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核心突破】考点一有关气体的检验【重难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方法现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氢气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纯净气体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黑色固体变红,白色粉末变蓝一氧化碳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没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黑色固体变红,石灰水变浑浊甲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氨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水蒸气通过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白色粉末变蓝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木条熄灭,石灰水不变浑浊氯化氢通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方法指导】通常利用气体所特有的性质进行不同气体的检验,因此熟记各种气体的特殊性质是解此类习题的关键。检验气体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特殊颜色的气体可根据颜色不同而分辨。②溶解法:根据溶于水的现象不同加以区分。③试纸法:如用pH试纸等检验气体的酸碱性。④燃烧法:适用于有助燃性或可燃性气体的检验。考点二一剂鉴别【方法指导】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通常又包含两种题型:①一次鉴别;②可进行多步反应的鉴别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试剂的选择。在选择试剂时,仍要按共性分组,个性鉴别。根据阴离子的特性确定阳离子,根据阳离子的特性确定阴离子。考点三无剂鉴别【重难考点】常见物质的主要特征(1)固体物质的颜色白色固体:无水CuSO4、MgO、P2O5、CaO、Ca(OH)2、NaOH、NaCl、Na2CO3等紫红色固体:Cu等暗红色固体:红磷等蓝色固体:CuSO4·5H2O等绿色固体:Cu2(OH)2CO3等淡黄色固体:S等黑色固体:C(木炭粉)、CuO、MnO2、Fe3O4、Fe(粉)等紫黑色固体:KMnO4等(2)沉淀的颜色(七种常见沉淀)白色:BaSO4、AgCl、CaCO3、BaCO3、Mg(OH)2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3)溶液的颜色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SO4溶液紫色溶液: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4)火焰的颜色淡蓝色火焰:H2、S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蓝色火焰:CO、CH4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蓝紫色火焰:S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5)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Cl2等【方法指导】1、鉴别物质的原理:利用物质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如沉淀、气体、变色等;利用物质的气味、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溶解性等不同。2、不用其他试剂鉴别一组物质的方法:①特征现象法:先根据待鉴别物质中的特殊颜色、溶于水形成浊液等鉴别出个别物质,再借用这种物质依次去鉴别其他各种物质。②两两混合法:若组内物质均没有特殊颜色等,可将它们两两泥合,根据物质之间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别。③借助产物法: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的一种或两种物质鉴别开来,可借用相关反应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考点四离子鉴别【重难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所用试剂方法现象Cl-AgNO3溶液和稀HNO3取待检液少许,将AgNO3溶液滴入待检液中,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Ba(NO3)2和稀HNO3取待检液少许,将Ba(NO3)2溶液滴入待检液中,再加稀HNO3滴加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HNO3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取待检液少许,向待检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或锌粒①取待检液少许,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检液中②将待检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③取待检液少许,将锌粒加入待检液中①溶液变红②pH<7③产生气泡OH-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①取待检液少许,将酚酞试液滴入待检液中②取待检液少许,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检液中③将待检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①溶液变红②溶液变蓝③pH>7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取待检液少许,将浓NaOH溶液加入待检液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u2+NaOH溶液取待检液少许,将NaOH溶液加入待检液中生成蓝色沉淀Fe3+NaOH溶液取待检液少许,将NaOH溶液加入待检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方法指导】离子的鉴别主要是根据各种离子的性质和检验方法进行鉴别。解题时首先看物理性质,如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然后根据离子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征现象加以区别。考点五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鉴别【重难考点】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物质鉴别方法现象和结论铁丝与铝丝用磁铁吸引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丝,不能被吸引的是铝丝碳酸钙与碳酸钠加适量水溶解不溶的是碳酸钙,完全溶解的是碳酸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出现泡沫多的是软水,反之是硬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点燃(灼烧)无气味的是聚乙烯,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聚氯乙烯棉花、羊毛、合成纤维灼烧燃烧时有烧纸气味的是;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有特殊气味,灰烬是黑色或褐色硬块的是合成纤维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于水后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固体,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固体黄金与黄铜(铜锌合金)①灼烧②加稀盐(硫)酸①金属表面变黑的是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②有气泡冒出的为黄铜,反之为黄金合金与组分金属相互刻画有划痕的为组分金属,反之为合金常见化肥的鉴别氨水为液态;钾肥多为白色;磷肥呈灰白色且多数难溶于水;氮肥、钾肥易溶于水;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铵态氮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方法指导】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教材和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特性以及鉴别它们的常用方法,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的相关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跟踪试题】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鉴别H2、CO、CH4,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B.鉴别乙醇和水,闻气味C.鉴别CO、CO2用燃着的木条D.鉴别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分别在火焰上灼烧3.(双选)某气体由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则该气体成分可能的是()A.CO、B.、COC.D.CO、4.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以重复使用)()A.甲丙乙丁戊B.甲乙丙丁丙戊C.甲乙丁丙戊D.甲丙乙丁丙戊5.下列试剂中,能将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区分开的是()A.无色酚酞溶液B.稀硫酸C.碳酸钠溶液D.硝酸钾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B.C.D.7.下列试剂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B.C.D.酚酞溶液8.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固体:NaOH、、NaCl(水)B.液体:稀盐酸、溶液(石蕊溶液)C.固体:、KCl(水)D.液体:溶液、溶液、溶液(稀硫酸)9.酒精和醋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A.闻气味B.分别滴加石蕊溶液C.分别滴加NaOH溶液D.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观察水垢是否溶解10.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到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B.