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读图1,完成1~2题。
1.甲地的地理坐标是
A. (20°S,60°E) B. (20°N,60°W)
C. (60°N,20°E) D. (60°S,20°W)
2.甲、乙两地均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读图2,完成3~4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东北流向西南 D.自西南流向东北
4.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400米 B.450米 C.500米 D.550米
读图3,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A.刚果盆地 B.东非高原 C.巴西高原 D.亚马孙平原
6.图示区域东、西两侧分别是
A.大西洋 太平洋 B.太平洋 大西洋 C.印度洋 大西洋 D.大西洋 印度洋
图4为“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4,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8.图中甲、乙两地河流共同特征是
A.自西向东流 B.水位变化大 C.结冰期较长 D.流入太平洋
读图5,“檀香山”又被称为“火奴鲁鲁”,即“避风港”之意。完成9~10题。
9.“火奴鲁鲁”成为“避风港”的主要原因是该岛常年盛吹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0.该岛的主要农业产品,不包括
A.甘蔗 B.菠萝 C.香蕉 D.苹果
读图6,完成11~12题。
11.甲区域适宜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黄麻 D.棉花
12.甲市在充分利用当地经济作物的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属于
A.技术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
图7为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7,完成13~14题。
13.长江流经的受旱灾省区的简称是
A.皖 B.湘 C.赣 D.鄂
14.受旱灾区域所濒临的海是
A.东海、南海 B.渤海、东海 C.东海、黄海 D.渤海、黄海
图8表示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P、Q两处的地形分别是
A.山地、盆地 B.山地、山地 C.盆地、山地 D.盆地、盆地
16.图中甲河段水文特征
①流速较小 ②含沙量小 ③无结冰期 ④水能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9表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9中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能表示武汉的气温年变化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0表示青海省地理简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 黄河 澜沧江 长江 B.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C. 澜沧江 黄河 长江 D. 长江 黄河澜沧江
20. 保护图中“三江源”水源地的合理举措是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扩大种植业面积
C.退耕还林、还草 D.增加农药使用量
图11表示我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甲、乙两地之间的山脉是我国
A.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2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 水稻 B.水稻 小麦 C.小麦 棉花 D.棉花 油菜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12),完成23~24题。
23.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24.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25.图13中商业网点密度最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50分)
26.图14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据此完成(1)~(3)题。(16分)
(1)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简述判断理由。(8分)
(2)分析L地人口较周围稀少的原因。(8分)
27.图15表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
(1)从等高线地形图的角度观察,d处属于( )(3分)
A.山峰 B.鞍部 C.山谷 D.山脊
(2)a与c相比,哪一处年降水量较大,说明判断理由。(6分)
(3)说明图示a区域与b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 分)
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图16 单位:mm)。
(1)该锋面系统最有可能是 (填:冷或暖)锋,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出现 、 、 等变化。(8分)
(2)试分析汉江中下游地区此次洪水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9分)
亳州市2012年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2分)
(2)L地海拔在500米以上,比周围海拔高,位于山区;(4分)交通不便,人口稀少。(4分)
27.(1)B (3分)
业,有利于发展林果业;(4分) b区域为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4分)
1227m
檀香山
158°W
21°30′N
(火奴鲁鲁)
图5
200
20°
90°E
北回归线
城市
河流
等高线
孟加拉湾

200
图6
南海
诸岛
图7
P
Q
河流
-12
-18
-18
-12
-12
40°
90°
100°
-12
等温线



图8
-12
水电站




图9
青海湖



图10
山脉
河流
城市
西安
汉中






图例
图11
0
20
40
20
80
100
占全国
比重(%)
水资源总量
人口数量
耕地面积
GDP
北方区
南方区
西北区
西南区
图12
铁路



④②
公路干道
河流轨道
拟建物流园
小城镇
市区
图13
118°E
c
800
600
1200
d
1200
28°N
1000
1000
b
a
600
800
1:500 000
图15
400       
政治
(时间:90分。 总分:100分)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B.旁听一次价格听证会
C.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活动   D.就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向环保局提出建议
2.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民素质的形成 ( )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 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重要
3.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能平等交往。这说明
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B.文化影响社会生活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说明了文化 ( )
A.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阻碍人们适应外地的文化
D.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过年的年俗有所不同,这体现了( )
  A.民族文化具有多姿多彩的魅力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充满了生机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1987年12月,故宫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只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A.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保护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的责任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自占有和享用的
8.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文化传统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抑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美人之美”是指( )
  A.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 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D.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10.达 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 )
A.科技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11.改革开放30年来,约有数万条新词产生,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北京奥运会、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这一事实说明 ( )
A.人类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人类文化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人类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人类文化先于人类实践活动
1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
A.秦的统一 B.文字的发明
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D.撰写史书
13.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 )
  A.薪火相传 B.一脉相承 C.特有的独创性 D.特有的包容性
15.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天道酬勤”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6.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
17.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把人的幸福界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  )
  A.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
  B.对幸福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
  C.必须重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D.应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8.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名言强调了(  )
  A.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交流要靠知识的多少
  D.掌握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19.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从2009年7月1日起,所有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当前,一些商家利用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以牟取暴利。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  )
  A. 文化市场商家不能追求经济利益
  B. 手机、网站技术发展必然产生违法现象
  C. 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思维定式是我国文化的主流
  D. 手机、网站等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20.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报道,在很多亚洲国家、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汉语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必须掌握的语言”。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 )
A.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所致
B.中国和平发展和崛起的结果
C.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缘故
