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令 D.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2.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 )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3.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4. 19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英人华民交涉词讼”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领事)照办”。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5.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中国最北边的是( )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 6. 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面对英法联军的入侵,清政府不是积极抵抗而是寄希望于俄、美扮演的“调停者”角色。这充分说明( ) A.清政府同美国和俄国之间存在深厚友谊 B.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交涉时的软弱无能 C.美国和俄国爱好和平 D.清政府联合美国和俄国共同对抗英法联军 8. 1853年,太平天国确定都城之前,太平军领袖和将士们对于定都何方,意见不一。最后经过从不同角度的论证,确定定都( )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南昌 9.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 A.?鸦片战争的结果???????????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清政府的腐朽???????????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0.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甲午”是指( )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 11. 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针对某次战争中日本( ) A.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 B.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 C.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 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 12.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3.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倍受屈辱。下列侵略战曾经攻占过我国首都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日本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 C.?①③⑤????????D.?②④⑤ 15.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 A.旅顺大屠杀 B.八国联军侵华 C.谭嗣同就义 D.台湾被割占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29日中国处死英国毒贩阿克毛。他携带4千克海洛因来到中国,足以毒死2.7万人。之前英方提出交涉,中国表示对外来毒品有“痛苦回忆”,英国媒体竟然叫嚣使用“炮舰外交”。 材料二 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痛苦回忆”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3)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对中国多次使用“炮舰外交”,其中哪一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1)材料一、材料二所述之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期间,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材料三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派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发动过的哪些侵略战争? (2)三则材料对应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依序写出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原因。 (4)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BC 6-10BBADB 11-15CDDDB 二、非选择题 16.(1)清朝后期英国对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加剧了中国的贫弱,严重摧残吸食者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虎门销烟。 (3)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 (1)1851年;1853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占永安,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2)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 (3)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18. (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4)落后就要挨打,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