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严重分裂状态,其中最强大的是( ) ①奥地利 ②匈牙利 ③普鲁士 ④丹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推动德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A. 强有力的人物领导统一 B. “铁血宰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 C.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强大的军事力量 3.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②战争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战争以南方胜利告终 ④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马克思(1818—1883)在评价一位与他同时代的美国总统时说:“这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这位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亚历山大二世 D.杰斐逊 5.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改革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解放运动 6.1963年8月28,马丁?路德?金作了著名的《I have a dream》的演讲。他说:“一百年前,有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林肯 D.富兰克林 7.下列四国中,哪一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8.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 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 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9.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 A.俄国废除农奴制 B.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D.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10. 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张强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统治 11. 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 A. “文明开化” B. 废藩置县 C. 求知识于世界 D.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12. 明治维新后,日本小学普及迅速,儿童的入学率也普遍提高。由此可见,日本明治维新( ) A.促进了日本工业化进程 B.增强了日本军事力量 C.改变了日本落后习俗 D.推动了日本教育的发展 13.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 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B.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C. 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 ) ①废藩置县 ②建立天皇制 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 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他出身贫寒,但靠自身的奋斗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解放了黑人奴隶,他被美国人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这位美国总统是谁? (2)当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3)如何评价这位美国总统? 1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南北冲突的基本原因 材料二 1863年元月1日起,凡是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空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内战前夕南北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文件?此文件的颁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一. 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内战对美国政治. 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多少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抄袭材料原文)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后的俄国在经济. 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7BCBBBCD 8-14BAAADAB 二. 非选择题 15.(1)林肯。 (2)南方大种植园经济. 奴隶制。 (3)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6. (1)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林肯的威望,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3)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南方和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起来,为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17.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 (2)农奴制度下,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在经济方面,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后期,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政治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材料三中的观点认为这场改革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改革,充分肯定了其正确性,是实事求是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