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型:复习课 课题:四川省和黄土高原 主备人: 审核人: 复习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四川省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内容和主要自然灾害。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四川省的经济发展。 3.了解四川省独特的地域文化。 4. 能够从地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5.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6.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了解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开发。 复习重难点 复习 重点 1.四川省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复习 难点 1.欣赏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2.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开发。 复习方法 归纳法,指导读图,讲练结合 一、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归纳这两节的知识网络,对教材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复 习 过 程 二、考点清单 考点一:四川省的自然地理特点 引导学生一起梳理这两节的基础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位置:位于我国 腹地,长江 游地区。 2.地形:东部是 ,西部是 ,地势 。 3. 气候:东部的 是 气候,西部的 是 气候。 4.自然灾害:干旱、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考点二:四川省的经济、交通及独特的地域文化 1.经济和交通: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主要原因是 ;经济落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主要原因是 。 2.独特的地域文化:川菜、变脸、茶馆等。 考点三: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地表特征 1.黄土高原东起 ,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 。 2.地表特征:地表黄土广布, ,是全国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考点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治理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2.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 ; 生物措施: 。 3.丰富的矿产资源: 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陕、内蒙古接壤的地区。 三、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一:地形地势对四川的影响 引导学生先分析四川省的地形特征,再从气温、降水、气候类型、自然灾害、水能资源、经济和交通等方面分析地形地势造成的影响。 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两部分,地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 受地形的影响: (1)气温: 229870195580 (2)降水:川西高原山地降水较少,四川盆地降水较多。 (3)气候类型:川西高原山地是高山高原气候,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4)自然灾害:川西高原山地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四川盆地多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 (5)水能资源:地处我国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6)经济和交通:川西高原地形崎岖,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四川盆地地形相对较平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重难点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指导学生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结合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气候特点,植被特点等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再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工程和生物两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34353534925 四、典题赏析 例1 四川省的地形总体上分为高原山地和盆地两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四川省地形分布示意图中(图中字母表示方位),符合四川省地形实际空间分布的是( ) -6540552705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④ (2)四川省的人口绝大部分分布于盆地地区,而高原山地人口稀少。由此可得出,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疏密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省的地形分布和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方向来看,上北下南;四川省地形西部是川西高原山地,东部是四川盆地。读图可知,B正确。 (2)四川省东部的四川盆地地形相对较低平,人口稠密;而西部的川西高原山地海拔高,地形崎岖,人口则稀少,说明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答案】(1)B (2)A 例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258318011176030607024130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 (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3)黄土高原经流水的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 等。 (4)图中R河为 ,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 量最大的河流。 (5)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 (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6)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2所示的 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气候特征、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和矿产资源等。 (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大致东到太行山脉,西抵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秦岭。(2)黄土高原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3)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等。(4)图中R河是黄河,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5)黄河中游流经的山西省和陕西省,煤炭储量巨大,因此煤炭工业突出。(6)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利用黄土直立的特性,挖掘了窑洞,成为当地人们的传统民居。 【答案】 (1)秦岭 (2)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或东南多,西北少) (3)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或植树种草;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陡坡地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4)黄河 含沙 (5)煤炭工业(或钢铁工业) (6)窑洞 五、巩固练习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略图,完成1~3题。 1. 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人口密度①地>③地 B. 海拔高度①地>④地 C. 纬度④地>③地 D. 年平均气温①地>②地 2. ③所在的地形区是( C ) A. 西南丘陵 B. 川西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 3. 关于该省区,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地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B. 受地形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C. 经济发展比较平衡 D. 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 4.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完成5~6题。 5.该地位于( C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6.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土质疏松 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茂密 ④河道淤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 南宋末年,丘处机途经张家口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921527940 (1)图中大河是 黄河 ,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图示区域 里的地势特征是 西高东低 。 (2)中原之风”中的“风”指 夏(东南) 季风,作者“北顾”的是 内蒙古 高原。 (3)太行诸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黄土高原 ,其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严重 ,写出主要的综合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缓坡修建梯田 (至少两点)。 (4)图中A、B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①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临海;③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 (至少两点)。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