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国家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德意志邦联”,这一时期,德意志( ) A. 高度统一 B. 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C. 还处在严重分裂状态 D. 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2.如果要给19世纪末的德国历史概括一个主题的话,最全面恰当的是 ( ) A. 结束分裂 B. 迅速崛起 C. 陷入战争 D. 和平统一 3.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两次战争都是正义的一方得了最后胜利 B.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 D.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4.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内战的影视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 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美国南北战争中《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从本质上最有利于( ) A.黑人奴隶?????B.种植园奴隶主 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 6.美国是靠战争起家的国家,通过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战争扫除的障碍是( )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封建农奴制 C.奴隶制 D.种族歧视 7.南北战争中,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并扭转战局的历史事件是( )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宅地法》的颁布 C.林肯当选总统 D.林肯被刺 8.1861年的俄国改革与美国南北战争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 土地问题 B. 资金问题 C. 统一问题 D. 劳动力问题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美国内战 C.俄国1861年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10.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都因封建顽固势力阻挠而失败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 12.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相同的是( ) A.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保留了“天皇制” C.解放了农奴 D.摆脱了美、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 13. 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在位时期进行改革的内容都涉及( ) A.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废除封建制度 14. 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不属于19世纪后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改革的是( ) A.俄国1861年改革? B.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C.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 D.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 二、非选择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1)这句话是谁说的? (2)“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是指什么? (3)“铁”和“血”指的是什么?演说者具体是怎样做的? (4)怎样评价这里的“铁和血”的政策? 16. 世纪中叶,美国上空翻滚着不安的阴云。《走遍全球》栏目组来到了美国,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时刻关注着美国。 【名人点评揭秘美国】 材料一 “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关注大选聚焦林肯】 材料二 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2)用史实证明林肯当选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绝境废奴解读政策】 材料三 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史留名众说纷纭】 材料四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4)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CD 6-10CBDCB 11-14BAAD 二、非选择题 15.(1)俾斯麦。 (2)德国统一问题。 (3)武力战争。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 (4)积极性:完成了历史使命——结束分裂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局限性:奉行武力,奠定了德国未来军国主义的传统。 16. (1)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引发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3)影响: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使南方陷入了绝境。 (4)事件: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遇刺。依据:因为林肯为解放黑人奴隶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17. (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