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金华市六校联谊模拟测试社会·法治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保护法》,并将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A.黄河B.长江C.珠江D.淮河2.2021年2月16日,首批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运抵,该国成为首个购买中国新冠疫苗的欧盟国家。A.匈牙利B.奥地利C.西班牙D.德国3.如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条纬线,ab之间为世界屋脊,c点以东为太平洋,甲是该大洲的一个地点。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甲所在的大洲是南美洲C.ab地区是黄土高原D.甲居民主要讲汉语4.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处于寒风凛冽时,下列现象最会出现的是()A.我国北方的人正在冰面上玩耍B.登山爱好者前往瑞士登山C.我国塔里木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的时期D.马赛人向水草丰美的南方迁移放牧5.面对全球疫情爆发、多国告急的局面,中国多省派志愿专家团援助海外。下列对于右图中外出支援的四个省区说法正确的是()A.粤省的农作物一般为一年一熟B.沪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C.蜀省有古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D.苏省位于我国著名的东北平原6.读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甲B.地经纬度为(170°E,60°S)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丙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7.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①张骞——出使西域,加强区域间的联系②郑成功——打败英国殖民者,收复台湾③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远航西洋④董仲舒——建议汉高祖刘邦“罢黜百家”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科举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较之前更加公平公正。以下说法体现科举制特点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9.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下列事件南京没有见证过的是()A.1858年开为通商口岸B.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C.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D.1937年日军大肆屠杀10.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下列文献符合此叙述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中美关系变迁折射了近代以来中国命运的沉浮,大国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回答11-12题。11.中国与美国两国关系曾经“为敌”也曾经“为友”,两国“为友”的战争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12.清明时节,鸭绿江畔,87岁的老兵刘金声手捧鲜花,隔江远眺对岸,追忆血与火的岁月,悼念牺牲战友。他的战友最有可能牺牲于()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过去,牢记先辈嘱托;我们面向未来,为党续写新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13.红歌传唱历史。下列歌曲开始传唱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①《春天的故事》②《十送红军》③《义勇军进行曲》④《解放区的春天》⑤《我和我的祖国》A.②③④①⑤B.①②③④⑤C.③②①④⑤D.②③①④⑤14.1949年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的决策,促使作出这一决策的关键历史背景是()A.解放战争转入反攻B.战略决战取得胜利C.七届二中全会召开D.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5.《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双水村生产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定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干到户……”这段描写反映我国当时正在实行的政策是()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下列符合“现状——对策”模式的是()①资源分布不均——跨区域调配②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③资源利用率低——西部大开发④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污染,保护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一道抗击疫情,毫无保留地同各国分享防控和治疗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这表明中国()①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②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③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④???D.①③④?18.暑假期间,金华市教育体育局通过人民政府网“政府信息公开”栏,分三批向社会公布了2020年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和“黑名单”,提醒家长和学生理性选择。此举体现了金华市教育局()①依法行政,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②公正司法,规范政府行政权③依法办学,规范校外培训和学生减负④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历史上,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提出()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一国两制”构想20.疫情期间,大学生郭岳“硬核”隔离38天,未连累一名亲友。自武汉回乡开始,他就戴了3层口罩和手套,未与任何人交谈;返乡后主动联系社区说明情况,进行自我隔离;出院后继续独居车库隔离,治愈后主动捐献血浆。郭岳“硬核”隔离“硬”在他()①树立了正确的权利义务观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③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养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1.(10分)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环渤海地区人口约占全国17.5%,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产值的26.2%。指出图中A河流名称及图示河段的主要特点。说说B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4分)(2)分析环渤海地区铁路分布密集的原因。(2分)(3)根据材料分析环渤海地区可以发展哪些优势产业,并说明其依托的有利条件。(4分)22.(10分)民族交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后鲜卑族服饰的变化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材料三:清军入关后,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还没有完成全国真正统一的任务。康熙帝经过极大的努力,……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3分)(2)《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中澶州发生的事件对当时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1分)(3)康熙帝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北、东北地区分别做了哪些“努力”?(4分)(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2分)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材料三: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1895年,他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于1899年建成投产。一投产就年年获利,推动了一些官僚、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1914年到1921年这八年中,大生纱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摘编自王敦琴《张謇一生成败得失论》(1)概括材料一中的信息,并说明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2)由材料二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哪一行业得到了发展?与近代中国的哪一探索有关?(2分)(3)1895年开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24.(10分)战胜深度贫困的华丽转变——内蒙古科右中旗的脱贫攻坚之路。场景一:科右中旗贫困户——包宝音图:漫漫黄沙变成片片绿洲家园,短短两年时间我家养的牛由4头发展到16头,家里的年收入也由不到3万元增长到12万元。场景二:蒙古族刺绣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科右中旗成立了专题性博物馆和规模化产业发展基地,集中举办刺绣培训班,共培训绣工1.47万人次。全旗从事蒙古刺绣的农牧民超过2.1万人,已实现1000万元的产销收入。全旗2895名贫困户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草原绣娘用纤纤巧手“绣”出花一样的幸福生活。场景三:科右中旗实行“双书记”周例会制度。在会上,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们谈初心、谋发展、理思路,确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持发展“农家乐”等事项。(1)“漫漫黄沙变成片片绿洲家园”,指出“绿”“富”“双赢”所蕴含的道理。(2分)(2)依据场景二分析发展蒙古刺绣业的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科右中旗为什么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4分)25.(10分)2021年3月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闭幕。阅读以下部分摘录,回答问题。摘录一: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30元。(1)材料体现了我国在加强哪一文明建设?目标是什么?(2分)摘录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新修正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将“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始终坚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等规定写入修正案。(2)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一规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怎样的关系?(2分)摘录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3)从文化软实力角度说说国家实施这一举措的理由。(2分)摘录四: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源源动力。(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这一做法的必要性。(4分)2021年金华市六校联谊模拟测试社会·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5BADBC6-10ACBBD11-15CDACD16-20BDCA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1.(1)黄河,地上河;畜牧业、种植业。(4分)(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人口多。(2分)(3)采矿业:矿产资源丰富;渔业;濒临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其他言之有理即可)(4分)22.(1)穿汉服;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此后,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3分)(2)宋辽间出现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1分)(3)新疆: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的局势;东北: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4分)(4)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2分)23.(1)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服务业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4分)(2)工商业;洋务运动。(2分)(3)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两点即可,4分)24.(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分)(2)发展蒙古刺绣业有利于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分)(3)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等。(4分)25.(1)社会建设;和谐(2)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体现。(2分)(3)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4)从企业和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我国科技现状的不足;实施这一做法的意义等角度展开即可(任选2个角度)。试卷第1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