改变。
C.要实现现今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得以限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代价。
D.如果我们能恰当地保持和建设“文化多样性”,将对建立“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杨愿最善佞,至饮食动作悉效之。秦(桧)尝因食,喷嚏失笑,愿于仓卒间,亦阳喷饭而笑,左右侍者哂焉。秦察其奉己,愈喜。既历岁亦厌之,讽御史排击而预告之,愿涕泪交颐。秦曰:“士大夫出处常事耳,何至是?”愿对曰:“愿起贱微,致身此地,已不啻足,但受太师生成恩,过于父母,一旦别去,何时复望车尘马足邪?是所以悲也。”秦益怜之,使以本职奉祠,仅三月起知宣州。
李若谷罢参政,或曰:“胡不效杨原仲之泣?”李河北人,有直气,笑曰:“便打杀我,亦撰眼泪不出。”秦闻而大怒,遂有江州居住之命。
秦尝以病谒告,政府独有余尧弼,因奏对。高宗访以机务,一二不能答。秦病愈入见,上曰:“余尧弼既参大政,朝廷事亦宜使之与闻。”秦退,叩余曰:“比日御前所询何事?”余具以告。秦呼省吏取公牍阅视,皆已书押。责之曰:“君既书押了,安得言弗知?是故欲相卖耳!”余离席辩析,不复应。明日台评交章。
段拂为人愦愦,一日,秦在前开陈颇久,遂俯首瞌睡。秦退始觉,殊窘怖,上犹慰抚之,且询其乡里。少顷,还殿廊幕中。秦闭目诵佛,典客赞揖至三,乃答。归政事堂,穷诘其语,无以对,旋遭劾,至于谪居。
汤思退在枢府,上偶回顾,有所问。秦是日所奏,微不合。即云:“陛下不以臣言为然,乞问汤思退。”上曰:“此事朕岂不晓,何用问他汤思退?”秦还省见汤,已不乐,谋去之。会其病,迫于亡,遂免。考其所为,盖出偃月堂(李林甫)之上也。
(节选自《容斋随笔》卷十五《李林甫秦桧》)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御史排击而预告之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
B.愿涕泪交颐 颐:交错
C.秦益怜之,使以本职奉祠。 怜:喜爱
D.高宗访以机务 访:询问
下列各选项能够表现秦桧炙手可热、倒行逆施的一组是
①至饮食动作悉效之 ②秦曰:“士大夫出处常事耳,何至是?” ③仅三月起知宣州
④遂有江州居住之命 ⑤明日台评交章 ⑥秦还省见汤,已不乐,谋去之 ⑦段拂为人愦愦,一日,秦在前开陈颇久,遂俯首瞌睡
A.①③⑦ B.②④⑥ C.②⑤⑦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愿最善于巧言献媚,曲意逢迎,甚至仿效秦桧的动作,久而久之秦桧也感到厌烦,于是授意御史官排挤打击杨愿,却在事先把消息透露给杨愿。
B.杨愿知道自己要被弹劾,痛哭流涕,并表白说秦桧对自己的恩德胜过父母,一旦分别,伤心于不能时时看到秦桧的车尘马足。杨愿虽被免职,但不久又被起用为宣州知州。
C.李若谷被罢免参知政事职务后,有人劝他学杨愿向秦桧痛哭,他听了以后说即便打死他也流不出一滴眼泪,秦桧听说后勃然大怒,把他贬到了江州。
D.秦桧曾因病告假,宰相政事堂里只剩下余尧弼一人,他在宋高宗询问机密大事时多数不能作答,秦桧病愈后认为他在公文上签了字却在奏对时说不知道是在故意出卖自己。
第Ⅱ卷(共117分)
四、(共25分)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秦尝因食,喷嚏失笑,愿于仓卒间,亦阳喷饭而笑,左右侍者哂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政事堂,穷诘其语,无以对,旋遭劾,至于谪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用“/”为画线句子断句。(3分)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不逮( ) 主人怪而问衡(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感遇(其二)
陈子昂
【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诗中的“兰若”随季节转换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从整体上看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名句填空(6分)
子曰:“《诗》三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思无邪。’”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人废言。”
子曰:“士志于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足与议也。”
子曰:“不患无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五、(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雅 舍
梁实秋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本文写于1940年梁实秋流寓重庆北碚时)
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雅舍自有他的个性”,概括回答雅舍有哪些个性。(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
(1)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舍》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4分)
香港大学的校徽,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明德”和“格物”,是非常古老的说法。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粟稷非馨,明德唯馨。”格物,见《礼记·大学》:“致知格物,物格而知至。”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一类统称为“格致之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利用,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光添彩,有的则成为“黑客”,或骚扰,或攻击,不断地制造麻烦。如鲁迅所说,发明了罗盘,只是看风水;发明了火药,只是做自娱娱神的鞭炮。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
(不超过15个字)
在招聘会上,某公司的考官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说了下面的话。请写出考官的言外之意,并为大学生设计一段简明、得体的应对的话。(4分)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南大学附中一直以“立人”作为最高目标,值更名之际,拟写一副对联来突出学校特点,现上联已写出,请补充完下联。(3分)
上联:环境清幽收四时美景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岁月如歌,在成长的岁月里总有某样东西一直伴随着我们。它有可能是一件物品,镌刻着难忘的故事;有可能是一个人,带给思想的启蒙;还有可能是一本书,带给我们灵魂的启迪;抑或是其他……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人:姚红 苟晓东    审题:高一备课组)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C(A弄堂lòng;B戛然而止jiá;D鳞次栉比zhì)
