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 【命题解读】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一直是高考的必考点,常见的呈现方式既有选择题(NA的正误判断)又有非选择题(复杂的运算)。在选择题中,有关NA的正误判断主要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相关计算为依托考查物质的结构(如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判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可逆反应中粒子数目的判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如盐类水解造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或数目改变)等。根据最近的八省联考试题以及其他相关新高考的试题研究发现,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数习题增加了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有出现了新的考查方式。 【知识归纳】 1、n=v/vm的使用:标况下的气体使用,此时Vm=22.4 L·mol-1 气体若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能用22.4 L·mol-1计算;标准状况下为非气体的物质:水、乙醇、硫酸、三氧化硫、HF、四氯化碳、苯、甲醇以及碳数大于四的烃等不能使用该公式计算。标况下气态有机物:一氯甲烷、甲醛、碳数小于等于4的烃等。 举例 标况(0℃,101kPa) 常温常压(25℃,101kPa) 判断依据 判断 ①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等于)2NA 体积数不能用 ⅹ ②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2.4 L H2,转移电子数为(等于)2NA 没条件,体积不能用 ⅹ ③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等于)0.3NA个氧原子 标况下与气体体积相同的液、固体的体积对应的物质的量比较大 ⅹ ④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分子数大于NA 同上 √ ⑤常温常压下,22.4L的甲烷分子数目小于1NA PV=nRT √ 2、n=m/M的使用,化学式代表的结构的分子数、原子数、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离子数等数目。整体与部分关系。特定的化学键数。D:2H T:3H 电子数=化学式中所有原子序数之和减去所带正电荷或加上负电荷(无电荷不用加减) 质子数=化学式中所有原子序数之和 中子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减去化学式质子数之和(质量数减去质子数) 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常见核素)或元素符号左上标 离子数:熟悉常见离子的同时,谨记一般碱、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至少可被拆成两部分,分属阴阳离子,阳离子在前面。阳离子一般都是熟悉的离子(不包括H+)。阴离子一般是熟悉的,不熟悉的整体就是一个阴离子。 例:Na2S2O7中的阴离子S2O72- 举例 判断依据 判断 ①18gD2O中含有中子数数目为10NA 18÷(2ⅹ2+16)×10 ⅹ ②1 L 0.1 mol·L-1 H2O2溶液中含有O原子数为0.2NA 考虑溶剂的O ⅹ ③1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O22- ⅹ ④1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8+1)×1 ⅹ ⑤1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8+1+1)×1 √ ⑥1 mol 熔融的KHSO4中含有2NA个阳离子 K+ 、 HSO4- ⅹ ⑦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4NA CH3OH中有5个化学键 ⅹ ⑧14gCnH2n(单烯烃)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1/n 14÷(12n+2n)ⅹ1 √ 3、n=CⅹV的使用,结合离子的电离和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组成等知识考查 阳离子水解公式:阳离子+ H2O ? 碱 + H+ 例Al3++ 3H2O ? Al(OH)3 + 3H+ K+、Na+、Ba2+、Ca2+、H+不水解,其他阳离子离子水解 阴离子水解公式:一价阴离子+ H2O ? 酸 + 0H- 或 二价阴离子+ H2O ? 酸式酸根 + 0H- 例HCO3-+ H2O ? H2CO3 + OH- CO32-+ H2O ? HCO3- + OH- SO42-、Cl-、NO3-、I-、Br- 、ClO4- 、OH-不水解,其他阴离子水解 特殊: Cr2O72-+H2O ? 2CrO42-+2H+ ;双水解时,一般不考虑MnO4-水解 酸式酸根既可以电离也可以水解:HCO3-+ H2O ? H2CO3 + OH- 、HCO3- ? CO32-+ H+ 特殊:HSO4- = H+ + SO42- 弱电解电离是微量的,不超过1%。弱电解质包含弱酸(除去H2SO4、HCl、HNO3、HI、HBr 、HClO4的酸)、弱碱[除去KOH、NaOH、Ba(OH)2、Ca(OH)2的碱]、水、少数盐[(CH3COO)2Pb等],弱酸分步电离。 举例(一般不考虑水电离) 判断依据 判断 ①1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1NA CH3COOH是弱酸 ⅹ ②1 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所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 CO32-+ H2O ? HCO3- + OH- ⅹ ③2 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2NA Fe3+会水解 ⅹ ④0.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 没有体积 ⅹ ⑤1L 0.1 mol·L-1NaHSO4的阳离子数目为0.2NA 溶液中NaHSO4= Na++H++SO42- √ ⑥1L 0.1 mol·L-1NH4NO3加入少量氨水至pH值为7,忽略体积变化,NH4+数目为0.1NA 看中性,写电荷守恒 C(H+)+ C(NH4+)= C(NO3-)+ C(OH-) √ 4、隐藏条件——————直接化学反应、可逆反应、钝化 NO与O2接触就反应(还有氨气与氯化氢、氢气与氟气、氢气与氯气等),生成的物质NO2会发生可以反应2NO2?N2O4,引起分子个数减少。