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八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八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13份)

资源简介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地理试卷 2012.1
命题:瓯海中学 审题:永嘉中学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 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1亿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1~2题。
1.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 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
C.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D.气候变化
2.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
A.发展生态农业 B.加强海水淡化
C.减少浪费和污染 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3~4题。
3.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 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B. 降低大气温度
C. 促进光合作用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4.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B.南极附近上空 C.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读图1回答5~6题。
图1
5.从B到C,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B. 先西北再西南 C. 先西南再西北 D. 先东北再东南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和C同位于东半球 B. A和D同位于东半球
C. B和D同位于西半球 D. A和C同位于西半球
读某地局部示意图(图2),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南流向西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北流向东南 D.从西南流向东北
8.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高于500米 B.海拔高于600米
C.海拔低于500米 D.海拔低于400米
图2
图3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9~11题。
图3
9.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500米B.1000米C.1200米D.1200米10.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200米 B.500米 100米
C.50米 150米 D.50米 100米
11.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D.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读图4,回答12~13
图4
12.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铁路线均位于西部平原
C.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
13.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③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读图5,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14~16题。
图5
14. 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D.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15.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洋流、地形
C.太阳辐射、洋流 D.盛行风、地形
16.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岩浆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读表1,完成17 18题。
表1
17.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B. 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
C. 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D. 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
18.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读图6,完成19~21题。
图6
19.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北—西南 C.东西 D.西北—东南
20.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D.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21.乙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图7),完成22~23题。
图7
22.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23.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分布广泛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
读某大陆南部示意图(图8),回答24~25题
24.图中a、b、c对应的植被分别是
图8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
25.b西部海域存在一个大型渔场,其形成主要原因为
A.寒暖流交汇 B.入海河流
C.上升补偿流 D.温带大陆架
图9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6~27题。
图9
26.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风向、地势
C.光热、降水 D.地形、河流
27.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28.甲地与乙地气候相比
A.甲地温差大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C.乙地降水量大 D.乙地最热时间比甲地早
图10是奥地利1951-2001年五个阶段人口增长状况
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29~30题。
29.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
A.1961—1971年 B.1971一1981年
C.1981—1991年 D.1991—2001年
30.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A.负增长显著   B.自然增长显著
C.机械增长显著 D.过度增长显著 图10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
31.图11为某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1
(1)描述该地区地形特征。(4分)
(2)与A河段相比,B河段流量特征及原因。(4分)
(3)说出该地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并分析该区域土壤较贫瘠的主要原因。(4分)
32.读图12和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图12
材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新西兰当地时间4日4时35分(北京时间4日0时35分),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中位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以西30公里处,克赖斯特彻奇市约有40万人口,目前强震致2人重伤。
⑴简述A国冬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⑵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⑶简述A国渔业发达的原因?(4分)
⑷读材料二,分析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以及此次地震伤亡小的原因。(4分)
33.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图13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6分)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4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5CCABB 6-10 CCACB 11-15CCADB
16-20 ACDCC 21-25 CADDC 26-30CADBC
31.(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或西部高、北部高),东南低。(4分)
(2)B河段流量小,流量不稳定。B河流域面积较小(上游少有支流补给),B河段无湖泊调节水量。(4分)
(3),红壤。气温高,有机质易分解;降水多,淋滤作用强;土质粘重;山区,易水土流失。(4分)
32 (1)西北多东南少。(2分)
冬季岛屿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4分)
(2)西北季风(2分) 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
(3)靠近天然渔场,渔获量大;远洋捕捞技术发达;近海和陆上的水产养殖业发达;市场广阔(4分)
⑷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建筑物抗震强度高;人口密度小;震中距较远等。(4分)
33(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6分)
(2)破坏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4分)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数学(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
A. B. C. D.
2.已知,,若,则( ▲ )
A. B. C. D.
3.“”是“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一个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组合体的体积为( ▲ )
A. B. C. D.
5.已知直线和直线相互垂直,则的值为
( ▲ )
A. B. C. D.或
6.正方体中,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 B. C. D.
7.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若点在正方体的内部且满足:, 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
A. B. C. D.
8.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9.已知集合,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其中,则满足上述条件的双曲线共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 如图,在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中,,若点在平面内运动,使得△的面积为,则动点的轨迹是( ▲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设是常数,若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则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动点在曲线上移动,则点与点连线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弦的中点为,则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命题若则或;命题: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为假命题; ②“”为假命题;
③“”为真命题; ④“”为真命题.
15.如图,矩形中, ,沿对角线将折起,使点在平面内的射影落在边上,若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为,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与抛物线准线的交点为,点在抛物线准线上的投影为,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36分)
17.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 ,,
(1)求;
(2)求证:平面.
18.(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过抛物线的焦点,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且.
(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
(2)为坐标原点,是否存在平行于的直线,使得直线与抛物线有公共点,且直线与的距离为?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 (本小题满分10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面,∥,∥,∥.
(1)若是线段的中点,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0. (本小题满分10分)在椭圆中,为椭圆上的一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其中在第一象限,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连接,
(1)若直线与的斜率均存在,问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2)若为的延长线与椭圆的交点,求证:.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B D A A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1. _____________; 12. __ ;
13. _______ ; 14. ①②④ ___ ___ ;
15. __3/4___________ _; 16. 1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36分)
17.解:(1)
……4分
(2)
则,又
所以平面.……8分
18.解:(1)设直线方程为,联立方程组
整理得到,所以.
由抛物线定义得,,所以,所以方程为.……4分
(2)可得,直线:
假设存在这样的直线,,,得……6分
经检验,直线方程为.……8分
19. 证: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连接,.
在平行四边形中,M是线段AD的中点,
则,
因此,,所以四边形AFGM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5分
(2)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不妨设,则由题意得
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10分
20.解:(1) 设
则两式相减得,
而……4分
(2)设的方程为代入,解得.
记,则,于是.
故直线的斜率为其方程为
代入椭圆方程得,
解得或,因此得,
于是直线的斜率为,因此
所以……10分.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生物(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40分,每题1分。
1.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2. 右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3.人的血红蛋白由四条(α、α、β、β)多肽链组成,其中每条α链含氨基酸141个,每条β链含氨基酸146个,则血红蛋白含肽键数
A.283个 B.285个 C.286个 D.570个
4. 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
A.麦芽糖酶 B.核糖核酸 C.胰岛素 D.载体蛋白
5. 草莓根尖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6.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菌无细胞器结构 B.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无拟核
C.其细胞壁起着保护细胞并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D. 蓝细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无线粒体的细胞可在质膜上进行需氧呼吸
B.将人的红细胞放入高浓度的食盐溶液中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C.与抗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
D.胞吐要消耗能量,因此经胞吐出细胞的物质的转运方式是主动转运
8.图a与图b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的模式图,图b中的①一⑧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可能是小麦的根尖细胞 B.⑦只游离于细胞溶胶中
C.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②④⑤⑥⑧
D.染色体主要存在于③中,①中含有DNA分子
9.右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肝细胞 B.衣藻细胞
C.乳酸菌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10.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
11.关于右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12.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①所示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②所示
C.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图③所示 D.①和②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被动转运
13.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
A.载体的存在使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脂双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质膜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甘油、胆固醇等物质进入细胞
D.糖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甘油、胆固醇等物质
14.下列生理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硝酸根离子进入根毛细胞 B.线粒体内的[H]与O2结合
C.将NADP+还原为NADPH D.CO2从组织细胞进入组织液
15.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
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16. 活细胞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不久线粒体就会破裂。破裂情况是
A.外膜先破裂 B.内膜先破裂
C.外膜和内膜同时破裂 D.外膜与内膜破裂的先后顺序不确定
1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也发生化学变化
B.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合成
C.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D.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一底物复合物,该复合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
18.下列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ATP的合成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19. 下图表示发生于某细菌体内的反应程序。①至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V至Z代表不同的酶。所有氨基酸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原始种的细菌只需要从环境摄取氨基酸①便可存活,而该变异种细菌只有在培养基中提供氨基酸①②⑤才能生存。该变异种细菌细胞内不存在的酶是
A.V、W B.V、Z
C.Y、Z D.W、Y
20.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
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
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21.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22.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CO2 浓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23.美联社报道,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细菌,这种细菌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它生物争夺阳光等资源。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有核膜和核仁
B.该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线粒体
C.该菌和许多动物细胞一样没有细胞壁结构
D.该菌可以利用光能制造自身代谢所需的有机物,且还能被其它生物体所利用。
24.某学生做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相关实验,若下图甲为实验组,则对照组应为
25.在室温下进行了如图酵母菌厌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中的气体是CO2
B.试管中加水可以制造缺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至ATP。
26.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壁 B.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粒
2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B.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92条染色单体,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D.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卵细胞中有5对染色体
28.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④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B.①②⑤都能消耗ADP
C.三碳糖和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和脱水缩合的直接产物
D.该细胞含有核糖、葡萄糖、纤维素和植物蜡等糖类物质
29.蚕的丝腺细胞能产生大量蚕丝蛋白,但不产生血液中的蛋白质。下列有关丝腺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有血蛋白基因和丝蛋白基因 B.只有血蛋白基因
C.有丝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蛋白基因 D.比受精卵的基因少
30.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增强
B.⑤与⑥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也相同
C.虽然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但其细胞内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仍能进行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通常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31.癌细胞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下列有关癌症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癌细胞是细胞分化异常的结果
B.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的数量减少,不易扩散
C.利用癌细胞与其它动物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D.癌细胞无限分裂,细胞周期变长
3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3.有一对夫妇生了4个孩子,其中3个正常,1个患有白化病(致病基因为a,且假设无变异发生)。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夫妇双方均为Aa  B.双亲中没有纯合子 
C.双亲中不可能有患者  D.至少双亲之一为杂合子
34.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 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
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
35.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发现问题
B.“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C.“测交实验和结果”——发现问题
D.“分离定律的本质”——得出结论
36.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7.以下能表示等位基因的是
A.aa B.AB C.Bb D.bb
38.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39.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②③ D. ④⑤⑥
40.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 右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选择题10题,每题2分。
41.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4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4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把酵母菌的培养条件从有氧改为无氧时,细胞中的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B.甘油分子由小肠腔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三碳化合物生成三碳糖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中,叶绿体基质内产生ADP的量增加
D.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过程中若细胞内生成的CO2量相等,则产生ATP量也相等
44.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
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
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
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或只进行厌氧呼吸
45.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锡箔。用a、b、c三瓶从待测水体深度取水,测定c瓶氧容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水体深度,经24小时取出,测两瓶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的情况是
A.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B.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C.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D.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46.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遮光比例(%) 叶绿素a/叶绿素b 叶绿素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植株干重(g)
0 4.8 2.1 8.0 7.5
10 5.3 2.3 9.6 9.9
30 5.2 2.4 8.9 9.2
50 4.4 2.6 5.2 7.2
70 4.1 2.9 2.7 4.8
90 3.3 3.0 0 3.2
A.遮光处理与其干重变化无关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叶绿素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47.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
C.若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则CD段发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CD段发生着丝点分裂
48. 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时,b处于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49.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蛋白质的分解,也有蛋白质合成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使动物体内多余、衰老、有害的细胞得以及时清除 ,所以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无关
D.如果能有效地激活肿瘤细胞中的凋亡相关基因,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50.图1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或核DNA)曲线变化图,图2是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实线表示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B.图1虚线bcd段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此生物体正常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
D.图2中C细胞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DNA加倍,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三.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51.(6分)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的大门,请回答实验的有关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油脂的鉴定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 (填序号),要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有 (填序号)。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做实验①时,可用甘蔗汁代替梨汁,用双缩脲试剂代替本尼迪特试剂
B.做实验②时,可用水稻种子替代花生种子,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
C.做实验④时,可用黑藻叶片代替洋葱鳞片叶,用蒸馏水替代清水
D.做实验⑤时,可用蒸馏水替代乙醇,用枫叶代替菠菜叶
(3)实验④时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
(4)同学甲做实验后,绘制了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情况(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同学乙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图2所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是 。
52.(8分)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拼构)图。图2—图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请在[ ]内填图中标号,在 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6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组成结构14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
(2)与图1中B图(修改正常后的)细胞相比,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的结构是[ ]等(至少填3个)。
(3)图1中A图细胞合成磷脂的场所是 。
53.(16分)下图一为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春末晴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情况是______(填序号 A: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B: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填数字);若植物体在含C18O2的环境中生长,一段时间后,植物体周围空气中有没有可能出现18O2 ,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
(2)图二曲线丙中,A点植株细胞内能生成ATP的场所有 。曲线乙的峰值低于曲线甲,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较慢。
(3)图二中,C点与B点相比,叶绿体内RuBP相对含量较 (高 低);A、C、D三点,植物总累积有机物最多的是 。
54. (10分)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每一株植物中只存在其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a+ a+、a+ ad
雌性植株 ad ad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雄性、两性、雌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 。
(2)aD、a+、ad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 。
(3)某一雄株与一雌株杂交,后代中有雄株也有雌株,且比例为1∶1,则该雄株的基因型为 。请画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生物答案
一.(每题1分,共40分)
1-5 CDDBA 6-10 CACBD 11-15 BDBAD 16-20 ADBBB 21-25 DBDCD 26-30 CBBAC
31-35 ADDCC 36-40 CCAAC
二.(每题2分,共20分)
41-45 ACCDD 46-50 CBDCB
三.(共4小题,共40分)
51.(6分,1分1空)(1)②⑤ ②④ (2)C (3) ① (4)丁(填胡萝卜素也可以) CaCO3
52.(8分,除表明外,其余每空格1分)
(1)3 13 8、11/3(2分) 纤维素和果胶
(2)8、10、11、14(写出3个给2分,2个给1分)
(3)内质网
53.(16分,每空2分)(1)A ②③ 有可能
(2)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2分,写出其中二个给1分,写全对给2分) 光反应
(3)低 D
54.(10分)每空2分,遗传图解4分。表现型、基因型、比例、符号各1分。
(1)aD、a+、ad (2)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 (3)aDad ,遗传图解略
a
b





