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庞大的“家族”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对某一类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及从生到死要经历哪些阶段的学习。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意在了解昆虫具有的共同特征,建立起昆虫的概念,认识到昆虫的“家族”的庞大。 本课第一个环节通过先观察昆虫,总结特征,掌握昆虫的共同特点;接着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昆虫“庞大”的意义;第二个环节:结合昆虫中数量最多的甲虫及其特征来更深层次的了解昆虫这类生物;第三个环节借助昆虫模型的建构,进一步了解并应用昆虫的特征;最后一个环节:“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活动”,学会描述昆虫的特征,一步步掌握昆虫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利用知识辨别昆虫。 在小学低年级,一下《动物与植物》,二下《土壤与生命》以及四上《给动物分类》,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的方法,但还没有对某种动物进行从生到死要经历的阶段,进行完整的研究。因此这个单元,从昆虫外型特征入手,掌握昆虫判断方法,引出昆虫的“庞大”,继而通过养昆虫,掌握昆虫数量庞大的秘密,了解昆虫的一生,对动物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本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学情分析 昆虫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四年级学生大多有扑蜻蜓、捉蝴蝶、养蚂蚁的经历,他们对昆虫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的认知中,蜘蛛、蜈蚣、蜗牛等小的虫子都称作昆虫,它们无法对昆虫进行准确的判断,很多孩子无法进行区分。在四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研究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要想研究一类动物,要先从它们的外形特性开始研究,并利用这些关键性特征进行动物的判别。 四年级的孩子知道昆虫都有触角,但对它的数量、形状没有细致的研究,知道昆虫有足,但不知道昆虫只有3对足。因此我们需要在昆虫区别其余动物的关键特征上下功夫,帮助孩子建立起昆虫的模型,掌握判定的标准,纠正认知偏差,形成清晰完整的昆虫概念。 3.学习目标 3.1科学知识 能利用描述的方法,明确昆虫的基本特征。 3.2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3.3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3.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 5.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昆虫标本?昆虫模型??放大镜??昆虫卡片 6.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设计图 3778250195580开门见山,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205232040005用谈话的方式引出课题--庞大的家族(昆虫) 用谈话的方式引出课题--庞大的家族(昆虫) 34677351943101579245218440-146050-261620体会“庞大” 引出课题 体会“庞大” 引出课题 720090222250 -140335166370探究昆虫的共同特征 探究昆虫的共同特征 3877310138430初步找出昆虫的相同之处,建立昆虫的概念。 初步找出昆虫的相同之处,建立昆虫的概念。 2066925115570初步探究昆虫的共同特征 初步探究昆虫的共同特征 35039302241551583690181610 274891529210713740199390389255050165通过观察昆虫标本及昆虫模型,更直观的了解昆虫具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通过观察昆虫标本及昆虫模型,更直观的了解昆虫具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209232510160仔细观察,进一步探究 仔细观察,进一步探究 351917086995270891071120 2759075135890 391350532385通过制作昆虫模型,进一步加深对昆虫特征的理解 通过制作昆虫模型,进一步加深对昆虫特征的理解 2096770100330制作昆虫模型 制作昆虫模型 351917042545 3860800149225知道甲虫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有和其他成员一样的特征,也有其独特的特征。 知道甲虫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有和其他成员一样的特征,也有其独特的特征。 -127635101600探究甲虫的共有特征 探究甲虫的共有特征 2048510161290观察探究,视频了解 观察探究,视频了解 34601151739901588770132715 723900144145 386080089535让学生从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让学生从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136525104140应用拓展 应用拓展 2069465133350你来描述,我来猜 你来描述,我来猜 34817051143001577975137160 教学过程 7.1体会“庞大”,引出课题 7.1.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庞大的家族”,听到“庞大”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7.1.2老师这里还有一条关于他们的信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50万种动物,而这个家族,占其中的61%,是动物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现在,你知道这个家族的“庞大”指的是什么?(预设:数量庞大) 7.1.3你知道它们是哪类动物吗?(预设:昆虫) 7.1.4没错,它们就是(PPT出示):昆虫。 7.1.5这个“庞大的家族”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昆虫。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7.2探究昆虫共同特征 7.2.1初步探究昆虫共同特征 ①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知道哪些昆虫?