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9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9个)

资源简介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0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
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 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曾经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难?
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是与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17世纪时中国犹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0.75%,对人说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国落后、停滞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提出中美“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2009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
话语的改变除了涉及权力外,也和话语双方的主观期待有关,因此外国的说法变了,是否希望中国慷慨地拿出外汇来帮忙?或是希望中国在减碳上让步?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这只是个开始。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非好几个世代不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的多着哪!此外,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往后中国人,特别是学术文化界脱离了“东方主义”的诅咒,已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1.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
B.弱者“ 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
C.“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
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C.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们不得而知。
3.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这看似困难,实则容易。
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还需要很长时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禹行,使大章步东西、竖亥度南北,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
禹济江南省水理,黄龙负舟,舟中人怖骇,禹乃哑然而笑曰:“我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性也;死,命也。尔何为者?”颜色不变,谓舟人曰:“此天所以为我用。”龙曳尾舍舟而去。
南到计于苍梧,而见缚人,禹拊其背而哭。益曰:“斯人犯法,自合如此。哭之何也?”禹曰:“天下有道,民不罹辜;天下无道,罪及善人。吾闻:‘一男不耕,有受其饥;一女不桑,有受其寒。’吾为帝统治水土,调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德薄不能化民证也。故哭之悲耳。”
于是,周行寓内,东造绝迹,西延积石,南逾赤岸,北过寒谷,徊崑崙,察六扈,脉地理,铭金石。泻流沙于西隅,决弱水于北漠;青泉、赤渊分入洞穴,通江东流至于碣石,疏九河于涽渊,开五水于东北;凿龙门,辟伊阙;平易相土,观地分州;殊方各进,有所纳贡;民去崎岖,归于中国。
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圆,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选自《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竖亥度南北 度:测量长度
B.自合如此 合:应该
C.东造绝迹 造:到……去
D.殊方各进 殊:特殊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禹“为帝统治水土”的一组是(3分)
①济江南省水理 ②拊其背而哭
③脉地理,铭金石 ④开五水于东北
⑤平易相土,观地分州 ⑥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A.①②⑤ B.①③⑥ C. 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禹治水注重实地考察、掌握数据,他外出巡视,并派大章和竖亥对土地进行测量,收集各种相关数据。
B.大禹一心一意为尧帝治水,心系天下百姓,他渡江南行考察水质,遇黄龙负舟而处变不惊、笑谈自若。
C.大禹到苍梧,看见有个百姓犯了法被捆绑着,他反躬自省,认为天下无道导致了犯罪,心里非常难过。
D.尧对大禹为治水而鞠躬尽瘁的所作所为很是满意,给予他赐号伯禹圆、授官职司空、赐姓姒氏等等嘉奖。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尔何为者?”颜色不变,谓舟人曰:“此天所以为我用。”(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有道,民不罹辜;天下无道,罪及善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8.诗的前两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中体现出的精神境界。(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0.(1)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2) 亦余心之所善兮, 。民生各有所乐兮, 。(《离骚》)
(3) 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氓》)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前 世 的 五 百 次 回 眸
毕 淑 敏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的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
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作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树征服了吗 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今生,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十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 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XX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为了人类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
今生,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我做过一次人类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
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
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1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五百次眺望高山”,“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回眸次数的递增体现了文章内容上的逐层深入。
B.“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文章以一连串的排比,表达了对高山终将消亡的惋惜。
C.我在与绿色长期隔绝后第一次见到绿色的“那一瞬”就决意皈依绿色,以充满感情之笔表现了绿色对人心灵的震撼力。
D.“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的比喻,提醒人们要在今生今世始终做好一个人,无愧于人的称号。
E.文章写看山、看海、看人、看花、看科学家……有的地方浓墨重彩,有的地方概括叙说,详略得宜,笔法富于变化。
(2)为什么说“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 ”(6分)
(3)从“五百次回眸”到决定“不再东张西望”,作者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4)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试加以分析。(8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刘平安 刘京胜
1980年,曾同萨马兰奇一起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新西兰人塞西尔·兰斯洛特·克罗斯去世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萨马兰奇继承的是一个19世纪的国际奥委会,而他留下的将是一个21世纪的国际奥委会。”
的确,萨马兰奇继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奥运会正处于低潮时期,有些做法和规定已经不适合当时形势的发展。他面对现实,锐意改革,一举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萨马兰奇首先从职业与业余这个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入手。
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但当年它却是个遗存多年又极其敏感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涉及奥林匹克运动原则的问题。
何谓职业与业余、它们之间的区别何在?简单说就是一句话,业余运动员另有生计,不因为参加体育比赛而获得任何报酬或奖励。职业运动员则以参加比赛为生,取胜后会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1947年通过的《斯德哥尔摩规定》下的定义是:“业余运动员是指那些仅仅为了欢乐,为了获益于身心和社会而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对他们来说,运动不过是一种娱乐,而不涉及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物质收益。”
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就十分强调业余原则,获胜者的奖励只限于圣橄榄枝做的花环、棕榈枝及其它精神鼓励。顾拜旦对此十分赞赏,并把这项原则引进了《奥林匹克宪章》。他还不断提醒后人,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的解体,竞技者职业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奥运会的参加者参赛前必须在一份事先准备好的誓词上签名。誓词是:“我,签名者,以我的名义宣布,是符合奥林匹克关于业余主义规定的业余选手。”
萨马兰奇以前的6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都很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原则。就连思想开放的布伦戴奇也一直坚持业余原则。他在1969年华沙国际奥委会第68次会议的发言中指出:
“奥林匹克运动远不止是一种四年一度的体育盛典。它是教育和生活本身的哲理,是人类智力、生理和道德全面发展的表现。而人类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充分体现出业余精神。”
事实上,绝对业余的选手从来就不存在。相传在古希腊,获得荣誉的竞技者们也还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得到了一定的物质奖励。
有关业余和职业争议最著名的冤案是“索普事件”。在1912年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非凡的美国运动天才索普,以绝对优势夺得男子五项、十项全能两枚金牌,成为这届奥运会的头号新闻人物。但半年后,美国种族主义分子诬谄索普是“职业”运动员。翌年,国际奥委会追回授予索普的金牌,震惊世界。索普投诉无门,1953年在忧愤和贫困中病逝。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1982年,国际奥委会为索普冤案平反昭雪,他失去的金牌也在1983年由萨马兰奇亲自交还给他的女儿。但是索普沉冤事件,在奥运史上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萨马兰奇不过是明确无误地指出了这一事实。正如1981年德国一家报纸所评论的那样:“对于布伦戴奇视为神圣教条的业余原则,萨马兰奇认为那只不过是个性质问题。职业选手已经在奥运会多年。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真相告诉大家,我们希望把这一切都大白于天下。”
所谓的业余原则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职业运动员,他们领取国家发给的工资,专门从事体育训练和比赛,获奖后也得到国家的物质奖励。
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它国家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也都得到了厂商经济上的支持。如果没有企业提供资助,仅靠他们从其它职业中赚取的薪金,恐怕连赛前的系统训练都不可能实现,更别说参加高强度的奥运角逐。除此,大多数国家的获奖运动员都能够得到厂商、社会团体和国家的巨额奖励。
萨马兰奇顺应历史潮流,于1981年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的有关条文,去掉了“业余”一词,并且委托各国际单项体育协会制定自己的条款准则,由该协会确认参赛选手是否符合业余原则。只要该协会认可,国际奥委会也予以同意。首先从萨马兰奇的改革中受益的就是网球运动员。
12(1)下列就萨马兰奇对奥运会有必要进行改革的理由,说明不当的两项是( )(5分)
A.萨马兰奇继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时,奥运会正处在低潮时期,有些做法和规定已经不适合当时形势的发展。
B.古代奥运会的参加者参赛前必须在一份事先准备好的誓词上签名,宣布自己符合奥林匹克关于业余主义规定的业余选手。
C.虽然官方一直坚持业余原则,事实上,绝对业余的选手从来就不存在。古希腊获得荣誉的竞技者们也还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得到了一定的物质奖励。
D.萨马兰奇认为布伦戴奇视为神圣教条的业余原则是个性质问题。职业选手已经存在于奥运会多年,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真相告诉大家。
E.如果没有企业提供资助,仅靠他们从其他职业中赚取的薪金,恐怕连赛前的系统训练都不可能实现,更别说参加高强度的奥运角逐。
(2)文章哪些地方表现了“萨马兰奇继承的是一个19世纪的国际奥委会,而他留下的将是一个21世纪的国际奥委会”?(6分)