D.全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热浪之中,日趋频繁的国际交往的需要
C.①③ D.②④
2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 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 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这些话表明( )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
②教育是经济的基础
③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3.《黑龙江日报》载文强调,要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充分说明
A.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B.加强道德修养主要在于观念的更新
C.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世界观的不同
D.加强道德修养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24,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十八世纪下半叶经徽系、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25.《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
A 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二)非选择题(50分)
26、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一些企业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
27、扫墓、踏青、折柳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2分)
28,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诸如“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而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回答:
(1)、材料中“几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5分)
(2)、为什么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9分)
29、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和社会都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有一个大提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怎样进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提高文化软实力?(12分)
高二思想政治答案
26、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目标。(2分)物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电场或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B、磁场中两条磁感线一定不相交,但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
C、电场线是一条不闭合曲线,而磁感线是一条闭合曲线
D、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磁感线分布较密的地方, 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磁场力也越大
2、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
3、如图所示,a、b、c、d是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平面,并且间距相等,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这四个等势面的电势一定满足Φa-Φb=Φb-Φc=Φc-Φd
C、如果Φa>Φb,则电场强度Ea>Eb
D、如果Φa<Φb,则电场方向垂直于等势面由b指向a
4、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荷的小球悬挂在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后,小球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
A、闭合开关后,减小AB板间的距离,则夹角θ增大
B、闭合开关后,减小AB板间的距离,则夹角θ减小
C、断开开关后,使B板竖直向上移动,则夹角θ减小
D、断开开关后,增大AB板间的距离,则夹角θ 增大
5、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就是电势差,也叫电压,单位V
B、电动势大的电源做功一定多
C、电动势大的电源体积一定大
D、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6、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一种常用电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接法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此接法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此接法要求待测电阻值小于电流表内阻
D、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应处在最左端
7、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灯泡A、B、C的亮度将:( )
A、都变亮 B、都变暗
C、A、B变亮,C变暗 D、A、C变亮,B变暗
8、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磁场中某确定位置,B与F成正比,与I、L的乘积成反比
B、一小段能通电直导线在空间某处受磁场力F=0,那么该处的B一定为零
C、磁场中某处的B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磁场力F的方向相同
D、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磁场力F也一定为零
9、如图所示为一速度选择器,内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束粒子流以速度v水平射入,为使粒子流经磁场时不偏转(不计重力),则磁场区域内必须同时存在一个匀强电场,关于这处电场场强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小为Bv,方向向下,与粒子带何种电荷无关
B、大小为Bv,方向向上,与粒子带何种电荷无关
C、大小为B/v,粒子带正电时,方向向上
D、大小为B/v,粒子带负电时,方向向上
10、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a点进入匀强磁场,如图所示。运动中经过b点,oa=ob。若撤去磁场加一个与y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仍以V0从a点进入电场,粒子仍能通过b点,那么电场强度E与磁感强度B之比E/B为:( )
A、2V0 B、V0 C、1 D、
二、填空题(11题6分,12题10分,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选用电阻档“×100”的位置,欧姆调零后,将两表笔分别与侍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断开待测电阻,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
B.断开待测电阻,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进行欧姆调零。
12、某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检查并调节电流表指针指零,将开关K断开,按照电路图连线。
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至 。
C.将开关K闭合,逐渐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
有足够的偏转,记下此时 和 。
D.改变R的阻值测出几组I随R变化的数据,
做出的图线。
②根据作出图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求得电动势E= V,内阻r= Ω
三、计算题(共4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3、(10分)在下图中R1=14Ω,R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14、(10分)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均为正电荷)且,把Q1、Q2放在相距较远的两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若使它们接触后再分开放回原处,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15、(12分)如图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60°的光滑金属导轨间连一电源,在相距1m的平行导轨上放一重力为3N的金属棒ab,棒上通以3A的电流,磁场方向竖直向上,这时棒恰好静止。 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ab棒对导轨的压力。
16、(12分)如图(a)所示,在以O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和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为常量,,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
求:(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射出,求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的大小
(2)、若撤去电场,如图(b),已知粒子从OA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以速度射出,方向与OA延长线成45°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在图(b)中,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
物理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二、填空题(11题6分,12题10分,共16分。)
计算题(共44分。)
13、(10分)(3分)
(3分)
代入数据的E=3V r=1 (4分)
库仑力。。。。。。。。。。(3)(3分)
联立(1)(2)(3)得(2分)
14、(12分)先将原图改画为侧视图,对导体棒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导体棒恰好能静止,应有
Nx=F安 Ny=G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导体棒对轨道的压力与轨道对棒的支持力N大小相等。(2分)
N== (4分)
15、(12分)解析: (1)由动能定理:qU=mv12-mv02 ①(2分)
得:v0= (2分)
(2)如右图: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 r2=2()2 ② (1分)
B1qv2=m ③ (1分)
由②③得:B1= (1分)
T= ④
t = ⑤ (1分)
由④⑤ t = (1分)
所以 B2< (1分)
O
x
y
V0
a
b
A
R
图1
K
E,r
图2
R/Ω
6
0
8
4
2
-2
1.0
2.0
10
O/
r
R
V3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44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3题。
僧面佛面 沈祖连

小伟从幼儿园回来,一眼看见爸爸的书柜顶上有一匹马,很光滑很好玩。那马头高昂着,蹄扬着,似在奔驰。小伟极想得到它。
书柜太高,够不着,小伟便搭了三张椅子登上去——够着了。他把马抱了过来,很得意。不想那椅子歪了,哐啷一声,椅子翻了,人摔了,马碎了。小伟骇得哭了,连屁股肿痛也顾不上了。
小伟知道,打碎了爸爸的马,一定要受到惩罚的。
怎么办?怎么办?
小伟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妈妈。他一拐一拐地来到办公室,哭诉了情况,很快得到了妈妈的安慰——“哭什么,不就是一匹马么?哭什么?乖乖,看摔着了没有?”
妈妈把小伟拉过去,又是摸又是捏,又是搽肿痛灵,又是搽紫药水。
小伟的骇怕丝毫没有减轻,因为妈妈并没有说出怎样为他解救的办法。
“还哭?是不是摔骨折了?来,我看看。”
“不,我怕。”
“怕什么?不就是一匹马么?”妈妈说,“等你爸爸回来,就说是我打的好了!”
小伟破涕为笑了。
不过,妈妈也知道那马在丈夫心中的重量,说是自己打的,他能信?能不能为小伟开脱,那还说不准,妈妈感到   甲   。妈妈一转念,有了,找小伟的爷爷去。他们家的传统都是儿子怕老子,能搬出这尊老佛爷,   乙   了……

大伟在机关混过几年,出任了××有限公司的经理。
大伟的处境一直都挺顺,只是近来出了问题,在边境贸易中参与了一起走私事件,上边查得紧,据说,大伟还是案中要人。
大伟懵了。他胆子大,以为开放搞活,见着什么做什么,谁知……
怎么办?怎么办?
大伟深知此不同于摔碎唐三彩,妈妈及爷爷是帮不了忙的,必须……
大伟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的局长,局长是一位慈善得像妈妈一样的女人。正是女局长慈眼识才,他才得以提拔。
女局长安慰他。
“可是,上头查的!”
“上头来人,不也是先到我这里么?问题是,你老实说,那些车款,有没有落入你的腰包?”
