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德惠三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七年级历史答案选择题:1——5ACABB6——10AACCB11——15ABADA16——20ACBCB21——25ABCDC二、非选择题:26.(1)科举制;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2)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4)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5)洛阳;余杭;涿郡(6)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7)曲辕犁;筒车(8)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9)《步辇图》;阎立本;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0)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11)要学习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12)言之有理即可27.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贡献略玄奘,西行天竺,求取真经。贡献略精神:不畏艰险,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下载APP查分关注成绩通复考校姓名班选择题(共35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杨坚B.杨广C.李世民D.刘邦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在中国古代,最早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4.成语“罄竹难书”声讨的是哪位皇帝………………………………………………………(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5.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李密6.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A.仁政爱民B.有教无类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7.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金瓶掣签制D.君主立宪制8.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9.唐玄宗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到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10.唐朝的丝织品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A.湘绣B.蜀锦C.云锦D.缂丝11.在唐代陶瓷业中,有“类玉”“类冰”称誉的是…………………………………………( )A.越窑青瓷B.邢窑白瓷C.唐三彩D.景德镇瓷器12.唐朝时,它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这一城市是指…………………………………………………………………………………………( )A.洛阳B.长安C.江都D.余杭13.“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句诗反映了………………………………………( )A.唐朝的民族关系很融洽B.唐朝的科举制得到发展C.唐朝的经济很繁荣D.唐朝的科技很先进14.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也都可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B.文学艺术的兴盛C.政治的清明D.社会风气的开放15.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D.汉朝16.在众多唐朝诗人中,诗作飘逸酒脱,具有浪漫情怀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17.唐朝书法各家辈出,字属于“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书法风格的是…………………( )A.苏轼B.柳公权C.颜真卿D.欧阳询18.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A.留学生B.遣唐使C.节度使D.遣隋使19.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20.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是……………………………………………………………………( )A.日本B.新罗C.天竺D.大秦21.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藩镇割据22.下列什么事件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打击…………………………………………………( )A.黄巾起义B.黄巢起义C.玄武门之变D.天宝危机23.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隋末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C.朱温建立后梁D.杯酒释兵权24.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江南地区C.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25.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二、非选择题(共35分)26.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探究一:制度篇】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及第谣》材料二:贞观初年,唐太宗视察御史府,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1)材料一中的唐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3分)(2)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这一选官制度的创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探究二:经济篇】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4)材料中描述的“此河”是哪一河流?开凿此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5)结合材料和所学写出此河的中心和南北起止点。(3分)(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此河”的开通有何重要作用?(1分)(7)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写出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2分)、【探究三:民族篇】材料四: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材料五:(8)材料四体现唐太宗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2分)(9)写出材料五图片的名称及作者。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事件有何影响。(4分)(10)写出唐朝为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设置的机构。(2分)(11)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谈谈你对唐朝民族交往的认识。(1分)【探究四:感悟篇】(12)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27.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围绕下图历史人物,以《文化使者》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写出左图两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并分别说出反应的历史事件及贡献。②从上述两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③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100字左右。(8分)德惠三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七年历史试卷第3页(共4页)七年历史试卷第4页(共4页)七年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七年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历史答案.docx 七年级历史试卷.doc 德惠三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_七年级历史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