(3)萨马兰奇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去掉了“业余”一词,由各协会确认参赛选手是否符合业余原则。这在说法上和做法上是否矛盾?(6分)
(4)作为世界最高竞技的奥运会,你认为竞技者是职业化好还是业余化好?(8分)
第Ⅱ卷 语言运用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老师的耐心开导,他心中积聚已久的愁闷涣然冰释,他又变得活泼可爱,有说有笑起来。
B. 这部电视剧以恢宏的气势、感人的情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艰辛历程。
C.这篇稿件文字晦涩难懂,内容粗俗不堪,实乃不刊之论。刊用这样的文章是对读者的极度不负责任。
D.对于一些好的经验,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不仅要做到师心自用,还应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亲朋好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即将从上海南站开出的D460次列车,成为中国首列正式开出时速200公里的旅客列车,正式揭开了中国铁路高速时代序幕。
B. 为了伦敦奥运会,膝盖有些劳损的陆永再度出发。他渴望成为占旭刚之后第二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男子举重运动员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和梦想。
C.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要不妄自菲薄,不消极避世,不养尊处优,有目标,有追求,又能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真心真情。
D.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再次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再度升级,而且引发了全球可能爆发“货币战”的担忧。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因此,我们
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 ;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
们 。
①只会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
②只知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
③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④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⑤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
A.②①③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16.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5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
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人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阶段:□□□□□□□□□□□□□□□(不超过15 个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20 个字)。
17.我国很多传统节日,不仅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情感,而且有很丰富的含义。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依照例句形式,表达它们的特点和寓意。(6分)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例:春节:爆竹震响,预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1)
(2)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双鞋,在地摊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甚至几百;
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
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
一双鞋,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这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2.C(“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错,原文“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结合本段内容可知,是说东方在经济改变之后,寻求有权力的改变,才会有东西方的关系的改变,“东方主义”才能终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1)“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害怕呢?”他脸色一点儿也没变,对船上的人说:“这条龙是上天拿来给我使用的工具啊。”(5分。得分点“尔何为者?”“颜色”“所以”各1分,大意给2分)
8. 由视觉到听觉,由静到动,以动衬静。(2分)首联从视角角度写明月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似乎是下雪般的声音,(1分)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w.w.^w.k.&s.5*u.c.#om2分)
9.颈联体现出是月夜中物我两忘、内心澄澈的精神境界。(2分)前两联中的明月、风入竹子等景象刻画了出空灵环境,(2分)颈联用“肝肺清”直抒胸臆,尾联用“鹤戾”写环境的幽寂衬托内心的明净。(w.w.^w.k.&s.5*u.c.#om2分)(大概意思对即可)
11. 11(1)(5分)CE(A项“逐层深入”理解不当:B项“惋惜”之情不当;D项这一比喻主要表现的是“遗憾”之情。(本题5分,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5分)
(2)(6分)以坚硬不屈的姿态隆起;(1分)虽然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最终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1分)即使溃败了,肌体还化作肥沃的土地(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2分);包容但永远不可能被征服,它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2分)
(3)(6分)
第二问:自然引出文章“把握今生”的主题,增添了文章的波澜。(2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4)(8分)文章一方面主体部分以排比式展开(并列结构)。这样的结构安排有利于作者组织材料,拓展了文章的容量;层次清晰。(4分)另一方面采用了抑扬法,先层层铺排今生的“瞩目”,然后揭示主旨,传递给读者的是“活在当下”的理念:来世无论多么美妙,总是虚幻的,
12. (1)BE(B项,主要是叙说奥运会选手参赛程序,强调作为业余竞技者的身份。E项,不是改革理由。)(对一项得2分,全对得5分)
(2)一、顾拜旦对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十分强调的业余原则十分赞赏,并把这项原则引进了《奥林匹克宪章》。二、萨马兰奇以前的6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都很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原则。三、因为体制等众多原因,索普事件成为奥运会史上的深深遗憾。四、萨马兰奇顺应历史潮流,于1981年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的有关条文,去掉了“业余”一词。五、国际奥委会为索普冤案平反昭雪,奉还其金牌。六、网球运动员首先从萨马兰奇的改革中受益。
( 每点1分,共6分)
(4)(8分) 观点一:认为职业化好。(2分)人类社会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竞技可以成为一种职业;更能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运动的竞争性更强;运动的专业性更强;能促进运动的科学性。(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A项冰释前嫌:比喻疑团或误会解除。不用于烦恼等。C项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不能理解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文章。D项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15. C(扣住关键词“狂妄自大”“闭关自守”“急功近利”一一对应去思考)
16.(5分)答案: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1分)
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2分)
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2分)
18.立意参考:
1.第一双鞋意在强调“位置与价值”,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平台,价值的实现有所不同。
4.第四双鞋则强调“适应环境”、“适应他人”等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禹渡过长江到江南视察河道的时候,有条黄龙用背驮起他的船,船里的人非常恐惧,禹却嘿嘿地笑起来,说:“我从上天那里接受了命令,竭尽全力来为亿万民众操劳。活着,是一种天性;死去,是一种命运。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害怕呢?”他脸色一点儿也没变,对船上的人说:“这条龙是上天拿来给我使用的工具啊。”那条龙就拖着尾巴、丢下了船只游走了。
打这以后,禹便跑遍了国界内的所有地方,向东到了无人涉足的地方,向西延伸到积石山,向南越过了赤岸,向北翻过了寒谷山,来回于昆仑山脉,考察了玄扈山水,摸清了地形地势,在山石上刻下了各种文字。他在西部边远地区排除流沙,在北边沙漠地带疏通弱水;青色的地下水、红色的深水潭分别引入洞穴,疏通江河使它们向东流到碣石山入海;在混浊的漩涡中疏通黄河下游的九条分水道,向东北开通了五条河;凿通了龙门山,打开了伊阙山;平整土地又审察土质,视察地形来划分州域;不同的地方根据各自的不同物产分别进献,都有一定的上交给朝廷的贡品;所以民众离开了崎岖艰险的山区,投奔到中国来。
尧说:“行啊!竟把中国巩固得像这样!”于是就赐封名号,称禹为伯禹,委任的官职是司空,赐给他的姓氏是姒氏,让他领导州长,并负责巡视全国十二州。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40个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在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时,奥运会倒计时牌变换的瞬间, 其倒计时天数将从 (  )
A.367天跳入366天 B.366天跳入365天
C.365天跳入364天 D.367天跳入365天
2.在下列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8月8日,此刻能正确表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日期范围的是 (  )
3.研究月球对人类未来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研究月球表面的沉积岩有利于探索太阳系的形成
B.在月球建天文观测站效果更好
C.从月球发射航天器会节省很多燃料
D.开发3He能源,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状况
4.太阳活动是 (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5.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6.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8.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
9.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
①大气环流 ②金属矿产资源 ③地震 ④风海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回答10~11题。
10.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
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 C.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
11.在白天,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  )
A.地表水分蒸发 B.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
下图中弧AOB是赤道上的一段,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弦AB的长度刚好等于地球的半径,且赤道上弧AOB所示地区属于3月12日,赤道其余地区为3月13日。读图回答12~13题。
12.A点与B点之间的经度差是 (  )
A.30° B.60° C.150° D.180°
13.此时,关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伦敦(零时区)时间为3月13日6时 B.纽约(西五区)时间为3月12日3时
C.北京时间为3月13日16时 D.洛杉矶(西八区)时间为3月13日12时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线,CD是日界线。读图完成14~15题。
14.此图显示的是 (  )
A.北半球全图 B.南半球全图
C.东半球全图 D.西半球全图
15.此刻北京时间是 (  )
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23时 D.12月22日23时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下)。读图,回答第16题。
1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18.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
A.图中C层 B.图中G层 C.软流层 D.下地幔
19.某经济开发区面积为10km2,在1:10 000的地图上,该开发区的面积为
A.100 cm2 B.500 cm2 C.1 000 cm2 D.2 000cm2
20.图1—4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无法判定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7年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
中国2007至2008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2.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 )
A. 19小时 B.21小时 C.22小时 D.24小时
读下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4.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④所在方格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数,