D(A挖墙脚 无上光荣;B喋血 贻笑大方;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B“不假思索”形容反应敏捷;A“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高超,几乎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C“扬汤止沸”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形容小心谨慎)
A(B“啊”字应在后引号后;C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D书名号改为引号)
D(A句式杂糅,可改为“大多是来自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或“以来自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为主”;B缺主语,将“国家能源局”放在“依据”的前面;C表意不明,“67名”指所有代表还是乘客,句中没有表明)
D(唐代以后经过改造的儒家被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个人学说,没有说“成为……的核心”)
C(从原文最后两句可知作者对此持辩证的观点)
C
B(脸颊)
D(①⑦无关,②表现秦的虚伪)
B(杨愿未被免职)
附:文言参考译文
杨愿最善于巧言献媚,曲意逢迎,以至于饮食、动作都仿效秦桧。有一次,秦桧因为吃饭噎着了,打了一个喷嚏而禁不住笑起来,杨愿在匆忙间也假装喷饭而笑,在场的侍者无不嘲笑他。秦桧看到杨愿刻意追随自己,心中更加高兴。但是,一年以后,秦桧也开始感到厌烦,于是授意御史官加以排挤打击,而另一方面却在事先把消息透露给杨愿,杨愿闻讯痛哭流涕。秦桧说:“士大夫升降乃常事,何至如此?”杨愿回答说“我杨愿出身微贱,能有今天的一切,早已心满意足,去留本无所谓,只是我深受太师您的生成之恩,您对我的恩情超过了父母,一旦分别,何时才能再看到您的车尘马足呢?这才是我之所以伤心的原因。”秦桧听了,更加喜欢他,让他以本职任宫观使之类的闲职,仅仅三个月之后,杨愿又被起用为知宣州(今安徽宣城)。
李若谷被罢免参知政事职务后,有人说:“你为什么不学杨愿大哭一场,以祈求丞相开恩呢?”李若谷是河北人,有正直的气节,他听了以后笑着说:“即便打死我,我也流不出一滴眼泪来。”秦桧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随即将李若谷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安置。
秦桧曾因病告假,宰相处理政务的政事堂里只剩下余尧弼一人,于是由他上奏答问。在讨论政事时,宋高宗询问一些机密大事,余尧弼十有八九不能作答。秦桧病愈后入宫拜谒,高宗说:“余尧弼既然已经参决大政,朝廷的事也应该让他知道。”秦桧回去后,召来余尧弼说:“前几天皇帝在床前所问的是什么事?”余尧弼如实禀告。秦桧命令省吏取来公文验视,只见每份文件上都有余尧弼所签的字。于是,秦桧责备说:“你既然已经签了字,怎么能说不知道?这是在故意出卖我!”余尧弼离座辩解,但秦桧毫不理会。次日,由于秦桧指使御史弹劾,朝廷决定免去余尧弼的职务。
段拂为人浑浑噩噩,庸碌无能,一天,秦桧在前面发表长篇大论,而段拂竟渐渐沉入梦乡,直到秦桧走后才惊醒过来,他又窘又怕,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宋高宗见状,不断地安慰他,并且询问其家乡在何处。不久,段拂退回殿廊幕中,秦桧闭目诵佛,典客官作揖请示了多次,秦桧才有所表示。回到宰相办公的政事堂后,秦桧一一追问段拂自己刚才讲的是什么,段拂无话可答,不久就受到弹劾,以致被贬官。
汤思退在枢密院里,宋高宗无意中回头看见了他,于是询问了一些事情。而这一天秦桧所奏的,与汤思退的说法略有不同,高宗表示不相信。秦桧说道:“陛下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请您问一下汤思退。”高宗说:“这事我岂能不知道,何必问他汤思退?”秦桧回到相府看见汤思退,心中已经很不高兴,准备挤走他,不想正在这时自己身患重病,生命垂危,这才不得不放过汤思退。综观秦桧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的恶毒程度远在偃月堂主李林甫之上。
见译文画线句子。
(1)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2) 逮:及,达到; 怪:认为奇怪
(1) 春夏时节繁盛,艳冠群芳;秋季衰残凋零。
(2) 托物言志(象征)。表现了作者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慨叹。
(1) 一言以蔽之 (2)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不舍昼夜 (4)君子不以言举人
(5)而耻恶衣恶食者 (6)患所以立
(1) 由四川的房屋构造特点引出自己的“雅舍”(总写雅舍虽陋,但自有个性)
(2) 具体介绍 “雅舍”的独特个性
(3) “雅舍”带给我似家似寄的感受
(1) 位置在半山腰,地点荒凉 (2) 屋内地板依山势而铺,坡度甚大
(3) 箅墙不固,门窗不严 (4) 邻人声息、鼠患、蚊灾扰人
(5)雅舍的自然之趣和大雨难安 (6)陈设简朴,布置不俗(答出三点即可)
(1)表明自己对付鼠子并不是由于懒惰,而是鼠子本身猖獗。
(2)作者暂时寄居于此,仅是房客之一,但酸甜苦辣躬受亲尝,于雅舍产生家园之感。(2分)这种家园之感冲淡了动荡时代所带来的颠沛流离之苦。(1分)
(1) 随遇而安 (2)淡泊名利 (3) 生活的艺术化(答出两点即可)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
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我有幸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我一个舞台,还您一份精彩。
示例:人文浓厚育天地通才
作文(略)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英文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涂黑。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2-3题
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B.太阳风 C.黑子 D.日珥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①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②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③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发极光现象
A. 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右图中太阳光从右侧照射过来,读图完成4-5题。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D.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昼现象
当晨昏线从CD移向EF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庆由冬季进入夏季 B.南半球极昼范围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读“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完成6—9题。
图示a、b、c、d岩石中,具有层理构造,且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是( )
A.a B.b C.c D.d
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 )
