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 糖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宏观辨识与与微观探析) 2.熟知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学会葡萄糖的检验方法。(变化观念与科学探究) 3.知道常见的二糖、多糖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变化观念与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典型性质及应用(重点) 从官能团典型性质的角度认识糖类物质与醛、酮、醇物质的关系(难点)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导入]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茎叶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于糖类。糖类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如植物体内的淀粉和动物体内的糖原。糖类还是很多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展示]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图片。 [设疑]糖类都有甜味吗? [回答]不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有甜味;纤维素、淀粉没有甜味。 [展示]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纤维素、淀粉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观察分子式,分析糖类的组成。 [回答]糖类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组成通式为Cn(H2O)m。 [补充更正]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糖的组成都符合上述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某些符合此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2H4O2)。因此,碳水化合物这一名称并不准确,但因沿用已久,目前仍在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常见的糖类,重新认识糖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 [获取概念]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强调]糖类一般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组成通式为Cn(H2O)m。 [讲解]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可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通常将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的称为寡糖或低聚糖,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10mol以上单糖的称为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都属于多糖。 [展示]葡萄糖实物及结构式。介绍葡萄糖的现代提取工艺。 [学生活动]根据实物及常识,描述物理性质。根据结构式,书写分子式、结构简式,指出官能团,并预测化学性质,完成实验4-1。 [总结]总结化学性质。 [讲解]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业;为体弱和低血糖患者补充营养。 [展示]展示果糖的图片和结构式。 [学生活动]根据实物及常识,描述物理性质。根据结构式,书写分子式、结构简式,指出官能团,并预测化学性质。 [补充]果糖在水果和蜂蜜中含量较高,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的生成中。 果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果糖和葡萄糖均含6个碳原子,是己糖。 [过渡]核糖与脱氧核糖分别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含有5个碳原子的单糖——戊糖。 [归纳对比]对比葡萄糖和果糖。 [过渡]蔗糖是最常用的甜味剂,也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丰富。 [展示]甘蔗和红糖 [讲解]蔗糖分子式为C12H22O11,无色晶体,熔点186℃,易溶于水。在酸和酶的作用下,蔗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使用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可制得饴糖,其主要成分为麦芽糖。是淀粉水解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在酸或酶催化下,麦芽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设疑]蔗糖和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吗? [回答]蔗糖和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都属于二糖,水解产物都能产生银镜反应,都能被Cu(OH)2氧化。 [追问]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糖?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 [归纳对比]对比蔗糖和麦芽糖。 [过渡]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它们都是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的,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几十万,纤维素可达到几百万。 [展示]淀粉 [讲解]分子式为(C6H10O5)n,分子中存在醇羟基,没有醛基。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在种子、块根和块茎中含量丰富,谷类和薯类含淀粉较多。淀粉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淀粉会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学生活动]分析淀粉的化学性质。 [讲解]淀粉是食物的一种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以淀粉或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等为原料,经发酵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如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以及氨基酸、抗生素等药物。淀粉经酯化后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可降解塑料等。 [过渡]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多糖,参与构成了植物的细胞壁,起着保护和支持作用。 [讲解]分子式为(C6H10O5)n,分子中存在醇羟基,没有醛基。白色纤维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设疑]纤维素能否水解? [学生活动]完成实验4-2。并分析其他化学性质。 [用途]用于纺织工业、造纸业等,还用于制备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化工原料。 [归纳对比]对比淀粉和纤维素。 3.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4.板书 4.1糖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