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25~27题。
25.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6.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P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27.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致同步,则此时 (  )
A.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B.南京昼短夜长
C.淮河进入汛期 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28~29题。
28.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29.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30.右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
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31.未来两天,图中N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
A.前者升高,后者变大 B.前者降低,后者变小
C.前者升高,后者变小 D.前者降低,后者变大
32 下图与我国长江中下游七八月份伏旱相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33~35题。
3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4.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5.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6~37题。
36.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37.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  )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38~40题。
38.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39.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40.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 ,共计40分)
41.(16分)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       ;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    。(4分)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6分)
42.(12分) 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4
分)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2分)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坐标为    。(2分)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4分)
43.(12分)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压状况看,①地为    中心,③地为  中心。
(2)图中②地吹    风。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其原因是   。
(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参考答案
41.答案:(1)副热带海区 60°N(4分)
(2)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70°N以北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趋于0 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太阳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纬度越高,昼越短,日照的时间越短;70°N以北地区处于极夜期(6分)
42.答案:(1)180° 90°E~180° (4分) (2)0°~23°26′(2分)
43.答案:(1)高气压 低气压 (2)西北(偏北)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
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正确选项,选全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N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 ( )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
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n
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
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
3.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1)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 (  )
A.F2≤F≤F1   B.≤F≤
C.F1-F2≤F≤F1+F2 D.F12-F22≤F2≤F12+F22
4.甲、乙两位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来研究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运动着的一升降机内做实验,站在体重计上的甲同学从体重计上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增加了20%,于是乙同学对该过程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作出了如下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不能视为质点),静止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底,两球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每个小球对碗的压力大小均为。当碗的半径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 )
A.变大, ( www. )变小 B. 变小,变大 C.和 ( www. )均变小 D.和均变大
6.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
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沿杆方向)( ) 
7.右图是一根轻质细绳拴在两悬崖间,悬点等高,特种兵利用动滑轮在细绳上从一端滑向另一端,已知特种兵的质量为m,特种兵滑到最低点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不计动滑轮重力和动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在最低点绳中的张力F为( )
8.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相同物块,由轻质弹簧K和轻线L相连,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若将L剪断,则在刚剪断的瞬间,关于三个物块的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aA=0、aB=0
B.aA=0、aB=g
C.aA=g、ac=g
D. aA=0、ac=g
9.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二者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A静止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B悬挂着,且斜面上方的细绳与斜面平行。若将斜面倾角θ缓慢增大到45°,物体A仍保持静止。不计滑轮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细绳的拉力可能增大
B.物体A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
C.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增大
D.物体A受斜面的作用力可能增大
10.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重物,用力F向上提它,力F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F小于图中A点值时,物体的重力Mg>F,物体不动
B、图中A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
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成正比
D、图线延长和纵轴的交点B的数值等于物体在该地的重力
11.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kg,kg,A、B间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m/s2)( )
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
B.当拉力F>12N时,A一定相对B滑动
C.当拉力F=24N时,A对B的摩擦力等于6N
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共18分)
12.(4分)(1)如图甲所示为一拉力传感器,某实验小组在用拉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时保持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拉动,与两只手同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
(填“有”或“没有”)。
13.(8分)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 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
② 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__。
③ 用米尺A1相对于A2的高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________。④ 改变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 以h为横坐标,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用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o。
② 进行(1)中的各项操作。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h-ho)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_______。
14.(4分)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要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环的质量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
16.(12分)一个滑板运动员,滑板和人总质量为50kg,以12m/s的速度从一斜坡底端滑上斜坡,当速度减为零时,又从斜坡上下滑至底端,已知斜坡的倾角为300,运动员上滑时用时为2s,设滑板受的阻力大小恒定不变,(g=10m/s2)求:
(1)滑板受到的阻力大小;
(2)运动员匀加速下滑至底端时所需的时间。
17.(10分)如图所示,光滑匀质圆球的直径为d=40 cm,质量为M=20 kg,悬线长L=30 cm,正方形物块A的厚度b=10 cm,质量为m=2 kg,物块A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将物块A轻放于球和墙之间后放手,取g=10 m/s2.求:
(1)墙对A的摩擦力为多大?
(2)如果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与墙平行的外力F,使A在未脱离圆球前贴着墙沿水平方向做加速度a=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18.(10分)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
(1)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若物体是煤块,求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
(4)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2)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13.(1) ②(2分)  ③(2分)  ④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2分)
(2) C
15. (8分)由图得:a==0.5m/s2,
前2s有:F1-mg sin=ma,2s后有:F2=mg sin,代入数据可解得:m=1kg,=30。
16.(12分)解:(1)匀减速上滑,受力分析如图,选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得a1=-6m/s2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解得:50N ----------(2分)
(2)匀加速下滑,受力分析如图,选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a2=4m/s2 -------(2分)
运动员上滑的位移为: 可得:x=12m -------(2分)
下滑的位移与上滑时的位移相同,设下滑的时间为t2
由 可得 =s -------(2分)
17. (10分) 解析:(1)球与物体A的受力图分别如图所示
对球有: tanθ=
FN=Mgtanθ=150 N
对物体A有:Ff=μFN=30 N>mg
所以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静摩擦力Ff1=mg=20 N.
(2)A沿水平方向运动,面对着墙看,作出A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受力图如图所示,有:Fsinα=mg Fcosα-μFN=ma解出:F=20 N,α=arctan.
18.(10分)解:
(1)在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较小、传送时间较长时,物体从A到B需经历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过程,设物体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则
 ?(v/2)t1+v(t-t1)=L,
所以 t1=2(vt-L)/v=(2×(2×6-10)/2)s=2s.
 ?(1/2)at22=L,
 ?t2==2s.
