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 ) A.蒸汽时代 B.信息时代 C.电子时代 D.电气时代 2. 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史蒂芬孙 3.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莱特兄弟 D.达尔文 4. 下图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次“革命”密切相关,这次“革命”是指( )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信息技术革命 5. 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到( )?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D.?信息时代 6. 小刚非常崇拜历史上的科学家,对他们的事迹非常着迷,他设计了四个老师小论文的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瓦特与蒸汽机 B. 贝尔与电话机 C. 爱迪生与电压表 D. 史蒂芬孙与火车 7. 第二次工业革命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下列科技发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诺贝尔——现代炸药 B.海厄特——柴油内燃机 C.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D.爱迪生——放映机 8. 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的德国工程师是( ) A.本茨 B.莱特兄弟 C.戴姆勒 D.亨利?福特 9. 在1900年,人们远行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 ①蒸汽机车 ②汽车 ③轮船 ④飞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 人类很早就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翱翔。20世纪初,终于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的美国人是( ) A.瓦特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 11.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下列人物与科技发明搭配正确的是( ) ①莱特兄弟——飞机 ②卡尔·本茨——火车 ③爱迪生—一耐用碳丝灯泡 ④史蒂芬孙——汽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下列人物与科技发明搭配正确的是( ) ①莱特兄弟——飞机 ②卡尔·本茨——火车 ③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 ④史蒂芬孙——汽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4.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则是多源的,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改編自《历史》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自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没带来哪些重要启示? 16.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的新热潮,美国和德国站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但也会出现城市人口增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工厂排放的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等问题。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会到很多新的痛苦。 (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这些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请写出这一时期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位发明者和他的发明成就。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时期推动了什么新能源的利用?促使人类社会进入新时代,请问这个“时代”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二,分析这里的“欢欣”和“痛苦”各指的是什么现象? (4)面对材料二中出现的“痛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 17. 科学的巨大力量贯穿着人类历史的进程,这个世纪的进步就是科学技术应用的结果。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次评选“世博大明星”的活动中,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展出的大功率蒸汽机当选为“世博大明星”之一,其获选理由是“震撼了世界”。 材料二 1889年5月、6日,巴黎再次承办世博会,……由于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这也成为第一次晚上也开放的世博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为埃菲尔铁塔安装了一部电梯,参观者可以直达顶层。 材料三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有关电的部分重要发明简表(下表) 项目 发明者国籍 发明者 发电机 德国 西门子 电灯 美国 爱迪生 电影放映机 法国 路易斯·吕米埃尔兄弟 心电图扫描仪 荷兰 威廉艾因特霍芬 电动机 比利时 格拉姆 材料四 1904年,在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示了飞机、汽车等科技产品,并首次出现了冰淇淋和汉堡包。 (1)材料一中“大功率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结合“获选理由”。说说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还可能展出哪些先进科技产品(至少2个)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1889年巴黎世博会有着怎样的突出特色?并简要说明出现这一特色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飞机和汽车的发明者是谁?结合材料一、四的内容说说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BBB 6-10BBACD 11-14CCDC 二、非选择题 15.(1)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2)问题: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启迪: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6. (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等。(任意列举一例即可) (2)新能源:电或石油。“时代”:电气时代。 (3)欢欣:人口增长;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减少;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化发展快等等。痛苦: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扩大等。 (4)示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要合理利用资源;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等等。 17. (1)瓦特。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或代替了人力、水力)。珍妮机、火车机车、汽船等。 (2)特色是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巴黎为埃菲尔铁塔安装了一部电梯。原因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3)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4)飞机:莱特兄弟;汽车:卡尔·本茨。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食物品种增加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