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热点分析和预测题3:世界区域热点和中国区域热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高考地理热点分析和预测题3:世界区域热点和中国区域热点

资源简介

2012高考地理热点分析和预测题3:世界区域热点和中国区域热点
五、创新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甲为某地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图乙为世界地图上经过该地的一段纬线,MN之间为海洋,读图回答1-3题。
1.对MN之间海洋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海水的盐度约为35‰
B.该海域与其他海域海水交换的形式主要是风海流
C.该海域盐度高于同纬度的其他海域
D.该海域因铁矿石运输频繁而闻名于世
2.M地以西有一著名的河流,该河流
A.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B.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为11月至次年5月
C.该河谷地盛产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
D.河口三角洲受海浪侵蚀,海岸线可能不断向后退缩
3.N地以东地区
A.终年受到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B.“无流国”众多
C.太阳能、地热、石油、煤炭等能源丰富 D.地形以高原为主,植被以草原为主
读沿10°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4—5题。
4.关于A、D两山脉和B、E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
B.B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
C.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D.E海沿岸多为海洋性气候
5.关于C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纬度的西经120°附近也有广阔平原
B.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
C.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分析下图“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完成6—8题:
6.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耕地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渡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8.我国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是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9~10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9.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10.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1~12题。
1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用水多、降水丰富 B地下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1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将咸水变淡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节约用水
读图,回答13~14题:
13.如图示意的四个城市中,其气候特点与下表统计数据相符的是 (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2.5 20.1 18.5 16.2 14.6 12.3 11.4 13.4 14.7 15.3 17.8 20.1
降水量(毫米) 8 5 10 50 78 91 98 51 49 40 25 14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14.在图中②城市南部的广阔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 原因主要是由于 ( )
A.冷海水上泛而致 B.位于密度流海区
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如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第15题。
15.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比较可靠的估测,该地区石油最终可开采的总储量为250亿~350亿桶,可与英国的北海油田相媲美,接近世界储量的3%。读图回答16-18题:
16.里海沿岸共有五个国家,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B.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
C.土库曼斯坦、乌克兰
D.乌兹别克斯坦、伊朗
17.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A.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B.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8.近年来,里海及其东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①处于大高加索山脉的雨影区  ②全年受信风或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③大量引用流入该湖泊的河水灌溉土地④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 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下图)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流
B. 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 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 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20. 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 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 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 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 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下图为陕西宝鸡(340N,1070E)到四川巴中(320N,1070E)一线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21~23题。
21.判断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宝鸡到巴中实际剖面图最接近的一幅是 ( )
A.①  B.②   C. ③    D.④
22.若下图为上题谷地中某一天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域内植被覆盖良好的一条流量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3.该谷地中的典型植被为 ( )
A.热带季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读“我国某河流沿线地势剖面图”,完成24~25题。
24.该河流可能是
A.京杭运河 B.黄河 C.长江 D.淮河
25.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B.该工程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C.该工程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D.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2009年7月19日,据新华社报道,经过近3年时间的地质勘查,陕西省地质专家在秦岭南麓发现一长达70公里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田。目前已探明5个大型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其中一个储量高达1000万吨以上。根据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4分)
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秦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介于关中平原与汉水谷地之间,东西长400-500千米,南北宽l00—150千米,海拔多在1 000-3000米之间,主峰太白峰海拔3 767米。北侧断层陷落,山势雄伟,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南坡长而平缓,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伏牛山等,东西延伸千余千米。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1)年降水量北坡山麓为600—700毫米,南坡山麓为750—900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分)
(2)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原因是什么?(3分)
(3)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4)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如图所示的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① 区。(4分)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2009年7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09年上半年,我国石油供应基本平稳。全国原油产量9349万吨,同比下降1%;进口原油907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各区域石油资源平衡类型图。
