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9.2阿基米德原理 教村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个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继称重法测浮力后又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教材由上节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就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因此猜想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并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的安排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学情分析: 本章第一节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些为进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整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调动主动学习的兴趣是木节教学的关键。 设计思路 由实验引入:在水桶中装满水,让学生把矿泉水瓶向下慢慢压入水桶中,体会浮力大小的变化,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水溢出),并就此引入课题。通过复习引出猜想: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有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时让不同的小组分别用不同的液体(比如清水和浓盐水)及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实验,通过多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设计例题精讲,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尝试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浮力有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 难点 实验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矿泉水瓶、大水杯、溢水杯、装有细沙的圆柱体、水桶、弹簧测力计、石块、盐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由实验引人:在水桶中装满水,让学生把矿泉水瓶向下慢慢压入水桶中,体会浮力大小的变化,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水溢出),并就此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将矿泉水瓶下按的过程中,矿泉水瓶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排开的水越来越多.浮力大小和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多少是否存在定量的关系呢? 新课教学 一、温故而知新: 如何求浮力? 称重法:F=G浮-F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有哪些? 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猜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是有关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 二、组织活动:探究浮力的大小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思考交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受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二次称量计算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溢水杯、小桶和弹簧测力计测出。 实验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装有细沙的圆柱体、烧杯、溢水杯、小桶、水. 思考问题:如何测出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呢? (1)溢水杯中开始应加多少水??(2)先测空桶的重力呢,还是先先测桶和排开水的总重量呢? 小组讨论,汇报方案,教师点评,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时让不同的小组分别用不同的液体(比如清水和浓盐水)及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2.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G和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2)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把石块浸人溢水杯中,让排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则排开水的重力G=G总-G桶 (4)根据F浮=G-?F算出浮力,与G排比较大小。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组别 物体重 G/N 小桶重 G桶/N 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小桶和水总重G总/N 浮力的大小F浮/N 排开水所受重力G排/N 1 2 3 4.分析与讨论 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F与G得出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个结论叫做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G。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公式:F浮=G排 F浮 =G排=Mg=ρ液·g·V排 [讲述]:上述结论是阿基米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称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证明,这个结论对气体同样适用。例如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小就等于被气球排开的空气所受的重力。 5.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1)物体“浸在液体里”包括“全部浸入(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 (2)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同一种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所受到的浮力也不同。 6.例题精讲 例1.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 ⑴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浸没水中 F浮铝------F浮铁-------F浮铜 例2.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 ⑵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体积相 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例3.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 三、课堂小测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五、作业 1.阅读教材信息浏览,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2.完成教材93页自我评价与作业。 学生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现象,作出猜想和假设。 经过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学生分组探究:各小组先讨论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然后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 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师生共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体会阿基米德原理适用的范围。 师生共同分析题目,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 学生完成测试题目。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通过小实验导入新课,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讨论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发展学生收集数据、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 9.2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 公式:F浮=G排 F浮 =G排=Mg=ρ液·g·V排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