A.a B.b C.c D.d
a地可能发现的岩石有(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甲地的地貌是( )
A.向斜槽部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坚实不易侵蚀形成的山地
B.背斜槽部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坚实不易侵蚀形成的山地
C.向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岩层脆弱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谷地
D.背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岩层脆弱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谷地
读图,完成10—12题。
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形成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的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溶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①地的风光在我国下列哪个省最为典型( )
A.新疆 B.陕西 C.黑龙江 D.广西
读图,回答13—15题。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关于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未来48小时会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B.B地未来48小时会出现降温、降水天气
C.现在A地天气晴朗,气温高于B地
D.现在B地天气晴朗,气压高于A地
关于图中各地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两处相比,A处气温较高
B.B、D两处相比,白天B处气温较高
C.B、D两处相比,夜晚B处气温较高
D.A、C两处相比,夜晚A处气温较高
读图中的四幅图,回答第16—18题。
图中的地理现象,出现在南半球的是( )
在图中D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影响下,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B.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
C.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多雨 D.我国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
关于CD两个天气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是中心为低压的气旋 B.C是中心为高压的气旋
C.D是中心为低压的反气旋 D.D是中心为高压的气旋
读右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9—20题。
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读右图,ab为地面判断21—25题。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
B.气压:b>a
C.③的风向在北半球向左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
D.若a是海洋b是陆地,则此时可能是白天
若此图表示的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则( )
A.a表示的是郊区
B.城市的气温低于郊区
C.③流经的地区应该建立大型的化工厂
D.在d处空气被迫下沉
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③处为(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压带 D.中纬西风带
若此图为季风环流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陆地,此图为一月季风环流
B.b为印度洋,则③为西南季风
C.若此图为七月季风环流,b为亚洲高压
D.若此图为一月季风环流,a为亚洲低压
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为水汽输送 B.a表示的为海洋
C.②过程是人类最难影响的环节 D.③过程表示为下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
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5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图示A、D、E三种辐射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图示表示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的是____________(字母),表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吸收辐射热量使对流层大气增温的是_______________(字母)。(2分)
阴雨天气比晴朗的天气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大/小),根据大气热力作用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读“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4分)
C、D两处将发生天气变化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目前C处受_________气团控制,D处受________气团控制。(2分)
G处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D处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命题人:向 颢 审题人:赵一旻 梅建波)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1.B 2.C 3.B 4.A 5.D 6.D 7.C 8.D 9.A 10.D
11.B 12.D 13.A 14.B 15.C 16.A 17.B 18.A 19.C 20.C
21.D 22.A 23.D 24.A 25.A
26.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E东南信风带 F盛行西风带
27.(1)A(1分)D、E(1分)
(2)B(1分)F(1分)
(3)小(1分),阴雨天气的削弱作用大于晴朗天气(2分),保温效应大于晴朗天气(2分)
28. (1)反气旋(高压中心)(1分) 晴朗(1分)气旋(低压中心)(1分)阴雨(1分)
(2)C (1分)原因:C地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天气即将来临,D地位于暖锋锋后,暖锋天气已经结束(2分)
(3)暖(1分)暖(1分)
(4)偏西风(见西给分,见东扣分)(1分)偏南风(见南给分,见北扣分)(1分)
① ② ③ ④
A
E
B
F
C
G
D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