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3课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编号: 3-2-3(1) 编制人:李文忠 备课组长签名: 年级组长签名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知识回顾: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高原) (盆地) 。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高原) 。(盆地) 。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平原) 。(丘陵) 。新知导学:【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学习重点】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学习难点】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学习过程】南北气温的差异【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注意观察地图图例:任务一:阅读课本P30、31、32页内容和图完成(31页“读图”):1、在p30-31页图2.5、2.6中找出昆明1月和7月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气温年较差是多少?昆明1月平均气温约 0C,7月平均气温 0C ,气温年较差 0C。2、在p31页图2.5中找出0℃等温线,观察这条线大致沿哪座山脉和哪条河流分布。这条线大致沿 (山脉) 河一线。3、读30页图2.5,从图例中可以看出,1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低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1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高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4、观察图中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相比),说明气温的变化情况。1月等温线较 (疏或密),说明气温变化 (大或小)。【合作探究】根据以上信息,总结我国冬季(1月)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1月(冬季)——南北温差 (大或小)(北 南 )(填寒或热)温馨提示:中国气温之最-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30.60C);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群岛(22.80C毫米);任务二:读课本P31页图2.6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与1月等温线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较 (疏密);说明气温变化 (大或小)。2、7月等温线在 处明显弯曲,是受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造成的。3、读30页图2.5,从图例中可以看出,除青藏高原外,7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低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7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高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合作探究】根据以上信息,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7月(夏季)———除 (地形区)地区外,南北温差 (普遍 )(填高温或低温)。温馨提示:中国气温之最-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的五道梁(5.50C);7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吐鲁番盆地(330C毫米);任务三:阅读P32页“阅读”和图2.7完成:1、活动积温是 。1、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有 、 、 。2、我国从南到北的五个温度带是:热带、 、 、 、寒温带。【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造成我国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要那些?(提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方面思考)【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一、选择题1、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 )①福建 ②海南 ③广东 ④云南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3、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C.我国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D.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很大4、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因素 B.降水因素 C.海陆位置因素 D.地形因素5、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 ( )A.年平均温度 B.无霜期天数 C.生长期天数 D.≥10℃积温二、综合应用1、在图中填出数字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2、②③的分界线大致和冬季 ℃等温线一致,是 (山脉) 河一线。四、读哈尔滨和广州个月气温曲线图回答:(1)图 是哈尔滨,图 是广州。(2)在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 。(3)在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夏季南北 ,南北气温相差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冬——温差 (北寒南暖)夏——温差 (普遍高温)气温分布 原因: 因素和 因素五个温度带: 、 、 、 、 。【学后质疑】你还有疑问吗?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3课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编号: 3-2-3(2) 编制人:李文忠 备课组长签名: 年级组长签名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知识回顾:1、我国冬季(1月)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 (北 南 )2、我国夏季(7月)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 ,除 地区外,全国普遍 。3、由南往北,我国的温度带分别是 、 、暖温带、 、 。新知导学:【学习目标】1、学会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能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根据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3、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4、明确我国因降水的不同而产生的地理环境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习重点】掌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学习难点】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过程】降水的时空变化【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任务一:阅读课本P33-35页课文内容和图2.8完成1、用彩色笔描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照《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5)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 ℃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 山脉和 河。2、33页活动1:昆明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毫米;结合日常生活经验 (春、夏、秋、冬)季节降水较多。3、33页活动2:1)四城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乌鲁木齐 毫米,兰州 毫米,武汉 毫米,台北 毫米。(提示:注意看图例)2)请将四个城市用线条连起来,想一想我国降水变化的总趋势是:由 向 逐渐减少。4、33页活动3:四城市月平均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有 和 ;这反映了我国 (南方或北方)地区降水丰富的地理事实。【合作探究】依据所学知识,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空间分布特点: (东西)多 (东西)少, (南北)多 (南北)少,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 ,多集中在 季节;南方雨季 ,北方雨季 ;年际变化 。