凋亡诱导因子
膜受体
凋亡信号
凋亡相关基因
激活
细胞凋亡
清除凋亡细胞信号
执行
吞噬细胞


结合
图一



B
C
D
A
图二瑞安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文科)试卷
选择题Ⅰ(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充当
A.溶剂 B.催化剂 C.载体 D.反应物
2、淀粉含有的元素是
A.C、H、O B.C、H、O、N、S、P
C.C、H、O、N D.C、H、N、P
3、对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水
4.根据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可以把糖类分成三类。下列各项中,属于二糖的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糖元 D.果糖
5.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的双缩脲试剂需要现配现用
6.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A流感病毒 B大肠杆菌
C衣藻 D叶肉细胞
7.在白杨树的细胞和黄牛的细胞中,都能发现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内质网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核糖体和叶绿体
8.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换用高倍镜
B.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此时可开大光圈或将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观察目标在视野右上方,此时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D.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连续分裂的整个过程
9.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蓝藻 B、病毒 C、变形虫 D、衣藻
10.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A.DNA和RNA B.DNA和蛋白质
C.RNA和蛋白质 D.DNA和磷酸
11.ATP的组成是
A.一个腺苷、三个磷酸基 B. 两个腺苷、两个磷酸基
C. 三个腺苷、一个磷酸基 D. 一个腺苷、两个磷酸基
12.用呼吸抑制酶处理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量不变的一组是 A.Na+、氨基酸 B.O2、H2O
C.K+、葡萄糖 D.K+、氨基酸
13.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对其他的糖类则不起催化作用。这个例子证明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应激性
14.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相比较正确的是
15. 在需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能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A.氢传递给氧生成水 B.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氢
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氢 D.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
16.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能直接被碳反应利用的物质有
A.O2和C3化合物 B.叶绿体色素
C.H20和O2 D.NADPH和ATP
17.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形成和三碳糖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B.都在叶绿体基质中
C.前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
D.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18. 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且整齐,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定性滤纸要干燥 ②剪去滤纸条一角两端 ③滤液细线画的细而直
④重复画线 ⑤层析时层析液要高于滤液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9.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小麦种子的白粒与红粒
20.用纸层析法将绿叶中色素进行分离,在滤纸条上最上方出现的色素带的颜色是
A.黄色 B.橙黄色 C.黄绿色 D.蓝绿色
21.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根尖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D. 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22. 若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甲→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乙→甲表示分裂期 D.甲→乙表示分裂间期
2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C.细胞衰老意味着生物个体的死亡
D.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24.下列有关纯合体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D.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
25性染色体存在于下列哪些人体细胞中
A.肌肉细胞 B.神经细胞 C. 卵细胞 D.上述三者
26.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不一定色盲
C.儿子色盲,则母亲色盲 D.女儿色盲,则父亲色盲
27.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独有的是:
 A.着丝粒分裂  B.DNA分子复制
 C.无纺锤体出现  D.出现四分体
28.在养鸡场里,若要得到10000只小鸡,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个数各为( )
 A.2500和10000   B.10000和40000
 C.40000和10000 D.10000和2500
29.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A. 0 B. 25% C. 50% D. 75%
30、下列各项与决定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B.肽键的数目
C.肽键的形成方式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二、选择题Ⅱ(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1.由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由n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至少要
A.产生(m-n)个水分子 B.产生(m+n)个水分子
C.消耗(m-n)个水分子 D.消耗(m+n)个水分子
32.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A.碘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本尼迪特试剂
33.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3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35.某同学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产生并大量积累了
A.醋酸 B.酒精 C.乳酸 D.碳酸
36.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 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着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碳反应 B.光反应 C.碳反应 D.呼吸作用
37.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其染色体数、DNA、染色单体数之比为
A.1:2:4    B.1:2:2    C.1:4:2     D.2:2:1
38.具有下列基因型的生物,属于纯合子的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39.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A YR、Yr、yR 、yr B yR、yr C YR、Yr D yy、Rr
40.就二倍体生物而言,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受精卵 B.次级卵母细胞 C.卵细胞 D.精细胞
41.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B.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C.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RNA D.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42.右图表示孟德尔为了验证分离假设所做的测交实验遗传图解。对于图解中各数字所表示的内容,错误的是
A.①—— 白花 B.②——
C.③——C c D.④——1∶1
43.下列几种做法,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
A.手指受伤时,使用透气的纱布包扎
B.用葡萄糖和酵母菌酿制葡萄酒
C.制作泡菜时,要注意隔绝空气
D.阳光下适当提高温室中CO2浓度
44.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A.脂肪酶 B.磷脂 C.植物蜡 D.油脂
45、下列选项为几种细胞器结构的模式简图,被称为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的是
46、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 B.脂肪酸、水 C.葡萄糖、甘油 D.钾离子、氨基酸
47、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它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48、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特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  ②DNA分子数目加倍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形成纺锤体  ⑤形成细胞板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④①⑤③② D.②④①③⑤
49、红细胞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这种方式的特点是
A.是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B.需要供给ATP
C.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50、人的红细胞和玉米根尖细胞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大液泡 B.都没有细胞核 C.都有细胞壁 D.都没有叶绿体
三、非选择题(51-54题,每空1分,共30分)
51.(5分)某学生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酶的最适温度是 ℃;在37℃时,B酶活性 (最高、最低);该同学 (能、不能)得出C酶的最适温度是60℃的结论。
(2)研究发现,在冷水环境中常可分离出嗜热微生物,而在热泉中却没有嗜冷微生物。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酶的结构 ;而低温导致酶的活性 。
52.(9分)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请在[ ]中填上字母或数字)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 上。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A表示 阶段。
(3)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 ;C ; D 。
(4)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和 。
(5)比较I、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是 ,限制了光合作用 阶段的进行。
53.(7分)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由常染色体基因决定的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问:
(1)选择下列哪组交配实验判断显隐性最好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2)通过判断, 为显性性状, 为隐性性状。
(3)若黑毛与褐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用B和b表示,则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4)如何鉴别丙兔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
54. (9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形成了______个肽键,该化合物叫________肽.
(3)、该化合物有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生物答案(文科)
一、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
1—5:AABBA 6—10:BCDBB 11—15:ABBDB16—20:DCADB
21—25:BAACD 26—30:DDDBC
二、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
31—35:ADAAC 36—40:BBBBA 41—45:BBDAA
46—50:DADCD
三、非选择题(51—54题,每空1分,共30分)
51.(5分)
(1)10,最高,不能
(2)破坏,降低
52.(9分)
(1)E 类囊体
(2)光反应
(3)O2 RuBP 三碳酸
(4) CO2 光照强度
(5) CO2浓度一定 碳反应
53.(7分)
(1)A
(2)黑毛,褐毛
(3)BB Bb bb
(4)让丙兔与褐色雌兔交配,若后代全是黑色,则丙是纯合,若有黑色有褐色,则是杂合的。
54.(9分)
(1)1 1
(2)5 4 脱水缩合 4 五
(3)4 R基不同