“这点你放心,我大伟再穷也不至于贪公家一分!”大伟心虚地说。
“那就好,回去放心上班,天塌下来老娘顶住。”
大伟走了,女局长也感到  丙  ,查走私是上边下的文,她区区一个局长,能抗住什么?为了保险起见,她想起了老部长。倘能搬出这尊老佛爷,  丁   ……
1、文中甲乙丙丁是相关语句的位置,下面的ABCD是原有的语句,分别将语句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部分相应的位置上。(4分)
A.即使不能完全解脱,也能减轻一二 B.心中没底
C.就万事大吉 D.心中没数
 甲      乙     丙     丁     
2、“小伟”“大伟”惹祸以后寻求解脱时的心态有什么不同?请作具体分析。(6分)
3、谈谈《僧面佛面》的主题或写作方法。(7分)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D.举天下之豪杰 举: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辩乎荣辱之境
B.此三者,吾遗恨也 马之千里者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既自以心为形役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在父亲遗志的鞭策下,庄宗通过努力,最终俘虏燕王,击败梁国,消灭契丹,成就了霸业。
C.庄宗强盛的时候,无人能与之抗衡;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就让他命丧国灭,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
D.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除了记录历史事实外,还具有讽谏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的意义。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5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安居成都草堂。
8、此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4分)
9、古人善于在诗歌中运用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感情,这样的写法在很多诗人笔下都出现过,请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4分)
名篇名句默写
10、(任选五小题,5分,每空1分)
(1)悟以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泉涓涓而始流。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4)故曰:至人无己,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5)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6)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7)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第Ⅱ卷(表达题,56分)
(三)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6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果品酒馔(zhuàn) 彤云(tōng) 讪笑(shà) 孤鹜(wù)
B.拗他不过(niù) 央浼(miǎn) 笑靥(yàn) 桌帏(wéi)
C.扪参历井(shēn) 脚踹(chuài) 西畴(chóu) 吮血(shǔn)
D.锱铢必较(zhīzhū) 潦水(lǎo) 拔擢(zhuó) 贾人(gǔ)
1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的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诵过去。
B.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C.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膨涨:不同星系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加。
D.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延用的惯例。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临近新春佳节,中国人的“文艺大餐”——春节联欢晚会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到如火如荼的阶段,有关人员正夜以继日、紧张地工作。
B.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到更多的地方,在世界经济进入多事之秋的情况下,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时提出,世界各国彼此应开诚布公,真心相待,切不可钩心斗角,害人害己。
C.在2011年11月29日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上,有关专家指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警告说,地球已被工业技术带来的污染破坏了,春天变得死一般寂静。数十年后的今天,卡逊的警告言犹在耳,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却每况愈下。
D.世界知名人士美国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的去世,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许多乔布斯的忠实仰慕者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悲痛欲绝,痛哭失声。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权威人士强调,今年以来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事故,各级各类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B.近日,教育部对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在安排自主招生时要适当考虑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倾斜,适当提高农村学生的招生。
C.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公布了最终调查结果。铁道部要求要努力推进铁路运行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D.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为国内外来宾展示了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15、阅读下面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老子针对孔子的遭遇提出的两个观点:(4分)
孔子问礼
孔子借游说的机会去见老子。孔子谈了他求学之切,周游之苦,以及碰到的钉子等等。老子开导他:“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远离骄淫之俗,亲近道德之居,则避怨矣。”孔子听了连连点头。老子又问他:“你现在研究什么学问?”孔子回答:“正读周易。过去古人也读这书呢。” 老子说:“古人读周易,有用。你现在读它何用?”“我在追求仁义。”“你为此追求仁义,象击鼓追赶亡羊,你这样辛辛苦苦,可得到些什么道理吗?”孔子听后,半天才说:“我研究了二十七年,没得到一个能行得的真正道理。”“是呀,光讲仁义是不行的。还必须讲‘道’,有了‘道’才能有‘德’,用‘道德’近‘仁’,‘仁’则近之。你如果愿意追求道德的话,我就把我研究的‘道德’给你讲一下。”孔子听了十分佩服,当即虚心求教。老子从天明讲到天黑,孔子几乎听迷了。
观点1:
观点2:
16、请你描述能体现出亳州(谯城、蒙城、利辛、涡阳任选其一)的地方文化特色的一处建筑或一种饮食。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以内。(4分)
(四)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变。”
(2)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
(3)马加爵、药家鑫已经远走,但他们留下的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却一直深深地留在社会的记忆深处。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_________宽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请把作文题前半部分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提示:可以是“我的宽恕”“老师的宽恕”“对李鸿章的宽恕”“千万次的宽恕”“小议宽恕”“铭记宽恕”等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套作。
亳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2、不同点:(1)动机不同。小伟因为害怕,动机幼稚单纯;大伟为了掩盖罪行、逃避罪责,动机复杂阴暗。(3分)(2)态度不同。小伟说实话,态度真诚;大伟说假话,态度虚伪。(3分)
写作方法:1、细致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人物在“僧面佛面”的关怀下发展变化,揭示了“僧面佛面”的危害,突出了主题。
2、对比。小说将时间相距较远,又有本质区别的两个事例组合到一起,奇特而引人深思,这样文章的主题就超出了两则材料本身意义,使主题更加深化。
3、前后呼应。小说中反复使用“这尊老佛爷”和“大伟深知此不同于摔碎唐三彩”加强呼应,揭示出原来具有本质区别的两个事件的内在联系,有力地表现出更崭新、更深刻的主题。
(此题答出任何一点,意思相近即可得满分。)(7分)
4、D(举,所有的)(2分)
5、D(表被动)(A、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放在数词之后,表示“几种人、事、东西”/表定语后置。C、表原因/用来……的人或事物)(2分)
6、B(消灭契丹无中生有)(2分)
8、阳光,江水,花草,燕子,沙暖,鸳鸯等。(2分)
表现了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2分)
9、凡借景抒情即可,举例给2分,分析2分。
10、(略)
11、C (2分)
12、B(A歌颂C 膨胀D沿用)(2分)
13、A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B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C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D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2分)
15、要想真正取信于人必须谦逊而有德(2分)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方法得当(2分)
16、采分要点:1、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语句通顺。(每点2分)
17、(40分)(参照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文言文翻译: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被消灭,天下已经被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放荡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数学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若,,,则角是
A.或 B. C. D.
2.设集合,那么 “”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是 ( )
A.0 B.2 C.8 D.1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命题“,使得”的否定是:“,均有”.
D.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5.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0,2)则的值为:( )
A.2 B.3 C.5 D.7
6.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
为底面的中心,是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7.与椭圆共焦点,且两条准线间的距离为的双曲线方程为( )
A. B. C. D.
8.若a,b为实数,且a+b=2,则3+3的最小值为( )
A.18 B.6 C. 2 D.2
9.△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等于( )
A. B. C. D.
10.设等比数列{an}中,每项均为正数,且a3·a8=81,log3a1+log3a2+…+log3a10等于( )
A.5 B.10 C.20 D.40
11.已知P是椭圆上的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则的面积为( )
A.3 B.2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全部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已知向量,,,且,则 .
13.已知为等差数列,,是此数列的前项和,,则的最大值为 .
14.已知函数y=x(3-2x)(0<x≤1),则函数有最大值为 。
15.观察下列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猜测第n个图中有 个小正方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 (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1)求实数的值;
(2)若正数满足:,求的最大值。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1,且,,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三棱锥P-ABC中,PA⊥ABC,AB⊥AC,PA=AC=AB,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
(Ⅰ)证明:CM⊥SN;
(Ⅱ)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椭圆过点.
,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
.点为直线上且不在轴上的任意
一点,直线和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
和、,为坐标原点.
(I)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II)设直线、的斜线分别为、. 证明:
亳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答案
高二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全部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  3  ;13.  1 ;14. 9/8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 (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1)求实数的值;
(2)若正数满足:,求的最大值。
解:(1)由题意可知:是的两根,所以
,解得:;
(2)把代入得
因为,所以,
得,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大值为。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1,且,,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解 (Ⅰ)由题设知公差d≠0,
由a1=1,a1,a3,a9成等比数列得=,
解得d=1,d=0(舍去), 故{an}的通项an=1+(n-1)×1=n.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三棱锥P-ABC中,PA⊥ABC,AB⊥AC,PA=AC= AB,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
(Ⅰ)证明:CM⊥SN;
(Ⅱ)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
18.证明:
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y,z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P(0,0,1),C(0,1,0),B(2,0,0),M(1,0,),N(,0,0),S(1,,0).……4分
(Ⅰ),
因为,
所以CM⊥SN ……6分
(Ⅱ),
因为
所以SN与片面CMN所成角为45°。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椭圆过点.