温馨提示:中国降水之最-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6558毫米);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5.9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最多的地方-四川省的峨眉山(264天);年平均降水天数最少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民丰县的安迪尔河(9.6天)。任务二:读34页图2.10,结合文字,完成“读图”1、2、3题:1、北京是降水最多的年份是 年,约为 毫米,最少的年份是 年,约为 毫米;2、北京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特点是:年际变化 (大或小)。【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读图”3:北京的降水量得年际变化大,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具体体现在降水量多的年份,容易引起 灾,降水量;降水量少得年份,容易引起 灾,给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困难。任务三:阅读P34、35页文字和图2.11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完成:1、干湿地区是依据 与 的对比关系划分的。2、读图2.11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补充完成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不同地区植被,年间水量特点: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地形区) 植被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 mm降水量 (< 或>)蒸发量 秦岭— 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 mm降水量 (< 或>)蒸发量 东北平原、 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降水量 (< 或>)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高原大部分 草原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 或>)200 mm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 高原西部和 高原西北部 荒漠【同步演练】加油提速一、选择题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西南向东北内陆减少 B.从东北向西南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减少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 ( )A.降水量多少 B.蒸发量的多少 C.径流量的多少 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3、我国有“雨极”之称的是 ( )A.火烧寮 系剂B.香港 C.托克逊 D.曾母暗沙4、湿润地区的植被主要是 ( )A.草原 B.森林 C.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5、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西北部 D.内蒙古高原北部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松花江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7、在四类干湿地区中,华北平原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二、综合题:读“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和降水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2)四城市降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雨季 ,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降水量 。(3)四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 两季。(4)读四城市7月平均气温,说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四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月份是_______月,此时正值四季中的____季。(5)以上两点说明了我国气候降雨和热量的配合具有什么特点? 。(6)这一气候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学后质疑】你发现问题了吗?①②③④⑤⑥三题图四题图差异30 20100-104003002001000②③④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3课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编号: 3-2-3(1) 编制人:李文忠 备课组长签名: 年级组长签名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知识回顾: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高原) (盆地) 。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高原) 。(盆地) 。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平原) 。(丘陵) 。新知导学:【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学习重点】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学习难点】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学习过程】南北气温的差异【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注意观察地图图例:任务一:阅读课本P30、31、32页内容和图完成(31页“读图”):1、在p30-31页图2.5、2.6中找出昆明1月和7月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气温年较差是多少?昆明1月平均气温约 0C,7月平均气温 0C ,气温年较差 0C。2、在p31页图2.5中找出0℃等温线,观察这条线大致沿哪座山脉和哪条河流分布。这条线大致沿 (山脉) 河一线。3、读30页图2.5,从图例中可以看出,1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低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1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高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4、观察图中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相比),说明气温的变化情况。1月等温线较 (疏或密),说明气温变化 (大或小)。【合作探究】根据以上信息,总结我国冬季(1月)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1月(冬季)——南北温差 (大或小)(北 南 )(填寒或热)温馨提示:中国气温之最-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30.60C);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南海西沙群岛(22.80C毫米);任务二:读课本P31页图2.6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与1月等温线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较 (疏密);说明气温变化 (大或小)。2、7月等温线在 处明显弯曲,是受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造成的。3、读30页图2.5,从图例中可以看出,除青藏高原外,7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低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7月份我国月平均气温约最高为 0C,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合作探究】根据以上信息,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7月(夏季)———除 (地形区)地区外,南北温差 (普遍 )(填高温或低温)。温馨提示:中国气温之最-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的五道梁(5.50C);7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吐鲁番盆地(330C毫米);任务三:阅读P32页“阅读”和图2.7完成:1、活动积温是 。1、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有 、 、 。2、我国从南到北的五个温度带是:热带、 、 、 、寒温带。【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造成我国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要那些?(提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方面思考)【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一、选择题1、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 )①福建 ②海南 ③广东 ④云南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3、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C.