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英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2. 有这样一则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 发明内燃机 C. 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 改良蒸汽机 3. 19世纪,在电力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涌现了许多成果,下列成果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 B.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格拉姆 C.实用性电动机——西门子 D.发明留声机——富兰克林 4.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于( )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5.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电力的开发和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 C.汽车的诞生 D.飞机的出现 6.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能源的使用上有了新的突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发明的内燃机使用的能源是( ) A. 煤油 B. 汽油 C. 蒸汽 D. 煤气 7. 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时代。追溯历史,为汽车的发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器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9.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的欧洲,你不可能见到和听到的事情是( ) A.看到一起汽车交通事故 B.听说美国的纽约街头有了路灯 C.可以有一天用电话向家人拜年 D.出现了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10.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下列能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影响“生产工具”的是( ) A.煤炭、石油的大量开采 B.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工厂生产和垄断组织出现 D.计算机代替部分人类脑力劳动 11.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美国 德国 煤炭 钢 煤炭 钢 1870-1879年 4 900万吨 38万吨 4 600万吨 31万吨 1910-1914年 47 400万吨 2 657万吨 24 700万吨 1 479万吨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1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整个革命的进程缩短 B.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D.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14. 如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 5.0 未统计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欧洲形势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非选择题 15.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13年 14% 6% 35.8% 15.7% (1)联系表格数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谈谈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2)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16.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的新热潮,美国和德国站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但也会出现城市人口增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工厂排放的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等问题。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会到很多新的痛苦。 (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这些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请写出这一时期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位发明者和他的发明成就。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时期推动了什么新能源的利用?促使人类社会进入新时代,请问这个“时代”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二,分析这里的“欢欣”和“痛苦”各指的是什么现象? (4)面对材料二中出现的“痛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l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3)1820—1870年,世界头号的工业国家有哪些?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BCACABC 8-14DDBBBDA 二、非选择题 15.(1)两次工业革命表明,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等。 (2)表格直观地说明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分别成了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 16. (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等。(任意列举一例即可) (2)新能源:电或石油。“时代”:电气时代。 (3)欢欣:人口增长;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减少;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化发展快等等。 痛苦: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扩大等。 (4)示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要合理利用资源;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等等。 17.(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轮船、火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 (3)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 (4)美国和德国后来者居上;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