,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
.点为直线上且不在轴上的任意
一点,直线和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
和、,为坐标原点.
(I)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II)设直线、的斜线分别为、.
(i)证明:;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椭圆过点.
,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
.点为直线上且不在轴上的任意
一点,直线和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
和、,为坐标原点.
(I)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II)设直线、的斜线分别为、. 证明:;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0.5mm黑色中性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4.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暴制暴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性”,这一言论最接近谁的思想(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2.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
A.“大一统”的主张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天人感应”学说 D.“三纲五常”学说
3.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某高三同学在课外阅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遇到了两个字迹模糊的文字:“必须永远有运用自己 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必定是( )
A .知识 B.信仰 C.理性 D.权利
5.我们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 希腊先哲最早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C. 希腊涌现出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D.希腊人最早开始研究自然哲学
6.图1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图1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昇改进后提高了印刷效率
C.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D.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
7.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最后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8. “脸谱化”是中国京剧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刘备被视为汉室传承者,而曹操则被视为篡汉者,视为“不忠”,在舞台上成为奸臣。下列脸谱为曹操的是( )
9.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③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①⑤② B.③①④⑤②
C.④⑤①③② D.①②③④⑤
10.伽利略被誉为“天上的哥伦布”,是由于他( )
A.推翻了教会宣扬的“地心说”
B.自制望远镜观察天空,发现了许多新天体
C.证实了行星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D.研究了地上的物体运行规律
11.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指牛顿( )
A.创立了植物分类学 B.建立了量子力学
C.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12.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
图4
A.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B.《时代》杂志的预言不准确
C.21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网络时代 D.互联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13.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 )
D
14.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
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5.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7.右图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走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D.流动作战,袭击国民党后方
18.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里的“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思想
19.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然而为这颗卫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赵九章先生却未能等到这一刻,无端受到诬陷迫害的他,早在一年半以前已经含冤去世。不少科学家是在“牛棚”中听到“东方红”乐曲的。据此判断,“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的年代是( )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20.双百方针是指( )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设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在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D.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万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21.国家将其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 )
22.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23.2011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赵本山的小品,韩红的新歌,傅琰东的魔术等节目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这体现了电视的(  )
A.资讯传播功能 B.大众娱乐功能
C.艺术鉴赏功能 D.政论传播功能
24.1907年,毕加索创作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这种新美术画派是( )
A.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
25.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
项目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人间喜剧》 戏剧 巴尔扎克 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A.体裁 B.作者 C.特点 D.评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三道材料解析题,26题12分,27题18分,28题20分
26.(12分)思想的演进,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恩格斯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3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2分)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4分)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1分)
27. (18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近代自然科学发端于欧洲并向全球扩展,当代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6 司南 图7 突火枪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用品的必须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自《物种起源》序
材料三
图8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材料一中图6、图7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2分)这两大发明分别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两位科学家的什么突出贡献?(4分)他们的科学成就对人类思想产生了什么巨大影响?(4分)
(3)请你在下表空白格处填上相应内容。(4分)
新中国科技发展部分成果表
领 域 时 间 成 果 代表人物 意 义
国防科技 1964年 ① 钱学森、邓稼先等 (略)
农业科技 1973年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 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信息技术 1983年 ③ (略) 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 2003年2011年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天宫顺利发射 杨利伟等 ④
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五 2011年亚洲地区孔子学院研讨会5月27日在韩国大邱市开幕,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 总部总干事许琳在开幕式上说,截至今年5月,已有101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
——新华网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
(2)据材料二,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如何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4)材料四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思想内容?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4分)
(5)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如何认识孔子学说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2分)

亳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1)文艺复兴(1分),启蒙运动(1分)
(2)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1分)。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2分)。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2人2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 权、民主与法制。(任意四点,4分) 法国大革命(1分)
28.(20分)
(1)仁(或礼) (2分)
(2)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 (2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 (2分)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分)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It is believed that traveling to Bozhou in ____ May is ____ enjoyable experience.
A.\; the B.the; an C.\; an D.the; the
2. — Why was Tom forced to leave school
— Because he was _____ of cheating in the English exam.
A. accused B. blamed C. charged D. caught
3.—Did Alan enjoy seeing his old friends yesterday
—Yes, he did. He _____ his old friends for a long time.
A. didn’t see B. wouldn’t see
C. hasn’t seen D. hadn’t seen
4.Helen was much kinder to her youngest son than to the others, _____, of course,
made the others envy him.
 A. who B. that C. what D. which
5.—How did you like Lady GaGa’s performance last night
—To be honest, her singing didn’t ___to me much.
A. accustom B. appeal C. occur D. refer
6. —It’s getting late. I’m afraid I must be going now.
 —OK._______.
  A. Take it easy B. Go slowly C. Stay longer D. See you
7. Why did you have the light ______ all night long
A. burning B. to burn C. burned. D. burn
8. After that we never saw her again, nor ______from her.
A. did we hear B. we heard C. had we heard D. we have heard
9. After a day’s hard work, I went back home ________.
A. exhausting B. exhausted
C. being exhausted D. having exhausted
10. —Must I do what I can to finish all the work in the shortest time
—No, you_____ .
  A. mustn’t B. can’t C. needn’t D. won’t
11. is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 is that seventeen climbers have been killed in the snow storm
A. That B. As C. It D. What
12.—Do you need any help, Lucy
  —Yes, the job is ________ I could do myself.
 A. less than B. more than C. no more than D. not more than
13. —Hi, Mike, can I use your car for a while this afternoon
—Sorry. _____.
A. It’s repaired B. It has been repaired
C. It’s being repaired D. It had been repaired
14. Rather than ___________ out to see a movie, he prefers ________at home to watch TV.
  A. go; stay B. going; stay C. go; to stay D. to go; staying
15. I’d like to work with _______ is honest and easy to get along with.
A. whoever B. who C. whomever D. no matter who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Mr. Smith had always been longing to make a trip into the middle of Africa to shoot wild animals.__16__ first he had no enough money, and then he was married.His wife had not wanted him to 17 her.At last his wife 18 to the trip if he allowed her to go, too.
“But it will be very uncomfortable,” Mr. Smith 19 her, “It will be very hot and we shall live in a tent, and it 20 be dangerous.” “I don’t care,” said his wife, “I want to go with you.” So they bought a big tent, camp beds, a refrigerator which did not need 21 and many other things which would make the trip comfortable, and went off to the 22 of Africa.
The first morning, 23 Mr. Smith took his gun and left the tent, he 24 his wife a bell and explained to her, “If you fall in 25 and you need me, 26 this bell and I’ll come at once.”
After a few minutes, he heard the bell and returned 27 to the tent.“What’s the matter ” he asked.“ 28 ” said his wife, “I was only 29 the bell.” Mr. Smith went off, but after a quarter of an hour, the bell rang 30 .
Mr. Smith hurried back to the tent, but his wife said, “I’m 31 .I was cleaning our tent, and I knocked the bell over by mistake.” Mr. Smith returned to his 32 , but soon he heard the 33 once more.This time, when he got back to his 34 , the tent was burning and Mrs. Smith was lying on the ground, with 35 running from a big cut on her shoulder.“That’s better!”said Mrs. Smith.“This time the bell had been used correctly!”
