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报告】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实验报告 实验十六:探究月球和太阳大小不同却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原因 实验材料 :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纸片 实验方法 : 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待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 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3、?移动大圆纸片,观 察 大 圆 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结果 :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近,看起来越大, 反之则看起来越小。太阳距离地球比月亮距离地球远得多,所以看起来两者差不多。 实验十七:利用简易的日晷, 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 实验材料:平板、和平板同样大小的观察纸片(画好同心圆、标注好方向)、小短杆、双面胶 实验方法: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 把纸板放在平地上。要将纸板上的东南西北与实际观察环境的方向保待一 致, 这样记录的影子才是准确的。 3、在纸板的中心,竖 直 地立上小短杆。小短杆应尽量保持竖直状态,不能倾斜,否则测 量不准。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 要标上观察的时间。间隔越短, 影子变化记录会越精确。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果: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变化而 变化的,太 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十八: 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 手电筒、木圆柱、桌子、活动手册 实验方法: 1、将圆柱放在桌子上。 2、?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 实验结果: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十九: 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 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 实验方法: 1、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 2、用笔和活动手册记录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在桌面 上产生的不同的影子。 3、比较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产生影子的形状。 实验结果: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实验二十:模拟制造环形山 实验材料: 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实验方法: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分别让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3、 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 实验结果: 撞击球的大小不同、速度不同, 可以产生不同的环形山。由此推测, 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由撞击形成的。 实验二十一: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证明地球是球体 实验材料: 橡皮泥、火柴、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方法: 1、用橡皮泥做一只帆船, 插一根火柴作为脆杆。 2、 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 帆 船在地球仪上移动模拟航行,观察 帆船 进港和出港的情况。 3、 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 4、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同 时 据此猜测地球的形状。 实验结果: 这个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证了人们猜测地球是球体的假设的正确性。 实验二十二: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影子 实验材料:光屏(纸板)、手电筒、球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实验方法: 1、将正方体和球体分别放在手电筒和纸板之间。 2、 打开手电筒, 观 察 两个模型在光屏(?纸板)上成像的形状。 正 方 体 木块在光屏(纸板)上呈现的影子是正方形的, 球体在光屏(纸板)上呈现的影子是圆形的。? 实验结果:地球的投影是具有弧度的, 所 以地球是球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