同学们说的这些动物都是昆虫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老师带来的昆虫,你认识他们吗? ②仔细观察,这些昆虫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它们有触角、有足、有翅膀) ③仔细观察图片,是否每只昆虫都长有你说的这些器管?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共同点吗? ④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都有触角,虽然不同昆虫的触角形态各不相同,但数量是一定的,都是?(预设:2根/一对。) ⑤没错,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而昆虫的脚称为“足”,请你结合图片或手里的昆虫标本数一数,它们有几只脚? ⑥除此之外,有些昆虫还长有翅膀。通过图片的观察,我们掌握了昆虫身体上的一些基本特点,想一想,昆虫的这些器管分别长在昆虫身体的哪一部分呢?生长的位置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⑦为了同学们观察的更仔细,老师为每一组提供了昆虫标本以及一些昆虫模型来帮助你们观察。但昆虫标本体型小,要想观察的够清楚,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预设:用放大镜观察。) ⑧没错,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帮助我们观察。观察时,有什么注意的吗? ⑨要有顺序的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昆虫的触角、足、翅膀分别长在昆虫身体的哪一部分,一会儿,请小组来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初步找出昆虫的相同之处,建立昆虫的概念。 7.2.2进一步探究昆虫的共特征同 ①现在拿出你们的放大镜、标本和模型仔细观察吧。用放大镜按一定顺序依次观察。 ②仔细观察昆虫的触角、足、翅膀分别长在它身体的哪一部位。 ③将观察结果在小组内分享。 ④请小组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⑤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总结,我们发现昆虫的身体由3部分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头、胸、腹。 ⑥除了这些,昆虫身体上还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它们。先来说说头部,它们的头部长有触角,仔细观察这些昆虫的触角,你有什么发现? ⑦想一想,在头部,昆虫这类动物有什么独有的特征? ⑧仔细观察昆虫的腹部,你有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吗? ⑨因此在快速判断一个动物是否是昆虫时,我们可以只看它的? ⑩谁来帮我们总结,你发现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昆虫标本及昆虫模型,更直观的了解昆虫具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7.2.3制作昆虫模型 ①了解了那么多昆虫,你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昆虫吗?你想用哪些材料,想怎样做? ②小组合作,制作昆虫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昆虫模型,进一步加深对昆虫特征的理解 7.3探究甲虫的共有特征 7.3.1昆虫种类繁多,形态不一,但在它们的种群中,有一类昆虫数量最多,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7.3.2不错,就是甲虫,仔细观察这些甲虫,它们和其它的昆虫,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有什么独特的特点吗? 7.3.3观察的可真仔细,甲虫的虫体外表似装甲,因此而得名。甲虫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影音:甲虫展翅) 7.3.4通过视频,你知道了些什么? 甲虫有两对翅膀,其实我们看到的坚硬外表不是它的壳,而是它的一对翅膀:称为前翅,呈鞘质,它主要起到保护后翅和身体的作用,不具有飞翔的功能,它还有一对翅膀在前翅下面,称为后翅,呈膜质,主要起到飞翔的作用。 7.3.5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昆虫,而昆虫中数量最多的是甲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观看视频,知道甲虫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有和其他成员一样的特征,也有其独特的特征。 7.4应用拓展 7.4.1昆虫猜猜猜 ①看来不同的昆虫有着自己不同的形态特点,老师这里想要考考同学们,你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猜出是什么昆虫吗? ②你们可真聪明,挑战升级,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些有关昆虫的小卡片,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在活动手册上画出昆虫,并猜测出它的名称,比赛看哪一组最厉害。(小组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你来描述,我来猜”,让学生从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板书设计 9.庞大的“家族” 9.教学评析 本课一是要了解昆虫是一个种类多,数量多的动物群体;二是明确昆虫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在教学中以认识昆虫的共同特征为主线,设计安排了“观察、做模型、描述”这三个层次的活动。 首先,通过找相同之处的观察活动,让学生找出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找出昆虫中种类最多的甲虫有哪些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认识到昆虫“家族”非常庞大。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培养学生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分析并得出结论。其次,通过“做一种昆虫模型”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昆虫特征的理解。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最后,通过“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可以从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描述昆虫,从而更多的了解昆虫,增进研究的兴趣和欲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