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冲刺天天练习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届高考地理冲刺天天练习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资源简介

2012届高考地理冲刺天天练习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2分。考试时间38分钟。
2.考查范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1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般情况下,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 ( )
A.暖湿气候区 B.山地丘陵区 C.平原地区 D.内陆地区
2.城市中土地利用方式最为广泛的是 (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住宅用地 D.交通、绿化用地
3.有关城市功能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②同类活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分区;
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④商业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工厂企业寻找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进行布置,是因为( )
A.生产多种类产品的需要 B.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运输需求
C.生产工艺中消耗大量能源的需要 D.工厂企业周围环境的需要
5.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中心的地租高 B.市中心环境较好
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
6.在西方大城市,高级住宅区从市区转向郊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价上涨和交通拥挤 B.城市规划
C.政府政策 D.人口增长
7.下列关于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商业区占有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 B.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区
C.商业区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景观
D.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并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
8.下列地区,城市形态主要以条带状为主的是 ( )
A.华北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兰新铁路沿线
下图为城市楼层高度与距离市中心距离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在P区域形成的城市地域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 D.商科技区
10.上题中的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
A.交通便利 B.地租较高 C.环境优美 D.科技发达
11.影响城市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租高低 B.建筑水平 C.环境质量 D.发展历史
12.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距离越近
13.下列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邻两城市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线明显 B.大城市所具备的职能,小城市也都具备
C.大城市不仅具备小城市所具备的职能,而且还有小城市所没有的职能
D.城市的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14.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 )
A.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集中地,经济活动最繁忙
B.中心地区的商业活动以货物批发业务为主
C.居住人口密度最大 D.内部功能混合,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15.影响商业区利润多少的直接原因是 ( )
A.商品利润率 B.便捷的交通 C.所服务的人口 D.价廉物美的商品
16.某城市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建设了一条卫生防护带,为充分利用空间,在防护带内可以建设 ( )
A.小学和幼儿园 B.停车场和仓库 C.石化企业 D.服装厂和印刷厂
17.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8.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的住宅区多向郊区和卫星城移动,主要原因是 ( )
A.历史因素 B.环境相对较好,与母城的交通便利
C.靠近工厂区,便于职工上下班 D.老城区商业中心大量扩建的需要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自1996年以来,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公司先后在我国深圳、大连等地建立了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好会员店、沃尔玛社区店等形成的分店20多家(见下表)。据此回答第19题。
城市 深圳 东莞 昆明 大连 汕头 福州 长春 厦门 沈阳 哈尔滨
购物广场 6 1 2 2 1 2 1 2 1 1
山姆会员店 1 1 1 1
社区店数 2
19.山姆会员店和部分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区,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土地租金低 B.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C.交通方便 D.附近的居民购买力强
20.关于城市布局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城市布局形式 B.城市布局首先要考虑集中紧凑式
C.中小城市大多是分散疏松式 D.布局形式直接关系到各功能区用地状况
21.关于德国南部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德国大城市数量众多,并分散在全国 B.德国城市化水平高达95%
C.慕尼黑是德国南部等级最高的城市之一 D.德国南部城市体现了六边形嵌套规律