16. A. And B. But C. For D. So
17. A. leave B. miss C. marry D. care
18. A. allowed B. permitted C. satisfied D. agreed
19. A. told B. advised C. persuaded D. warned
20. A. may B. ought C. can’t D. should
21. A. money B. electricity C. force D. power
22. A. south B. middle C. east D. west
23. A. while B. until C. before D. after
24. A. gave B. sent C. lent D. bought
25. A. hurry B. surprise C. safety D. danger
26. A. hit B. knock C. beat D. ring
27. A. again B. back C. quickly D. home
28. A. Something B. Nothing C. No D. None
29. A. ringing B. trying C. using D. testing
30. A. again B. once C. across D. away
31. A. happy B. sorry C. tired D. all right
32. A. wife B. tent C. trip D. hunting
33. A. cry B. shot C. bell D. shout
34. A. garden B. house C. camp D. office
35. A. water B. tears C. blood D. sweat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满分4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t was a winter morning, just a couple of weeks before Christmas 2005. While most people were warming up their cars, Trevor, my husband, had to get up early to ride his bike four kilometers away from home to work. On arrival, he parked his bike outside the back door as he usually does. After putting in 10 hours of labor, he returned to find his bike gone.
The bike, a black Kona 18 speed, was our only transport. Trevor used it to get to work to support his young family. And the bike was also used to get groceries(食品杂货), saving us from having to walk long distances from where we live.
I was so sad that someone would steal our bike that I wrote to the newspaper and told them our story. Shortly after that, several people in our area offered to help. One wonderful stranger even bought a bike, and then called my husband to pick it up. Once again my husband had a way to get to and from his job. It really is an honor that a complete stranger would go out of their way for someone they have never met before. People say that a smile can be passed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but acts of kindness from strangers are even more so. This experience has had a spreading effect in our lives because it strengthened our faith in humanity(人性) as a whole. And it has influenced us to be more mindful of ways we, too, can share with others. No matter how big or how small, an act of kindness shows that someone cares. And the results can be everlasting.
36. The bike was so important to the couple because .
A. the man’s job was bike racing B. it was their only possession
C. it was a nice Kona 18 speed D. they used it for work and daily life
37.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_____.
A. the couple worked 60 hours per week
B. people were busy before Christmas
C. the stranger brought over the bike
D. life was hard for the young family
38. People get to know the couple’s problem from .
A. radio broadcasts B. a newspaper C. TV news D. a stranger
39. The couple learns from their experience that___________.
A. strangers are usually of little help B. one should take care of their bike
C. news reports make people famous D. an act of kindness can mean a lot
B
Allan goes everywhere with Birgitta Anderson, a 54-year-old secretary. He moves around her office at work and goes shopping with her." Most people don't seem to mind Allan," says Birgitta, who thinks he is wonderful. "He's my fourth child," she says. She may think of him and treat him that way, buying his food, paying his health bills and his taxes, but in fact Allan is a dog.
Birgitta and Allan live in Sweden, a country where everyone is expected to lead an orderly life according to rules laid down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also provides a high level of care for its people. This level of care costs money.
People in Sweden pay taxes on everything, so aren't surprised to find that owning a dog means yet more taxes. Some people are paying as much as 500 Swedish kronor(货币单位) in taxes a year for the right to keep their dog, money that is spent by the government on dog hospitals and sometimes medical treatment for a dog that falls ill.
However, most such treatment is expensive, so owners often decide to pay health and even life insurance(保险)for their dog.
In Sweden dog owners must pay for any damage(损坏) their dog does. A Swedish Kennel Club official explains what this means: if your dog runs out on the road and gets hit by a passing car, you, as the owner, have to pay for any damage done to the car, even if your dog has been killed in the accident.
40. Birgitta pays taxes for Allan because ______.
A. he is her dog
B. he is her child
C. he follows her everywhere
D. he often falls ill
41. The money paid as dog taxes is used to ______.
A. keep a high level of care for the people
B. pay for damage done by dogs
C. provide medical care for dogs
D. buy insurance for dog owners
42. If a dog causes a car accident and gets killed, who should pay for the damage done to the car ______
A. The owner of the car
B. The owner of the dog
C. The insurance company (公司)
D. The government
43. From the text,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in Sweden ______.
A. dogs are welcome in public places
B. keeping dogs means asking for trouble
C. many car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dogs
D. people care much about dogs
C
Name: Off the Beaten Path
Cover price: $30.00
Our price: $l9.80
The best-selling Reader’s Digest travel book has 40% new content including over 200 new sites, over 200 new full-color photographs, and all-new, up-to-date maps. It spotlights over l, 000 of the United States’ most overlooked must-see destinations.
Name: Container Gardens by Number
Cover price: $l5.95
Our price: $9.49
A unique book contains 50 easy-to-follow container designs. Each design provides a simple numbered planting plan that shows exactly how to create each display, with an instruction of the finished planter and in-depth (深入的) plant information. The plans are easy to follow and for any type of living space or garden.
Name: Best Weekend Projects
Cover price: $l7.95
Our price: $l3.96
Choose from 80 unique ideas to create an extraordinary living space. The projects are practical, as well as attractive, and will improve your home and yard and can be made in a weekend. These 80 well-designed projects are presented in a clear, easy-to-follow style that addresses readers in an accessible, user-friendly tone.
Name: l80l Home Remedies
Cover price: $40.00
Our price: $29.96
Plenty of health complaints can be handled at home. Each and every remedy will be tested by a doctor to make sure it is safe and sound.
Dozens of conditions are covered, from headaches, sunburn, bad breath, and blisters (水泡) to allergies (过敏), and hiccups (打嗝).
44. You can most probably read the passage in a ________.
A. newspaper B. travel guide C. reference book D. textbook
4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help you to improve your home environment
A. Off the Beaten Path & l80l Home Remedies.
B. Container Gardens by Number & Best Weekend Projects.
C. l80l Home Remedies & Container Gardens by Number.
D. Best Weekend Projects & Off the Beaten Path.
46. If you want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of handling health problems , you should buy __ .
A. Off the Beaten Path B. Container Gardens by Number
C. Best Weekend Projects D. l80l Home Remedies
47.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share his opinion about the books with readers.
B. To advise readers to read more in spare time.
C. To share the pleasure of reading with readers.
D. To advise readers to buy their books.
D
The Chinese word “Shanzhai” means a small mountain village, but now it becomes an accepted name for fakes(假货)after “Shanzhai Cell phones” produced by small workshops in southern China became popular in the mainland market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Besides that “Shanzhai” has electronic products, there are “Shanzhai” movies, “Shanzhai” stars and even a “Shanzhai” Spring Festival Gala, a copy of the 25-year-old traditional show presented by CCTV on Chinese Lunar New Year’s Eve.
“Shanzhai” has become a culture of its own, symbolizing(象征) anything that imitates something famous. The phenomenon has caused a public debate over whether it is healthy or sick being a copycat.
In southwestern China’s Chongqing Municipality(自治区), a “Shanzhai” version “Bird’s Nest” woven by farmers with bamboo attracts wide attention and the “Shanzhai” version(种类) “Water Cube” is popular with tourists too. Both are copies of the famous Olympics buildings in Beijing.
