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设计-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资源简介

基本信息 名称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
执教者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思想政治课程必修2《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本框题下设三目,第一目“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激发学生的探索渴望。第二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三大基本原则。第三目“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要学生从国家和公民角度分析处理民族关系的要求。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国情比较熟悉,对不同民族的习俗特点有所了解,但对我国当前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基本原则理解不够透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认识。本节课将继续通过议题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议题1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培养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及民族问题。
通过议题2理解处理民族关系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增强政治认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
难点 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程 导入:一座高原,一个西藏 ,三个喇嘛, 两个铁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
前言:在中国,西藏是一个藏族占多数的民族聚居区,其中藏族占92%以上;除藏族外,西藏还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门巴族、珞巴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等40多个民族成分。根据中国宪法,国家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西藏自治区,并设有门巴、珞巴、纳西等民族乡,依法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权利。
今天我们就从西藏的伟大跨越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课件目录】用PPT展示本节课课件目录
01. 何谓中华民族一家亲?
展示资料: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
欣赏视频《40年:56个民族的家国故事》,说说何谓中华民族一家亲?
展示材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展示材料:——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提出问题:由以上材料可知,在我国有着怎样的民族关系?
教师点评补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播放视频:《绳子的故事》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各民族关系有何改变?原因是?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及材料,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点拨:从农奴命贱如草绳到民主改革获新绳到精神拧成一股绳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渐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小结:
一、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国情: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3.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民族关系: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02 如何同心共筑中国梦?
展示材料:
提出问题: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有何依据?(从国家和公民角度分析)
教师点评补充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小结:如图所示:
少数民族代表参与十九大,参与两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各种援藏项目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其中民族平等指各民族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都对国家有贡献,都是主人。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注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课堂总结:(板书)
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民族关系:逐渐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如何巩固:
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公民:珍惜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以实际行动促发展。
随堂训练:
1.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上述要求( )
①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是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决定的
③有利于形成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是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决定的,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②符合题意。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谱的新型民族关系早已形成,③不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④排除。
2.我国的对口支援工作是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地区对经济不发达或实力较弱的民族地区实施援助的一种政策行为,主要类型有:灾难援助、经济援助、医疗援助、教育援助。落实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工作有利于( )
①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②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③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④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落实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工作有利于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最终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故入选。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落实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工作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少数民族的自治无关,故排除。考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