 ?vmin=at2=1×2m/s=2m/s.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胡满属于西周时受封的
A.王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   D.周边归顺部落的首领
2.中国古代的昭穆制度规定始祖创业后历代子孙在家庙和墓葬时的排位是二世、四世、六世等列始祖之左,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等列始祖之右,称为“穆”。这种现象反映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国制
3.《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反映了
A.宗法制的等级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B.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无政治隶属关系
C.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4.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生产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斯诺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6.世界最早的家书是距今两千二百多年前两个秦国军人黑夫和惊写的两片木牍。当时两兄弟在外打仗,按秦朝制度的规定当时管理他们的最高长官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7.“唐朝的尚书省,绝似近代西方的内阁与行政院”。对文中“尚书省”的评价重在其
A.主要职能 B.政治体制 C.根本目的 D.外在形式
8.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有
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 ②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长官 ④明朝废除丞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9.这是一个主要由皇帝亲信的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职的官职。其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意志,有关事务都是皇帝临时交办,它“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个官职的产生应在那一时期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雍正帝
10.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构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11.执政官伯利克里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使贫穷的公民也能看到戏,这对希腊戏剧的发展起着最大的催发作用。发放“观剧津贴”的政治作用在于
A.吸引公民,提高他们的参政水平和热情 B.笼络公民,使他们支持民主革命
C.借以说明公民和非公民的天差地别 D.是废除债务奴隶后对受损失者的补偿
12.简的发掘,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成文法律。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律罗马法要比秦简早两个多世纪。罗马法被尊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主要原因是
A.保留了古老习俗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D.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13.邵龙宝的《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与雅典的民主相比,该材料反映罗马法的最大特点是
A.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十分苛刻 B.外来民族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C.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之上的 D.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4.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
A.公开性 B.民主性 C.效率高低 D.有无辩论
1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
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说明《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16.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17.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8.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
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决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实际上对英王负责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19.“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举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不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穷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白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20.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是指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21.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在外交上倡导“巧实力”政策,带领美国回归国际合作,与上届布什的共和党政府所奉行的“单边主义”明显不同。对美国两党政府的这种政策转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的不过是外交风格和表达方式、具体目标
B.维护美国的核心利益仍然是奥巴马和布什坚持的重点
C.由于金融危机的打击,奥巴马政府开始放弃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D.奥巴马作为政治家能根据现实调整政策,体现出了灵活性
22.长期担任普军总参谋长的毛奇,他实际负责普军的作战指挥,是德意志统一的有功之臣,1888年退役后,他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主席,研究国家军事问题。按德意志宪法,他这时应对
A.联邦议会负责 B.帝国议会负责 C.宰相负责 D.皇帝负责
23.托马斯·潘恩说:“把代议制同民主制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的领土与不同数量的人口的政治体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代议制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 B.代议制只适用于资本主义制度
C.代议制能够体现每个人的利益 D.代议制是一种直接参政议政的组织形式
24.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
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
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25.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略反封建的双重历史任务 B.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D.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6.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
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C.投资设厂
D.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
27.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B.二者在发展经济上的主张是一致的
C.二者都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实际
D.二者都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8.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29.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
C.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 D.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30.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迷信;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洋务运动中
31.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
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大沽保卫战
C.《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32.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
3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
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
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34.在20世纪第二个10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35.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A.放弃创立科学理论 B.只想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36.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
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
解为 http://wx.jtyjy.com/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37.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38.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
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39.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40.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
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Ⅰ卷 非选择题 (4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5分,第42题8分,第43题17分,共 40分)
4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周亚夫先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的原因有何不同?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周亚夫丞相职务被免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2分)
(4)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请说理由?(5分)
42、(8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主政治起源于古代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二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1)材料中的“全体人民”是指全体雅典人吗?为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5分)
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捕,系以皮带或脚链,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材料四 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2)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法的什么原则?(1分)
(3)根据材料四,说说罗马法的深远影响?(2分)
43、(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美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9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41.答案:(15分)
(1)不同: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2分)
趋势: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分)
(4)没有矛盾。(1分)
理由: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2分)
唐太宗用相,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最根本的意图是为了统治长久;
明太祖罢相,以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江山稳固。(2分)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化学)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 Al 27 Cl 3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 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 主要化学成分
A. 陶瓷餐具 硅酸盐
B. 计算机芯片 晶体硅
C. 合金钢 铁碳铬硅等合金
D. 金刚砂 二氧化硅
2. 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小明仔细阅读
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修正液的某些性质,
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其成分对纸张不具腐蚀性 B.是一种胶体,均一、稳定
C.修正液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 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
3.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分类合理的有
①根据酸分子所含的氢原子数目的多少能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A.有1项 B.有2项 C.有3项 D.有4项
4. 从平时学生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应该克服不规范的操作。请找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实验操作
A B C D
A.除去CO的CO2 B.萃取时振荡混合液
C.稀释浓硫酸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5.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 = 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致人中毒过程中+5价砷发生还原反应 D.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6.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Al3+、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Al3+
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 、Al3+
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Al3+
D.一定有Fe2+,可能有Al3+,一定没有Fe3+
7. 下列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SO32--
C.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Ca2+
8. 某无色溶液能与铝片作用生成氢气,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Mg 2+、Cu2+、Cl- B.Na+、Ca 2+、Cl-、CH3COO-
C.SO42-、HCO3-、Cl-、K + D.Cl-、Ba2+、NO3-、OH-
9. 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 Ca(OH)2溶液
10.. 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 B.0.5mol C.0.15mol D.0.25mol
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1. 由H2SO4、Al2O3、NaOH、Mg、Cl2两两之间进行反应,可制得的正盐有(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2.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C.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与0.1molCl2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的质量为4g
C.常温常压下, 1.12 LO2所含氧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 2.24 L HCl气体溶于1 L水配成溶液, 可得浓度为0.1 mol/L盐酸
14. 将50mL某未知浓度的AlCl3溶液分别加到60mL1mol/LNaOH溶液或是60mL3mol/LNaOH溶液中,均能得到1.56gAl(OH)3沉淀,则AlCl3溶液的浓度可能是
A.0.4mol/L B. 0.5mol/L C.0.6mol/L D.1mol/L
15. 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或气体如图所示与所述情形相符的是( )
A. 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B.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
D.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Cl
16. 将3.48gFe3O4完全溶解于100mL0.5mol/L硫酸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mL ,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Fe3+,Cr2O72-全部还原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05mol/L B. 0.1mol/L C.0.2mol/L D.0.3mol/L
17.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2Al3++3SO42- +3Ba2++6OH-=3BaSO4↓+2 Al(OH)3↓ 不正确
B.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石灰水:2HCO3-+Ca2++2OH-= CaCO3↓+2H2O+ CO32- 正确
C.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 2Fe3+ + 3H2↑ 不正确, H+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铁单质氧化为Fe2+
D.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 + SO42- == BaSO4↓ 不正确
18. 将含O2和CH4的混合气体充入装有23.4gNa2O2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容器温度为150℃,压强为0pa,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1:2
B.原混合气体中O2和CH4的体积比为2:1
C. 残留固体中只有Na2CO3
D.残留固体中有NaHCO3和NaOH
19. 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 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③ B.②⑤ C.②④⑤ D.⑤
20.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水和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3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电子转移
D.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共26分)
21. (4分) 将下列各分离物质方法的编号,填在各小题末的括号内:
A. 过滤法; B降温结晶法; C. 分液法; D. 萃取分液法;
E. 蒸馏法; F. 层析法; G. 升华法
(1)将天然水制为纯净水( ) (2)除去植物油中的水( )
(3)将溶液中的硝酸钾与氯化钠分离( ) (4)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
(10分)已知:溴单质(Br2)、化合物与氯的性质相似,溴单质的水溶液呈黄色,溴单质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红色。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态溴单质,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⑴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
⑵现提供如下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溶液实验证明乙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请用三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选用试剂(代号)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
⑶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
(12分)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以防止其转化为G,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14分)
24.(14分)(Ⅰ)气体制备时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肯定不符合气密性检查要求的是     。
(Ⅱ)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分液漏斗 d.托盘天平 e.温度计
(1)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 (填编号)。
(2)称取10.5g固体样品(1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g。
(3)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 (填编号)。
(Ⅲ)实验室需要95 mL 1.0 mol·L-1稀硫酸,现用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mL)来进行配制。若实验仪器有:
A.100 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2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 mL烧杯 H.100 mL容量瓶
(1)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2)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
(3)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A.将稀释的硫酸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将烧杯内的稀硫酸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稀硫酸溅出瓶外。
C.未冷却至室温就定容。
D.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俯视观察溶液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相切。
E.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F.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五.计算题(共10分)
25. 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1)盐酸的体积
(2)a的取值范围
(3)n(Mg2+)的取值范围
(4)当a值为30时,b值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二、选择题(11-20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共26分)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1分) 有机层无色(1分)
第二种方法 D(1分) 溶液变红(1分)
第三种方法 B(1分) 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1分)
KSCN(或NH4SCN)溶液, 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
四.实验题(共14分)
五.计算题(共10分) 25. (1) 80mL (2分) (2) 0<a<50 ( 3分)
(3)0 <n(Mg2+)<0.025mol ( 3分) (4) 0.02 (2分)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数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的子集恰有2个,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l B.≠0 C.-l≤≤1 D.≤一l或≥l
2. 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11,十二条棱的长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
