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张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的目的是(  )
A. 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B. 使普鲁士势力得到加强
C. 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联邦
D. 打败法国,取得欧洲大陆霸权
2.普鲁士民族成分单一,是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的原因之一。这一单一民族是(  )
A. 日耳曼人  B. 希腊人
C. 吉普赛人  D. 阿拉伯人
3.美国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起的直接作用是(  )
A. 废除奴隶制
B.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C. 维护国家统一
D. 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扭转战局
4.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都发生在美国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和巩固时期。以下对两次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B.战争过程中都颁布了重要的文献
C.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都使美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5.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6.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指的是(  )
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7.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农奴免费获得“份地”
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8.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9.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与美国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其共同点是(  )
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
A. 民主共和制 B. 封建专制
C. 联邦制 D. 君主立宪制
11.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日本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转变是因为( )
A.废除了君主制 B.废除了农奴制
C.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12. 19世纪中期,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 )
A.沙皇俄国 B.日本明治政府
C.大清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
13. 19世纪中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一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其中以实行自上而下改革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 )
A.俄国、日本 B.英国、法国
C.德国、意大利 D.美国、日本
14. 下列历史事件改变了社会性质且性质相同的是( )
①大化改新 ②1861年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戊戌变法 ⑤美国独立战争
A.①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 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法令的内容?
(2)这两个法令的相同点是什么?分别给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地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改革后俄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如何?说明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材料二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吸取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和适宜。
材料三 见下图。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何时发生的哪一重大事件?
(2)概括材料一、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3)材料二体现了日本对待“西洋文明”的什么态度?
(4)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日本的这些措施及其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AADDBCA 8-14BDDCBAC
二、非选择题
15. (1)材料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
材料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相同点:农奴和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
影响: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6. (1)为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封建统治。
(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3)农民负担加重了,农民十分不满。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4)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7. (1)1868年;明治维新。 
(2)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发展教育。 
(3)主动学习西方文化,根据日本国情,对西方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 
(4)要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合国情;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