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新知导入0102(中国古代的)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培根所说的“三样东西”指的是什么呢?培根为何会高度评价这三样东西?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外传示意图朝鲜日本东南亚欧洲阿拉伯地区领先的宋元科技新知讲解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唐】《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文明交融之器新知讲解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文明交融之器新知讲解活字印刷术由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毕昇(?-1051)泥活字阅读教材,概括活字印刷的几道工序?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文明交融之器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梦溪笔谈》思考:活字印刷术有哪些优势?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字活木木活字是用梨木、枣木或者杨柳木雕成的,因为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又比较简单迅速,所以成为我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缺点是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此后又发明了木活字。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排轮转元代,著名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转轮排字架的主要构造,有轻质木料作成的圆桌面似的大轮盘和轮轴。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约3尺。轮盘是贮存木活字的,可旋转自如。法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元)王祯《农书》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排轮转法字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铜活字印《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以铜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印刷)肇自唐世,精于宋人,扩于元代。——(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活字印刷术在宋朝时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司南战国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叫做“司南”。指南针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司南过于笨重,不易携带,在颠簸的海洋上,磁勺所指方向也不准确。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蕃志》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南针对航海有何好处?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对于航海来说,指南针的应用起到了什么效果?不分昼夜都可以使用,精确度高。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阿拉伯商人把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到欧洲。波斯波斯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意义没有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就不会有世界近代发达的航海事业,就不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一系列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各国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世界近代文明的突飞猛进。——盛静《浅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新知讲解火药的发明唐朝时人们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硝石硫磺木炭你知道火药的原料么?药火文明交融之器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药火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火箭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宋朝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突火枪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259年,宋军和蒙古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或金属做的子弹,点着火药后,气压很强将子弹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应的用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火药的演变史发明了火药大规模应用于军事领域发明了突火枪发明了火铳唐代宋代南宋元代元代火铳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器火药技术是怎样传播的?中国的火药和烟花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火药对欧洲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冷兵器热兵器新知讲解归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时期成就意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战国司南宋代罗盘(指南针)唐发明宋代用于军事领域便利了书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作战方式发生转变;推动欧洲社会变革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文明交融之器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宋元时期人们可以享受到哪些便利?这和交通有怎样关系?这一时期交通有怎样特点?。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观察地图,结合课本概括宋元时期对外交通的特点。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元代火铳元朝如此大的疆域,应该如何传递消息呢?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南宋的海路有什么改变?海路线更长海路的重要性更高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新知讲解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枋挽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元时期…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迈。——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造船技术高超统治者重视航海技术提高文明交融之路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影响宋影响元新知讲解元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北宋李邴《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文明交融之路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路外国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手工业生产技术天文历法药物数学新知讲解宋元时期的陆上交通的特点:(1)丝绸之路依依然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2)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3)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范围更广。文明交融之路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新“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其贯穿亚欧非大陆,会员覆盖136个国家或地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新知讲解文明交融之新技术进步交通更为便利民族交流1文明技术是不断向外传播的2文明之间的交流是相互受益的。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板书设计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北宋制成,用于航海事业指南针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火药海陆交通发达,贸易频繁交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当堂训练AA1.《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火药已经应用于军事战争B.唐代已经产生了这种战争场面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D.北宋时期产生了火药技术2.“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A.两宋时期B.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当堂训练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CC4.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A.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B.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C.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D.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学教目标】1.通过列表,思维导图等方式。记住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记住宋元时期我国陆路和海陆发达的情况;(史料实证)2.通过本单元课程的相互连接,了解宋元科技发达的原因。(唯物史观)3.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结合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并与现今“一带一路”进行对比。(历史解释)【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以及他们的传播。难点:中国古代发明的特点以及对于世界历史的贡献。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印刷术隋唐时期活字印刷术元朝影响指南针战国时期北宋传播影响火药发明唐朝时期运用唐朝末年广泛运用影响中外交通陆路交通海路交通影响二、课堂探究题探究一归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时期成就意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探究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材料一: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枋挽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迈。——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元时期…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探究三归纳总结宋元时期的陆上交通的特点。三、练习巩固1.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A.陆上丝路贸易B.玄奘西行天竺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七下西洋2.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小涵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括号内的内容应是()A.雕版印刷术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突火枪3.“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4.“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B.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C.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D.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5.“指南针的使用,大大推动意大利各商业共和国航海业的发展,气候因素再也不能成航海的障碍,到了13世纪最后后二十五年里,一艘船完全可以绕地中海两次环行,甚至冬季里也能开船。“这说明( )A.新航路的开辟从意大利开始B.指南针促进了意大利经济的发展C.指南针由意大利人传人欧洲D.指南针不受气候因素干扰6.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15世纪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由铅、锡、锑的合金制成的拼音文字金属活字,当时用金属活字印出了《圣经》。事实上,四百多年之前中国已经有了类似的技术,它的发明者是( )A.司马光B.毕昇C.王祯D.辛弃疾8.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A.民族关系融洽B.科学技术发达C.对外贸易繁盛D.军事实力强大9.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①灿烂的科学技术②发达的社会经济③丰富的文化生活④包容的开放意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表明,最初的印刷形式——木板印刷在6—7世纪,隋末唐初已在中国出现,中国的历史就是用这种方式流传下来的。后来,印刷技术传到日本,圣德女皇下令出版《无垢经》,此为日本木板印刷的开始。——摘编自韩琦、[意]米盖拉编《中国和欧洲:印刷术与书籍史》(1)识读《宋元科技传播示意图》,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到高丽(今朝鲜)和 ,向西经丝绸之路最远传到 。?(2)结合材料一和示意图,说说中国古代印刷术对人类的贡献。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印刷术——石印术在中国普及,以铅印、石印为代表的西式印刷技术代表的是更高效率的生产力和传播力量,中国几千年沿用的以一家一户之力就能够进行图文加工的雕版印刷技术一夜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生产车间。西式印刷技术不断被引进的同时,经受住了汉化的锤炼,与国内传统印刷技术结合后不断完善,并取代雕版印刷技术成为技术的主流。——摘编自史路《晚清印刷技术的演变及原因探究》等(3)依据材料二,说出中国近代印刷技术的变化。参考答案:1、自主学习印刷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元朝木活字和铜活字影响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战国时期司南北宋罗盘和指南针传播阿拉伯人西传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发明唐朝时期运用唐朝末年广泛运用宋元时期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中外交通陆路交通陆上丝绸之路驿站系统海路交通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影响推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探究一:探究二造船技术高超航海技术提高统治者重视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探究三宋元时期的陆上交通的特点:(1)丝绸之路依依然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2)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3)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范围更广。三、练习巩固1.A2.C3.A4.D5.B6.C7.B8.D9.A10.(1)日本 欧洲(2)贡献: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3)变化:西式印刷技术传入,与国内传统印刷技术结合,取代雕版印刷技术成为中国印刷技术的主流。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科普】中国火器发展史00_01_16-00_05_00.mp4 宋元交通.mp4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doc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ppt 马可_波罗.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