A.2 B. C.5 D.6
3. 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
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
A. B. C. D.
4.设,则在下列区间中,使函数有零点的区间是 ( )A. B. C. D.
5.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四边形内接于一个圆,则实数为( )
A.-3 B.3 C.-6 D.6
6.已知是不同的直线,是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是两条异面直线,若//,//,//,//则//.
上面命题中,正确的序号为 ( )
A . ①② B. ①③ C . ②③ D. ③
7.已知上的增函数,那么a值范围是 ( )
A. B. C. D.(1,3)
8. 如右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线段B1C B.中点与中点连成的线段
C.线段BC1 D.中点与中点连成的线段
9.函数对于任意的恒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且 B.且 C.且   D.
10.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是的反函
数,那么( )
A. 3 B. C. 2 D.
11.若集合,,当集合中有两个元素时,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2.函数的定义域为D,若满足①在D内是单调函数,②存在使在上的值域为,那么就称为“好函数”。现有 是“好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中对应横线上.
13.已知集合,,则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侧棱长为的正三棱锥中, ,过作截面,则截面三角形
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
15.由点向圆所引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设函数,给出下列4个命题:
①时,是奇函数;②时,方程只有一个实根;
③ 的图像关于点对称;④方程至多有两个实根.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集合,
(1)若的取值范围;
(2)若,求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1),矩形中,,为的中点,现将沿折起,使平面平面,如图(2)
(1)求四棱锥的体积; (2)求证:平面.
19.(本小题满分12分)
二次函数,圆为的外接圆,斜率为1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不同两点,的中点为,为坐标原点,且.(1)求圆的方程;
(2)求直线的方程.
20.(本小题满分12分)函数满足,且方程的两个根满足.
(1)求解析式;
(2)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O:和定点,由圆O外一点向圆O引切线,切点为,且满足.
(1)求实数间满足的等量关系;
(2)求线段长的最小值;
(3)若以为圆心所作的圆P与圆0有公共点,
试求半径取最小值时圆P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满足对一切都有
,且,当时有.
(1)求的值; (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3)解不等式:.
三.17.解:
(1)时,,应满足,解得;-----2分
时,显然不符合条件.--------5分
所以,时.---------6分
(2)要满足,显然.
此时,故所求的值为3.--------10分
所以---------6分
(2)证明:由(1)知,所以,因为,,
所以,所以,---------8分
因为,,所以,-------10分
从而有,又,所以平面.--------12分

∴,

代入(1)中得:, ∴
20. .解:⑴由知的对称轴方程为,. --------2分
又,故的两根分别为,
,从而 . ----------------4分
⑵设,则,其中,
解得.
因为,所以-----------12分
21.连接,为切点,,由勾股定理有.
..---------6分
故当时,.即线段长的最小值为.---------8分
而.故当时,--------11分.
22.解:⑴令,得 ,
再令,得 ,
即,从而 . ---------------------------------2分
⑵任取
-------------------4分
⑶由条件知,,
而,不等式即为,
又因为在上是减函数,,即, ---------11分
2
2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1年1月19日《成都晚报》发表新闻:由于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仅一天,就新增了700用户订制交通气象预报短信。材料中的“交通气象预报短信”( )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
2、用“拉面”技术学日语,用photoshop技能交换学拉小提琴,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校园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技能交换”现象。如果从市场角度看这一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技能交换”属于商品流通 B、“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
C、“技能交换”属于物物交换 D、技能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其本质是( )
A、一种特殊的商品  B、一般等价物 C、价值符号  D、信用工具
4、阅读人民币对美元中间汇率报价表,回答:
时间 美元 人民币
2010年3月2日 100 682.68
2011年3月2日 100 657.36
上述变化( )
①表明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 ②表明外汇汇率升高,美元贬值
③有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但不利于进口 ④有利于产品进口,但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若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双鞋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试问,哪一双鞋的价值量大( )
A、甲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B、无法确定
C、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D、甲乙丙三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一样大
6、某冬装新款上市时每件标价289元,且销售火爆。但到第二年春天换季时,商场将其打折处理,每件仅为79元。这表明( )
A.供求决定价格 B.供不应求,价格下跌
C.违背了价值规律 D.供求影响价格
7、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一上市时价格比较高,随后价格就逐步降下来。其根本原因是( )
A.市场供给超过需求 B.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
C.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D. 市场趋于饱和
8、2010年某市居民刘某家庭总收入为40000元人民币,其中食品支出为15000元,日用品支出为3000元,衣物支出为4000元,交往支出为2000元,学习费用支出为2000元,娱乐消费支出为1000元,购买国债3000元,储蓄存款10000元。刘某家的恩格尔系数为 ( )
A.37.5% B.50% C.55.6% D.40.5%
9、便宜,折扣,再加上身边的人一哄而上,让团购过度的“团团族”陷入了冲动消费的误区,使的团购成为国际、国内正在流行的购物模式。主导这种消费模式的消费心理是( )
①求异心理 ②攀比心里 ③求实心理  ④从众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对于四种主要消费心理,下列判断有误的是( )
A.从众心理是不健康的 B.求异心理应该辨证的来对待
C.攀比心理是不可取的 D.求实心理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11、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增加就业
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2、苹果公司创始人、前总裁,号称“创新天才”的乔布斯于2011年10月初逝世,消息公布后其竞争对手的公司股价纷纷上涨,而苹果公司股票为防止猛跌而暂停交易。这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
①股份公司股票可以自由上市买卖
②股票投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③公司总裁变化对本公司股票价格起决定作用
④股票收益和公司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对于那些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 )
①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②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④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因为( )
①我国就业压力大;②就业能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就业能使劳动者获取生活来源;④就业能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 )
A.基础业务,为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资金来
B.主体业务,是其营利的主要来源
C.唯一业务,是银行对客户的债权
D.辅助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16、“绝对高回报”“百分之百的高收益”,这是在不少投资类广告资料上经常可以看到的说法。这表明(  )
A.该投资对象是非常值得购买的
B.投资收益的高低与投资的安全性无关
C.这类投资广告具有欺骗性,因为投资的收益越高,风险也越高
D.这类投资广告具有欺骗性,因为投资的收益越高,灵活性也越高
17、三年前,小刘在股市低迷时低价购进某上市公司股票,一直到今年才卖出去。该股票为小刘带来了3万元的收益。这一收益的来源是( )
①上市公司的利润;②股票的买卖差价;③商业银行的利息;④证券公司的利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我国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
①国有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 ②个体户的收入
③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 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李某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他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C.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20、按照“十二五”规划,2010至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额将达11568 亿元,2020年地铁建成总里程将达6100公里。这表明财政( )
A.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1、漫画《脑筋急转弯》启示我们作为社会公民( )
①依法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②承担社会责任
③依法征税,诚信文明纳税 ④与偷税行为做斗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无论收入多少都应该纳税
B.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
C.个人所得税对于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D.它的纳税人是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23、目前我国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标准数千项,制定了《食品卫生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11部法律和22部法规,基本建立了食品、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认证认可体系。这些措施有利于(  )
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②优化外贸结构
③维护我国产品的信誉④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
A.国家的宏观调控
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C.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25、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比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 )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下列经济行为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
A.国家对居民用水实施阶梯性水价
B.央行上调存贷款利息率
C.为化解“谷贱伤农”,国家实施粮食保护价政策
D.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严格控制信贷规模
27、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说必须(  )
A.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商品 B.控制物价总水平
C.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D.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8、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列措施中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 )
①着力探索经济发展规律;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③创新发展理念;④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9、“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这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歌词。从经济角度看,你认为最能集中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同住地球村”的应该是
A.新型工业化 B.服务商品化 C.经济全球化 D.工业现代化
30、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下列情况属于“走出去”的是
①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②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③中国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 ④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共40分)
31、2010年1-10月,主要受气候异常影响,我国蔬菜产量减少,加上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蔬菜种植成本有所提高,菜价出现较大的涨幅。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菜价上涨的原因。(4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菜价上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8分)
32、根据下图,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哪种人口财富状况更优越?为什么?(6分)
(2)我国应如何实现更优目标?(8分)
33、每到年底,就到了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高发期,目前民工整体维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不少用人单位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加上民工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较差,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维护。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民工权益遭受的侵害主要有:用人单位用工不签合同;不为民工参保缴费;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等。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果你作为农民工应该怎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6分)
34、目前,低碳时代已经到来。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几条建议。(8分)
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一期末试卷(政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问答题:(共40分)
31.(1)①供求影响价格,(1分)蔬菜产量减少导致菜价出现较大涨幅。(1分)②价值决定价格,(1分)蔬菜种植成本有所提高导致菜价上涨。(1分)
32、(1)乙更优。在社会财富相等的情况下,甲图中低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收入越高人口越少,社会财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3分)