紫花(F1) ①
测交 Cc ② cc
↓ ↓
配子 ③ c
测交 Cc cc
后代 紫花 白花
④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小题,40分)
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到磁体的S极终止
B.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内部,其N极指向螺线管的北极
C.磁场中电流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磁场方向
D.两条磁感线空隙处一定不存在磁场
2.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
B.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
C.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
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
3.对电容C=Q/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充电量越大,电容增加越大
B.电容器的电容跟它两极所加电压成反比
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带电量就越多
D.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的电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4.如图(俯视图)所示, T是绕有两组线圈的闭合铁芯,D是理想的二极管,金属棒ab可在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上沿导轨滑行,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若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则ab棒的运动可能是(除ab棒有电阻外其余部分无电阻)
A.向左匀速运动 B.向右匀速运动
C.向左匀加速运动 D.向右匀加速运动
5.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Φ-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几段时间内,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的是
①0-5s ②5-10s ③10-12s ④12-15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
6.一电场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在t=0时刻由静止释放,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0~5s内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B.在l~3s内,电场力的功率为零
C.3s末带电粒子的速度最大
D.在2~4s内,电场力做的功等于零
7.如图甲所示电路是接通的,在t1时刻突然断开S,则R1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
8.如图所示,M、N两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O点以速度υ沿着与两板平行的方向射入场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飞出场区;如果两板间撤去磁场,粒子仍以原来的速度从O点进入电场,经过时间的t2飞出电场;如果两板间撤去电场,粒子仍以原来的速度从O点进入磁场后,经过时间t3飞出磁场,则t1、t2、t3的大小关系为
A.t1 = t2t1>t3  
C.t1 = t2 = t3   D.t1>t2 = t3?
9.一磁棒自远处匀速沿一圆形线圈的轴线运动,并穿过线圈向远处而去,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图中较正确反映线圈中I与时间t关系的是(线圈中电流以图示箭头为正方向)
10.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如图所示.它的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相距很近,分别和高频交流电源相连接,两盒间的窄缝中形成电场,使带电粒子每次通过窄缝都得到加速。两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通过两盒间的窄缝时反复被加速,直到达到最大圆周半径时通过特殊装置被引出。如果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氚核()和α粒子()(说明:,
)比较它们所加的高频交流电源的周期和获得的最大动能的大小,则
A.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大
B.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小
C.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小
D.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4×4分=16分,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1.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R是负载电阻,电源电压为U保持恒定,滑动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空载(不接R)时,输出电压为U/2
B.接上负载 R时,输出电压< U/2
C.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低
D.接上负载R后,要使输出电压为U/2,滑动片P须向上移动至某一位置。
12.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5Ω,R2=12Ω.当电键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0A.那么当电键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下列的哪些值
A.0.42A B.0.33A
C.0.38A D.0.30A
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小为1.0J,电场力做的功大小为0.5J.(只受电场力、重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0.5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0.5J
14.如图所示,套在足够长的绝缘粗糙直棒上的带正电小球,其质量为m,带电量为q,小球可在棒上滑动,现将此棒竖直固定在沿水平方向的且互相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设小球电量不变,小球由棒的下端以某一速度上滑的过程中一定有
A.小球加速度一直减小
B.小球速度先减小,直到最后匀速
C.杆对小球的弹力一直减少
D.小球所受洛伦兹力一直减小
三.实验题(每空2分,每图3分,共16分)
15.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下图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_____。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_______。
16.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3V,额定电流约为0.3A,用以下所给的实验器材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电路图所示。
电源E1:电动势为8.0V,内阻不计;
电源E2:电动势为12.0V,内阻不计;
电压表V:量程为0—10V,内阻约为10kΩ
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Ω;
电流表A2:量程为0—300mA,内阻约为1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0A;
开关S,导线若干。
⑴ 依照实验电路图将图中的实物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⑵ 实验中电源应该选用 ;电流表应该选用 。
U/V 0 0.5 0.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6.3
I/A 0 0.05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0.23 0.25 0.27 0.27
⑶ 实验测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依照这些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纸中描绘出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四.计算题(共3题28分,其中17题10分,18题8分,19题10分)
17.如图所示,AB是一倾角为θ=37°的绝缘粗糙直轨道,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30,BCD是半径为R=0.2m的光滑圆弧轨道,它们相切于B点,C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整个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 = 4.0×103N/C,质量m = 0.20kg的带电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斜面AB对应的高度h = 0.24m,滑块带电荷q = -5.0×10-4C,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sin37°= 0.60,cos37°=0.80。求:
(1)滑块从斜面最高点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18.如图甲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金属导轨MN、PQ平行地固定的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0.20cm,两导轨的左端之间连接的电阻R=0.40,导轨上停放一质量m=0.10kg的金属杆ab,位于两导轨之间的金属杆的电阻r=0.10,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一水平外力F水平向右拉金属杆,使之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金属杆开始运动经t=5.0s时,
(1)通过金属杆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金属杆的速度大小;
(3)外力F的瞬时功率。
19.在如图所示的空间区域里,x轴下方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跟x轴负方向成60°角,大小为E = ×105N/C,x轴上方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一质子以速度υ = 2.0×106m/s由x轴上A点(OA = 20cm)从与x轴正方向成30°角射入磁场,恰好从坐标原点O穿过x轴射入电场,已知质子质量m=1.6×10-27kg,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质子经过电场后,再次射入磁场的
位置和方向.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物理试卷答案
1-5.BADCC 6-10 DDABB
11 ABD 12 B 13 ACD 14 D
15.答案:12Ω,“×10挡”,调整欧姆零点
16.解:⑴ 实验原理和实和连线如图所示。
⑵ E1、A2
⑶ I—U曲线如图所示。
17解:(1)滑块沿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 =(mg + qE)cos37°=0.96N (2分)
设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得
(mg + qE)h - (2分)
解得 v 1= 2.4m/s 。 (1分)
(2)滑块从B 到C 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mg + qE)R(1-cos37°)=(2分)
当滑块经过最低点时,有
FN-(mg + qE)=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FN,= FN((1分)
解得:FN,=11.36N(1分)
18解:(1)由图象可知,1分)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金属杆的电流)(1分)
用右手则定判断出,此时电流的方向由b指向a(1分)
(2)金属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1分)
因(1分)
(3)金属杆速度为v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
由图象可知,U与t成正比,由于R、r、B及L均与不变量,所以v与t成正比,即金属杆应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分)
金属杆运动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5.0s末时对金属杆有F-BIL=ma,解得F=0.20N(1分)
此时F的瞬时功率P=Fv=1.0W(1分)
19.解
(1)由几何知识可得:r=0.2m,(2分)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得B=0.1T(2分)
(2)
粒子进入电场的方向刚好与电场方向垂直,所以做类平抛运动,
沿电场线方向由S1=
垂直电场线方向S2=vt
几何关系:
可得:t=s
所以再射入磁场离O点距离为S=,即从A点射入。
由类平抛推论及几何关系可得粒子再次射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向成角度为

(本步骤求出位置得4分,求出方向2分)
第2题
第8题
N
S
A
i
t
o
i
t
o
i
t
o
i
t
o
B
C
D
第9题
v
B
A
E
第13题
B
E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V
a
M
N
Q
P
R
F
b