材料二:图乙是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格局图。
材料三:图丙是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材料四:2009年4月13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国家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三角要集约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栽能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石油资源平衡类型中,石油资源生产省区一般属于 ① 的类型,而石油资源的消费省区则属于 ② 的类型。 (4分)
(2)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总体分布格局具有 ① 的特点,因此,我国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 ② 。 (4分)
(3)当前,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2分)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远洋运输 D.内河运输
E.公路运输 F.航空运输
(4)试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的地位,分析其能够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
29.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是 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3分)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3分)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根据甲图太阳高度的变化,可知该地的纬度大约为20°N,据乙图以及题意可知已知的经度为38.7°E,因而该海洋为红海,所以答案为C。
2.D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为尼罗河,为世界最长的河流但是流量不是最大的,汛期为北半球的夏半年,答案为D。
3.B  N地以东位于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4.C 5.D由图可知该图所示区域在欧洲地区,E为地中海,D为阿尔卑斯山,C为北欧平原,B为斯卡格拉克海峡,A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因而可以判断,A山脉以东是波状平原,B表层的海水从东向西流动,阿尔卑斯山冬季是著名的滑雪胜地,E海沿岸多为地中海气候。C平原河流众多,且短小,无结冰期,同纬度120°W地区为山区,西欧人口稠密但自然增长率低,故第4题答案为C、第5题答案为D。
6.B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均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
7.B  我国耕地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山地多,平地少。
8.D 切实保护耕地、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是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9.A 由表中美国某产区的气候特征可以发现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在30°N~40°N西海岸。
10.C 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和美国相比中国的气温和降水更适合,糖分的积累和日较差有关和年较差无关;暖温带夏季光照不及地中海光照好,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11.A 岛国面积比较小,能够收集大量的雨水说明降水丰富,同时说明了该国用说量比较大。
12.D 人工降水需要技术以及良好的降水条件,咸变淡需要高科技作为前提,循环利用,节约用水,是普遍比较可行的解决缺水问题好方法。
13.B 14.D 图表数据显示该类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符合地中海气候特征。其一般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和②地相吻合;②城市南部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15.B 据图分析,经纬网判读、疆界轮廓判读,准确定位:甲:荷兰,乙:肯尼亚。继而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区域的自然特征进行判别。
16.A 17.B 18.D里海是国际海还是湖泊的问题,其实质是里海的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里海及其东部地区远离海洋,而且处于副高和信风控制地区全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是导致本区域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19.C “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主要是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所以在此选址主要考虑安全性。
20.B 架空支撑的房屋主要分布于地势比较崎岖的地形区,比如横断山区。
21.A 依据气温曲线可以判定①最接近宝鸡到巴中的剖面图。
22.D 植被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缓洪峰到来的时间,所以④曲线显示植被覆盖良好。
23.C 该谷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典型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24.A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河流从北京向杭州延伸,再由基础信息可判定为京杭运河。
25.C 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重要线路,调水量大但是水质比较差。
26.解析:本题以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为地理背景,考察南北方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应该抓住南北方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为水分和热量的差异产生地理环境的差异。
答案:⑴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 ⑵ 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故河流普遍结冰;以南地区,冬季气温高,故河流不结冰。 (3)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较高。 ⑸如在形体上,北方人较高而胖,南方人较矮较瘦;北方人在田径项目上具有一定优势,南方人在小型项目上优势明显。北方人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人的戏剧唱腔柔和委婉。
27.解析:命题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综合考察考生的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迁移转化、总结阐释的能力。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化地区,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立足于:恢复植被;且已知题干明确点明: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进而降水增多,气候趋于湿润,干旱得以缓解。
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 距海远近
(2)选① 选②或③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 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物,会加重区域旱情 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28.解析:本题以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石油的运输和能源的利用为背景,考察学生的读图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答案: (1)①净支出 ②净补给(。 (2)①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②从北部、西部向东、向南流动 (3)ABC (4)广东位于我国南海石油资源和海外石油输入华南、西南地区的枢纽中心;广东位于世界石油海外市场进入中国远洋运输航线的南端,距离世界石油市场最近,成本较低;广东经济发达,本省石油消费市场巨大。
29.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基础知识,等温线的分布特点,要紧扣北美具体不同季节的和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分析作答。
答案:(1)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2)O>Q>P
(3)O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且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气温最高。 Q地位于40°—60°地大陆东岸;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但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较P高。 P地位于大陆中部的平原地带;容易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最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