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六章 课题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2)、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30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观察引导、课上交流探讨、巩固总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升旗引入滑轮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过滑轮?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赏、有目的的思考、回答从而引入本课。
二、新课学习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通过多媒体演示滑轮的组成。
【板书】周边有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
2、通过多媒体观看旗杆上的滑轮,
【板书】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3、通过多媒体观看电梯的移动情况,引出动滑轮概念。
【板书】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知识巩固】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D )
A、 B、 C、 D、
(二)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滑轮提升钩码时的拉力,抽学生到讲台前读出拉力的大小,改变拉力的方向让学生读出拉力的大小,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定滑轮的的好处。
【板书】: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2.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
同样方法师生共同探究使用动滑轮的作用。
【板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等于二个阻力臂长度的杠杆。
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2.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知识巩固】
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B )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
(三)滑轮组
[演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钩码,简单介绍绳子的固定端与自由端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教师组装的滑轮组中的绳子固定端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股数,抽学生测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析拉力与所提重力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使用滑轮组的特点。
【板书】
组装方法:先确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即绳子的段数n,再进行绕线。
口诀:“奇动 偶定”,即奇数段绳子就从动滑轮开始绕线,偶数段绳子就从定滑轮
开始绕线。
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
【知识巩固】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 C )
A.A是动滑轮
B.B是定滑轮
C.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
D.电梯厢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三、课堂练习:
1、旗杆顶端的滑轮,其作用是( A )
A.改变施力方向 B.省力
C.省功
D.既省力又改变施力方向
2、关于如图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B.甲是等臂杠杆
C.甲比乙省力 D.甲比乙效率高
3、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FA<G B.FB<G C.FA=2G D.FB=2G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总结】
第六节 探究滑轮的作用
1、定滑轮
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叫定滑轮。
作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2、动滑轮
定义: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叫动滑轮。
作用:可以省力。
实质:可以省一半的力。
3、滑轮组作用:既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拉力与重物的关系: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