乙图中,中等收入人口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少数,社会财富比较均衡,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3分)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3、①劳动者要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2分)
②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2分)当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2分,此点中的途径写出3个及以上才能给2分,否则给1分)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生物)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个体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一片草原上昆虫和小鸟构成一个群落
2、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
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3.豌豆的种子有圆粒的和皱粒的。圆粒和皱粒种子相比,圆粒种子含淀粉多,成熟时能有效地保留水分。而皱粒种子含蔗糖多。在成熟时由于失水而皱缩。上述圆粒种子保留的水分和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 )
A.前者主要是结合水,后者是自由水 B.前者主要是自由水,后者是结合水
C.两者都主要是结合水 D.两者都是自由水
4.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合成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蛋白质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观察蛙的肠系膜中的血液流动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65%,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铁会患贫血症,是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5、下列关于生物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做鉴定还原性糖
B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存在酒精
C.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砖红色
D.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如果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通光孔使视野变亮。
6.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元素C、H、 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
B.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C.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D.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颤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细胞核和线粒体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细胞器
C.多细胞生物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需依赖于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
D.池塘中硝化细菌有氧呼吸制造的二氧化碳扩散到念珠藻体内被用于光合
作用,这些二氧化碳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4层
8.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d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性激素
B.物质A是淀粉和纤维素
C.若B代表的物质是胰岛素,则与其合成、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等
D.b→B的生理过程完成的场所在核糖体,且有水的产生
9.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甲其中的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肽链的部分放
大图(图乙),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一条肽链有124个肽键
B.图乙所示结构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乙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图乙所示结构中代表肽键的是③⑤⑦⑨
10.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5、2,
图中的其余的细胞器都应该具有。
C.结构6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11.近期,一种可耐受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NDM—1”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NDM—1”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NDM—1”的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和内质网上
C.“NDM—1”在细胞分裂前先进行DNA复制
D.“NDM—1”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且不影响细胞活性
1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性这一生理特性
D.如果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葡萄糖进
入细胞的方向是II→I
13.如图所示为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g可以利用h产生的二氧化碳
D.绿色植物所有的细胞都有g
14.下面哪种物质的形成和分泌与内质网及其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
①血浆蛋白 ②胰岛素 ③抗体 ④性激素 ⑤肠肽酶 ⑥呼吸氧化酶 ⑦血红蛋白
A.①②⑤⑦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⑥
15.下列分子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的有( )
①苯 ②乙醇 ③核苷酸 ④碳酸氢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下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
17、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8、 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图甲),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下面a~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
19、以下分别对图中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A表示pH与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B.B表示一天24小时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C.C表示大气中氧气浓度与植物组织内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D表示氧气浓度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量的关系
20.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如右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
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2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糖类氧化分解时所有的能量转化成ATP中两个磷酸键的化学能
C.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每一阶段都有ATP生成
D.叶肉细胞叶绿体能合成ATP,为细胞中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人体内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①乳酸的生成 ②丙酮酸的生成 ③水的生成 ④二氧化碳的生成 ⑤ATP的生成
⑥葡萄糖的分解 ⑦丙酮酸的分解 ⑧水的分解
A.①③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⑧ C.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⑦⑧
23.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分别是
A. 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B. 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C. ①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D. ①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24.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 有ATP的分解,但不能合成ATP的部位只有叶绿体基质
B.在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CO2的固定、蛋白质的合成等生化反应中,一定是在细胞器中完成的是蛋白质的合成
C.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在细胞的吸能反应、放能反应和主动运输Ca+的过程中,能使的比值增大的是放能反应
25.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不少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①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②线粒体产生的CO2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③叶绿体产生的O2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④线粒体产生的H2O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⑤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27.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纸层析装置(a一铅笔画线;b一滤液细线),正确的是
28.如右图,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点处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R点应下移
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左移
2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30.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D为葡萄糖,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脱氢后形成2分子丙酮酸
B.F为CO2,B是固定它的受体,两者结合可再生A
C.若G为CO2,它是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的,可作为F的来源之一
D.若a为[H],它是由C分解产生的,可以参与A、B、D、E的合成
31.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H2O2的自然分解)。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下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32、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 (16分)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下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
(1)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细胞中的 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 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2)图中表示当 (结构乙)衰老时,会由
(结构甲)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进而被分解。此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 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由图还可推断出溶酶体具有的另一功能是 。
(4)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4.(10分)图1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____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1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 ;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并可以调节细胞内环境的细胞器是 [ ] 。
(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 。
(3)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该某植物,CO2充足。得到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
①第5~7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
②第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图1中的[ ]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 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③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   h时,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
第    h之间。
④在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交点时,叶绿体中ATP的转移方向是 。
35、(14分)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 ,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 。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 。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 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 受阻。
36、(12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 装置中c瓶的作用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
用 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 ①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② 不移动 b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③向左移 C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 (16分)(每空2分)
(1)核糖体 高尔基体
(2)线粒体 内质网 流动性 载体蛋白
(3)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
(2)[4]细胞核
(3)① 氧气浓度升高 光照强度减弱
②[6]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
③ 2 8~10
④ 由类囊体到叶绿体基质
能) G=I、D =K(答A=B、C=J不扣分)
(3)⑤ (4)② ①
36.(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错别字不给分)
(2)① 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2分)
② a向左移 b向右移 c向右移
(3)6
甲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英语)
考试时间:共100分钟,满分120分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15分)
21.The visitors here are greatly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_____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working hard for______ new Jiangsu.