2
0
U/V
t/s
1
3
4
5
0.2
0.4
0.6

第18题
第19题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政治(文科)试卷
命卷:瓯海中学 审卷:永嘉中学
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道德模范闪耀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 理想信念对道德模范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 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2.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坐井观天 B.削足适履 C.庖丁解牛 D.刻舟求剑
3. 2011年9月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刊登一项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能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新型化合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4.宋代诗人陈简斋在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的静止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据此材料,回答5-6题
5.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
①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近几年,由“蒜你狠”到“蒜你跌”,由“豆你玩”到“苹什么”,……一系列反映物价涨跌的网络语言兴于人们的茶余饭后。这些网络新语的出现充分说明
A.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B.网络技术的发展决定人的意识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社会环境
8.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A.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B.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A.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确定的
B..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C..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D.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11.“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2010年发表了《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等共同文件,确定三国在机制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中加强合作,三国间的合作较以往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联系的新形式
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建立事物间的联系
C.任何两个具体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因人的意志而变化
13.201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上述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寓意最贴近的是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C.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4. 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既具有中国独有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蕴含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面是两只鸡雏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对该画意象的认识准确的是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和主观想象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C.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16. 2011年7月26日,“蛇龙号”在第二次下潜实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这将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细的调查平台,为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材料集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7.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8. 2011 年7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亲切看望两岸青年朋友,与大家共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共同展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胡锦涛特别强调,青年昭示着未来,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希望两岸青年一代接过发展两岸关系的接力棒,更加踊跃地投身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携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材料告诉我们
①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事物的量变必定引起质变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④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我国某出口企业带来的连锁反应,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连锁反应中各环节相应的对策。从哲学上看
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0. 2011年6月4日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9月2日,国家海洋局认定油田开发公司——康菲石油公司未能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注、停钻、停产作业。渤海海域溢油事故为我国近海石油开发安全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把此事故当做“反面典型”来抓,以此启示相关企业要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体现了
A. 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B.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 D.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21.2011年10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建设暨高铁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近几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④① D.③④
22.古今中外大量家族兴衰史表明,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故世人称“富不过三代”。调查发现,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自立能力差,是富家孩子的通病。富人家庭要想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必须
①加强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②加强对孩子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为孩子的成才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
④积极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2011年,公安部侦破重庆“4-20”特大地沟油案件。自2006年以来,我国就频频爆出地沟油事件。不法商贩将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回收处理后重新搬上餐桌。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沟油”制售从小作坊升到大工厂,产业分工细化为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多个环节,“地沟油”生意不但打不死,甚至越做越大。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B.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对立的
24.2011年4月25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月提至3000元/月,并将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对于3000元起征点是否合理、级次级距调整是否会加重中等收入人群负担、如何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税收征管等问题,社会不同阶层反应不一。如果你为个税改革建言献策,从哲学上看应该
①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实现同步富裕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兼顾长远
③树立群众观点,个税起征点越高越好
④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25.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二、主观题部分(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近年来,随着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浙江省也抓住了机遇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了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渐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27.(12分)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出现日益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继2009年西南5省遭遇百年不见的大旱,2010年7月以来,南方多省又相继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形成大面积洪涝灾害,而刚进入初冬,东北地区便遭遇暴雪袭击,让人们防不胜防。从大旱、大涝到大雪,全国上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灾救灾。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思考造成灾害的原因。旱、涝、雪的直接原因在于降水的多少,而大的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各种极端的气候事件。而灾害背后更有人祸因素: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利设施不足,各种应急不力等。灾害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意义重大。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道理的?(12分)
28.(12分)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善治者均以治水为重,或者说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局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则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
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我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的哲学依据。(12分)
29.(14分)“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据此,有人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进行评析。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政治(文科)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D B C C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B B B B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B C
二、主观题部分(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
①辩证地具体地把握各地实际。浙江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5分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浙江省积极推进、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又做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5分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统一部署,避免恶性竞争,又科学分工。2分
27.(12分)
(1)全国上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旱排涝,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4分
(2)在抗灾救灾的过程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反思原有发展理念,深化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以及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4分
(3)从灾害形成的原因到总结经验教训,继而形成新的科学发展认识,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4分
28.(12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3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重视水利建设有助于形成“盛世”。(3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是民本思想的体现。(3分)
④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水利兴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3分)
29.(14分)
(1)笼统地说细节决定成败是片面的。(2分)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关键的细节对事物的起着决定作用。(4分)
(3)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区别,其地位、作用和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当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节无法替代整体的功能,细节又不可能决定成败。(4分)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分)
人民币不
断升值
出口产品的价格缺乏竞争力
产品的市场份
额数量下降
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①到境外
投资办厂
③压缩生
产规模
②降低产
品价格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ěi) 龟裂(jūn) 逋慢(pū) 寒盟背信(méng)
B.八佾(yì) 号哭(háo) 乳媪(ǎo) 更相为命(gèng)
C.山阿(ē) 不惮(dàn) 强颜(qiǎng) 情不自禁(jīn)
D.任安(rèn) 渔父(fǔ) 孙膑(bìn) 太子洗马(xiǎn)
2.下列各句中文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那是一颗振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的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B.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混混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C.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蛊惑,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D.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沈永平的一项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与环境急剧 ,进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
②教育界人士提醒广大中学生及家长,选择去国外读大学要因人而异,国外留学并非人人 。
③考古工作者开展了抢救性发掘,一个 三千年的神秘古国——庸国,逐渐被揭开了面纱。
A.退化   适合   湮没
B.蜕化   适应  淹没
C.退化   适应  湮没
D.蜕化   适合  淹没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B.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C.所以开明的行政者对于民意是顺水推舟的,民意得到畅达,社会也就健全地发展了起来。
D.似这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在他眼里都算不了什么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B.依我看,革命与诗歌共享幻想与激情,但革命一旦转换成权利,往往就会成为自身的敌人。
C.桐城派之所以“别树一宗”,由于并非清代文化政策或传统势力的支持和影响,而是因为它的理论具有一定合理性。
D.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6.在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合适的一项是
鲁迅先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他教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这部活书。” ,所以他主张要扩大眼界,扩大生活范围,“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A. 这样,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才有丰厚的“库存”。
B. 这样,才有丰厚的“库存”,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
C. 生活有丰厚的“库存”,这样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 罗枯肠,无从下笔。
D. 才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因为生活有丰厚的“库存”。
7.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得在云中躲闪。
B.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C.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蛇,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
D.昆虫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记叙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B.屈原,名平,字原,“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品为《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C.《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典籍。“论”指“论纂”,“语”指言论。《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章”和“篇”。所谓“篇”,即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章”则是若干“篇”的集合。
D.作为主题同为爱情的剧本,《罗密欧和朱丽叶》肯定了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的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而《西厢记》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不及大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蟪蛄不知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二)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9.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
B.且适南冥也 适,到,往
C.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勉,勉励
D.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痛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B.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C. 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D. 上古有大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者,以八千岁为春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 B.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D.此小大之辩也
1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B.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C.念亲戚,顾妻子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B.衣赭衣,关三木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4.下列句子在句式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彼且奚适也
A.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B.之二虫又何知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齐谐》者,志怪者也。
1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逍遥游》中的朝菌、蟪蛄、鲲、鹏、斥鴳等形象,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被用来阐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的观点。
B.语段中关于鲲鹏的文字与《逍遥游》一文的开头语意上是重复的,都提到了鹏的来历,都写了鹏的南徙,以及受到“小虫”的奚落。这说明了庄子尽管想象力丰富,文章汪洋恣肆,但缺乏必要的严谨。
C.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污浊的环境中也不肯轻易去死,是因为《史记》还没有完成,还没有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D.《报任安书》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
16.翻译下面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三.《论语》阅读题(共8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的 精神的。(1分)
(2)曾皙的志向似乎不符这种精神,孔子却对他大加赞赏。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孔子赞赏曾皙的原因。(3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1)上文反映了孔子的哪一种教育原则?(1分)
(2)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笑谈大先生(节选) 陈丹青
