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一、情景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能溶解的溶质的量是有限,那这个限量是多少呢?怎么来衡量呢?2、展示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2、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3、了解气体溶解度的涵义。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三、教学过程1、固体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饱和状态④溶质的质量(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外部因素:温度②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讨论:①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含义②问:200c时在200g的水中能溶解63.2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2g(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学生查找课本P36表9-1中物质溶解度(2)曲线法点:①线上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②交点: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同一温度,高点比低点溶解度高例如:在t1℃时,丙溶解度比甲高线: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NaCl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曲线上的点:在t3时,X点对应是甲的饱和溶液,且有溶质剩余曲线下的点:在t3时,Y点对应是甲的不饱和溶液3、从溶解度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①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②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4、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例如:在101KPa00C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①其他条件一定,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②其他条件一定,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交流讨论:①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②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当堂练习1.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常温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要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又保持其溶剂的质量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和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136g3、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物质__________(2)M点表示在t?C时A和B的溶解度______,在_____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拓展提高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增多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答案:1、升高温度2、B3、(1)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相等温度大于t℃时温度小于t℃拓展提高: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