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学科 地理 学段: 初中 年级 八年级 教材 书名: 地理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分析资料,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说明塔里木盆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措施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 复习旧知,引出因地制宜的概念。 讲授新课 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1.引导学生读新疆的地形图,描述新疆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读新疆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塔里木盆地气候的突出特征。 3.极端干旱的前提中,经济如何发展——特色绿洲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 4.带领学生完成教材上的活动,认识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读图、析图的能力,注重突出区域特色,注重区域之间各要素的联系。 讲授新课 油气资源的开发 1.寻找沙漠中的公路,介绍防止流沙掩埋农田和交通线的方法。 2.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学习,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和工程的难度。 3.分析资料,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4.塔里木盆地在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培养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因地制宜和人地协调观。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