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物质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形式的能量,知道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过程实现的。 (2)知道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知道该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自然规律之一。 (3)知道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节能的途径。 重点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难点 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教具 演示 橙子、检流计、发光二极管。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新课引入 1.不同形式的能量 请同学们说出所知道的能量形式? 例如:机械能、内能、电能、太阳能等等。 提出问题“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有关联吗?” 二 知识新授 2.能量的转化 (1)问题 展示一组图片(图一), 结论:能量的多样性。 (2)能量转化分析 通过视频,对简单蒸汽机的能量转化进行详细分析。 (3)学生实验活动 学生分组交流各种玩具的能量转化过程,并对能量的转化过程进行分析。 (4)实验与观察 在一只橙子上插上导线和检流计连接,检流计指针转动;和发光二极管连接二极管发光,橙子所储存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光能。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明白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观看一段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的视频,使学生进一步观察、感知不同形式能量之间转换的重要意义。 师生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3.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科学家们的贡献 音频:列举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共有6个国家的10多位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能量守恒观点,把人们的认识过程介绍给学生,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欢乐与痛苦、困惑和成功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结论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三)知识运用 4.“永动机” (1)问题 我们能否制造一个永远不需输入、而能不断向外输出能量的机器呢? (2)课件 通过课件的动画模拟、分析,使学生明白违反自然客观规律的“永动机”是造不出的科学道理。 第二课时 (一)引入 问题:能量不能产生,我们平时使用的最多一种形式能量--电能来自哪里? (二)新课 1.能源的分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什么是能源?什么是非再生能源?什么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与再生能源的差别是什么?以及它们分别包括的能源种类? 结论:-------------------------------- 2.能源消费结构和人类面临的能源困境 (1)阅读课本44页STS: “全球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问题”了解能源结构和人类面临的困境。补充全球及我国的能源结构的统计图表,增强感性认识。 (2)阅读学习活动卡18页的内容: 讨论可再生与非再生能源的差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以及能源开发的方向:核能和太阳能。 介绍全球未来工程师大学生的太阳能应用创意设计。 (三)知识运用 组织辩论会: 选择一个关于能源开发的主题,分正、反方进行辩论,投票选出胜利一方。 小结:能源开发的方向及节能的重要性是:节能、减排、提高效率和开发新能源。 师生讨论、回答 ? ? ? ? 学生听讲、思考 ? ??? ? ? 学生观察、并回答 ? ? ? ? 学生回答 ? ? ? ? ? ? ? ?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 ? ? ? ? ? ? 教学反思: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第九章的最后一节内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有何内在的联系,研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规律有什么重要意义,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节课是从做功的过程伴随能量的转换角度,将力、热、光、电等现象联系起来,为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在科学中已经学习了有关能量的转换,知道能量是可以转化的,本节课首先通过看图片、实验演示、交流讨论、教师分析,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然后通过介绍物理、化学、生物等众多科学家们的艰辛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使学生知道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是守恒的,最后通过课件的动画模拟、分析,使学生明白违反自然客观规律的“永动机”是造不出的科学道理。从而使学生知道能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并了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