A. / ; a B. / ; the C. the; a D. the; the
Peter’s jacket looked just the same as Jack’s, but it cost _____his.
A. as much twice as B. twice as much as
C. much as twice as D. as twice much as
23. When all questions can’t be ______ in one report, write two.
A. talked B. covered C. referred D. thought
24. I think looking good is important to women, ______
A. don’t I B. don’t they C. isn’t it D. is it
25. His attitude ______ this promotion is similar _____ mine.
A. to ; in B. towards; as C. to; to D. about; with
26. I’d appreciate _______ if you would like to teach me how to use the computer.
A. that B. it C. this D. you
27. I don’t know how he______ that I am lazy, ______ he’s been in bed all day.
A. dare to say ; that B. dares saying; while
C. dare say; as D. dares to say; when
28. People take naps at noon in warmer climates, ____ the heat makes work difficult in the early afternoon.
A. which B. what C. where D. when
29. Many a man and many a woman _____ that he or she had better education.
A. wish B. has wished C. do wishes D. have wished
30. —Can you describe _____ it happened
  —Yes, I was riding on my bike _____ a car knocked me down from behind.
A. when; as B. how; as  C. how; when   D. how; while
31.—Isn’t it a surprise that I happened to meet Emily at Doris’ birthday party last weekend
—If my memory serves me correctly, you each other for exactly three years.
A. hadn’t seen B.haven’t seen C. didn’t see D.don’t see
32.The man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will be our new manager.
A.was referred to B.referred to C.referring to D.was referring to
33.Not until I was a senior student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A.I have realized B.did I realize C.have I realized D.I realized
34.—Is there any better way to help my son get rid of the habit of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o tell you the truth, it’s very hard. But we on this problem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A.were working B.had worked C.are working D.had been working
35.—You shouldn’t have taken pictures here.
— .
A.Pardon me B.Go ahead C.Never mind D.You’re welcome
One night I decided to spend some time building a happier and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my daughter. For several weeks she had been 36 me to play chess(棋) with her, so I suggested a game and she eagerly 37 . It was a school night, however, and at nine o’clock my daughter asked if I could 38 my moves, because she 39 to go to bed; she had to ge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I 40 she had strict sleeping habits, 41 I thought she ought to be able to 42 some of this strictness. I said to her, “ 43 , you can stay up late for once. We’re having 44 .” We played on for another fifteen minutes, during which time she looked 45 . Finally she said, “Please, Daddy, do it quickly.” “No,” I replied. “If you’re going to play it 46 , you’re going to play it slowly.” And so we 47 for another ten minutes, until 48 my daughter burst into tears, and 49 that she was beaten.
Clearly I had made 50 . I had started the evening wanting to have a 51 time with my daughter but had 52 my desire to win to become more 53 than my relationship with my daughter. When I was a child, my desire to win 54 me well. As a parent, I 55 that it got in my way. So I had to change.
36. A. guiding B. asking C. training D. advising
37. A. allowed B. expected C. replied D. accepted
38. A. change B. repeat C. hurry D. pass
39. A. agreed B. needed C. begged D. hated
40. A. knew B. learned C. guessed D. heard
41. A. so B. for C. but D. or
42. A. put up B. take up C. pick up D. give up
43. A. As usual B. Go ahead C. By the way D. Come on
44. A. patience B. luck C. fun D. success
45. A. excited B. proud C. anxious D. angry
46. A. well B. again C. fairly D. regularly
47. A. discussed B. continued C. counted D. argued
48. A. nervously B. immediately C. strangely D. suddenly
49. A. promised B. admitted C. wondered D. discovered
50. A. a mistake B. a decision C. an attempt D. an effort
51. A. free B. different C. full D. happy
52. A. managed B. recognized C. allowed D. reduced
53. A. important B. attractive C. practical D. interesting
54. A. offered B. served C. controlled D. taught
55. A. realized B. apologized C. imagined D. explaine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30分)
A
I have been a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for 17 years and I wish more people would get into special education.The position is very demanding and there is always a shortag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It is not an easy profession to get into. One needs a BA in education and then a special education certificate(证书) such as a certificate in learning disabilities, emotional disabilities or cross categories which means covering all the subjects.A certified new special educate teacher needs to shadow a current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for at least, a year because there is that much to know and practice.
Working with the students is the biggest reward.However, the paperwork is huge with requesting more year after year.If you are good at doing about ten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n you may b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job. No day is the same. Parent and government expectations are high. A sense of empathy(the ability of feeling and sharing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 and one hundred percent prepared to help your students is important. Also, if you are a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working in the high school, it is your job to make sure you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are able to be employed after they graduate, and then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needs to stay in touch with the special students a year after they graduate to make sure they are employed and can support themselves. Education is a very political field next to working in politics. One needs to know what to say, when to say it and make sure it is a benefit for everyone involved. It is a mixture of knowing medical diagnosis and teaching with that in mind. Your record needs to be perfect, and it would also help to be a very strong Christian(天主教徒)because you will need to pray often to yourself. This position is not about the money but more of a service.
56.To become a special teacher, one needs .
A.a MA decree and a certificate B.a degree and three certificates
C.a degree and two certificates D.a degree in education and a certificate
57.The underlined word "shadow" can probably be replaced by .
A.make friends with B.study together with
C.get along well with D.learn from
58.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NOT help to become a special teacher
A.faith in God B.related training and education
C.interest in politics . D.skills in communication
59.Which of the statement is NOT true about the author____.
A.He is a certifie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B.He enjoys working with disabled teenagers
C.He used to do large amounts of paperwork
D.He trie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become special teachers
B
No one knows for certain why people dream, but some dreams might be connected to the mental processes that help us learn. In a recent study, scientists found a connection between nap-time (午睡时间) dreams and better memory in people who were learning a new skill.
“I was astonished by this finding,” Robert Stickgold told Science News. He is a cognitive neuroscientist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who worked on the study of-how the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work, and cognitive studies look at how people learn and reason. So a cognitive neuroscientist may study the brain processes that help people learn.
In the study, 99 college students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30 each spent an hour on a computer, trying to get through a virtual maze (虚拟迷宫). The maze was difficult, and the study participants had to start in a different place each time they tried - making it even more difficult. They were also told to find a particular picture of a tree and remember where it was.
