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种子发芽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实验器材对种子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并能用画画的 方式表达观察结果,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 能对种子发芽条件作出大胆猜想,并能依据猜想设计种子发芽的 对比实验; 能对种子发芽结果与条件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参与中长期 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试验,探究种子在发芽时必须的条件。 教学难点 讨论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浸泡过的各种种子,盘子、小刀、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目标展示 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 总结提升 当堂检测 出示完整植物身体图片,请学生说出植物身体六个部分? 出示种子发芽图片,请学生为这些图片起一个名字?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活动一:研究种子的结构 提示:用刀安全和种子各部分完整性 观察种子外部结构,将其画在记录表中。 用小刀解剖种子,利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内部结构,将其画在记录表中。 汇报交流:请小组利用视频展台展示观察结构。 老师评价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认识种子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 活动二:猜想种子发芽的条件 1、出示一些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大胆猜想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2、将学生们的猜想列在黑板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种子发芽哪些条件是必须的?哪些条件可以没有? 活动三、设计实验方案 科学是讲究证据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参考给出的种瓶条件和环境条件,分氺组、温度组、空气组设计制订对照实验方案,验证咱们的猜想。师巡视指导 课件展示种瓶条件和环境条件 加一点水黄豆种瓶 不加水的黄豆种瓶 加很多水的黄豆种瓶 ④橱柜(25℃左右) ⑤冰箱冷藏室(5℃左右)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认真填写“研究种子发芽跟 有关”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小组同学汇报设计的方案,老师给予评价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老师给予评价小结 1、将我们食用的大米粒种下去,环境条件适宜,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温度太低 B.缺乏水分 C.大米种子的胚损坏了 D.空气不足 在华北春季,大麦播种时间比棉花早,这说明大麦和棉花种子萌发所需 不同;有些种子在播种前要用水浸种,这是为了满足种子对 的需要;耕翻土壤使之松软,为使土壤中有足够的 利于种子的萌发。 1、认真观察图片,举手回答:根 茎 叶 花果实 种子六部分 2、种子发芽了 学生集体认读学习目标 认真阅读活动一的任务与要求: 小组合作,按要求操作、观察种子外部和内部结构,将其观察结果画在记录表中 小组到台前展示观察结果。 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评,认识种子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 1、小组交流讨论,对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大胆猜想,举手回答: 可能与土壤、水、温度、空气、阳光有关 2、根据老师引导,交流讨论,举手回答: 种子发芽必须条件水、合适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小组选择探究任务,根据课件展示的条件,交流讨论。完成研究种子发芽对比实验表格: 研究种子发芽跟 有关 种子名称 环境条件 种瓶条件 观察现象 第一天 第二天 。。。。。 小组同学根据老师引导,交流讨论,认真完成“研究种子发芽跟 有关”实验方案。 小组汇报设计方案,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和纠正。 学生发言,谈谈本节课收获:认识种子结构;知道种子发芽必须条件等.... 学生独立完成,举手回答 通过图片,再现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知水平,为本单元、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认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认识种子的外部和内部构造,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敢于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大胆猜想和假设能力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结论都是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而来,要开展科学实验研究问题,就必须制定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案。 通过汇报交流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 培养学生重证据及坚持中长期观察、研究的情感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知识能力 检测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10.种子发芽了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 子叶 胚根 胚轴 胚芽 二、种子发芽的条件:水 合适的温度 空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