Xie Xizhang, a literature critic, said that taking the “Shanzhai” Gala as an example, when the traditional CCTV program becomes less and less attractive to the audience, the “Shanzhai” version appears naturally to attract people. “In spite of its poor techniques and operation, ‘Shanzhai’ culture meets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common people and could be a comfort to their minds,” Xie said.
Tian Huiqun, a professor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aid that “Shanzhai” culture never copies classic things, only trendy products. In that sense, it’s like a computer virus, multiplying(繁殖)without meaning.
Though controversial(有争议的), “Shanzhai” culture is becoming a widely accepted phenomenon. To the mainstream culture, the rise of “Shanzhai” culture is a challenge as well as a motivation, said Xie. Tian said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es developing together is an ideal situation and it is for the public to choose.
48. The Chinese Word “Shanzhai” may have its origin in _________.
A. fake cell phones B. electronic products
C. Spring Festival Gala D. Olympics buildings
49. The underlined word “imitates”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
A. steals B. copies C. advertises D. cheats
5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hanzhai” culture refers to ________.
A. The action that a person imitates famous people
B. anything that imitates something famous
C. those similar names to famous brand
D. products with poor techniques and quality
51. We can infer that the mainstream culture ________.
A. will be held back by “Shanzhai” culture
B. will sooner or later be replaced by “Shanzhai” culture
C. may develop faster because of the challenging of “Shanzhai” culture
D. thinks nothing of the challenge of “Shanzhai” culture
E
When a group of children politely stop a conversation with you, saying: "We have to go to work now," you're left feeling surprised and certainly uneasy. After all, this is the 1990s and the idea of children working is just unthinkable. That is, until you are told that they are all pupils of stage schools, and that the "work" they go off to is to go on the stage in a theatre.
Stage schools often act as agencies (代理机构) to supply children for stage and television work. More worthy of the name "stage school" are those few places where children attend full time, with a training for the theatre and a general education.
A visit to such schools will leave you in no doubt that the children enjoy themselves. After all, what lively children wouldn't settle for spending only half the day doing ordinary school work, and acting, singing or dancing their way through the other half of the day
Then of course there are times for the children to make a name and make a little money in some big shows. Some stage schools give their children too much professional work at such a young age. But the law is very tight on the amount they can do. Those under 13 are limited to 40 days in the year; those over 13 do 80 days.
The schools themselves admit that not all children will be successful in the profession for which they are being trained. So what happens to those who don't make it While all the leading schools say they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children getting good study results, the facts seem to suggest this is not always the case.
52. People would stop feeling uneasy when realizing that the children they're talking to ______.
A. attend a stage school
B. are going to the theatre
C. have got some work to do
D. love singing and dancing
53. In the writer's opinion, a good stage school should ______.
A. produce star performers
B. help pupils improve their study skills
C. train pupils in language and performing arts
D. provide a general education and stage training
54. "Professional work" used in the text means ______.
A. ordinary school work
B. money-making performances
C. stage training at school
D. acting, singing or dancing after class
5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how the writer feels about stage schools
He ______.
A. thinks highly of what they have to offer
B. favors an early start in the training of performing arts
C. feels uncomfortable about children putting on night shows
D. doubts the standard of ordinary education they have reached.
第II卷
第一节: 任务型阅读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空一词。(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
There are some very good things about open education. This way of teaching allows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own interests in many subjects. Open educ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education. Some students do badly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They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grades or rules.
But many students will not do well in an open classroom. They will not make good use of open education. Because open education is so different form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se students may have a problem of getting used to making so many choices. For many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 rules in the classroom. A few rules will help this kind of students. The last point about open education is that some traditional teachers do not like it. Many teachers do not believe in open education. Teachers who want to have all open classroom may have many problems at their school.
The writer thinks that open education is a good idea, but only in theory. In actual fact, it may not work very well in a real class or school.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most students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They want and need to have some rules. In some cases, they must be made to study some subjects. Many students are pleased to find subjects they have to study interesting. They would not study those subjects if they did not have to.
Title 56 Education
Definition Open education is way of teaching which allows students to learn what they are 57 in without many rules.
Advantages ●Open education enables students to realize they are learning for 58 ,not for others.●Some students who doesn’t do well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will not have to be 59 about grades or rules. .
60 ●Many students can’t prove themselves as good in open classrooms as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There are so many choices for students to 61 that they can’t use open education properly.●Some teachers are not in 62 of such way of teaching.
The writer’s 63 to open education ●Open education is just in 64 , but in a real class or school it is not so good.●Most students want and need to have some 65 .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又拉开了序幕,但对这一活动学生中却有不同意见。有人提出校园文化节还要不要举办的问题。上周末你班也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下面表格所提供的内容将讨论结果做一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字数120左右。
观点
支持 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气氛。
反对 学习任务重,抽不出时间;许多活动和学习无关,没有多大意义。
你的看法 ……
注意:1. 行文连贯,内容完整;2. 题目和开头语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3. 总词数120左右。
提示1. 校园文化campus culture 2. 校园气氛campus atmosphere
To be continued or not
The annual campus cultural festival has drawn back its curtain again, bu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t . Therefore a discuss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hold the campus cultural festival aga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答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一节: 任务型阅读(注意单词大小写)
第二节: 书面表达
Some students believe that campus cultural festival can offer a wonderful stage for students to show their talents. Apart from helping students promote their interest in study, a series of activities also enrich the campus culture and make campus atmosphere more active.
Tesoon.com
天星版权数学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若,,,则角是( )
A.或 B. C. D.
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则此数列的通项为( )
A. B. C. D.
3、若a<1,那么 ( )
A.>1, B.|a|<1, C. a<1, D.a<1
4、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0,2)则的值为( )
A.2 B.3 C.5 D.7
5、如果等差数列中,,那么( )
A.14 B.21 C.28 D.35
6、若a,b为实数,且a+b=2,则3+3的最小值为( )
A.18 B.6 C.2 D.2
7、在△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设集合,那么“”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若x、y满足约束条件 ,则z=x+2y的取值范围是(  )
A、[2,6] B、[2,5] C、[3,6] D、(3,5]
10、函数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B. C. D.
11、 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将和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全部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已知命题P:则命题P得否定形式为 .
13、已知双曲线-=1,椭圆的焦点恰好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椭圆的方程为 .
14、若函数有三个单调区间,则的取值范围是 .
15、观察下列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猜测第n个图中有 个小正方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1,且,,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命题不等式的解集为R;命题: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若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的图像与直线相切于点。
(Ⅰ)求的值;
(Ⅱ)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其准线与x轴交于点M,过点M作斜率为k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
(Ⅰ)求k的取值范围
(Ⅱ)若弦AB的中点为P,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E(O),求证:
亳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答案
高二数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全部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4、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0分)
解 (Ⅰ)由题设知公差d≠0,
Sm=2+22+23+…+2n==2n+1-2.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解:; 由题知命题“”为假命题,即为假命题,且假命题.所以: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求导得。
由于 的图像与直线相切于点,
所以,即:
1-3a+3b = -11 解得: .
