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第1节 种群和群落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掌握种群的概念及实例; 2.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实例; 3.正确判定种群和群落 4.理解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能力训练点: 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促使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提高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种群和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结合谈话法、讲述法以及阅读法和练习法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课题内容的教学严防空洞无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典型的讨论素材,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种群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出发,进行种群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他们身边就存在具体的各种种群,而不是死背种群的概念。 2.群落的概念也是重点。种群和群落是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又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为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知识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物群落的概念也是学习的重点。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进行种内和种间的信息交流、能量的传递、物质的循环建立起的有机整体。只有剖析一个典型的生物群落,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群落,万万不可以空谈群落的概念。 群落与种群的关系,在教学中也必须阐明。可以说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 难点:种群和群落的判定,即对种群和群落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视频:动物世界 展示各种动物风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阅读书本p123-125,针对这部分内容,请你把想了解的问题写在任务单上 1.什么是种群? 2.什么是群落? 3.种群怎么判定? 4.群落怎么判定? 5.种群和群落的区别和联系 ……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目的的学习。 知识回顾:1.什么是物种? 生:同种生物是很相像的,它们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多媒体打出:a猫和狗的图片问:它们是不是同一个物种? (二)新课引入:关于种群概念的教学 图片1:校园内单棵香樟树和一群香樟树 问:它们是同一物种吗?它们生活在哪里? 图片2:单个熊猫和一群熊猫 问:它们是同一物种吗?它们生活在哪里? 引出: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存在,也可以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群体。 问:你觉得这两个群体有什么相似点? 引导学生回答:1.它们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体 2.它们是同一种生物 3.它们占据了一定的地域和空间 师:我们把这样的一个物种的大家庭称为种群,上述分别为香樟种群和熊猫种群。(书本P125种群概念划线,并齐声朗读) 认识各种种群:图片显示 包括各种动物的种群,植物的种群。微生物的种群 出示鸡群图片:白来航鸡种群中,它们个体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生:大小 年龄 性别 种群中的生物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书本P125:思考与讨论:看图5.1.6回答以下问题 个体之间有差异吗?(有大小、年龄、性别等差异) 它们属于同一物种吗?(是) 它们占据的地域是什么?(一张叶片) 从以上三条考虑,图5.1.6是瓢虫种群么?(是) 活动:判断下列生物是否是种群?每大组选一个代表参加,先在中间排成一列,给出题后,如果你选择“是”请站在“是”的那一列,如果你选择“不是”请站在“不是”的那一列。 站对列队的同学每人发一个“红苹果”,由下面的同学判断红苹果该发给哪一列,看最后谁手上的红苹果多。 活动:判断下列生物是否种群? 1.校园内所有桂花树 2. 招宝山上的全部昆虫 3. 一块稻田里的所有青蛙和蝌蚪 4. 地球上所有的黑人、白人和黄人 5.一滴污水中全部的大肠杆菌 思考:既然种群是由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为什么我们不讲个体,而要讲种群? 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物种 关于生物群落概念的教学 剖析一个具体的生物群落,明确群落内各种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单独的个体不能很好的生存,同样的单独的种群也无法完美的存在。许多生物种群在一定的环境中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组合成一个多种生物的大家族,这就是群落。 视频:非洲大草原 师:视频中草原上有哪些生物种群? 这些不同的种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你能根据知道的讲讲这些种群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一片草原中的所有的生物种群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它们在一起组合成了一个更大的集合体,这就是群落。群落就是生活在一定空间的不同种群的所有生物。例如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那一个动物园里的所有动物是一个群落吗?为什么? 群落当中生物种群之间是有联系,不是凑合在一起的。 生物种群并不是简单地凑合在一起,而是在一定的区域中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有多种种群的集合体,即群落。(书本P125群落概念划线并齐声朗读) 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或群落; 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植物群落; 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动物群落; 练一练:请你判断下列集合体是不是群落? 1、一片树林里的所有生物 2、一片森林里的全部蛇 3、草原上所有的生物 4、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和水、淤泥等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读书本P125最后一段,完成书本中的思考与讨论: 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以森林群落为例从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加以说明。 以森林为例,在这样一个群落中,有很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此现象的出现,是以各种群的生存条件为需要的。具体的说,群落是由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并且在相似的环境中会有相似的生物群落出现,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森林中,有许多特定植物的种群,生长习性各不相同。上层有高大的乔木,一般喜欢阳光,中层有矮一些的灌木,下面是一些草本植物,喜欢阴湿的环境。上中下三层植物在利用空间和生物所学的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等方面很好的协调着:上层的乔木遮挡了大部分阳光,使下面比较阴湿,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中层的小灌木需要较弱的阳光,所以下层的草本植物依赖于上层的乔木遮挡阳光,而上层的乔木依赖于下层的草本植物使地面保持阴湿。又如高大的大树的根系发达,可以深达地下几米,范围也大,而草本植物根系较浅,范围很小,这样他们可以在同一地面的不同深度获得各自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课堂小结 你的收获和困惑 (四)、作业布置: 观察周围自然界的种群和群落各一个,并加以简单描述。 (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