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者:陈刚 何占豪 乐曲内容来自一个古老而优美的民间传说,东晋时,在我们南方的一个农村——祝家庄,聪明热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束缚,男扮女装去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来,祝英台归家。梁山伯十八相送,当两人分别时,祝英台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山伯吐说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忠厚老实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祝英台便以家中有 “九妹”相许。一年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英台求婚,可是祝英台已被许婚给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殊不知这次楼台会之后等待他们的竟是生死离别。梁山伯抱病归家,不久悲愤死去。祝 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 后,于新婚之时,花轿绕 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向 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 控诉,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 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坟墓中 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何占豪:(1933-)浙江人。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在不久前香港电台举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梁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 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 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 作品”。曾经有一位学者感 叹道:“哪里有太阳,哪就 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 哪里就有《梁祝》!” 作者简介: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陈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 他曾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新 加坡、香港、日本、台湾 等并被载入“世界名人录”、 “世界音乐名人录”等十八 项世界名人录,并获“际 文化荣誉证书“。另著散 文集《黑色浪漫曲》, 《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作品体裁: (1)?协奏曲的概念。 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3)介绍奏鸣曲式的体裁:奏鸣曲是一种大型曲式,奏鸣曲式的结构是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呈示部 呈示部的引子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由第一长笛吹出秀丽的华彩乐段;接着双簧管以越剧过门为素材,奏出优美的抒情旋律,描绘出一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 爱情主题 然后,小提琴在清淡的竖琴和木管乐器的呼应下奏出真挚淳朴的爱情主体,即奏鸣曲式的主部主体: 草桥结拜 大提琴和小提琴互相对答,描写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 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 当乐队再一次重复爱情主题时,小提琴起而应和,并加入到弦乐器中,一同演奏这个热情洋溢的主题。 从主部过度到副部的连接部,是小提琴的自由华彩乐段,乐曲紧接着进入副部。 副部是活泼的回旋曲,小提琴和乐队交替演奏,描写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a-b-a-c-a(回旋曲式结构) 长亭惜别 呈示部的结束部转入慢板,小提琴用半吟半唱的演奏出“长亭惜别”时梁祝千言万语、有口难开的情景: 长亭惜别—难分难舍 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形成如泣如诉的二重唱。缠绵感人的曲调,细腻的刻画了难分难舍的柔情。 展开部 奏鸣曲式的展开部是戏剧性发展的中心。 大管和大提琴低沉、阴郁的曲调伴随着沉重的锣鼓声,预示这不祥的征兆。 大管、圆号、长号和低音弦乐器演奏出的声音代表封建势力的凶暴。 小提琴先用散板描绘祝英台痛苦不安的心情 然后奏出由强烈的切分和弦组成的反抗迫嫁的主题。 展开部第二部分—楼台会 小提琴在弦乐器和竖琴的伴奏及长笛的呼应下,奏出凄楚悲苦的插部主题,大提琴迅速起来应和,互诉衷肠 。 哭灵与纵身投坟 乐队奏出强烈的音乐,小提琴控诉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化 蝶 出现引子部分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间美景,而把我们带入神话的意境。 再次奏出爱情主题,展现了梁祝二人双双化蝶,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浪漫主义画面。 曲式结构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诵深深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 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 谁知一别在楼台。 课堂小结 美丽的蝴蝶,动人的旋律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 何占豪、陈刚写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以越剧曲调为素材的单乐章标题协奏曲,这首乐曲主要是反映了人们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梁祝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全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其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和化蝶的情节。 呈 示 部 引子 主部 连接部(自由化彩段) 副 部 回旋曲式 a—b—c—d--a 结束部 长亭惜别 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 单三段体 a—b—a 爱情主题 草桥结拜 主体再现 写景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展开部 抗婚 楼台会 哭灵与纵身投坟 再现部 主部主体的再现 化 蝶 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想和体会,形式不限。(学生讲述或用歌声、琴声表达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