I2 + H2 ? 2HI 2SO2+O2?2SO3 Cl2+H2O?HCl+HClO N2+3H2?2NH3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铁和铝跟常温下的浓硫酸、浓硝酸会钝化(化学变化) 举例 判断依据 判断正误 ①标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1NA 2NO2?N2O4 ⅹ ②1L容器内充入2molSO2和1molO2,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2SO2+O2?2SO3 ⅹ ③已知N2(g)+3H2(g)?2NH3(g)?H=-93KJ/mol,1L装置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反应结束后,共放出93KJ热量。 N2+3H2?2NH3 ⅹ ④5.6gFe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常温钝化 ⅹ 5、转移电子数 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求出物质的量的物质就是研究对象 观察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之差ⅹ研究对象中变价原子个数ⅹ研究对象的物质的量=转移电子数 只求升价或降价 特殊注意:Fe、Cu、歧化反应(同元素一变多,从后往前算,研究对象在生成物)、归中反应(同元素化合价靠拢,从前向后算,研究对象在反应物) 举例 判断依据 判断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1×2×0.1 ⅹ ②铁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2ⅹ1ⅹ1 ⅹ ③1 mol氯气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无法计算 ⅹ ④标准状况下,6.72 L NO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3NO2+H2O=2HNO3+NO NO:↑2ⅹ1ⅹ0.1 ⅹ ⑤3 mol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9NA 8/3ⅹ1ⅹ3 ⅹ ⑥1 mol铁在1 mol氯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考虑:过量与少量 由2Fe+3Cl2=2FeCl3 知道铁过量,用Cl2算 Fe:3ⅹ1ⅹ1 Cl2:1ⅹ2ⅹ1 ⅹ ⑦KIO3+6HI=KI+3H2O+3I2中,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2NA 考虑:I2升高和降低后的产物,不能用来计算,用KIO3来算 KIO3:↓5ⅹ1ⅹ1/3 ⅹ 特例: I已知Cl2的物质的量求解转移电子数(氯气是少量,是一定要消耗完的。) ①氯气与水反应:无法计算(除非告诉氯气消耗量或生成物生成量,算法同②) ②氯气与碱液反应:氯气的物质的量就是转移电子数 ③氯气与还原性物质反应:氯气的物质的量的两倍就是转移电子数 II已知Na2O2的物质的量求解转移电子数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电子数就是消耗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变价的氧只能是过氧化钠中的氧。 III已知H2O2的物质的量求解转移电子数 ①过氧化氢分解:转移电子就是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②过氧化氢被氧化、过氧化氢被还原:转移电子数就是过氧化氢物质的量的两倍 IV铁、铜具有多价态,需要根据反应物和反应物的多少来判断价态 铁:与非氧化性酸只能生成二价;与碘、硫单质生成二价;过量铁与氧化性酸生成二价;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氯、氟、溴单质都只生成三价;少量铁与氧化性酸生成三价; 铜:与硫生成一价;其他情况多生成二价; 6、有机物 (1)已知分子式:共价键数目(共用电子对)计算公式=(碳数ⅹ4+氢数+氧数ⅹ2+氮数ⅹ3+卤原子数)/2 极性键、非极性键、特殊化学键等共价键都必须熟知物质结构才能计算。同分异构的现象使得无法计算具体的化学键数。一般含氧、氮元素的有机物从两个碳的有机物就开始存在同分异构了。烷烃从碳数为四的丁烷开始有同分异构现象,一卤代烷烃从一卤丙烷开始有同分异构。 例:46gC2H6O中的共价键数目是8NA 正确 46g÷46g/molⅹ(2ⅹ4+6+1ⅹ2)÷2=8 例:46gC2H6O中的C-H键数目是6NA 错误,C2H6O存在同分异构CH3CH2OH或CH3OCH3,C-H数目不固定, (2)已知物质名称:有名称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方可进行相关计算。写结构时,先写主链,再加支链 例:14gCnH2n烯烃中,碳碳双键数目为1/n 正确 14g÷(12n+2n)g/molⅹ1 7、混合物(不反应) 常见有一下几点考法: (1)最简式相同的两物质混合 将混合物看做由最简式构成的纯净物,求出最简式的物质的量在进行其他微粒数的计算。 原子数、电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化学键都可求。 (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分子中原子数相同的物质混合 将混合物看做由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原子数相同的某纯净物构成,再进行分子数、原子数的计算。这个类型拓展开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的共同特征有一定的数值关系。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分子中原子数不相同的物质混合 将混合物看做由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某种纯净物但是不知该物质的分子式,只能算出分子数。 举例 判断依据 判断 ①28g 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的分子数为1 NA 28g÷14 g/mol求出最简式n(CH2) ⅹ ②14g CO和N2的混合物中原子数为2 NA 14g÷28 g/molⅹ2 ⅹ ③30g C3H8O和C2H4O2的混合物中分子数为1 NA 30g÷60 g/mol ⅹ ④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目为2NA 11.2L÷22.4 L/molⅹ4 √ 8、胶粒 胶粒直径为1nm~100nm,1mol无机物无法形成1mol胶粒。 例1molFeCl3溶于沸水中形成Fe(OH)3胶粒的数目为1NA。 错误 胶粒中范围大,每个胶粒含有的微粒数不尽相同会造成胶粒的数目不够准确。 