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碱及其性质(1)【学习目标】学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了解它们的特性。归纳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制法和区分。(难点)学习碱溶液与指示剂、盐的反应。(重点)【导学过程】知识链接,情境导入你知道哪些物质属于碱?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特性(问题突破)1.你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有哪些俗名吗?2.你能说一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哪些物理性质吗?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有什么特性呢?你知道两者都有腐蚀性吗?(活动天地)各取适量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放入小烧杯中,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再观察它们颜色和状态的变化。向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把一根头发放入试管中,向试管里加入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2~3min,观察头发变化。(知识梳理)请根据活动天地观察到的现象填写下列表格。名称俗名化学式颜色状态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腐蚀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式训练)氢氧化钠是色溶于水的固体,俗称、、,溶解时,水溶液有感,氢氧化钠有强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然后涂上溶液。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能,而且还能跟反应。氢氧化钙是色溶于水的粉末,氢氧化钙俗称、,它的水溶液俗称。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有作用。学习任务二: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制法和区分(问题突破)1.你了解熟石灰是如何制取的吗?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呢?2.工业上怎样用氢氧化钙制取氢氧化钠呢?3.你知道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固体如何区分吗?(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知识梳理)1.请说出《石灰吟》这首诗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写出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方程式吗?2.青海湖地区素有“冬天捞碱”之说,其中的“碱”是纯碱,可用它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所属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固体的区分:名称是否潮解溶解性在水中溶解时温度变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式训练)1.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A.脱水性B.强腐蚀性C.易潮解D.强碱性2.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A.硝酸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食盐固体D.氧化钙固体3.仅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以下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学习任务三:碱与指示剂、盐的反应(问题突破)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组成与结构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2.分别向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发生什么变化?3.分别向氯化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呢?(知识梳理)1.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2.碱溶液与指示剂的反应滴入石蕊试液后的现象滴入酚酞试液后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碱溶液与盐的反应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加NaOH溶液后的现象及方程式加Ca(OH)2溶液溶液后的现象及方程式(变式训练)1.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A.氢离子B.氢氧根离子C.金属离子D.酸根离子2.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据以上推断,此溶液是()A.氢氧化钠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氯化钙溶液D.盐酸3.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试纸、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溶液、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鉴别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D.③④⑤盘点收获,拓展提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它们的特性了吗?2.归纳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制法和区分。3.说说碱溶液与指示剂、盐溶液反应的现象,你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20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A.纯碱B.熟石灰C.苛性钠D.消石灰2.(30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来制取烧碱的过程。(1)分解反应:。(2)化合反应:。(3)复分解反应:。3.(50分)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我的随笔:)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碱及其性质(1)(作业)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Na2OCCOB.Mg(OH)2CuSO4CCO2C.KOHHNO3O2SO3D.HClNaOHO2P2O52.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现象A将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HCl有NaCl生成D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A.AB.BC.CD.D3.常温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的是( )A.盐酸B.水C.NaClD.NaOH4.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乙同学猜想是CaCO3;你认为是。【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溶液。;。猜想正确【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保存熟石灰。碱及其性质(1)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A(高温)2.(1)CaCO3=CaO+CO2↑(2)CaO+H2O=Ca(OH)2(3)Ca(OH)2+Na2CO3=CaCO3↓+2NaOH3.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试管内溶液变为红色,OH?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讨论反思】酚酞试液中有水,酚酞试液为无色,则已经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色作业1.D2.C3.B4.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溶性的固体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作出猜想】Ca(OH)2和CaCO3【实验与结论】酚酞(或碳酸钠);溶液变红色(或产生白色沉淀)氯化氢(或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拓展与应用】密封碱及其性质(2)【学习目标】复习上节课碱的学习内容。探究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难点)归纳碱的化学性质。(重点)知道碱的用途。【导学过程】知识链接,情境导入氢氧化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是否也会变浑浊,也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探究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问题突破)通过上节课对碱的学习,你知道碱有哪些化学性质了吗?你能写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呢?你还有其它方案判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的吗?(实验探究)在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约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矿泉水瓶的变化。取一支试管,从矿泉水瓶中倾倒约2mL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倾倒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请同学们设计其它方案,并用实验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知识梳理)向2个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里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现象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矿泉水瓶变瘪,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你能用实验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吗?说说你的做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酸钠与稀盐酸。(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变式训练)下列物质能把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A.二氧化碳B.石蕊试液C.酚酞试液D.氯化铜溶液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氧气B.二氧化硫C.氯化氢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验证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选择加入酸、碱、盐三种物质中的某一种即可达到目的。请你按下列要求写出所选试剂的化学式。(1)加入酸,能观察到,就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2)加入碱,能观察到,就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学习任务二:碱的化学性质及用途(问题突破)1.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吗?2.你知道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分别有哪些用途吗?(知识梳理)1.碱的通性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NaOH+CO2=Ca(OH)2+CO2=碱+酸→盐+水NaOH+HCl=Ca(OH)2+HCl=碱+盐→新盐+新碱NaOH+CuSO4=Ca(OH)2+Na2CO3=2.常见碱的主要用途名称主要用途烧碱造纸、印染、炼油、制造化学纤维、生产橡胶、做剂等。熟石灰生产农药、漂白剂,土木建筑、改良土壤等。(变式训练)1.小明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加盐酸B.加氯化铜C.加无色酚酞D.通入CO22.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能够与图中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土壤,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的 (填序号)。(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盘点收获,拓展提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碱有哪些通性了吗?你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2.你能说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分别有什么用途吗?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15分)实验室用玻璃瓶存放氢氧化钠试剂时,常用 瓶塞。这是因为玻璃中含有一种叫二氧化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它可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产物溶液又叫玻璃胶,可以使瓶塞与玻璃牢牢地粘合在一起而难开启。2.(20分)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3.(25分)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2)根据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② 。4.(40分)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A.Na2CO3B.CO2C.FeCl2D.Ba(NO3)2(我的随笔:)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碱及其性质(2)(作业)1.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酸碱指示剂除外);(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酸碱指示剂除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现象b为,则猜想Ⅱ成立。反思:(1)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碱及其性质(2)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橡皮,2NaOH+SiO2=Na2SiO3+H2O2.C3.CO2,①Ca(OH)2+2HCl=CaCl2+2H2O②Ca(OH)2+Na2CO3=CaCO3↓+2NaOH4.(1)红色;(2)NaOH+HCl=NaCl+H2O(3)C作业1.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氢氧化钠溶液2.(1)碱性(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氯化钙、氯化氢(3)氯化钠,Ca(OH)2+Na2CO3=CaCO3↓+2NaOH3.(1)盐酸(或稀硫酸),Na2CO3+2HCl=2NaCl+H2O+CO2↑(2)CaCO3,不能(3)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不变色反思:(1)2NaOH+CO2=Na2CO3+H2O(2)浓盐酸易挥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碱及其性质(1) 学案.docx 碱及其性质(2) 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