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1金属的化学性质(1)【学习目标】1.知道铁、镁、铝、铜与氧气的反应,并能写出方程式。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并能写出方程式。(重点、难点)3.识记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和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重点、难点)【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以前学过金属的哪些化学反应?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问题突破)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不同?2.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知识梳理)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活泼性比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铜粉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粉在氧气中燃烧(典题练习)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铝不与酸、碱反应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2.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金的熔点高,难于熔化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C.金越炼越纯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学习任务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问题突破)1.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锌、铁、镁、铜与酸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2.本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保持相同?3.认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知识梳理)反应物现象化学方程式铁与盐酸或硫酸镁与盐酸或硫酸铜与盐酸或硫酸锌与盐酸或硫酸1.置换反应:由一种与一种反应,生成另一种与另一种的反应。2.默写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体现以下规律:(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2)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典题练习)1.下列能用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A.FeCl3B.AlCl3C.CuCl2D.AgCl2.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实验①(常温下)实验②(常温下)实验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3.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B.?C+2CuO2Cu+CO2↑C.?Zn+Cu(NO3)2═Zn(NO3)2+Cu?????????????????D.?C+H2OH2+CO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1.你学习了金属的那些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哪些应用?你学习了哪些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怎样判断?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10分)下列描述现象正确的()A.铜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10分)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则是近百年的事情。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地壳中金属含量B.金属的延展性C.金属活动性顺序D.金属的导电性3.(20分)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A.ZnCl2B.CuSO4C.FeCl2D.Al2(SO4)34.(20分)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水电解B.铁与稀硫酸C.铜和氧气反应D.碳酸钙和盐酸5.(20分)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下下的固体中不应该含有的金属是()A.CuAgB.FeZnC.PtCuD.AgAu6.(20分)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铁B.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黄金和假黄金(Cu-Zn合金)D.用稀硫酸可以验证Cu和Ag的活动性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9-2-1金属的化学性质(1)(作业)1.生铁和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A.铁B.氯化铁C.氯化亚铁D.碳和一些杂质2.在盛有下列金属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最快的是()A.AlB.MgC.FeD.Zn3.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实现的是()A.FeFe3O4B.Fe2O3FeCl3C.FeFeSO4D.Fe(NO3)3FeCl34.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被氧化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5.等质量的甲乙丙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氢气如图,(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请完成下列问题:(1)生成氢气质量多少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3)消耗硫酸多少顺序(4)相对原子质量大小顺序6.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烧杯质量样品的质量稀盐酸的质量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50g5.8g94.6g150.2g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g。(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9-2-1金属的化学性质(1)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D2.C3.B4.B5.B6.C作业1.D2.B3.D4.D5.(1)甲>乙>丙(2)甲>丙>乙(3)甲>乙>丙(4)丙>乙>甲6.(1)0.2(2)3.4%(3)12.7%§9-2-2金属的化学性质(2)【学习目标】1.知道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原理及反应条件。(重点)2.根据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是否发生,会判断二金属的活动性。(重点)3.能熟练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1.补充完整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___、Al、___、___、Sn、Pb、(____)、___、Hg、___、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1)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___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_____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问题突破)1.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什么规律?2.铁发生置换反应时显示什么化合价?(知识梳理)1.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铁丝浸入CuS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之三: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置靠____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中置换出来,金属的位置与H无关,只与两种金属的相对位置有关。3.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_____换______,盐______,______除外。(典题练习)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X>Y>ZB.Y>X>ZC.Y>Z>XD.X>Z>Y2.将洁净的铁丝伸入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固体物质,这层物质是()A.ZnB.AgC.Ag和ZnD.Zn和Fe3.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硫酸亚铁溶液、铜、氯化铝B.硫酸铜溶液、铁、氯化铝溶液C.硫酸铜溶液、铁、铝D.氯化铝溶液,铁,铜学习任务二:金属化学性质复习(问题突破)你学习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表有哪些应用?(知识梳理)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气→书写以下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铝: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酸→+书写方程式:镁和稀硫酸反应:铁和盐酸反应: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金属+盐→+书写方程式:铁和氯化铜:铁和硝酸银:二、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1.K、Ca、Na、Al,Zn、、Sn、Pb、(H)、、Hg、、Pt、Au。2.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它的活动性越强。(2)排在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而排在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3)一般来说,位置在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3.置换反应:形式:A+BC→+(典题练习)1.某金属R,不能跟稀硫酸反应,但能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可能是()A.FeB.MgC.AgD.Cu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Cu、Ag、FeSO4溶液?B.?Fe、Ag、CuSO4溶液?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AgNO3溶液盘点收获,拓展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然物的着火点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2.(10分)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B.该金属可能是铁C.R的活泼性比Ag弱D.R表面有固体析出3.(20分)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Mn+2HCl=MnCl2+H2↑B.Mg+MnSO4=MgSO4+MnC.Fe+MnSO4=FeSO4+MnD.Mn+CuSO4=MnSO4+Cu4.(20分)下列事实不能证明金属甲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属乙强的是()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存在单质形式B.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5.(20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1)CuSO4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2)将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结合现象分析,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增加的离子是。(3)除硫酸铜溶液外,将铝丝浸入(任举一例)溶液中,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6.(20分)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如电路板中常用到焊锡、铜、银、铁等。(1)焊锡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的特性,可用来焊接电子元件。(2)将Cu片插入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要验证Cu、Ag、Fe的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试剂组是(填序号)。A.Fe、Cu、Ag、稀硫酸B.Cu、Ag、FeSO4溶液C.Fe、Ag、CuSO4溶液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9-2-2金属的化学性质(2)(作业)1.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属于化合物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D.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2.把金属x放入CuCl2溶液中,其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Cl2溶液中无变化。则x、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正确的是()A.Zn、Cu、XB.Cu、X、ZnC.Zn、x、CuD.X、Zn、Cu3.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B.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D.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氧气中点燃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B.CuC.AgD.Ag、Mg5.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C.锌一定过量D.镁一定过量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样品质量(g)50.050.050.050.0取稀硫酸质量(g)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40.81.0m6.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入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上表中m的数值是;(2)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3)假黄金外观与黄金相似,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Cu-Zn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颜色B.灼烧法?C.加稀硫酸?D.磁铁吸引E.加硝酸银溶液(4)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5)计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9-2-2金属的化学性质(2)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A2.D3.C4.D5.(1)Cu2+SO42-(2)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Cu2+Al3+(3)氯化铜6.(1)熔点低(2)Cu+2AgNO3==Cu(NO3)2+2Ag(3)C作业1.B2.C3.B4.C5.C6.(1)1.0(2)3和4(3)BCE(4)35%(5)4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2 金属的化学性质1 学案.docx 9.2 金属的化学性质2 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