9、反应不完全 MnO2+4HCl(浓)=MnCl2+Cl2↑+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这些反应,酸的浓度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小,减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在反应,无法通过酸的物质的量来计算转移电子。能求极限值。 例:100mL 10mol/L HCl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物质的量小于0.25mol 正确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0.1Lⅹ10mol/L 例:100mL 10mol/L HCl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物质的量可能是0.1mol 正确 10、结合反应原理(考查较少) 主要是结合反应原理中知识点的作为背景环境。例如电精炼中阳极单位时间的质量变化不固定而阴极的质量变化是固定,以此为试题背景。 例 电精炼铜,阳极质量减少64g,阳极增重64g。 错误 电精炼的阳极质量减少有时发生反应减少也有杂质脱落减少,无法确定阳极的失电子数,进而无法根据阴极反应计算出生成的铜单质质量。 11、结合选修三的细节知识点出题 本类型是新出现的,目前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化学键数目上考查。例如分子中σ键、原子晶体中化学键数等。 例1mol金刚石中碳碳单键有4mol。 错误 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碳碳单键,1mol金刚石中碳原子数就是1mol,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碳碳单键会被数两次。因而1mol金刚石中碳碳单键数为1 molⅹ4÷2=2mol 【综合演练】 1.(2020·天水模拟)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NA B.常温常压下14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1 L 1 mol/L的亚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小于2NA D.18 g铝溶于NaOH溶液或盐酸转移电子数均为2NA 【解析】 Na2O是钠离子和O2-构成的离子化合物,Na2O2是钠离子和O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相等,但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故其含有的阴离子个数相等,但阴离子不一定是NA个,故A错误;CO和氮气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故14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而氮气和CO中均含2个原子,故0.5 mol混合气体中含NA个原子,故B正确;1 L 1 mol/L的亚硫酸中含有亚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 mol,亚硫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2NA个,故C正确;18 g铝的物质的量为= mol,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反应后铝均变为+3价,故 mol铝转移 mol×3=2 mol电子,为2NA个,故D正确。 2.(2020·大同模拟)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H2和22.4 L的F2气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2NA B.30 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C.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为10-1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A 【解析】 标准状况下,HF是液态,22.4 L的H2和22.4 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少于2NA,A错误;乙酸和葡萄糖的实验式均为CH2O,式量为30,30 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A,故B正确;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由于缺少溶液的体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没法计算,C错误;1 mol C2H6含有7 mol共价键,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7NA,故D错误。 3.(2020·广元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1 mol Na2O2与SO2完全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3.5NA C.18 g的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D.1 L 0.1 mol· L-1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小于0.2NA 【解析】 Na2O2+SO2═══Na2SO4,1 mol Na2O2与S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A正确;标况下,乙醇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一个D2O中含有1×2+8=10个中子,18 g D2O物质的量==0.9 mol,含有9NA个中子,C错误;铁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由于Fe3+水解,产生更多的H+,故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0.2NA个,D错误。 4.(2020·宝鸡模拟)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6NA B.