①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②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③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
  ⑤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⑥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 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⑦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⑧我喜欢鲁迅,还因为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⑨“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
⑩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 ▲ 、 ▲ 、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19.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所在。(2分)
20.第④段中写道“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仔细阅读③④两段文字,概括“五四那一两代人”的模样的特点。(3分)
21.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赏析。(5分)
22.根据上下文语意,在第⑩段的 ▲ 处,填入相应的词语。(2分)
23.中国古语说“相由心生”,西方的谚语说“只要看见你的容颜,我便仿佛来到你的心灵深处”,对于“相”和“心”,结合以上文章,谈谈你的想法。(4分)
五.语言运用(共6分)
2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
西方学者奉政府之命给“人道干预”作了如下解释。请将它们改为一个长句。
要求:(1)涵盖材料全部内容,(2)必须是单句。(4分)
⑴人道干预是由一些国家采取的武力强制行为。
⑵人道干预不必得到被干预国的同意。
⑶人道干预的目的是预防或制止严重而广泛违反人权或国际人道法。
⑷人道干预的实施可以经过联合国授权也可以不经过联合国授权。
25.阅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总起句,字数不超过10个字。(2分)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六.默写(每空格1分,共6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5. ,而后乃今将图南。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七.作文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7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
1.C(A逋bū慢; B 更gēng; D任rén安 )
2.C(A震颤 B浑浑噩噩 D殒身不恤 阴谋秘计)
3.A
4.D
5.B(A “巩固和提高……成果”搭配不当;C “由于并非”语序错误;D“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中心语残缺)
6.B (“这样”是承前指鲁迅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这部活书”这句话,而这句话是有“丰厚的库存”的前提条件,因而排除CD。又因为“丰厚的库存”是“不致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的原因,所以排除A,选B。)
7.B(ACD为拟人)
8.C(“篇”和“章”调换)
二.文言文阅读
9.D(恨,遗憾)
10.C(A 在,对;B表转折,表修饰; D把,来)
11.B(A 知—智;C摩—磨;D辩—辨)
12.A
13.B(A名词用作状语;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形容词用作名词)
14.B(A省略句;B宾语前置;C介宾结构后置;D判断句)
15.B(“缺乏必要的严谨”错)
16.翻译
(1)彭祖如今因长寿而特别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2)至于那些被正义公理激愤的人不是这样,这是有迫不得已的缘由(情况)。
三.《论语》阅读
17.(1)入世;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意思相近即可)
(2)原因一:孔子虽提倡积极入世,但多年的奔波,多次的碰壁,让他心灰意冷,曾皙描绘的图景,正与孔子此时,“知时而不求为政”的心情契合。原因二:曾皙所阐述的志向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政治理想的写照。(言之成理即可)
18.(1)因材施教
(2)要点: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在当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原因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比如智力差异、学习基础差异、特长差异、兴趣区别等,这就要求教育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四.现代文阅读
19.①鲁迅先生长得好看。②鲁迅先生很好玩
20.①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 ②各有各的可圈可点 ③一个个都是书生文人的本色
21.①运用了比较的手法。
②更加突出了鲁迅先生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和西方文豪比,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22.心胸狭窄、不知宽容(意思对即可)
23.(1)“相”和“心”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常常反应着他的内心状态。(老师有老师的范,屠夫有屠夫的范。)
(2)“相”和“心”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一个人的容貌体态并不能判断他的心灵是高尚还是卑鄙。(卡西莫多模样丑陋,心地善良。)
(从任何一个方面回答,或两方面都有兼顾,能自圆其说,均可给分。)
五.语言运用
24.人道干预是不必得到被干预国的同意、经过或者不经过联合国授权、为预防或制止严重而广泛违反人权或国际人道法、由一些国家采取的武力强制行为。
25.孔子对“礼”非常重视。
六.默写
1.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仲尼厄而作《春秋》
3.茕茕独立
4.晓来谁染霜林醉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6.不义而富且贵
七.作文(共30分)
(以21分为基准分数)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历史试卷 2012.1
命题:瓯海中学 审题:永嘉中学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该称谓最早出现于
A.公元前2世纪初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2.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②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④松赞干布归附唐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教育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4.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5.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家,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有研究。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理念论
B.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被时代证明都是正确的
C.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伦理学至今被学界尊为权威
D.在哲学观点上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6.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时,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为此他采用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了国家银行。这一措施不能够
A.巩固国家信用 B.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
C.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7.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
下列华盛顿的活动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②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③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④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荒野雄狮”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指的是拿破仑
A.指挥土伦战役 B.发动热月政变 C.镇压巴黎王党暴乱 D.发动雾月政变
9.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下列对拿破仑评价正确的是
A.重建君主制导致大革命成果付诸东流 B.侵略战争阻碍各国人民反封建斗争
C.对近代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D.宣扬“民族主义”造成欧洲分裂
10.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1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并指出:“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据此概括孙中山辞职的原因不包括
A.履行对袁世凯的承诺 B.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
C.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D.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12.下列关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进程中始终坚持非暴力
②消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
③是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
④最终目标是实现印度的自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有两个伟大的理论发现,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一个是唯物史观。如果你要深入学习第二个理论,主要需要选择下列哪本书
A B C D
14.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③《<共产党人>发刊词》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16.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7.下列中国现代化工业产品或者工程与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有重大关联的是
A B C D
18.据牛顿的朋友介绍,牛顿是受苹果落地的启发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这反映了牛顿的
A.善于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B.勤奋的探索精神
C.注重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D.严肃的科学态度
19.某科学著作阐述了这样的基本原理: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这一著作应该是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0.“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A.日德兰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2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②英俄签订协约 ③英法签订协约 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2.西方一评论家曾经这样评价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23.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做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A.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24.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实际上是
A.维护和尊重殖民地的主权 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 D.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
25.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记第六》
材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材料三 上还京……诏位曰:“鄂罗斯入我边塞,侵扰鄂伦春、索伦、赫哲、飞牙喀等处人众,盘踞雅克萨四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6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了实现优选官员,唐太宗做了哪些努力?(4分)
(3)材料三出自民国初年一位史家的记录对于“鄂罗斯”的侵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是如何应对的?最后结果如何 (8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对迎接这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列宁本人就承认:“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苏俄在建国初期为什么“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在如何进行生存斗争的?(6分)
(2)列宁为什么要作出“让步”?试分析“让步”的进步意义。(8分)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军备费用支出的愚蠢深表遗憾,……世界的现状与前景从来没有像目前那么和平。”
——1913年英国财政大臣在接见《每日纪事报》记者时说
材料二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首:
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
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
啊,啊,啊,啊!
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三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四 1916年11月中旬: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病势日益加剧,发展日益加速。欧洲正像一个狂暴的疯子,头向下,一直栽落到深渊。在德国,已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声称“往后再也不能容忍无赖和寄生虫”。其他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这样,一切大小国家将成为大杀戮的参加者,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
——罗曼·罗兰日记(《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1)你认为材料一中英国财政大臣对时局的分析准确吗?请说明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3)材料四中德国“男女公民全体动员”说明了什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6分)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C D D B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C D C D A D C
21 22 23 24 25
B B A D 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50分)
26.(18分)
(1) 努力: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的统一发展;统一车轨,促进全国交通的通畅;统一文字,促进文化的统一发展。(6分)
(2) 努力:完善科举考试,吸引人才;(2分)实行地方举荐,广开选官途径。(2分)
(3) 应对:亲自了解敌情,制定方略(2分);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在军事上占据优势;(2分)通过外交和军事的双重手段,迫使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2分)结果:认定了中俄边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2分)
27.(14分)(1)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干涉,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应对:工作重心转到军事方面;经济上采取战时共主义政策;(6分)
(2)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4分)
是新形势下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分)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分)
28.(18分)
(1)不准确。(2分)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欧洲出现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4分)
(2)变化:为祖国和自由而战的信念发生动摇甚至被否定.(2分)
原因:战争持续时间比预期的长;战争异常激烈,伤亡惨重;士兵们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对专制的恐惧和反思。(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3)说明德国已经精疲力竭,正在作垂死挣扎。(2分)德国的这种做法使世界大战的破坏和带来的灾难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并延缓了大战的结束。(4分)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文科)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参考公式: (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计算器)
棱柱的体积公式 棱锥的体积公式 ( http: / / www. / )
其中表示棱柱的底面积, ( http: / / www. / )表示棱柱的高 其中表示棱锥的底面积, ( http: / / www. / )表示棱锥的高棱台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 http: / / www. / )其中S1、S2分别表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 球的体积公式h表示棱台的高 其中 ( http: / / www. / )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P:2+2=5,Q:3>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P或Q”为假,“非Q”为假 B.“P或Q”为真,“非Q”为假
C.“P且Q”为假,“非P”为假 D.“P且Q”为真,“P或Q”为假
2.若集合,集合,则“”是“”成立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图1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 )
A. 9 B. 10
C. 11 D. 12
4.曲线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是 ( ▲ )
A、HYPERLINK " http://www./" B、 C、HYPERLINK " http://www./" D、
5.若圆HYPERLINK " http://www./"和关于直线HYPERLINK " http://www./"对称,则的方程是( ▲ )
HYPERLINK " http://www./" HYPERLINK " http://www./"
6.已知直线HYPERLINK " http://www./" EMBED Equation.3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②若HYPERLINK " http://www./" EMBED Equation.3
③若 ④若HYPERLINK " http://www./" EMBED Equation.3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
A.①④ B. 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双曲线上的点P到点(5, 0)的距离是15, 则点P到点(-5, 0)的距离是
A.7 B. 7或23 C. 23 D. 9或23 ( ▲ )
8.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线段上有两个动点E,F,且,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
(A)
(B)
(C)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D)
9.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其中是函数的导函数),下面
四个图象中的图象大致是( ▲ )
10.已知是椭圆的两焦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过一焦点引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则动点Q的轨迹为 ( ▲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
12.函数,,则函数的最小值是 ▲ ;
13.在正方体 ( http: / / www. / )-中,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 ;
14.设,若,则 ▲ ;
15.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
,现将沿BD翻折
至,使二面角的大小
为,求和平面BDC所成角的
正弦值是 ▲ ;
16.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
为,与抛物线准线的交点为,点在抛物线准线上的投影为,
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1)点在以原点为顶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上,求抛物线方程;
(2)已知双曲线经过点 ( http: / / www. / ),它渐近线方程为,求双曲线 ( http: / / www. / )的标准方程。
18.(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底面为矩形的四棱锥中,平面,,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
(3)是否存在正实数使得平面平面?
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题满分10分)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 ( http: / / www. / ),离心率.
(1)求此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 ( http: / / www. / ),若与此椭圆相交于 ( http: / / www. / ),两点,且 ( http: / / www. / )等于椭圆的短轴长,求的值;
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HYPERLINK " http://www./"是的一个极值点.
(Ⅰ)求HYPERLINK " http://www./"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当时,求方程的解的个数.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D A B D C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 12.3 13.
14. 15.0.75 16.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解:(1)设抛物线方程为 ( http: / / www. / )或 ┄┄┄┄(2分)
将点A(2,-4)代入解得方程为: ( http: / / www. / )或 ┄┄┄┄┄┄┄┄┄(5分)
(2)解析: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 http: / / www. / ),将点代入可得 ( http: / / www. / )。
故答案为。 ┄┄┄┄┄┄┄┄(10分)
18.(本题满分10分)证明:(1)连接BD与AC交于点O,连OE,底面ABCD为矩形,O是DB的中点,又E是PD的中点,,


