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7张PPT)+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4.1
概念的概述
统编版
高中
新课导入
如果不了解具体情景,很容易发生误会,这说明培养科学思维,需要准确把握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概念的含义;
2.理解概念的特征;
学科素养
把握事物的本质,明确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思维效率。
坚持科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培养探求事物本质的兴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概念的含义
探究与分享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你同意哪一种定义?为什么?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概念与属性
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
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是从三个方面界定的。
首先,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界定,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再次,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界定,认为人的自身需求就是人的本质。
知识拓展
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内涵,对于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与分享
一则新闻说“甲国足球队战败了乙国足球队”。
另一则新闻说“甲国足球队战胜了乙国足球队”。
  结合上述示例,谈谈你对概念与词语关系的理解。
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概念与词语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马”,那么“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求“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探究与分享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和外延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
“动物”与“马”
“马”与“动物”
“中学生”与“球迷”
探究与分享
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相容关系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马”与“动物”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动物”与“马”
种属关系
属种关系
“中学生”与“球迷”
  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若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巩固新知
不相容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善良”和“凶恶”
“热乎乎”和“冷飕飕”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课堂练习
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
宪兵闹出这样的笑话,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理解雨果所说的概念的
()
A.内涵
B.外延
c.内涵和外延
课堂练习
材料中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为生”的概念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提示: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所以闹出了大笑话。
概念的概述
概念的含义
概念与属性
概念与词语
概念的基本特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高政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教学设计
课题
概念的概述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概念的内涵;2.理解概念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把握事物的本质,明确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思维效率。坚持科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培养探求事物本质的兴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
概念的特征
难点
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网络段子“灵魂六问”,以此引入本课的知识。
观看并思考
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
展示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通过课件展示柏拉图和马克思对“人”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概念与属性的关系一、概念的内涵。1、概念与属性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概念与词语:通过课件展示两组命题:一则新闻说“甲国足球队战败了乙国足球队”另一则新闻说“甲国足球队战胜了乙国足球队”。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教师总结: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二、概念的基本特征:展示课件:公孙龙的辩解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马”,那么“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求“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设置问题: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学生讨论完毕进行总结。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竞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竞“是什么”。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准”,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通过课件展示:“《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动物”与“马”“马”与“动物”“中学生”与“球迷”设置问题:谈谈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通过上面四组概念,分别说明相容关系的几种形式;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不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对立关系。举例“善良”“凶恶”与“热乎乎”“冷飕飕”让学生直观理解不相容的两种关系。展示课堂练习
通过讨论分析,明确概念与属性的关系。观看课件,进行判断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分组展示结论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展示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并进行展示阅读教材内容,理解二者区别分组讨论,进行思考判断。
引导学生感受概念与属性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通过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把握概念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明确内涵、外延的作用通过讨论,对相容关系进行把握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板书
概念的内涵: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词语;概念的特征:内涵外延
(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