标准状况下,6 g乙酸和丙醇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铁丝在22.4 L氧气中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将10 mL 0.1 mol· L-1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Fe(OH)3胶粒的个数为0.001NA 【解析】 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由于溶液中水分子中还有氢原子,故含有的氢原子数大于6NA,故A错误;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丙醇的分子式为C3H8O,相对分子质量为60,故6 g乙酸和丙醇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故B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为1 mol,与铁反应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转移的电子数为4NA,故C错误;由于Fe(OH)3胶粒为Fe(OH)3的聚集体,则无法计算制得的胶体中含有Fe(OH)3胶粒的数目,故D错误。 5.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中Cl-数目为3NA,且=3 B.电解法精炼铜,阴极析出1 mol Cu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C.64 g SO2与足量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 NH3通入水中制成氨水,溶液中NH数目为0.1NA 【解析】 Fe3+为弱碱阳离子,水溶液中部分发生水解,所以500 mL 2 mol·L-1FeCl3溶液中Fe3+数目小于NA,>3,A错误;阴极析出1 mol Cu,需要得到2 mol电子,故阳极需要失去2 mol电子,B正确;该反应可逆不可进行到底,生成的SO3分子数目小于NA,C错误;NH3+H2O????NH3·H2O????NH+OH-,氨气与水的反应和一水合氨电离均可逆,所以溶液中NH数目小于0.1NA,D错误。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11.2 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等于2NA B.含NA个CO的Na2CO3浴液中,Na+数目大于2NA C.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足量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 D.4.0 g CO2气体中含电子数目等于2NA 【解析】 未指明气体在什么条件下,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及微粒数目,A错误;Na2CO3电离产生Na+、CO个数比为2∶1,在溶液中CO由于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若溶液中含NA个CO,则Na+数目大于2NA,B正确;SO2和O2生成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足量O2充分反应,产物SO3的分子数小于2NA,C正确;1个CO2分子中含有22个电子,则4.0 g CO2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22NA=2NA,D正确。 7.(2020·开封模拟)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0.5 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含有NA个S—S键 B.将1 mol NH4NO3溶于适量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33.6 L二氯甲烷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3NA D.高温下,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解析】 S原子最外层有六个电子,形成2个共价键,As原子最外层五个,形成3个共价键,由结构图知白色球为硫原子,分子中不存在S—S键,故A错误;NH4NO3═══NH+NO,NH3·H2O????NH+OH-,溶于适量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NH)=n(NO),NH的数目等于NA,故B正确;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16.8 g铁的物质的量为0.3 mol,而铁与水蒸汽反应后变为+8/3价,故0.3 mol铁失去0.8 mol电子即0.8NA个,所以D错误。 8.(2020·沧州模拟)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C ) A.(b-a)/V mol· L-1 B.(2b-a)/V mol· L-1 C.2(2b-a)/V mol· L-1 D.2(b-a)/V mol· L-1 【解析】 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那么Mg2+就有 mol,硫酸镁也就是 mol。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那么硫酸根离子有b mol。所以硫酸钾有b- mol,钾离子就有2(b-) mol=2b-a mol。浓度就是 mol/L,即 mol· L-1,C项符合题意。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10.4 g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1NA B.1 mol NH4HCO3晶体中,含有NH、NH3和NH3·H2O的总数为NA C.将1 mol 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D.28 g N60单质(如图)中含有的N—N键键数为3NA 【解析】 A项,苯乙烯中苯环上不存在双键,所以每个苯乙烯分子只有一个双键,正确;B项,NH4HCO3晶体中只含有NH,不存在NH3和NH3·H2O,错误;C项,根据氯元素守恒,正确;D项,由图可知,每个氮原子分摊的键为1.5个,则含有的N—N键为×=3NA,正确。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1 L pH=5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10-5NA B.9.2 g 14CO2与N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4.8NA C.硝酸与铜反应生成0.1 mol NOx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D.1 mol SO2和0.5 mol O2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NA 【解析】 pH=5的醋酸溶液中c(H+)=10-5 mol·L-1,所以1 L pH=5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等于10-5NA,故A项错误;14CO2与N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4,所以9.2 g 14CO2与N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4.8NA,故B项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NOx可能为NO或NO2,转移电子数介于0.1NA~0.3NA之间,故C项错误;SO2和O2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生成SO3的分子数小于NA,故D项错误。 