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4《认识月球》教学设计课题认识月球单元第三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教学分析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人们自古以来就对月球有无限遐想,有许多神话传说、古诗古文都和月球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知月球,首先明确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一个不发光的围绕地球运行的球体。然后再呈现给学生一系列人们对月球观测和考察的基本事实。尤其要对中国探测月球的“嫦娥工程”进行重点说明,这里的“建立月球基地”和下一步的研讨活动紧密联系。对于“嫦娥工程”的第三步“建立月球基地”的责任必定落在现在学生的肩上,要让学生从小关注未来的科技发展、关注未来的科技使命。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并且利用月球的知识为建立月球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培养学生基于证据的表达交流能力。学习目标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表面是什么样的。2、了解人们是怎样探索并观察月球。3、能够针对月球表面的情况,提出关于建立月球基地的合理建议。重难点知道月球的表面及其特征。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有关月球的文字、图片资料等,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我们对地球形状已经有了认识,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放到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上。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卫星的意思就是它本身不发光,围绕行星运动。师: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就有许多幻想,嫦娥奔月就是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些神话传说被打破了,因为人们不仅能够观测到月球表面,还亲自登上了月球。关于月球的表面是什么样的?你能通过哪些证据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参照教材30页的图文资料)通过认识月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老师引入神话“嫦娥奔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二)事实证据生1:我想介绍一下课本上的资料。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我在天文小组也用望远镜观测过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是光秃秃的,有许多大坑小坑。老师说这些坑是被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击形成的,坑的边缘就是隆起的环形山。生2:我还知道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已经登上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带回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标本。生3:我国也在2004年1月正式启动了月球探测一期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师:看来,大家对月球表面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国从2004年开始正式开展探测月球的“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陆”“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在完成任务后于2009年受控撞月。2010年“嫦娥二号”胜利发射并完成任务。2012年探月工程正在进行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2013年嫦娥三号完成月球表面巡视探测。2014年全球探测工程三期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学生自主学习图文资料,知道人们探索月球的过程。这些例子对学生认识月球有一定的帮助。讲授新课(三)表达交流师:我国的嫦娥工程正在顺利推进,计划在2020年底发射嫦娥五号进行月面采样返回任务。最终我们将要在月球建立基地,也许有我们中有的同学将来就会成为月球基地的建设者,也许有的同学将来就要去月球基地进行参观甚至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活动。那么针对你了解的月球表面情况,能不能对建立月球基地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呢?(小组讨论为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生1:我们小组认为,首先需要在月球表面找一块平坦的地方,在地上罩上一块大型的透明防撞罩。然后就可以在这个空间里面输入氧气,安放一些人类能够生存的设施。例如要发电、调节温度、输入水、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等。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以后,人类就可以在里面生存生活了。生2:我们认为月球经常会受到撞击,在月球表面建立基地会有被撞的危险。我们打算像建造地铁一样,建造一座地下城堡,在地下城堡中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央控制系统,供给氧气、调节温度、提供光照等等。人类如果需要到月球表面活动就需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才行,否则就无法外出活动。……师:大家为建造月球基地提供了很多合理的建议。不过,到目前为止,人们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等待解决。例如怎样运送那么多的设施到达月球?月球表面漂浮着大量比头发丝的直径还细小50倍的月壤粉尘,被吸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等。或许将来随着对月球的探测和了解,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师:人类正探索着在其他星球上生存的可能性,向太空的拓展或许会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希望你们从小就肩负起这个使命。学生发散性思维,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合理的建议。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认识月球38万千米六分之一没有水、没有空气课后反思建立月球基地确实是人类一个伟大的设想,带领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也是科学教育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已知,更要关注发展、关注未来。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也于2016年正式开始,并且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探测器。如果在学生儿童时期就能埋下探索太空的梦想,也是科学教育的成功。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张PPT)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4.认识月球第三单元练习题太阳、地球和月球一、填空题。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2、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3、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月球围绕地球()时针方向运行。卫星月海和环形山自西向东逆4.月球距离地球()万千米,月球引力是地球的()。5、月球上()空气,昼夜温差大。381/6没有二、选择题。1.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牛顿C.伽利略2.月球上的环境比地球糟糕很多,人要想在月球表面活动需要穿上()。A.羽绒服B.宇航服C.毛衣CB3.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这是由于()。A.月球引力比较小B.月球体积比较小C.月球离太阳比较近A三、判断题。1.月球上有空气,人类可以在月球上自由呼吸。()2.月球上可以种植花草。()3.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走路会不方便。()×√×4.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星球。()5.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6.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是杨利伟。()×√×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18张PPT)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第三单元4.认识月球新知导入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地月系西东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卫星的意思就是它本身不发光,围绕行星运动。)提出问题月球表面是什么样呢?事实证据人们从古代起,就对月球很感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观察。“嫦娥奔月”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事实证据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事实证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事实证据事实证据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探测月球的“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新知讲解新知讲解1、月球距离地球38万多千米。2、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新知讲解月球上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新知讲解月海环行山月陆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新知讲解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个。环形山新知讲解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是无一滴水的“海”。月海比较多人认为月海是小天体撞击月球时,撞破月壳,使月幔流出,玄武岩岩浆覆盖了低地而形成了月海。新知讲解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我们把月球的表面称作月面。肉眼所见的月面上的明亮部分,我们俗称月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山脉高原地形。月陆表达交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画出自己设计的月球基地。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4认识月球 教学设计.doc 3.4认识月球 教学课件.pptx 3.4认识月球 练习题(含答案).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