我国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D.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很大4、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因素 B.降水因素 C.海陆位置因素 D.地形因素5、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 ( )A.年平均温度 B.无霜期天数 C.生长期天数 D.≥10℃积温二、综合应用1、在图中填出数字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2、②③的分界线大致和冬季 ℃等温线一致,是 (山脉) 河一线。四、读哈尔滨和广州个月气温曲线图回答:(1)图 是哈尔滨,图 是广州。(2)在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 。(3)在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夏季南北 ,南北气温相差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冬——温差 (北寒南暖)夏——温差 (普遍高温)气温分布 原因: 因素和 因素五个温度带: 、 、 、 、 。【学后质疑】你还有疑问吗?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3课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编号: 3-2-3(2) 编制人:李文忠 备课组长签名: 年级组长签名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知识回顾:1、我国冬季(1月)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 (北 南 )2、我国夏季(7月)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 ,除 地区外,全国普遍 。3、由南往北,我国的温度带分别是 、 、暖温带、 、 。新知导学:【学习目标】1、学会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能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根据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3、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4、明确我国因降水的不同而产生的地理环境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习重点】掌握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学习难点】降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过程】降水的时空变化【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任务一:阅读课本P33-35页课文内容和图2.8完成1、用彩色笔描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照《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5)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 ℃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 山脉和 河。2、33页活动1:昆明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毫米;结合日常生活经验 (春、夏、秋、冬)季节降水较多。3、33页活动2:1)四城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乌鲁木齐 毫米,兰州 毫米,武汉 毫米,台北 毫米。(提示:注意看图例)2)请将四个城市用线条连起来,想一想我国降水变化的总趋势是:由 向 逐渐减少。4、33页活动3:四城市月平均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有 和 ;这反映了我国 (南方或北方)地区降水丰富的地理事实。【合作探究】依据所学知识,总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空间分布特点: (东西)多 (东西)少, (南北)多 (南北)少,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 ,多集中在 季节;南方雨季 ,北方雨季 ;年际变化 。温馨提示:中国降水之最-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6558毫米);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5.9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最多的地方-四川省的峨眉山(264天);年平均降水天数最少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民丰县的安迪尔河(9.6天)。任务二:读34页图2.10,结合文字,完成“读图”1、2、3题:1、北京是降水最多的年份是 1959 年,约为 1400多毫米,最少的年份是 1999 年,约不足300 毫米;2、北京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特点是:年际变化 (大或小)。【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读图”3:北京的降水量得年际变化大,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具体体现在降水量多的年份,容易引起 灾,降水量;降水量少得年份,容易引起 灾,给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困难。任务三:阅读P34、35页文字和图2.11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完成:1、干湿地区是依据 与 的对比关系划分的。2、读图2.11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补充完成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不同地区植被,年间水量特点: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地形区) 植被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 mm降水量 (< 或>)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 mm降水量 (< 或>)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降水量 (< 或>)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 或>)200 mm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同步演练】加油提速一、选择题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西南向东北内陆减少 B.从东北向西南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减少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 ( )A.降水量多少 B.蒸发量的多少 C.径流量的多少 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3、我国有“雨极”之称的是 ( )A.火烧寮 系剂B.香港 C.托克逊 D.曾母暗沙4、湿润地区的植被主要是 ( )A.草原 B.森林 C.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5、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西北部 D.内蒙古高原北部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松花江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7、在四类干湿地区中,华北平原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二、综合题:读“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和降水年变化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2)四城市降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雨季 ,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降水量 。(3)四城市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 两季。(4)读四城市7月平均气温,说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四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月份是_______月,此时正值四季中的____季。(5)以上两点说明了我国气候降雨和热量的配合具有什么特点? 。(6)这一气候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学后质疑】你发现问题了吗?①②③④⑤⑥三题图四题图差异30 20100-104003002001000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上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 第3课气温和降水(学生).doc 八上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 第3课气温和降水(教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