(2)平面,,,
又底面是矩形,,,
又,;
(3)存在满足条件。 当时,即PA=AD,,
又由(2)知 ,,
又,
19.(本题满分10分)解:设椭圆方程为 ( http: / / www. / ),
则 ( http: / / www. / ),, -----------------------------------------------------(2分)
( http: / / www. / ) ( http: / / www. / )所求椭圆方程为. ┄┄┄┄┄(4分)
(2)由 ( http: / / www. / ),消去y,得,
则 ( http: / / www. / )得 (*)
设 ( http: / / www. / ),则, ( http: / / www. / ),
,------------------------------------ -----------(7分)
( http: / / www. / )
解得.,满足(*) ( http: / / www. / ) ┄┄┄┄┄┄┄(10分)
20.(本题满分12分)解:(Ⅰ)HYPERLINK " http://www./".
∵是HYPERLINK " http://www./"的一个极值点,
∴是方程HYPERLINK " http://www./"的一个根,解得. ┄┄┄┄┄(2分)
令HYPERLINK " http://www./",则,解得HYPERLINK " http://www./"或.
∴函数HYPERLINK " http://www./"的单调递增区间为,HYPERLINK " http://www./". ┄┄┄┄┄(5分)
(Ⅱ) ┄┄┄┄┄(7分)
┄┄┄ ┄┄(9分)
┄┄┄┄┄┄┄┄(12分)
-2
2
O
1
-1
-1
1
O
-2
2
1
-1
-2
1
2
O
-2
-2
2
1
-1
1
2
O
-2
4
1
-1
-2
1
2
O
-2
2
-1
2
4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英语试卷 2012.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三部分,共78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any chairs should the speakers have for tonight
A. 5. B. 10. C. 12.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Try to follow the man.
B. Repeat what she just said.
C. Tell the man a story.
3.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mall. C. In a factory.
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Husband and wife. C. Classmates.
5.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to stay at home.
B. He will join the woman in the afternoon.
C. He needs to deliver a television this afternoon.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Jane
A. She didn’t eat enough for lunch.
B. She always borrows money form Bob.
C. She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with her.
7. What does Bob do about the situation
A. He will treat her to lunch.
B. He will lend her some money.
C. He suggests that she turn to someone else for help.
8. Who will talk to David in the end
A. Jane. B. Bob. C. someone els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did the woman think the boy was going to do today
A. Play football. B. Trade stamps. C. Visit a friend.
10. When did the woman stop collecting stamps
A. Over a decade ago. B. Over two decades ago. C. Over three decades ago.
11. How many people will look at stamps tonight
A. Four. B. Three. C. Two.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y did the man’s boss shout at him
A. He was careless about his work.
B. He was caught playing computer games.
C. He was late for work.
13. What happened when he was going to go home
A. His computer broke down.
B. The boss wa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work.
C. He was told to work overtime.
14. What promise did the man make
A. Go to sleep early. B. Get up early. C. Work har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y does Lone Hotel offer such an attractive package
A. For a public holiday. B. For its anniversary. C. For the low season.
16. What does the man’s regular hotel offer
A. A 35% discount. B. A 40% discount. C. An air ticket.
17. What does the man mean in the last sentence
A. He wants to have the number.
B. He wants to save some money.
C. He won’t stay at Lone Hotel.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How many times does the man ask the waiter for a drink
A. 2. B. 3. C. 4.
19. Why does the waiter refuse to serve the man
A. The man appears to be drunk.
B. The man is too young to be allowed to drink.
C. The man can’t pay for his drinks.
20. What does the man mean when he cries out, “Man! How many bars do you work at
A. He can’t understand why the waiter changes his job so often.
B. He thinks he has met the same waiter in different bars.
C. He is angry that the waiter keeps following him.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单项填空 ( 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
21. I hope, first of all, that we shall never lose _____ heart in face of _____ failure.
A. the; a B. 不填; the C. 不填; 不填 D. a; the
22. I know that Thanksgiving Day ____ on the last Thursday of November. Could you tell me how you usually ______ it in your country
A. rests; congratulate B. places; remind C. bids; remember D. falls; observe
23. The lawyer listened with full attention, _____ to miss any point.
A. not trying B. trying not C. to try not D. not to try
24. Mistakes don’t just happen; they occur for a reason. Find out the reason, and then making the mistake becomes ______.
A. necessary B. important C. essential D. worthwhile
25. _______ the smoke come out of the building, my first thought was to call the fire department.
A. Having seen B. When seeing C. When I saw D. Seeing
26. ______ your brother or you to blame for the broken TV set
A. Be B. Are C. Is D. Were
27. Many people believe we are heading for environment disaster _____ we basically change the way we live.
A. if B. but C. unless D. once
28. --- He was born and grew up in the town.
--- _________ he knows it so well.
A. No doubt B. No problem C. No curiosity D. No wonder
29. Any help from you will be greatly appreciated. Please give me a reply at your earliest ____.
A. interruption B. instruction C. consideration D. convenience
30. I have got a loaf of bread; now I’m looking for a knife____.
A. to cut it with  B. to cut with it 
C. with it to cut  D. it to cut with
31. If you do not know how to _____ yourself at table in a foreign country, you should copy the host.
A. dress B. tell C. show D. behave
32. We haven’t come to an agreement. We shall, ______, return to the discussion next week.
A. anyhow B. therefore C. otherwise D. however
33.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are being built now even in some small cities _____ space.
A. in search of B. in place of C. for lack of D. for fear of
34. We are glad to see the suggestions _____ by the Students’ Union have turned out to be working rather well.
A. put out B. put up C. put forward D. put down
35. --- Is everyone here
--- Not yet. Look, there ____ the rest of our guests!
A. come B. comes C. is coming D. are coming
36. Remember that there is still one point _____ we must clear at the conference tomorrow.
A. where B. why C. when D. that
37. Only when I got here _________ that I had made a big mistake.
A. did I realize B. I realized C. I have realized D. have I realized
38. --- Guess what, we’ve got our visas for a short-term visit to the UK this summer.
--- How nice! You _____ a different culture then.
A. will be experienced B. have experienced
C. have been experiencing D. will have experienced
39. I’ll join you later because there are a few things I need to _____ in my office first.
A. attend to B. apply for C. appeal to D. approve of
40. --- I am sorry to have been so rude to you.
--- ________.
A. No matter B. All right C. You are welcome D. That’s all righ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下列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In this modern world, we rush around all day, doing things, talking, sending and reading messages. We are always on, always connected, always thinking, always talking. There is no
41 for stillness.
And when we are 42 to be still because we’re in line for something, or waiting at a doctor’s appointment, or on a bus or train, we often 43 something to do. Some will play with mobile devices, others will read something. Being still isn’t something we’re 44 .
This comes at a 45 : we lose that time for 46 , for observing and listening. We lose peace.
And 47 still: sometimes too much action is worse than no action at all. You can run around crazily, but get 48 done.
Take a moment to think about 49 you spend your days. Are you constantly rushing around Are you constantly reading and answering 50 or checking on the news and the latest stream of information Are you always 51 through your schedule
Is this how you want to spend your 52 If so, peace be with you. If not, take a moment to be 53 . Don’t think about what you have to do, or what you’ve done already. 54 be in the moment.
Then after a minute or two of doing that, consider your life, and how you’d 55 it to be. See your life with less movement, less doing, less rushing. See it with more stillness, more consideration, more 56 .
Then be that vision.
It’s pretty simple: all you have to do is sit still for a little bit each day. 57 you’ve gotten used to that, try doing less each day. Breathe when you feel yourself moving too 58 . Slow down. Find happiness now, in this moment, instead of 59 for it.
60 the stillness. It’s a treasure, and it’s available to us, always.
41. A. place B. chance C. freedom D. time
42. A. forced B. ordered C. invited D. told
43. A. have B. find C. buy D. get
44. A. familiar with B. interested in C. curious about D. used to
45. A. cost B. risk C. loss D. danger
46. A. play B. food C. consideration D. sleep
47. A. further B. worse C. farther D. deeper
48. A. everything B. anything C. nothing D. something
49. A. how B. where C. why D. whether
50. A. questions B. problems C. phones D. messages
51. A. walking B. rushing C. stepping D. going
52. A. school B. youth C. work D. life
53. A. silent B. patient C. still D. quiet
54. A. Nearly B. Just C. Ever D. Already
55. A. like B. decide C. choose D. need
56. A. activity B. peace C. study D. research
57. A. Because B. Until C. Once D. Unless
58. A. frequently B. slowly C. fast D. quickly
59. A. asking B. sending C. calling D. waiting
60. A. Value B. Miss C. Owe D. Hol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 baby camel asked his mother, “why do we have such large hoofs on our feet?” She turned to him and began her explanation.
“The big hoofs are to keep us from sinking into the sand.”
“Oh!So why do we have long eyelashes?”
“It’s to protect our eyes from the sand.”
“Why the big humps?”
“That is to store fat and have enough energy to go long distances in the hot desert!”
“I see!”the baby camel stretched his neck and looked up at his mother.“Then what are we doing in this cage in the middle of a zoo?”
