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了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能够联系材料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深刻领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和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坚持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3.法治意识: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中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4.公共参与:与人大代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教学难点: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方法】 采用视频引导与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讲授法与讨论法结合 【教学过程】 目录 0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0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新课教学: 【视频导入:求是微理论_ 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知识点拨】 名词点击: 政权的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意志的宏观架构,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 。 国体: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权力归属) 政体:国家政权如何组织和运用(权力分配) ①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②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物的政权组织形式。 师: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了大体的介绍,那么,我们还需要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内涵。 【知识点拨】 根据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也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特征。) (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三)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 实际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各项制度,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关系的规定,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的规定,以及中央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等。 “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应有的程序为: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国家发改委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央文件起草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形成“建议草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 探究思考: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知识点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律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知识点拨】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原因:①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②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的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邓小平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演化的结果。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的同时,也对建设新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从大革命时期的“农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制度”,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的一步步发展。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特定形式下代行了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知识点拨】 具体体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地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3、人民代表大会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速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区分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这是从广义上来说的,狭义的国家制度是指国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以167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通过了电子商务法。该法律草案的起草和审议历时5年,在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在审议中达成共识,使草案更具可操作性。这表明 ( )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和最真实的 ②政府民主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让法律真正反映公民意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多年来,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 )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 ②决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属于代议制,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