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天: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考向1:物质的变化考向2:物质的性质考向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例题1】【2020广东广州】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矾炼铜D.燃放烟火【答案】A【解析】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胆矾炼铜,产生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方法技巧】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例题2】【2020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银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赤铁矿用于炼铁【答案】D【解析】A.银用于制作导线,体现银具有导电性,体现其物理性质;B.干冰易升华,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体现其物理性质;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体现铜具有导热性,体现其物理性质;D.赤铁矿用于炼铁,赤铁矿中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可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体现其化学性质。故选D【方法技巧】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例题3】【2020黑龙江龙东】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属铁制作铁锅导热性B干冰制造舞台云雾效果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D稀有气体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B【解析】A、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铁锅,说法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制造舞台烟雾效果,并不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说法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故选:B。【方法技巧】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难度不大。1、【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物D.熔点,沸点【答案】C【解析】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2、【2020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石蜡熔化C.酒精挥发D.湿衣晾干【答案】A【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B、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3、【2020黑龙江哈尔滨】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B.白磷放入冷水中C.电解水实验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答案】B【解析】A、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白磷放入冷水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电解水实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B。4、【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钻木取火B.破釜沉舟C.聚沙成塔D.买椟还珠【答案】A【解析】A、钻木取火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聚沙成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买椟还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0湖北宜昌】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作保护气B.干冰作致冷剂C.金刚石裁玻璃D.石墨制作电极【答案】A【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A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致冷剂,利用物理性质,B错。C、金刚石裁玻璃,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C错。D、石墨制作电极,利用石墨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错。故选:A。6、【2020湖南怀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B【解析】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只是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存在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落,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制作叶脉书签B.钻木取火C.比较硬度D.酸雨的腐蚀【答案】C【解析】A、用NaOH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此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比较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酸雨腐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酸雨中的硫酸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C。8、【2020山东青岛】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9、【2018山东威海市】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③④⑤⑥⑦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答案】D【解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2020山西阳泉】在寒冷的冬季,当我们把一杯开水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如图所示),该过程所涉及到的变化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B.状态变化C.质量变化D.熔点变化【答案】B【解析】当我们把一杯开水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水由液体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涉及到的变化是状态变化。故选B11、【2020辽宁抚顺】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用铜作导线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答案】B【解析】A、呼吸作用属于化学反应,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故属于化学性质;B、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需要通过中和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氢氧化钠用于去除油污,是利用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属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故选:B。12、【2020宁夏】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同决定的是()A.炭黑用于制墨B.氦气用于充气球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稀盐酸用于除铁锈【答案】D【解析】A、炭黑用于制墨,由颜色是黑色的物理性质,和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B、氦气用于充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的物理性质,和不易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物理性质,和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稀盐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13、【2019山东德州】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答案】D【解析】鞭炮爆炸发声、蜡烛燃烧发光和煤燃烧火力发电都发生化学变化,并且产生能量;电水壶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14、【2020湖南怀化】下列厨房常见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可作调味品B.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D.水壶中的水垢用白醋浸泡除去【答案】C【解析】A、氯化钠有咸味,常用来作调味品,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不符合题意;C、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的形式存在,不是单质碘,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因此不能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符合题意;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钙会与食醋发生反应而溶解,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20天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2)俗称小苏打的是_____;(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_____;(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答案】(1)③;(2)⑥;(3)①;(4)②;(5)④;(6)⑤。【解析】(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③;(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填:⑥;(3)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故填:①;(4)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填:②;(5)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所以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填:④;(6)硫酸铜和熟石灰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填:⑤。16、【2020湖南邵阳】现有下列物质:①干冰②小苏打③氮气④熟石灰,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1)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4)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答案】(1).②;(2).①;(3).④;(4).③【解析】(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于焙制糕点;(2)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3)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③⑤D.①④⑤⑥【答案】B【解析】A、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化学性质;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⑥氦气用作保护气都是利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A【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A。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橫线上。A.金刚石B.蛋白质C.合成橡胶D.干冰E.熟石灰F.稀有气体(1)可用于裁切玻璃的是_____;(2)可用于生产汽车轮胎的是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6)可用于修补人体受损组织的是_____。【答案】(1)A;(2)C;(3)D;(4)E;(5)F;(6)B。【解析】(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裁切玻璃;(2)合成橡胶可以用来生成汽车轮胎;(3)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4)熟石灰呈碱性,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5)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作点光源;(6)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命题方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天: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考向1:物质的变化考向2:物质的性质考向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例题1】【2020广东广州】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矾炼铜D.燃放烟火【例题2】【2020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银用于制作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赤铁矿用于炼铁【例题3】【2020黑龙江龙东】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属铁制作铁锅导热性B干冰制造舞台云雾效果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D稀有气体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物D.熔点,沸点2、【2020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石蜡熔化C.酒精挥发D.湿衣晾干3、【2020黑龙江哈尔滨】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B.白磷放入冷水中C.电解水实验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4、【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钻木取火B.破釜沉舟C.聚沙成塔D.买椟还珠5、【2020湖北宜昌】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作保护气B.干冰作致冷剂C.金刚石裁玻璃D.石墨制作电极6、【2020湖南怀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7、【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制作叶脉书签B.钻木取火C.比较硬度D.酸雨的腐蚀8、【2020山东青岛】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9、【2018山东威海市】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③④⑤⑥⑦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10、【2020山西阳泉】在寒冷的冬季,当我们把一杯开水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如图所示),该过程所涉及到的变化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B.状态变化C.质量变化D.熔点变化11、【2020辽宁抚顺】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用铜作导线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12、【2020宁夏】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同决定的是()A.炭黑用于制墨B.氦气用于充气球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稀盐酸用于除铁锈13、【2019山东德州】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14、【2020湖南怀化】下列厨房常见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可作调味品B.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D.水壶中的水垢用白醋浸泡除去15、【2020天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2)俗称小苏打的是_____;(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_____;(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16、【2020湖南邵阳】现有下列物质:①干冰②小苏打③氮气④熟石灰,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1)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4)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③⑤D.①④⑤⑥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橫线上。A.金刚石B.蛋白质C.合成橡胶D.干冰E.熟石灰F.稀有气体(1)可用于裁切玻璃的是_____;(2)可用于生产汽车轮胎的是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6)可用于修补人体受损组织的是_____。命题方向经典聚焦考前模拟考题预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天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原卷).doc 第1天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