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C.用钢刷等擦洗铝制炊具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11.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方法1和方法2均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方法1方法2A酒精和水闻气味点燃B一氧化碳和甲烷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C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真黄金和假黄金(钢锌合金)稀盐酸灼烧A.AB.BC.CD.D1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A检验某化肥是否为氮肥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B检验铝粉中是否含有铁粉取样,用磁铁接近样品C检验中是否含有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D检验中是否含有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A.AB.BC.CD.D13.试剂A、B、C是溶液、稀盐酸、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②中溶液变浑浊。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把试管①、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溶液变澄清,并有气泡冒出。(1)A是_____________,B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填俗名)。(2)写出试管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3)写出烧杯中溶液变澄清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4)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NaCl、bNaCl、、HClcNaCl、dNaCl、14.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能区别溶液和NaCl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A.NaOH溶液B.盐酸C.酚酞溶液D.溶液15.回答下列问题(1)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请分析实验后回答:a.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可能含有的离子是。b.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2)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①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〇,,。③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双选)。A.Ca(OH)2B.HClC.BaCl2D.(NH4)2SO4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正常,则是空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选D。通过火焰的不同现象来区分,氧气助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2.答案:A解析:A.?H2、CO和CH4燃烧,火焰分别呈淡蓝色、蓝色、蓝色,用观察火焰的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B.乙醇有特殊气味而水没有,所以闻气味可以鉴别;C.取样品,用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炭粉在火焰上灼烧会燃烧起来,而氧化铜粉末灼烧没有变化,故鉴别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分别在火焰上灼烧可以鉴别两者。故选:A。3.答案:AD4.答案:B5.答案:C解析: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A错误;稀硫酸只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且无明显现象,B错误;硝酸钾与三种物质都不反应,D错误;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氯化钠溶液混合没有现象,C正确。6.答案:A解析: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溶液与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另一种溶液为NaCl溶液,但之后无法区分溶液和溶液。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两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的溶液为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的为溶液。C组中首先鉴别出蓝色的溶液;能与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剩余的溶液是溶液。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两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溶液为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为溶液。7.答案:A解析:将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现象分别为产生白色沉淀、冒气泡、无明显现象。8.答案:C解析:A.?NaOH、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升高、降低,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盐酸、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紫色、蓝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碳酸钙难溶于水,、KCl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D.?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9.答案:C解析:A.酒精和醋酸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A正确;B.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酒精不能,可鉴别,B正确;C.酒精和NaOH溶液不反应,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C错误;D.水垢的成分是和,溶于醋酸但不与酒精反应,D正确。10.答案:C11.答案:B解析:A、酒精有特殊香味,水没有;酒精能点燃,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甲烷都不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两种气体都是物色气体,均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氧气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氧气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加剧烈,二氧化碳可以使其熄灭,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真黄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不能与盐酸反应也不能受热氧化变色,而假黄金中由于含有铜和锌,所以加入盐酸锌能与之反应生成氢气,加热时铜与氧气能生成氧化铜的黑色固体,可知两者方法均能鉴别两者;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B解析: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等氮肥不能,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不能检验某化肥是否为氮肥,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B、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铝粉不能,可以检验铝粉中是否含有铁粉,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C、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不能检验中是否含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D、燃烧均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不能检验中是否含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故选:B。13.答案:(1)稀盐酸;纯碱或苏打(2)(3)(4)bc14.答案:(1)(2)(3)BC15.答案:(1)a.Mg2+、Cl-、Na+b.实验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和根据电荷守恒,则溶液中一定存在阴离子Cl-(2)①产生白色沉淀②K+;;OH-③AC解析:(1)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Mg2+,不存在Fe3+;向废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和;向废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Cl-,因此不能确定的离子只有Na+;实验③也可省略,其原因是实验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和,根据电荷守恒,则溶液中一定存在阴离子Cl-(2)①碳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钾,因此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②由图中信息可知,〇表示K+,表示,表示OH-;③碳酸钾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钾,因此所给物质中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题目中实验现象的是Ca(OH)2和BaCl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