Like the baby camel, I had asked the same kind of questions. When my blindness set in, I first locked myself in a cage of self-pity and bitterness. I was tired of walking out of that dark cage.
Heavens! What was I thinking Those bars were self-imposed (自我强加的). Finally, eagerness to leave it inspired me to open my ears to hear a reassuring whisper——I was created for much more.
I broke down those bars and stepped out into the desert of life. I walked difficultly through the heat with determination. And the hooves of confidence kept me from sinking into the sand of danger.
Each time I reached another point on my journey, my eyes saw a whole new world with opportunities to make a difference. Best of all, I was pleased that I was indeed created for much more! Bars come in all sizes and shapes. But none can hold up the force of determination that breaks them down.
Step back and peek at what bars limit you. Take a deep breath, break them down, and come out into the freshness of a new life!
61.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baby camel and his mother is quoted to _____.
A. show the hard life of camels
B. encourage readers to ask questions
C.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D. make the passage interesting
62. In the passage, the underlined word “bars” refers to ______.
A. the cage for the author to stay in
B. the cage for the camels to stay in
C. the bad self-imposed situation around the author
D. something lying here and there in the desert
6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author _______.
A. feels sad about the baby camel
B. seems to like the mother camel’s situation
C. still can’t recover form the bitterness
D. once felt hopeless in his life
B
Barbara and Barry Zucker--- Pinchoff, both doctors from New York City, took their three daughters on a walking safari(旅行)last year in Tanzania. Barbara told about their experience in Kinbero, “It is the most remote(遥远的)place we have ever been to,” camping with a few other Americans, two Tanzanian guides, and several Hadza(哈扎人)who had time to sit and chat because they had just killed a giraffe.
About 400 members of the Eastern Hadza tribe(部落)live in Tanzania today, the only hunter-gatherers who remain in Africa. The Hadza hunt game, gather edible plants and honey, and move from place to place whenever the weather changes. Every two weeks or so, they move to a new campsite.
At the Pinchoffs’ campsite, three Hadza men stopped by to visit and ended up staying three days. One of the guides gave the men a cigarette. They took out the tobacco, put it in a pipe, and lit the pipe with fire they started.
It takes less than two hours for Hadza women to build a new camp. They make huts(茅屋)by bending branches into round structures about six feet high, and then covering them with long, golden grass. If the weather is very wet, the women may choose a dry cave to set up a camp. Some rock caves have been used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are decorated(装饰)with ancient rock paintings. Whether they sleep in huts, caves or in the open, the Hadza cover themselves only with thin cloths and depend on fire to keep them warm.
The Hadza refuse to be “settled” into villages or to have the life of farmers. By 1979, almost all of them had returned to their old ways. They Hadza may be the only tribe in Africa that has never paid taxes.
64.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
A. one of the author’s travel experiences
B. the life of the Hadza tribe in Tanzania
C. Barbara’s walking safari in Tanzania
D. the efforts of the Hadza to keep their old ways
6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life of the Hadza
A. They change their campsites regularly. B. They live mainly on farming.
C. They keep warm using leaves at night. D. It takes them a long time to set up a camp.
66. Where do the Hadza live in wet weather
A. On the farm. B. In huts. C. In caves. D. In the open.
C
HOTEL INFORMATION
Baymont Inn Ft.Lauderdale
3800 W.Commercial, Ft. Lauderdale.FL 33309
Lowest Prices 110% Guaranteed (保证)
Room Information
Rooms are equipped with Double, Queen , or King bed (s) , smoking or non-smoking based on location and availability. Provided in each spacious guest room is a hair dryer, coffee maker, iron, ironing board, 25’TV and guest voice mail.
Hotel Amenities:Air Conditioned, Free Parking, 24 Hour Front Desk, Pool, Television with Cable, Coffee Maker in Room, Hairdryers Available.
Beach Plaza Hotel
625 N.Fort Lauderdale Beach Blvd, Ft.Lauderdale, FL 33304
Room Information
The oceanfront accommodations at Beach Plaza Hotel are some of the most affordable on Fort Lauderdale Beach.Each room features direct-dial telephone, cable television and daily maid service.The very affordable efficiency studios even include full kitchens! All rooms surround the private poolside garden courtyard.
Hotel Amenities:Air Conditioned, Coffee Maker in Room, 24 Hour Front Desk, Parking, Hairdryers Available, Pool, Television with Cable.
Fort Lauderdale Plaza Hotel
3711 N.Ocean Blvd, Ft.Lauderdale, FL 33308
Room Information
Guest rooms feature TVs, in-room movies, Internet access, in-room safes, alarm clock radios, hairdryers, refrigerators, microwaves, and balconies.
Hotel Amenities:Parking,Heated Pool, Television with Cable, and Coffee Maker in Room.
67. Which hotel gives a promise
A. Baymont Inn Ft . Lauderdale. B. Beach Plaza Hotel.
C. Baymont Inn Hotel. D. Fort Lauderdale Plaza Hotel.
68. In which hotel parking is the cheapest
A. Baymont Inn Ft . Lauderdale. B. Beach Plaza Hotel.
C. Baymont Inn Hotel. D. Fort Lauderdale Plaza Hotel.
69. If you ______ , you will probably go to Beach Plaza Hotel.
A. enjoy seeing films without leaving your hotel room
B. are fond of swimming in heated water
C. want to eat food cooked by yourself in the hotel
D. are a cigarette smoker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to the ads
A. All of the three hotels provide television with cable.
B. You can keep your money in the room safe in Fort Lauderdale Plaza Hotel.
C. In Beach Plaza Hotel a 24-hour maid is available.
D. While staying in Fort Lauderdale Plaza Hotel, you can surf the Internet.
D
Imagine you’re at a party full of strangers. You’re nervous. Who are these people How do you start a conversation Fortunately, you’ve got a thing that sends out energy at tiny chips in everyone’s name tag (标签). The chips send back name, job, hobbies, and the time available for meeting — whatever. Making new friends becomes simple.
   This hasn’t quite happened in real life. But the world is already experiencing a revolution using RFID technology.
  An RFID tag with a tiny chip can be fixed in a product, under your pet’s skin, even under your own skin. Passive RFID tags have no energy source — batteries because they do not need it. The energy comes from the reader, a scanning device (装置), that sends out energy (for example, radio waves) that starts up the tag immediately.
   Such a tag carries information specific to that object, and the data can be updated. Already, RFID technology is used for recognizing each car or truck on the road and it might appear in your passport. Doctors can put a tiny chip under the skin that will help locate and obtain a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At a nightclub in Paris or in New York the same chip gets you into the VIP (very important person) section and pays for the bill with the wave of an arm.
   Take a step back: 10 or 12 years ago, you would have heard about the coming age of computing. One example always seemed to surface: Your refrigerator would know when you needed to buy more milk. The concept was that computer chips could be put everywhere and send information in a smart network that would make ordinary life simpler.
   RFID tags are a small part of this phenomenon. “The world is going to be a loosely coupled set of individual small devices, connected wirelessly,”predicts Dr. J. Reich. Human right supporters are nervous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such technology. It goes too far tracking school kids through RFID tags, they say. We imagine a world in which a beer company could find out not only when you bought a beer but also when you drank it. And how many beers. Accompanied by how many biscuits.
   When Marconi invented radio, he thought it would be used for ship-to-shore communication, not for pop music. Who knows how RFID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will be used in the future. Here’s a wild guess: Not for buying milk.
71.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with the help of RFID tags, people _______.
A. will have no trouble getting data about others
B. will have more energy for conversation
C. will have more time to make friends
D. will not feel shy at parties any longer
72. Passive RFID tags chiefly consist of _______.
A. scanning devices B. radio waves C. batteries D. chips
73. Why are some people worried about RFID technology
A. Because children will be tracked by strangers.
B. Because market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more fierce.
C. Because their private lives will be greatly affected.
D. Because customers will be forced to buy more products.
74. The last paragraph implies that RFID technology _______.
A. will not be used for such matters as buying milk
B. will be widely used, including for buying milk
C. will probably not be used for pop music
D. will be limited to communication uses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英 语 答 题 卷
第II卷(共22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二节,满分22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共有10处错误,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例如:It was very nice to get your invitation to spend ∧ weekend with you. Luckily theI was completely free then, so I’ll to say “yes”. I’ll arrive in Bristol at around 8 pm in am onFriday evening.
In the past my hometown was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 Thick trees and green grass could