3-6a+3b=-12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由题设有
(Ⅰ)设
∴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
令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包括1至16小题,第Ⅱ卷包括17至21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u 63.5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体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西安世园会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倡导“绿色引领时尚”,集中展现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是( )
A.鼓励市民乘公交车前往世园会,少开私家车
B.鼓励世园会游客使用聚乙烯塑料餐盒和一次性筷子
C.利用地下水循环系统保持世园会场馆温度
D.利用风能发电照明世园会园区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硫酸铜 B. 石墨 C. 乙醇 D. 二氧化碳
3.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常加入一些电解质。下列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A.NaCl    B.CuC12    C.Na2SO4     D.AgNO3
4.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而渐渐变暗
B.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D.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受损后,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
B.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C.加热FeCl3溶液颜色会变深
D.KAl(SO4)2·12 H2O可用于净水
6.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υ(A)= 0.5 mol · L-1·s-1 B.υ(D)= 1 mol · L-1·s-1
C.υ(C)= 0.8 mol · L-1·s-1 D.υ(B)= 0.3 mol · L-1·s-1
7.野外作业时,可用原电池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加热食品。由铁屑、炭粒、食盐、水、空气组成的原电池中,铁屑( )
A.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8.在一定条件下,可用△H-T△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H为焓变,△S为熵变。据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C.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自发进行
D.焓变小于零且熵变大于零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9.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时,阴极质量每增加63.5g时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B.5.6L Cl2与足量铁粉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C.1L 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是NA
D.1L 0.5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的数目是0.5NA
10.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
B. 用10 mL量筒量取0.5000 mol·L-1 H2SO4溶液5.50 mL
C. 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 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
11.有一支50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30 mL处,把管中的溶液全部
放出,承接在量筒中溶液的体积是( )
A.等于30mL B.等于20mL C.大于20mL D.大于30mL
12.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的溶液中:Fe3+、K+、NO3-、Cl-
B.pH=13的溶液中:NH4+、Na+、SO42-、Cl-
C.含有大量Ba2+ 的溶液中:NH4+、Na+、Cl-、H+
D.c(H+)=0.1 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 Cl2 ↑
B.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Cu + Fe3+ =Cu2+ + Fe2+
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稀溶液反应: NH4+ + OH- = NH3·H2O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lO-+ CO2 + H2O = HCO3-+ HClO
14.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此溶液中NH4+与Cl-的浓度关系比较中正确是( )
  A.c(NH4+)<c(Cl-)       B.c(NH4+)=c(Cl-)
C.c(NH4+)>c(Cl-)       D.无法确定
15.有关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B.升高温度时,AgCl的溶解度增大
C.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会析出AgCl固体
D.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16.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C(s)+H2O(g)CO(g)+H2(g)。CO(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通过加热可以使B点变到C点C.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D.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υ(正)<υ(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0分)(1)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填化学式)。
(2)室温下,将pH=13的NaOH溶液与pH=2的HCl溶液按1∶9的体积比混合,设混
合溶液的总体积为二者相加,则所得混合液的pH值是 。
(3)已知:C(s)+O2(g)== CO2(g) △H = -393.5kJ/mol
CO(g)+1/2O2(g)== CO2(g) △H = -283kJ/mol
则1 mol C(s)与O2(g)反应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8.(8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已知烧碱中杂质不与酸反应,试根据要求填空。
(1)配置待测液:称取5.0g烧碱样品,配成250mL待测溶液;在配置过程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 和 。
(2)滴定:用0.2000 mol·L-1盐酸滴定烧碱溶液,往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做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3)计算:根据下表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是: 。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50 21.48
第二次 10.00 4.00 25.02
19.(10分)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2)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 ;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生成1mol X的同时,生成2mol Z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v逆(X)= v正(Y)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平衡后及时分离出Z气体 b.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
c.平衡后将各物质的量同时加倍 d.平衡后仅增大X的浓度
20.(12分)(1)阿波罗宇宙飞船使用的是碱性氢氧燃料电池,负极贮存的是氢气,正极贮存的是氧气,电解质是NaOH溶液。请写出该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 ;
负极: ;
总反应: 。
(2)下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① 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在b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适量 可以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21.(12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存在平衡:H2O H+ + OH- △H > 0,欲使平衡右移,且溶液显酸性,可选的方法是 。(选填序号)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Na2CO3固体
c.加热至100℃ d.向水中加入 (NH4)2SO4固体
(2)A、B、C、D 4种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
重复)。
阳离子 Ba2+ 、H+ 、Na+ 、Mg2+
阴离子 Cl-、SO42-、CO32- 、OH-
①不进行任何实验即可判断,该4种化合中有2种是     、    (填化学式),该2种化合物的溶液混合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为确定A、B、C、D的成分,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下列实验,请完成实验结论: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1 用pH试纸测得A、C两溶液呈碱性,B、D两溶液呈酸性
2 A溶液与B溶液混合时,有无色气泡产生 化合物A为  (填化学式)B溶液中肯定大量含有 (填离子符号);
3 C与D两溶液混合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沉淀中滴加过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化合物B为  ,化合物D为   (填化学式)。
亳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3×16=48分)
二、填空题(52分)
17.(10分)(1)酸 (1分) Al3++3H2O Al(OH)3+3H+ (2分)
Al2O3(2分) (2) 11(2分)
(3) 2C(s) + O2(g) 2CO(g) △H = -221kJ/mol (3分)
19. (8分,每空2分)(1)0.079 mol·L-1·s-1
(2) 79%
(3) ac (4) d
20. (12分,每空2分)
(1)O2+2H2O+4e-= 4OH- 2H2+4OH--4e-=4H2O (或H2+2OH--2e-=2H2O )
2H2+ O2 = 2H2O
(2)①2H++2e-= H2↑ ②有气泡冒出,溶液显红色 ③ H2O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我市某中学高二(8)班的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4种细胞,并总结出相应特征,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A 酵母细胞 有 无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无 无
C 黑藻细胞 有 有
D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无 无
2.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核糖
3. 中新网2011年11月23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位于东京都文京区的东京大学附属医院22日晚发表消息说,自9月份以来,发现被超级细菌感染者已有10人,这种名为“多剂耐性绿脓菌”的细菌已经在医院里传播2月,由于还没有药物可以消灭这一超级细菌,10名感染者已经有5名感染者死亡,5人处于病危状态。超级细菌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DNA B.没有细胞质 C.没有核糖体 D.没有成形细胞核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脂质的是
A.纤维素 B.脂肪 C.磷脂 D.胆固醇
5.“核”的含义非常广泛,如“桃核、杏核、葡萄核”中的“核”是相应的中心部分。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
A.体积大 B.具有核膜
C.位于细胞中心 D.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6.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属于血红蛋白生理功能的是
A. 构成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运输氧气
C.携带遗传信息 D.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7.下列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溶酶体 D.染色体
8.右图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是( )
A.控制物质进出
B.使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选择透过性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 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结构的是( )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乳酸菌、蓝细菌、大肠杆菌
C.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噬菌体
1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用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
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我们会发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结构简单,但都具有细胞、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C.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应该是“b”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11.某41肽被水解成2个八肽,2个六肽,1个4肽,3个三肽,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是( )
