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材解读+同步测试|八下历史第12课民族大团结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程标准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含义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等。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学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学习重难点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2.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材解读第12课 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依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2.地位: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3.概念: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4.确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5.最早的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公众号【统编历史】6.分布: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7.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2.表现:(1)政治上: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经济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信仰与习惯: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5)西部大开发: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覆盖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6)青藏铁路通车: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延伸1、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1)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政策,通过技术资金等等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2)有利于从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3)能够在实现国家富强的同时促进民族繁荣。(4)有利于激发各民族热爱祖国和本民族的感情。3、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1)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2)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3)增强民族团结意识;(4)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等。教材问题P61材料研读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P63问题思考联系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身份意识”,没有“民族认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可结合具体例证展开讨论。)P64课后活动1.列举我国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请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孔繁森为当地发展作出的贡献。孔繁森曾于1979年、1988年两次赴西藏工作,与西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93年,孔繁森任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赴各地进行考察,为阿里地区的发展付出了极大心血。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里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阿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课堂小结同步测试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A、可持续发展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D、搞活经济政策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A、祖国统一B、民族平等C、民族团结D、共同富裕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进行三大改革C、实行赎买政策D、进行民主改革6、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A、内蒙古B、宁夏和广西C、西藏D、新疆7、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少数民族的发展基于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8、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按劳分配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江泽民(1)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吗?(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3)材料三中提到“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个战略通常被称为“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说明什么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