be seen anywhere. In order to build more house and grow more crops, people cut down much

more trees. As time went on, the whole forest was almost destroyed. Gradually, the green hills

turn wasteland. As a result, sandstorms struck us now and then, from which we were suffered

a lot. So I do wish all the people could realize the terribly disaster caused from man. What’s

more,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our nature and punish those who against the law.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12分)
假设你是新华中学的学生李华。你和在上海上学的英国朋友Tom约好下周末去北京旅游,但你因故不能赴约。请你根据以下要点用英语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
表示歉意;
解释原因;
另约时间。
注意:1. 词数 100-120;
2. 可适当增加细节。
21世纪教育网 T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l the best
Li Hua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
英语参考答案
1—5 CBCAA 6—10 CCAAB 11—15 BCAAB 16-20 BCBAB
21—25 CDBDC 26—30 CCDDA 31—35 DBCCA 36—40 DAAAD
41—45DABDA 46—50CBCAD 51—55BDCBA 56—60 BCCDA
61—63 CCD 64—66 BAC 67—70 AACC 71—74 ADCB
短文改错
1. the --- a 2. anywhere--- everywhere 3. house --- houses
4. much ---many 5. turn --- turned 6. we were --- we 7. And --- So
8. terribly --- terrible 9. from man --- by man 10. who --- who are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12分)
21世纪教育网 Tom,
I am indeed very sorry that I can’t go to Beijing with you next weekend, which I have promised. I feel sorry for it and want you to know what happened.
Just now, my cousin, Li Qing, who left home to Australia for his further study last year, informed me that he would return this Saturday morning and asked me to pick him up at the airport with his family. You know, we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nearly a year.
I sincerely hope you can accept my appreciate your allowing me to make another date to show you around Beijing. Once again, I’m sorry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All the best
Li Hua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命题:姚娜 审题:戴家鹏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u— 64 O —16 C —1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甘油既可以用于制造护肤品,也可用于制造炸药
C.蛋白质、油脂、淀粉、纤维素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
D. 的分子式是:C7H12O
3. 4种碳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B.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b和c互为同系物 D.常温下d为气体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B.温度控制在450℃有利于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C.增大压强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D.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 KCl(l) NaCl(l)+ 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5.邻甲基苯甲酸(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
A.6种 B.2种 C.4种 D.5种
6.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可以保护外壳不受腐蚀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主要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7.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2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1·s-1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21世纪教育网
C.若在该容器中再通入2molX和1molY,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21世纪教育网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21世纪教育网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生成H2O的量和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
A.CH4O C3H4O5 B.C3H6 C4H6O3
C.C2H2 C6H6 D.C3H8 C4H6
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D 溴苯(液溴) NaOH溶液 分液
10.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表明可逆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 ④C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只有④
1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0.1molCnH2n+2中含有的C-C键数为0.1nNA
D.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C=C数为4NA
12.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在一支盛有2mL 2%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10%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乙醛溶液,加热后可以看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B.将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混合并用水浴加热,即可得到水解产物乙醇和乙酸
C.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D.在一支试管中滴入10滴溴乙烷,再加入1mL 5%的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
13.下列反应产物中,有的同时生成多种同分异构体,有的则没有。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 异戊二烯 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 2—氯丁烷 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C. 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 邻羟基苯甲酸与NaHCO3溶液反应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产物是苯酚和碳酸钠
B.苯的同系物中,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使得二者均易被氧化
C.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
D.苯甲醛、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1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测定中和热 B.原电池
C.蒸馏含杂质的工业乙醇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16.某同学使用直流电源,在烧杯里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用铁钉和碳棒。该同学错误地将铁钉接在电源正极,碳棒接负极.此情况下接通电源,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阳极和阴极上都产生了气泡
B.阳极处产生了气泡,此气泡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C.溶液出现了灰绿色浑浊,后逐渐变成了红褐色
D.阴极处未产生气泡,滴入酚酞试剂后变红
1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由C(石墨)= C(金刚石) △H = +1.90 kJ 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在稀溶液中,H+(aq)+ OH—(aq)= H2O(l) △H =-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 kJ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H =-890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 = -890 kJ mol-1
D.已知:H2(g)+F2(g) = 2HF(g);△H= -270 kJ 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18.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
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
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
最多消耗Br2 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9.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20.物质A分子式为C10H20O2,实验表明A 在热的稀硫酸溶液生成B和C,C在一定条件下连续氧化为B, 由此判断A的可能的结构有:
A.6种 B.4种 C.3种 D.2种
21.以纯铜作阴极,以石墨作阳极,电解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阴极产物均附在电极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迅速撤去电极(设阴极产物没有损耗),若在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4.9g Cu(OH)2 固体,则恰好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浓度,则整个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总体积为(标准状况):
A.2.24L B. 1.12L C.0.56L D.3.36L
22.小红在帮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严重破损,只能隐约看到一部分(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肯定是:甲酸乙酯能发生银镜反应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2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有机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等
D.在碱性条件下可完全水解
23.图中所示化合物A(fumimycin)是: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它显示出广谱抗菌活性。下列关于化合物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5H15O6N
B.化合物A不与NaHCO3反应
C.化合物A与足量的NaOH反应,
1mol A可以消耗4mol NaOH
D.化合物A可以水解得到2种有机物
2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二.填空题
25.(10分)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注:“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 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2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I”或“Ⅱ”)。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1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1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1
请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请写出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4)右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 假设使用甲醇—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96g,则燃料电池理论上需要 mol甲醇。
26.(14分)
氮可形成多种氧化物,如NO、NO2、
N2O4等,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
(1)对反应2NO2(g) N2O4(g)
△H=-57.2kJ·mol-1
①在温度为T1、 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
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T1 T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C(填“大于”、“小”或“等于”)
(2)在100℃时,将0.40mol的NO2气体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n(NO2)/mol 0.40 n1 0.26 n3 n 4
n(N2O4)/mol 0.00 0.05 n 2 0.08 0.08
①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20s时,二氧化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的值为 。
③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既能加快正反应速率又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措施是 A.抽出N2O4 B.降低温度 C.加压 D.加入催化剂
④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N2O4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
N2O4的起始的物质的量是 。
⑤若其它条件不变,只将容器改为带活塞的恒压容器,
则平衡时N2O4的量 0.08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有机推断题
27.(14分)某有机物甲和A互为同分异构体,经测定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将
1mol甲在O2中充分燃烧得到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同时消耗112LO2(标准状况);在酸性条件下将1 mol甲完全水解可以生成1 mol 乙 和1mol丙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丙可以被连续氧化成为乙。
经红外光谱测定,A的结构中存在C=O双键和C-O单键,但分子中不含有
结构的基团,B在HIO4存在并加热时只生成一种产物C,下列为各相关反应的信息和转化关系:
⑴ 请确定并写出甲的分子式 ;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甲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与甲同类 ②能发生应银镜反应
⑵ E → F 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
⑶ A的结构简式为 ;G 的结构简式为 ;
⑷ B →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⑸写出C与Ag(NH3)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
28.(14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试管d中装有少量蒸馏水.已知溴乙烷的沸点为38.4oC,密度为1.43g·ml-1;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加热反应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会呈现黄色甚至红棕色;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等。
制备溴乙烷的需要用到蒸馏水、乙醇、溴化钠、浓硫酸,在烧瓶中加入这几种物质的顺序是 。
小火加热,在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NaBr + H2SO4 = NaHSO4 + HBr
② .;
(3)冷水的作用 ;d试管中的现象 ,
(4)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溴乙烷中的含少量杂质Br2,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供选试剂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
A.NaI溶液   B.NaOH溶液  C.Na2SO3溶液 D.KCl溶液
(5)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6)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适当的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二期末联考化学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C B A A D A D B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D A C B C C B A A D C
25每空2分
(1) I
(2) CH3OH(l) + O2(g) = CO(g) + 2H2O(l) ΔH = -442.8kJ·mol-1
(3) O2+2H2O+4e-=4OH-
(4) Cu2++2e-=Cu 0.5 mol
26每空2分
(1)①小于 ② 小于
(2) ①0.0025 mol·L-1·S-1 ②2.78 ③ C
④ 0.20 mol (写成0.2mol 得1分) ⑤ 大于
27每空2分
⑴ C4H8O2 (2分) HCOOCH2CH2CH3 HCOOCH(CH3)2(2分)
⑵ 消去反应(2分)
⑶ (各2分,共4分)


28每小题2分
蒸馏水、浓硫酸、乙醇、溴化钠
CH3CH2OH + HBr = CH3CH2Br +H2O
(3)冷却溴乙烷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意思对即可得分)
(4)C
(5)直导管中有一段水柱(意思对即可得分)
(6)吸收HBr等气体,防止大气污染(意思对即可得分)
(7)ABC (漏选1分,错选不得分)
-CH2-CH-CH2-
[
]
n
d
a
c
b
COOH
CH3
COOH
OH
A
E
一定条件
F
高聚物G
HBr(氢溴酸)、△
OH-/H2O
B
C

①Ag(NH3)2OH
OH-/醇 △
D
浓H2SO4 △
△ H2/Pt
HIO4

②酸化瑞安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政治(理科)试卷
本卷共分两部分:选择题70分,非选择题30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温胜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有35题,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生活处处有哲学
2.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④心外无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选项中与以上说法相一致的是
A.上帝造人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气者,理之依也 D.万物运动皆为心动
4. 牛顿在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但他晚年信奉上帝,将精力用在研究神学上,并在回答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这说明
①科学活动自觉不自觉都会在某种世界观指导下进行 ②有了正确的哲学观念,就能取得科学研究的成果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缺乏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叶适在《水心别集进卷诗》中提出:“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物之所在,道则在
焉,物有止,道无止也。”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思想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主义思想
6. “庄周梦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凭在感官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是否真的存在?这涉及的主要哲学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相互转化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里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改造的客观存在
D.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不依赖于人意识的事物和现象
8.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
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9.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10.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A. 唯心主义 B. 相对主义 C. 诡辩论 D.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11.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下列各项能够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饮水思源    B.望梅止渴   C.调虎离山 D.狐假虎威
12.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A. 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B.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C.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D.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1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同一方向迈出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主要说明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等的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是稳定的,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改变的   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A.①③ B.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14.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盘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16.近些年来,关于“曹操墓”的真假之辩不绝于耳,大有胜负不分伯仲之势。“曹操墓”的真假看来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17. 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网络的普及在信息交流上缩短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信息交流的极大便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说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B.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事物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20.2011年春天以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心区成了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 “千湖之省”湖北千条河沟见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全面的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应注意具体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和平、合理、安全地利用核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回答22-23题。
22.核能发电虽然不会像石化燃料那样造成大气污染,但也可能因为地震等原因导致核泄漏、核辐射。这表明
A.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事物都有现象和规律 D.事物都是前进上升的
23.人类要提高核能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做到趋利避害,最基本的要求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在实践中利用和改造规律 D.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24.“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 重视量的积累 B.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 把握适度原则 D. 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25.面对国际性金融危机,有人说: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在“危”中抓“机”,就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6.浙江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无中生有”,浙江浓厚的创业氛围引起全国的关注。浙江人“无中生有”的哲学依据是
A.想象是主动创新的源泉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     D.创造性思维对创新起决定性作用
27. 奥数培训本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有的学校、家长不顾学生实际,掀起“疯狂奥数”培训热潮,这种做法
①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 ②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③没有抓住重点 ④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典故中蕴含着丰寓的哲学思想。下列与“革故鼎新”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滴水穿石 B.非此即彼 C.不破不立 D.唇亡齿寒
29.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能揭示这句话的哲学寓意的是
A. 量变引起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量变
B.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两者是统一的
C. 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D. 事物的变化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矛盾运动
30.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今年已经走过了34年。34年间,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之变也折射出社会之变。这里的“折射”是说
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 D.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相互联接
31.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说明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3.“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总理的“尊严论”体现了
A.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依据 D.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4. 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 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 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 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35. 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 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的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③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36题13分,37题15分,共30分)
36.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 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要求。下面是我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时间历程:
2000年 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
2002年 十六大进一步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08年 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中央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10月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求索真理的哪些知识?(7分)
.材料二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交会对接成功,这是中国走向强大的有力标志,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勤学苦研、合作奋斗、勇攀高峰的又一历史性成就。但航天器在外太空运行,受大气阻力的影响,轨道会出现衰减,即偏离原轨道,这会影响后续任务。为此,在整个组合体运行期间,将实施两次轨道维持,使其回到预定轨道进行正常工作。
(2)依据所给材料信息,写出相关哲学道理。(6分)
信息材料 哲学道理
尽管国际上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曾遇到许多波折,甚至发生过飞行器相撞事故,但交会对接工作在不断完善。
对接机构在“上天”成功对接之前,在地面已进行了1101次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
37.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二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2)结合材料二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
瑞安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政治 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
1-5 B A D C D 6-10 C B D A D 11-15 B C C C B 16-20 D A C B D
21-25 D B A C C 26-30 B C C B A 31-36 A B D C B
二.非选择题
36.(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变化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践,适应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要求。(2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党不同时期对文化产业认识的变化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
③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我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变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3分)
(2)
信息材料 哲学道理
尽管国际上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曾遇到许多波折,甚至发生过飞行器相撞事故,但交会对接工作在不断完善。 事物的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2分)
对接机构在“上天”成功对接之前,在地面已进行了1101次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脚踏实地、重视积累;要抓住机遇促成质变。(2分)
37.(1)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联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2)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