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空气有力量吗? 【学情分析】 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经验基础来看,他们对本单元内容是非常有兴趣的。相对低年级儿童而言,高年段学生对事物的原理更有兴趣。由于大气压力无法直观的观察到,因此,学生对很多大气压力的小实验和小游戏充满了好奇。这样的心理基础将为本单元学习提供内在的动力。 本单元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基础。在一年级时,学生曾学过“看不见的空气”这一内容,对于空气有初步了解,又通过实验了解了空气的特殊性质,对空气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学习经历将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在原先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大气压力、压缩空气的内容,将使学生对空气压力有进一步的了解。此外,本单元在设计实验上,给予学生很多自己的空间,学生通过设计各种空气小游戏,帮助他们了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利用空气做许多事情,许多看似简单的物品,都是有科学道理在其中的,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有力量,且有着很大的力量。知道空气的力量来自四面八方。 2.方法与过程:通过各种实验和小游戏,感受空气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探求知识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热爱科学的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有力量,空气力量很大,空气的力量来自四面八方。 难点:通过各种实验和小游戏,感受空气有力量,感受空气的力量来自四面八方。 三,教学准备: 大吸盘、吸管、水杯、小纸片、木片、报纸 四,教学导入: 教师提问:今天给大家猜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他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这个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空气。 教师提问:嗯,对空气,我们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关于空气的相关内容,空气也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老朋友空气。那你们说,空气他看不见摸不着的,那空气有力量吗? 学生回答:有或者没有。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空气,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力量。 教学过程: 环节一:探究吸盘挂钩能吸附在物体上的原因 (教师出示吸盘挂钩图片) 教师提问:这个图片上的东西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吸盘挂钩 教师提问:吸盘挂钩时如何被挂在墙上去的呢? 学生回答:吸在墙上的。 教师提问:那你们在家里都见过这样的挂钩吗? 学生回答:见过的。 教师提问:那都是挂在哪些地方的呀? 学生回答:厨房、卫生间、门上面。 教师提问:具体是挂在这些房间的什么东西上呢?(玻璃、瓷砖等) 学生回答:玻璃、镜子、瓷砖。 教师提问: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或者说,你们摸过这些地方,什么感受呢? 学生回答:表面都很光滑,平整。 教师提问:为什么吸盘会吸附在这些物体上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玻璃和一个小吸盘,让我们观察一下为什么吸盘会吸附在玻璃上,和空气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教师拿出,玻璃板和吸盘) 实验提示:1)我们先轻轻将吸盘靠近玻璃,然后放手,看看会怎么样?2)然后我们用力将吸盘挤压在玻璃上,看看会发什么?3)同时仔细观察这两张放置方式的时候,吸盘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刚才的实验中,你通过不同方式的放置,观察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吸盘轻轻的放在玻璃上,会掉下来。吸盘紧紧的压在玻璃上,不会掉下来。第一个轻轻放在玻璃上,吸盘是鼓起的,压在玻璃上,吸盘是瘪下去的。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第一次吸盘会掉下来,第二次就紧紧的吸在了玻璃上? 学生回答:因为空气被挤了出去? 教师提问:为什么第二次吸盘就没有掉下来呢? 学生回答:因为玻璃和吸盘之间少了空气。 教师提问: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缺少了空气,吸盘就吸住了玻璃了呢? 教师提示:吸盘和玻璃之间挤压出了空气,吸盘外面充满着什么呢? 学生回答:空气。 教师提问:那我们猜想一下,是什么力量把吸盘推着了玻璃上的? 学生回答:空气的力量。 教师提问:空气有没有力量啊? 学生回答:有。 教师提问:那我们再来做个小练习,黑板上现在画着一个吸在玻璃上的吸盘,哪个小朋友能来画一画空气力量的方向? 分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 教师提问:大家来看看哪个比较正确啊? (学生指着其中一张图片) 教师:对的,那这个图片空气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回答:向一边的。 教师提问:那我把这个示意图换个方向,把右边换成左边,你还能指示空气的方向吗? (学生继续上黑板操作) 教师提问:那我将玻璃朝下,吸盘还能吸住玻璃吗?那此时空气的方向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回答:还能吸住,空气的方向上了。 教师提问:那空气的力量是不是来自四面八方呢?我们还可以一起来验证一下。把吸盘吸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方向,是不是都能吸住呀? 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提问:那空气的力量是来自? 学生回答:四面八方。 环节二:探究空气是否有力量及空气力量的方向 (教师拿出两个吸盘,让学生把两个吸盘紧紧压住) 教师提问:现在将两个吸盘紧紧的压住,试试看大家能不能把吸盘轻松的拉开?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分开呢?是什么力量将两个吸盘紧紧的压在了一起? 学生回答:因为吸盘挤出了空气,是外面的空气将吸盘紧紧的压在了一起。 教师提问:是不是很难被拉开?需要很大很大的力量? 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提问:那空气的力量是不是很大? 学生回答:是的。 教师提问:有哪个小朋友能有其他办法将两个吸盘打开呢? 学生操作:将两个吸盘从中间搬开就能轻易的将吸盘打开。 活动一:吸盘实验 教师提问:这个实验其实早就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尝试着做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实验吗? 学生回答: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真聪明,有谁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的什么材料做的吗? 学生回答:铁球。 教师:对,那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马德堡半球实验。 播放视频:《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讲解视频》 教师:看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不是觉得空气的力量真的很大啊?学生回答:是的。 环节三: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师:接下来我们利用空气的力量做个小游戏,手劈木片 (教师拿出一片木片,先将木片放在桌子上,漏出桌面1/4。教师用力一劈,没有将木片劈断)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摆放劈不开木片呢? 学生回答:因为手没有压住。 (教师用手压住木片,将木片劈断。接着拿出第二根木片) 教师提问:如果只能用一个手,怎么才能把木片劈断呢? 学生回答:在木片上加上重物。 教师提问:那今天老师只给你们一张报纸,你们能够完成手劈木片吗?报纸应该怎么摆放? 学生回答:报纸盖在木片上。 教师:那我们试试看将报纸轻轻的盖在木片上,是否劈的断。 (没有劈断) 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老师这样的轻轻的将报纸盖在上面,报纸和桌面之间还有什么?怎么才能利用空气的力量? 学生回答:将报纸铺平在桌面上,将空气挤出。 教师:好的,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活动二:手劈木片 教师:空气的力量是不是很奇妙啊。 教师提问:空气有力量吗? 学生回答:有。 教师提问:空气的力量大吗? 学生回答:大。 教师提问:空气的力量来自什么方向呢? 学生回答:来自四面八方。 教师:其实,空气的力量在生活当中也有着很多的用处,不妨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一看空气的力量在生活中还能派些什么用处。 播放视频:《生活中空气力量原理的运用》 教师:今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老朋友空气,接下来我们还会学习如何利用空气力量的特性,更好的发挥空气的力量。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空气有力量 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