For the first 90 minutes of a five-hour break, half of the participants stayed awake and half were told to take a short nap. Participants who stayed awake were asked to describe their thoughts. Participants who took a nap were asked about their dreams before sleep and after steep - and they were awakened within a minute of sleep to describe their dreams.
About a dozen of the 50 people who slept said their dreams were connected to the maze. Some dreamed about the music that had been playing when they were working; others said they dreamed about seeing people in the maze. When these people tried the computer maze again, they were generally able to find the tree faster than before their naps. However, people who had other dreams, or people who didn't take a nap, didn't show the same improvement.
Stickgold suggests the dream itself doesn't help a person learn -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60.It is a cognitive scientists job to study_________ .
A.how people dream and learn
C.the structure of the nervous system
B.whether someone is reasonable
D.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61.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college by 99 college students is to .
A.find the hidden tree in the maze
B.test the design of a difficult virtual maze
C.train people's memory
D.see how dreams and learning are connected
62.The better performance in working out the maze is connected with .
A.how people dream B.what people dream
C.when people dream D.where people dream
63.The writer will probably continue to talk about in the 6th paragraph.
A.how learning process caused the dream
B.how a dream helps a person learn
C.how dreams and learning influence each other
D.how to improve people's memory
C
“Image is everything.” An entire industry has been built upon the assumption that image is everything, but when it comes down to it, an appealing image is not enough. If there is no substance(事实) behind the image, the product, service or person will fail eventually.
First of all, one should consider how important image is in the selling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Advertising agencies have raised the art of creating an image to a state of near perfection. Public concept of that product or service is certainly managed by the images created by the advertising agencies. But i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does not live up to the image that was created, the customer will be very dissatisfied and possibly ask for their money back. For example, the Arthur Andersen accounting firm had spent decades building up an image of trustworthiness. But the recent scandal (丑闻) showed that behind that image, it cheated in business practices. Despite the previous positive image, the firm is being accused of criminal actions and it will probably not survive as a business unit. Although the image had been nearly perfect, the reality behind the image has led to the downfall of the world famous accounting firm.
Similarly, personal advisers can build up a public image for politicians and movie stars. Putting out positive news releases, making sure that only the best photographs are published, and ensuring that the person is seen in all the right places can build up a very positive image in the view of the general commons. But once again, history is filled with examples of both politicians and movie stars that fell from grace like the story of the Hollywood actor giving in to the pressures of fame and fortune. With people, just as with products and services, image is certainly important, but without positive substance behind the image, failure is close.
To summarize, it is clear that an appealing imag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success, whether that image is related to selling a product or service or to the “selling” of a person. But image is only half of the equation. What lies behind that image is every bit as important as the image itself —— the person or product must deliver on that image or there is little chance for long-term success.
64.The downfall of the Arthur Andersen accounting firm is due to ________.
A. its dishonesty in business B. its previous images
C. its bad management D. its poor service
65.Why did some famous people fall from grace
A. Their images were not well built up B. They failed to live up to their images.
C. They felt much pressure from the public D. They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fame and fortune.
66.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 Argument P: Point C: Conclusion
D
Warning: reading too much Cinderella(灰姑娘) to your daughter may damage her emotional health in later life. A paper to be develop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认知心理疗法) in Gothenburg suggests a link between the attitudes of women abused(虐待) by their parents and early exposure to the wrong sort of fairy tales. It says girls who identified with Cinderella, Rapunzel(莴苣女孩) and Beauty in Beauty and the Beast were more likely to stay in destructive relationships as adults.
The theory was developed by Susan Darker Smith, a psychotherap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Derby. She interviewed 67 female abuse survivors and found that 61 put up with severe abuse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ey could change their partners with patience, composition and love. The same view was taken by male survivors who had been abused as children. Hardly any of the women in a control group, who had not experienced abuse, thought they could change their partners in this way.
The same view was taken by male survivors who had been abused as children. These women and men said they would leave a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put up with abuse from a partner. Ms Darker Smith found the abused women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identify with Cinderella and other submissive female characters in fairytales, who were later rescued by a stranger prince or hero.
Although most girls heard the stories, damage appeared to be done to those who adopted the characters as role models. “They believe if their love is strong enough they can change their parents’ behaviors,” she said.” Overexposure in children to stories that emphasize the transformational qualities of love may make women believe they can change their partners.” For example, they might never have understood the obvious flaw in the story of Rapunzel, who remained locked in a high tower until rescued by a knight on a white horse, who broke the door down. “The question,” said Ms Darker Smith, “is why she did not break the door down herself.”
67.The passage is especially intended for _________.
A.parents with young daughters B.girls who like reading fairy stories
C.girls wh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ir partners D.parents with grown-up daughters
68.Cinderella, Rapunzel and Beauty in Beauty and the Beast are similar in that _________.
A.They all married some princes B. They all changed their partners with love
C.They were all abused by their partners D.They all put up with abuse
69.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f the women in a control group
A.They don’t believe in fairy tales.
B.They don’t believe in the transformational qualities of love.
C.They have also experienced abuse.
D.They survived abuse.
70.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submissive” in the 3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
A.kind-hearted B.passive C.gentle D.easy-going
第二节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共5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When you are hungry, what will you respond Have your favorite meal and stay quiet after that 71 But it never lets you know, because you keep it busy thinking about your friends or favorite stars. So it silently serves your needs and never lets itself grow. When mind loses its freedom to grow, creativity sets a full stop. This might be the reason why we all sometimes think “ What happens next ” or “ Why can’t I think ”
72 Why reading but not watching TV It is because reading has been the most educative tool used by us right from childhood. Since it develops other aspects of our life, we have to take help from reading.
When you read a book, of course you run your eyes through the lines and your mind tries to explain something to you. 73 Now this seed is unknowingly used by you to develop new ideas. If it is used many times, the same seed can give you great help to relate a lot of things, which you would have never thought of in your wildest dreams!
This is nothing but creativity. 74 Within no time you can start talking with your friends in English or any other language and never run out of the right words.
So, friends, do give food to your thoughts by reading, reading and more reading. 75 Go and get a book!
The interesting part of the book is stored in your mind as a seed.
Why not do some reading while you are hungry
Just like your stomach, your mind is also hungry.
Now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Hunger of the mind can be actually solved through wide reading
Reading can help you make more friends, too.
Also this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your vocabulary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Λ),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t was a long time since we last saw each other. You can hardly imagine how I miss you . How are you getting with your first job I remember you once tell me you were eager to graduate and to become an English teacher. Now you must have many first--hand experience. How do you find your English teaching Is teaching kids English as interested as you expected in college And do your student enjoy your classroom teaching Anyway, I believe you must very popular with the kids, for you are a born teacher. Hope you great success in your work! Yes, why not give me call and come for a get-together this weekend
第二节:书面表达(共25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请你根据下列提示就中学生出国留学的优缺点写一篇英语短文。
优点 1、可以提高英语水平;2、可以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朋友;3、了解另一种文化;4、开拓视野;5、对自己和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6、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缺点 1、在学习上会落后;2、不安全;3、费用高
你的观点 自拟
注意:1、120词左右(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
More and more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gone abroad to study since the 1990s.
参考答案
71—75 CEAGD
改错:1.was→ is 2.getting ∧→on / along 3..tell → told 4.to become 去掉to
5.many→much 6..interesred→interesting 7.student→students
8.must∧→be 9.Hope→Wish 10.a∧call
书面表达:
Of course, studying abroad may have its disadvantages as well. It is possible that some of them may fall behind in their studie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students may feel it unsafe to stay abroad on their own. Moreover, their parents may be concerned about the high cos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