A.31 B.32 C.33 D.34
12.谷胱甘肽(分子式为C10H17O6N3S)是存在于生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多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的,则半胱氨酸的R基可能的分子式是( )
A.CH3S B.C3H5S C.C3H7O2NS D.C3H3O2NS
13.某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而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7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
C.该多肽中有不止1个羧基 D.该多肽中有3个肽键
1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5. 下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中,既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A.氨基酸 B.Na+ C.CO2 D.葡萄糖
1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17.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 )
A.催化剂的种类 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产生气泡量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18.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19. 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B. 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磷酸基团
C. ATP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D. 细胞中合成ATP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
20. 黑暗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
21.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使用化肥比使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
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不利于植物种子安全储存
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
22.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①具有双层膜 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③产生氧气 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23. 在细胞周期的各个时期均存在的细胞结构是( )
A.纺锤体 B.染色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24. 从懵懂婴儿到睿智的青少年时期,此过程中伴随着有( )
①细胞分裂 ②细胞分化 ③细胞休眠 ④细胞衰老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下列不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是( )
A.吸烟 B.不当的饮食 C.糟糕的情绪 D.经常吃粗粮
26. 豌豆圆粒(R)对皱缩(r)为显性,孟德尔将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皱缩豌豆,说明( )
A.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用于自交的圆粒豌豆为杂合子
C.自交后代出现的皱缩豌豆为杂合子
D.自交后代中圆粒皱缩的比例应该为1: 3
27.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磷酸和核糖排列在外侧
C.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
28. 在DNA复制了n次后,形成的每个子代DNA中,(A+G)与(T+C)的比值为
A.0.5 B.1 C.2 D.4
29.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30.下列关于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内各染色体之间互为非同源染色体,含有性染色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
C.同源染色体的大小不一定相同,且在同一位置上总存在等位基因
D.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31. 右图为甲、乙两种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甲乙都是二倍体
B.甲是三倍体,乙是二倍体
C.甲是二倍体,乙是四倍体
D.甲是三倍体,乙是四倍体
32. 酪氨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述
C.性状由基因决定 D.基因不能决定性状
33.2011年11月17日19时36分神州八号与天宫实现对接分离后,成功返回地面。神州八号搭载的17项生命科学实验现在也进展顺利。其中一项一改原来研究空间辐射对植物种子的影响,搭载的是水稻细胞,主要是考察其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基因表达的变化。请问下列不参与基因表达翻译过程的物质是( )
A.mRNA B.rRNA C.tRNA D.DNA
34.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
A.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B.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C.近亲结婚者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发生基因突变的比列增高
35.小王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拍摄了以下照片,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 )
36.科学家对人群某一基因位点进行调查,发现等位基因A对基因a为显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A与Aa表现型相同 B.Aa与aa表现型一定相同
C.基因A由基因a突变产生 D.纯合体aa一定会导致遗传病
37.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38.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A.GGhh × ggHH B.GgHh × GGHH
C.GGHh × gghh D.GgHH × GGHh
39.下列哪项对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随机交配 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
40.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6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41 . ( 10分,每小题2分)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 l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色素使用的试剂是 ,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的原因是 。
( 2 )有光的条件下, CO2 进人细胞后,在 [ ] 中发生反应; O2 进人细胞后,在[ ] 中发生反应。(括号内填写图中代号)
( 3 )图中含有 DNA 的细胞结构是 。(填写图中标号)
( 4 )如果该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则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将发生核膜和 消失。
和纺锤体出现的变化。(填细胞器名称)
(5)新宰的畜、禽,如果马上把肉做熟了吃,味道没有过一段时间再煮鲜嫩。这可能与肌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的作用有关。
42. (10分,每空2分)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方法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步骤B用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 。
(2)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 、 ,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该同学在步骤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0分,每空2分)亳州盛产芍花。下图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芍花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根据所具备的知识,分析曲线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7~10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图中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图中14~17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图中B点与E点相比,(假如B点与E点温度相同)芍花叶肉细胞里明显增多的物质是____ (填C3、C5)。
(5)假如某株芍花在E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为乙图中的C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20Klx)光照6小时,其余时间黑暗处理一昼夜(期间温度不变且适宜),则该株芍花能否正常生长? 。
44. (10分,每空1分)十九世纪末,花叶病在俄国迅速蔓延,使农民的烟草收成大幅减少。这件事引起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的注意,他做了一系列的试验:
(1)他摘了几片得病的烟叶,捣烂后调成浆液,再把这种浆液滴在健康的烟叶上,结果几天后,这些烟叶也得了同样的病。伊凡诺夫斯基因此得出结论:传染花叶病的元凶藏在________________里。
(2)伊凡诺夫斯基用双层滤纸过滤患花叶病烟草的浆液,并将这种浆液滴在正常烟叶上,发现仍具有感染性,这说明这种病原体_________,能通过滤纸。后来,伊凡诺夫斯基选择了一种连细菌都不能通过的过滤器重复实验,结果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个现象说明引起花叶病的病原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_____ ___________,另一种情况
是________________。
(3)1898年,伊凡诺斯基设计了一个精巧实验:把病叶的浆液注射到第一株健康烟叶里,等这株烟草患病以后,再把它的叶子也做成浆液,并把与第一次等量的浆液注射到第二株健康烟草的里。然后,又把第二株烟草的等量浆液注射给第三株……结果显示:全部烟草都得了病,并且越是后面的比前面的发病更快更严重。由此得结论: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因为只有活着的生命体才能在烟草中继续___________,并使浆液的致病性逐渐增强。
(4)这些元凶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微生物呢?伊凡诺夫斯基决定把上述浆液接种在几十种营养物质丰富的________里,结果没有获得任何菌落,这说明花叶病病原体只能___________,才能繁殖。现在,我们知道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5.(10分,每空2分) 某种蛋白质由12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一段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丙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
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丙氨酸:GCU,GCC,丝氨酸:UCU,甲硫氨酸:AUG,亮氨酸:CUU,甘氨酸:GGU
(1)请推测编码这段肽链的DNA双链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问用这种方法推测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行不可行?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有何优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测能够代替用测序仪进行的基因测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10分,每小题2分)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相关基因用B,b 表示)问:
(1)Ⅲ3的基因型是 ,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 。
(2)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Ⅰ中 ,其基因型是 ,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4)请设计一个调查亳州市某县(区)某镇(乡)某村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表
(5)经调查某村共有2000人,其中男性1200人,色盲患者84人。女性中有4人为色盲患者,有20人为色盲基因携带者,请问该村色盲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1.( l )酒精 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 2 ) [4] 叶绿体 [ll]线粒体 ( 3 ) 4 、 9 、 11 ( 4 )核仁 染色体 (5)溶酶体
43.(1)是因为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加强而增强的
(4)C5
(5)能
44.(10分,每空1分)(1)患病烟草的叶片(2)很小 病原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病原体能分泌致病毒素(或物质),该物质能通过细菌过滤器(3)微小生命体 繁殖(4)培养基 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和RNA
46.(10分,每题2分)
(1)XbY,XBXB /XBXb; (2)Ⅰ-1,XBXb, (3)1/8;
(4) 亳州市某县(区)某镇(乡)某村色盲情况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日期:
男性 女姓
正常
色盲
红绿色盲患病率
总患病率
(5)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