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反思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3条“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6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大多数四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依靠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阶段,对生活体验不深,难以做到主动观察社会生活,他们对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尽管他们每天都得到了不同行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但没有真正意识到正是由于无数人提供的服务,生活才会如此便利,社会才能有序运转,也很难懂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上每一种职业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各种职业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保证了社会的良好运转。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只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有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失劳动教育,加之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甚至轻视体力劳动者。这非常不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离不开他们的劳动”,引导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劳动的重要性,懂得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正是有这些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人们才有了便利、美好的生活。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他们都是劳动者”,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劳动者都是平等的,每个爱岗敬业的劳动者都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感谢他们的劳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艰辛,认识到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不简单,应当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谢他们的劳动。感受和体验不同职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懂得并学会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情境以及学生家长的工作经历,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并进行较为充分的体验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的情感。在引导学生如何尊重和感谢劳动者时,教师需要提供具体的情境或者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具体方法上进行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一是能设身处地为劳动者着想,尽量少给劳动者添麻烦;二是对劳动者要有礼貌,能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表示感谢。让学生懂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他们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缺一不可。每一个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都是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都是光荣的。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故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应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能,作出应有的贡献,适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第一个环节,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有哪些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他们每天为人们提供了哪些服务。在第二个环节,可重点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从事的职业,讲一讲爸爸妈妈工作的故事,认识到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保证了社会的良好运转。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的一天中得到了哪些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第三个环节,教师结合交流园引导学生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认识,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意识。总之,根据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课前,布置“寻找最美劳动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教材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使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为了拉近学生与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距离,教师收集了具体的、真实的资料,用直观的感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究,生成感悟。设计了“职业大体验”活动,较为丰富的体验旨在让学生感受每一个劳动者所从事职业的意义及其背后的艰辛,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没有这些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由此,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他们的心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要感谢并尊重他们!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