22.有关南京和苏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苏州能提供的职能南京一定能提供 B.南京能提供的职能苏州一定能提供
C.苏州的服务范围比南京大 D.苏州的中心等级比南京低
23.有些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外移动是为了 ( )
A.靠近交通干道 B.拓展城市范围
C.降低生产成本 D.保护城市环境
24.下列城市区位中,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
A.通达度最高的城市中心 B.城外环境优美的高地
C.文化区附近 D.工厂附近,上下班方便的地方
25.下列城市中,功能相差最大的是哪两个 ( )
A.北京 B.扬州 C.苏州 D.昆山
26.在城市中心区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区,原因是 ( )
A.在市中心,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最强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市中心有些地段早期原来是工业区,后来工厂迁移后退化为住宅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分)
二.综合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2006年厦门市人口变化抽样
年份 2001年 2003年 2006年
出生率(%) 0.88 0.90 1.08
死亡率(%) 0.41 0.42 0.41
常住人口(万人) 211 217 233
材料二:福建省各地级市到厦门、福州的大致距离
地级市 福州 南平 宁德 莆田 泉州 厦门 漳州 龙岩 三明
厦门km 250 260 320 170 90 0 50 140 200
福州km 0 140 70 80 160 250 300 400 200
(1)根据材料一绘制出厦门市2001—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
(2)2006年厦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人口再生产类型(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
(3)从常住人口的规模来看,厦门的城市等级为____城市。
(4)利用材料二所提供的福建省各地级市到厦门、福州二地的大致距离,请你推断厦门作为海峡两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范围(写出地级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出这些城市与厦门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外型规整的城市一般为团块状,大多在平原地区形成。
2.C【解析】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一般占城市用地总量的40%-60%。
3.B【解析】城市功能区的功能只是主要功能,同时可兼有其他功能;一个城市因人口众多,可有多个工业区。
4.B【解析】交通便利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运输方便,以降低成本,缩短周转时间。
5.D【解析】市中心往往是交通方便且人流最频繁处,可以为商业提供最大的消费群体(即服务对象),从而获最大利润。
6.A【解析】西方大城市的高级住宅区从市区转向郊区,往往是伴随着其工业化发展中产生了地价上涨和交通拥挤及环境恶化所致。
7.C【解析】商业区一般占地较小,主要占有城市街道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因其付租能力强,多位于市中心。
8.D【解析】兰新铁路分布于河西走廊,受水源及当地供应物资的影响,呈条带状分布,而其他三地区为平原,城市多呈团块状。
9.C【解析】P处于市中心,要求地租最高,只有商业能够支付,故多发展为中心商务区。
10.A【解析】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交通便利,可获得最大的消费人群对象。
11.A【解析】城市地租及支付能力关系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决定性因素。
12.C【解析】城市等级越高,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但数目越少;而等级越低则相反;等级高的兼有等级低的功能。
13.C【解析】相邻城市服务范围可相互交错,大城市可兼有小城市职能,小城市不能都具备大城市的职能,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
14.A【解析】中心商务区的特点:①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②经济活动最繁忙;③建筑物高大密集;④内部水平与垂直功能分区明显。
15.C【解析】商业区周围的消费人口越多,消费量越大,利润越高。
16.B【解析】在卫生防护带内可以设置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物,如消防车库、停车场、仓库、市政工程构筑物等。
17.C【解析】③处交通方便,处于两商业中心中间部位,空间开阔,地租较低。
18.B【解析】发达国家住宅区多向郊区和卫生城移动主要是从环境要求高与交通方便的条件下考虑的。
(二)双项选择题
19.AC【解析】购物广场布局在城市边缘地带,主要是按照“交通最优”的原则,同时地租水平低,随着郊区城市化,也有大量消费人群。
20.AD【解析】城市布局并非以某种形式为首要考虑形式,而是要因地制宜;中小城市大多是集中紧凑式为主。
21.CD【解析】德国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并不多;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不达95%;CD两项是德国城市化两个典型特征。
22.AD【解析】苏州是地级市,南京是省会;南京的职能比苏州多,服务范围比苏州大。
23.CD【解析】有些城市工业区向外移动,一般是因为市内地价上涨,同时为保护城市环境,将部分有污染的工业外迁所致。
24.BC【解析】高级住宅区往往与文化区相邻,且多选择城外环境优美高地(洪涝灾害危害小)。
25.AD【解析】功能相关最大的城市,应是级别相差最大的城市组合。北京级别最高,昆山级别最低。
26.CD【解析】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区往往因为老城区原有工业外迁,原工业区转化改造为住宅区所致,多为低级住宅区。
二.综合题
27.【解析】此为一材料阅读分析及作图题,对材料数据的精读分析与作图定位最为重要,同时相关原理的判断应用,也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位,对我国相关的了解则是解题的知识基础。
【答案】(1)画图略(2分)(2)0.67 现代(2分)(3)特大(2分)(4)泉州、漳州、龙岩、三明(2分) 厦门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服务范围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厦门的发展。(4分)
楼层高度
P 距市中心距离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年
1.0
0.5
0
%
厦门市2001-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