11.(2020·成都模拟)为实现随处可上网,中国发射了“中星16号”卫星。NH4ClO4是火箭的固体燃料,发生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1 mol NH4ClO4溶于水含NH和ClO离子数均为NA B.反应中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3 C.产生6.4 g 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8NA D.0.5 mol 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体积为44.8 L 【解析】 NH为弱碱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要水解,因此1 mol NH4ClO4溶于水含NH离子数少于NA,故A错误;2NH4ClO4N2↑+Cl2↑+2O2↑+4H2O反应中还原产物为氯气,氧化产物为氮气和氧气,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3,故B正确;6.4 g O2的物质的量==0.2 mol,根据2NH4ClO4N2↑+Cl2↑+2O2↑+4H2O,产生6.4 g 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4NA,故C错误;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0.5 mol 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12.(2020·杭州模拟)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5.6 g Fe完全溶于一定量溴水中,反应过程中转移的总电子数一定为0.3NA B.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2NA个电子 C.标况时,22.4 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 g氮化镁时,有1.5NA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 【解析】 铁完全溶于一定量溴水,反应后的最终价态可能是+3价,还可能是+2价,故0.1 mol铁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0.3NA个,还可能是0.2NA个,A错误;Na原子最外层是1个电子,则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1NA个电子,B错误;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 g氮化镁时,参加反应的N2为0.5 mol,而N2分子含有氮氮叁键,则有1.5NA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D正确。 1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室温下向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的H+数目大于0.1NA B.60 g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充分反应后断裂的C—O键数目为NA C.某无水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5.6 L H2,该乙醇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A D.已知C2H4(g)+H2(g)═══C2H6(g) ΔH=-137.0 kJ·mol-1,若乙烯与H2加成时放出68.5 kJ热量,则反应过程中被破坏的碳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数目为NA 【解析】 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c(H+)=0.1 mol·L-1,则H+数目为0.1NA,稀释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数目增大,故所得溶液中H+数目大于0.1NA,A项正确;60 g乙酸为1 mol,与足量的乙醇反应时,乙酸脱去羟基,断裂C—O键,但乙酸与乙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即使乙醇过量,乙酸也不能完全反应,故断裂的C—O键数目小于NA,B项错误;没有提供温度和压强,5.6 L H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故乙醇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所含共价键总数也无法确定,C项错误;乙烯与H2的加成反应中,碳碳双键中的π键断裂,当放出68.5 kJ热量时,参加反应的乙烯为0.5 mol,被破坏的碳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5NA,D项错误。 14.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在古代均曾入药。二者可发生如图转化: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 mol As4S4中含有10NA个极性共价键 B.反应Ⅰ生成22.4 L SO2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7NA C.3.8 g H16S中所含中子数为2NA D.1 mol·L-1 NaH2AsO3溶液中H2AsO、HAsO、H3AsO3、AsO共NA个 【解析】 1 mol As4S4中含有8 mol极性共价键和2 mol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由于未注明标准状况,所以22.4 L SO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电子转移数目无法计算,B错误;3.8 g H16S为0.1 mol,H、S中的中子数分别为1、18,故0.1 mol H16S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A,C正确;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所以无法判断,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